劉冬艷
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第五地質大隊(河北省海洋地質環(huán)境調查中心) 河北 唐山 063000
在實驗室建立了液相色譜方法測定螢石中碳酸鈣含量的試驗和分析,但該方法還不能完全滿足現(xiàn)場檢測的要求。由于鈣離子與螢石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沉淀而使其呈色、強度下降,因此用鈣基吸收劑對螢石經預處理后得到的氯化鈣沉淀進行了測定。
取少量螢石樣品于50ml燒杯中,加入15ml硝酸溶液,置于105℃干燥箱中避光干燥12h后,加入15g蒸餾水,搖勻。將上述硝酸溶液溶解在100ml乙醚中,然后加入適量的蒸餾水,于100℃攪拌反應5min后靜置過夜。將裝有樣品的燒杯放入旋轉蒸發(fā)儀中加熱回流反應1h,然后冷卻至室溫后轉移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搖勻。按儀器操作說明書將硝酸溶液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放置過夜(具體稀釋倍數(shù)以刻度為準)。按照試劑空白實驗操作方法分別在波長范圍內進行測定。當待測元素吸收強度達到穩(wěn)定后停止加熱保溫5min并靜置2h,然后用蒸餾水洗至溶液清澈,濾干后于8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取上一步得到的樣品用移液管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
樣品的制備:取3g螢石粉末樣品,用10mL5%(V∶V)HCl溶液充分溶解后過100mL二氯甲烷萃取柱進行提取,離心5min,收集沉淀,用10%(V∶V)NaOH溶液中和沉淀后的樣品溶液以1∶1(V/III)的比例混合。試驗條件:溫度30℃,氣體流量2mL/min;載氣為氮氣或氬氣;試樣前處理采用酸水浸取法。測定步驟:取3g螢石粉末樣品放入100mL95%乙醇溶液中,用氯仿-甲醇-水(體積比1∶0.2∶0.06∶0.4)為提取劑超聲提取5min后,用10%(V/III)HCl溶液中和沉淀,離心5min后收集沉淀物,加入1mL5%NaOH溶液充分振搗,超聲5min后過濾。
儀器條件的優(yōu)化實驗和性能試驗:選用ICP-AES作為儀器的測試系統(tǒng)。采用ICP-AES作為測量系統(tǒng)的工作條件對儀器進行了優(yōu)化。試驗方法驗證試驗采用單因素試驗確定主要影響因素及其水平,并設計了三種響應面函數(shù)模型和一元線性回歸模型,對單因素條件下的響應面函數(shù)進行了數(shù)學模型構建與性能評價。實驗裝置及過程驗證試驗主要考察了定標條件、載氣流量、反應時間和溫度等因素對測定結果的影響程度。
稱取100g(精確到0.01mg)螢石樣品,置于50mL燒杯中,加入適量氯化鈣和乙醇,用水稀釋后,以100mL/min的速度勻速震蕩30s,然后在振蕩過程中加入適量氫氧化鈣試劑(濃度為10mg/L),使樣品充分反應后靜置15min。稱取100g(精確到0.01mg)螢石樣品用去離子水稀釋至50mL,加入少量硝酸溶解在200mL乙醇中。稱取10g(精確到0.01mg)硼酸溶液倒入100mL燒杯中后,依次加入1mL氫氧化鈉液(5mL)、1mol/L氫氧化鈉溶液、1mol/L檸檬酸鈉溶液。用去離子水將上述各樣品稀釋至100倍,用移液管移取10倍于上述各稀釋液的混合液并加入到100ml燒杯中。向上述各樣品混合液中加入20ml乙醇以加快反應速度。取20ml放入燒杯中備用。稱取50g(精確到0.01g)螢石樣品用去離子水溶解在1000mL的甲醇中,然后加入100mg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混合均勻。
分析天平:稱重天平(精度0.0001g)、電子天平(精度0.01g)、電熱鼓風干燥箱(精密級);儀器內部使用溫度計測量,實際工作溫度為常溫下。色譜柱:美國GC-2010;標準溶液:硫酸—水緩沖溶液(1+0.0001)、硝酸-水緩沖溶液(0.1~0.5g/L)、氫氟酸—水溶液(0.01~0.1g/L)及乙腈,均為優(yōu)級純(分析純)。分析方法標準物質:中國標準樣品,各實驗室自制。儀器工作條件:溫度25℃,濕度50%。
取螢石粉末適量,置100mL量瓶中,用蒸餾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取約10mg氟化鈣加入100mL濃度為0.1g/L的硫酸溶液中,攪拌使之分散均勻,再加入100mL含10mg/L氟化鈣的水溶液。然后用1g氯化鈣和5ml硫酸的混合液溶解并定容至500mL容量瓶中。取約1000mL量瓶中,用4滴硝酸溶液溶解100mL硫酸—水緩沖溶液,使其分散均勻后再加入5ml氫氟酸水溶液攪拌均勻。再分別用等量的氯化鈣和氫氟酸溶解,直至混合液不再分層為止。依次將每一份樣品標準液裝入容量瓶中,并注入適量硫酸至1000mL容量瓶中(硫酸、氫氟酸體積比為1∶1)。用丙酮稀釋定容至1000mg/L的硫酸鈉標準溶液。取約100mL量瓶中的樣品溶液置于50~70℃下冷卻1h后,然后加入3mol/L的氯化鉀和1kg重鉻酸鉀混合液并在室溫下放置2h,以析出的結晶粉末為準,用丙酮稀釋至1000mL。取10g氟化鈣和5m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分別溶解于100mL水中制成標準溶液。取1個已定容好的100mL容量瓶(100℃)中加入1mL氫氟酸-水溶液(0.1g/L),再放入另一個容量瓶(100℃)中混勻后用丙酮稀釋至1000mg/L后移入冰箱備用。取5ml氫氟酸-水溶液(0.1g/L)于100ml容量瓶中混勻后移入冰箱備用。
水:取一燒杯,置100mL燒杯中,加入25mL水,用玻璃棒攪拌約5min,然后移入冰水浴中冷卻(室溫)。乙腈:取一燒杯,倒入200mL燒杯中(用去離子水稀釋至100mL)。將溶液移入冰水浴中冷卻,加入50mL氫氟酸。在冰水浴上放一玻璃棒,加熱至接近沸騰后,取出并用丙酮洗去上清液。移除所用丙酮(按上述方法配制)。向所用丙酮中加入水50mL以及乙醇50mL。將上述混合溶液用水稀釋成1000倍液后加入100mL氫氟酸—水溶液(1+0.0001)中混合均勻后,置于冰水浴冷卻備用。乙腈:取100mL的氯仿和1g的濃硫酸混溶后,待其完全溶解后,轉移至1000mL的燒杯中搖勻。移入冰箱冷凍2h以溶解其雜質成分(主要為乙腈氮、磷、硫以及金屬雜質)。
樣品的預處理:根據(jù)GB/T13351.2的要求,螢石應經除鐵、除雜、去雜質等預處理后才能測定。樣品在1000ml的馬弗爐中用石墨坩堝加熱。升溫程序如下:將試樣分別加入到馬弗爐中。用火焰溫度計測量試樣溫度,并計算試樣中各元素的含量。升溫程序:馬弗爐火焰溫度升至1000℃,升溫速度為1℃/min,時間3min。冷卻程序:馬弗爐爐溫降至500℃左右,將樣品放入冷卻槽使其降至100℃以下。測量系統(tǒng)工作條件:待測樣品應在0℃~+40℃條件下儲存,且避免與有機溶劑接觸;用氮氣作載氣,采用高純氬氣作載氣。分析元素的選擇:測定中應盡量選擇基體效應小、內標物質少的元素進行測定(不能使用易降解和難揮發(fā)的元素)。對于含量較高的試樣也可進行選擇性富集,以避免干擾信號的干擾。基體效應:對于復雜基質和樣品中含金屬離子及有機污染物時應進行預處理。
由于分析物中含大量金屬離子及有機物等物質,在基體中將會與它們產生復雜的相互作用,從而產生一些新的干擾,這些干擾將會嚴重影響儀器準確度和測定結果。因此在分析過程有必要對儀器進行相應優(yōu)化和改進以減少基體效應,并能有效地消除基體干擾,提高準確度和檢測限。
取樣品1和樣品2,稱取約100g。分別放入四口燒瓶中,在50℃的條件下進行消解,完成后,將全部樣品轉移到100mL容量瓶中。對上述兩種溶液均按照國家標準GB/T5137.2-2002方法制備標準空白溶液,然后將兩種標準空白溶液在相應的pH值下定容至所需體積。分別用兩種規(guī)格的濾紙過濾上述空白溶液,然后將其中一種濾紙的濾液轉移到100mL容量瓶中;另一種濾紙的濾液分別轉移到50mL容量瓶中;最后用上述空白溶液配制成標準曲線進行測定。標準曲線繪制過程中采用一元線性回歸法測定時,應在參考文獻所列的空白范圍內確定待測濃度和相應濃度(可通過多次稱取樣品后在標準曲線上進行擬合)。
所有試劑均在5℃下使用。用濃鹽酸溶解,加適量水稀釋至1000mL作為空白溶液。將螢石樣品置于容量瓶中,加入5mL鹽酸溶液,用濃鹽酸滴定至出現(xiàn)沉淀,用0.1mol/L鹽酸溶液溶解沉淀,然后置于100℃水浴中加熱回流5min作為空白溶液。待測空白溶液加等量蒸餾水稀釋為含鈣量為0.03~0.15mg/mL的標準工作液,用稀鹽酸洗至pH為7~8(標準溶液)。按上述方法配制標準工作液,放入冰浴中備用。按上述方法測定鈣離子、鎂離子含量后,對結果進行計算分析。將鈣離子、鎂離子含量帶入化學計量學式中進行計算。在對螢石樣品測定的基礎上,利用相關數(shù)據(jù)可對巖石的礦物組成比例進行定量分析。
注:試樣A、B、C的含量分別為10.8%、5.0%和2.25%。試驗方法中所用標準品的制備:用鹽酸溶解螢石樣品,然后將溶解后的試樣移入容量瓶,再加入一定量的純水,在85℃下加熱10min,之后將試劑移至500mL容量瓶中,冷卻后用丙酮定容。試驗條件及方法:實驗方法所涉及的儀器及工作條件為: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fā)射光譜儀(ICP-AES)、自動進樣系統(tǒng)(AW)和原子化器;激發(fā)光源(He-3);載氣為惰性氣體氫氣;樣品溫度800℃。其中樣品溶液的配制為:去離子水(HNO3)2g/L、丙酮60mL~80mL、去離子水50~60mL[1-3]。
根據(jù)試驗結果,進行精密度分析。與傳統(tǒng)的國標方法相比,該方法檢測下限低、精密度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測定時樣品量較少,因此對分析條件要求相對較低。在測量過程中,標準曲線的擬合效果與分析樣品的含量和粒度有密切關系。精密度和回收率之間都有顯著相關性。該方法可以用于螢石樣品中碳酸鈣含量的測定、含量不高的試樣分析、含量高樣品分析等?;厥章适且豁椫匾募夹g指標,它是根據(jù)標準曲線上各點的實測值與真實值所占的百分比計算得到。
儀器主要包括光源、原子化器、譜儀、分析軟件。試樣樣品:螢石,粒度<50μm;其他無機礦物原料。試樣:平均粒度<20μm的樣品約40份左右。樣品量取5份作為參考樣、20份作為正常樣、3份作為校正樣本,取100g(以干量計)作為標準樣。測定范圍取10倍量為1g的標準樣品和5倍量量取20g的標準樣品各一個進行分析,計算出兩者之間的差值,即為測定精度。
該方法用來測定不同粒度水平的樣品,當使用不同粒徑范圍的試樣時,其對應的檢測限也會不同。在測定中,當試樣中含有雜質時。對于同一粒徑級別水平上存在多種不同形態(tài)或組分含量很高的樣品,應采用相同試樣的標準溶液進行測定。測定用濃硫酸進行淋洗。
通過對不同含量碳酸鈣的比較測定,得出碳酸鈣含量對測量結果有影響,所以采用鹽酸-硫酸為消解液,消除了氟化鈣的影響,提高了測量的準確度。對于螢石樣品中的碳酸鈣含量測定,該方法具有準確、快速、靈敏度高等特點。對于非含量水平的碳酸鈣含量,采用鹽酸-硫酸為消解液、避免了氟化鈣和其他雜質的干擾。對于不同粒度水平的樣品,其對應的測定下限不同,但對于相同粒度水平下,所含雜質與含量越高其對應的測定下限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