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永安洲幼兒園 董 慧
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將幼兒繪本閱讀和游戲活動融合設計是一種有益于幼兒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法,可以促進幼兒的語言和認知發(fā)展,豐富幼兒的情感,還能提高幼兒的社交技能。此外,這種方法能為幼兒創(chuàng)造多元化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通過這種途徑,幼兒可以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獲得更全面、更深入的學習體驗,從而促進他們的綜合發(fā)展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幼兒繪本閱讀與游戲活動融合設計是在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中將繪本閱讀和游戲活動緊密結合,通過多媒體、AR/VR、動態(tài)互動等先進信息技術,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元、直觀生動的閱讀與學習體驗,旨在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想象力以及思維能力,并能在游戲中實現(xiàn)學習的樂趣和效果。
利用繪本主題設計游戲是根據(jù)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主題和角色,創(chuàng)造出相應的游戲活動。通過游戲的方式,幼兒可以更深入地參與和理解繪本的內容,增強他們的互動性和學習體驗。這種方法能夠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參與意識,使他們在游戲中扮演角色、解決問題、探索情境,從而更好地理解繪本中的故事和主題,并將其應用于實際的活動中。通過與繪本主題相關的游戲設計,幼兒可以在玩樂中學習,培養(yǎng)語言能力、認知能力和社交能力。以繪本《我的地圖書》為例,首先需要仔細閱讀《我的地圖書》,理解其關于地圖和方向的主題,了解繪本中的角色、情節(jié)和重要概念。在此基礎上,提取關鍵元素,確定繪本中的關鍵元素,如地圖、方向、地標等,這些元素將成為游戲設計的基礎。根據(jù)繪本主題,設計游戲的目標。例如,通過繪本的閱讀與分享,結合幼兒對繪本地圖的好奇與興趣,教師可在此設計一節(jié)大班建構游戲活動—繪制幼兒園地圖。
通過游戲的設計,教師能夠豐富和擴展幼兒對地圖的認知經驗,幫助他們在對環(huán)境的觀察上建立結構化的思維。在記錄繪畫的過程中,幼兒之間的討論與溝通能得到提升。在搭建中,幼兒的搭建技能和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能得到提升,幼兒之間能主動配合、分工合作并協(xié)商解決問題,從而發(fā)展了幼兒合作的意識。
利用繪本情境設計游戲是指根據(jù)繪本中的情境和故事背景,創(chuàng)造相應的游戲活動。游戲的設計會通過模擬繪本中的情境和角色,讓幼兒更加身臨其境地參與其中。這種方法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達能力,使他們能夠在游戲中體驗繪本故事的情境,與角色互動,并通過參與和探索來加深對故事的理解。這種繪本情境設計的游戲能夠提升幼兒的情感認知、社交技能和問題解決能力,同時也讓他們在游戲中獲得樂趣和學習的體驗。利用繪本《勇敢做自己》的情境設計了中班運動游戲“小魚回家”,在游戲設計中,首先要理解其中的情境和故事背景。根據(jù)繪本情境,確定游戲的目標和任務,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特長、克服困難,或者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和勇氣。幼兒能按照指令向不同方向運動,初步感知方位與生活的關系,能夠順利越過障礙,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投擲水平。如讓幼兒自主協(xié)商扮演小魚,成兩路縱隊站在起點處,游戲開始,在深海里玩了一天的“小魚們”要結伴回家,路上要根據(jù)指示牌的提示分別往左邊游、往右邊游、鉆過洞穴、往上邊游、往下邊游;在遇到“大鯊魚”時,要防止不被吃掉,還要一起投球打跑“大鯊魚”;最后躲過障礙的“小魚們”安全回家。
利用繪本人物設計游戲是指根據(jù)繪本中的人物角色,創(chuàng)造相應的游戲活動。游戲的設計會通過模仿、扮演或互動方式,讓幼兒更深入地參與繪本故事中的人物世界。這種方法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角色扮演能力,使他們能夠在游戲中體驗繪本故事的人物特點、情感和行動,并通過參與和互動來加深對故事的理解。這種繪本人物設計的游戲能夠提升幼兒的情感認知、社交技能和表達能力,同時也讓他們在游戲中獲得樂趣和學習的體驗。在繪本《螞蟻和西瓜》的游戲設計中,需要讓幼兒體驗螞蟻的勤勞精神,或者通過模擬螞蟻與西瓜之間的互動,教導分享和合作的價值。為此,教師可設計一個團隊合作的游戲“螞蟻運糧”,模擬螞蟻合作搬運巨大的“西瓜”,要求幼兒共同協(xié)作完成任務。游戲中,可以設置一個迷宮或障礙賽道,代表螞蟻需要克服的困難。幼兒分成小組,每個小組扮演一只螞蟻,需要協(xié)作搬運西瓜。他們需要根據(jù)游戲規(guī)則和指示,共同決策如何將西瓜搬運到終點。
利用繪本語言設計游戲是指根據(jù)繪本中的語言元素,創(chuàng)造相應的游戲活動。游戲的設計會通過與繪本的語言相呼應,讓幼兒更深入地參與繪本故事的語言表達和交流。這種方法可以激發(fā)幼兒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們能夠在游戲中通過語言互動來體驗繪本故事的情節(jié)、角色和情感。這種繪本語言設計的游戲能夠促進幼兒的閱讀理解、語言發(fā)展和社交技能,同時也讓他們在游戲中獲得樂趣和學習的體驗。在繪本《一園青菜成了精》的游戲設計中,可以結合語言內容準備角色扮演服裝、道具、故事卡片或詩歌卡片等,以增強與繪本語言的互動和體驗。例如設計一個創(chuàng)作詩歌的游戲,幼兒可以根據(jù)繪本中的情節(jié)和元素,共同創(chuàng)作一首關于“青菜精靈”的詩歌。比如根據(jù)繪本中的描述和情節(jié),發(fā)揮想象力,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青菜精靈”的形象、特點和故事。游戲中可以設定一些創(chuàng)作規(guī)則,如每個幼兒依次添加一句詩句,或者每個幼兒輪流創(chuàng)作一段詩歌。幼兒可以互相協(xié)作、分享創(chuàng)意,從而共同創(chuàng)作出一首有趣的詩歌。通過這樣的游戲設計,幼兒能夠在互動中運用繪本的語言元素,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
信息技術下幼兒繪本閱讀與游戲活動融合設計的實踐需要從多個角度著手,包括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繪本價值點的挖掘和游戲活動的創(chuàng)意設計等方面。因此,教師需要具備對繪本內容的深刻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時關注幼兒的情感和社交技能的發(fā)展,為幼兒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環(huán)境,并注重激發(fā)幼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實現(xiàn)幼兒繪本閱讀與游戲活動融合設計的最佳效果。
研讀和分析繪本內容是幼兒繪本閱讀與游戲活動融合設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了更好地進行游戲設計,教師需要反復閱讀繪本內容,深入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特點。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文字記錄等方式,將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特點等要素梳理清楚,為確定搭配的信息化技術進行游戲做好準備。在此基礎上,教師需深入分析繪本中蘊含的幼兒教育價值,例如故事中的情感表達、人際交往、品德教育等,從多個角度對繪本內容進行分析和思考,為后續(xù)的游戲活動設計提供指導和參考。
以繪本《老鼠娶新娘》為例,教師在研讀和分析該繪本時首先需要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特點,例如故事中的老鼠和新娘以及它們之間的互動和沖突。接著,教師可以深入分析故事中的幼兒教育價值,例如情感表達、人際交往和品德教育。在情感表達方面,教師可以注意到故事中的老鼠和新娘在交往中表達了不同的情感,如喜悅、驚喜和感激等,這可以幫助幼兒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在人際交往方面,教師可以關注到故事中的老鼠和新娘之間的合作和互助,這可以幫助幼兒學會分享、合作和妥協(xié)等社交技能。在品德教育方面,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故事中的老鼠表現(xiàn)出了勇氣、聰明和善良等品質,這可以幫助幼兒明確道德觀念和人生價值觀。
通過對繪本內容的反復研讀和分析,教師可以深入理解繪本的教育價值,為后續(xù)的游戲活動設計提供參考和指導。繪本可設計一些情感表達和人際交往的游戲活動,如讓幼兒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老鼠和新娘,通過游戲活動來理解情感表達和社交行為的含義。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游戲活動的方式來強化品德教育,如讓幼兒設計一些勇敢、聰明和善良的任務和活動,通過游戲的方式來體驗和理解這些品德的含義和重要性。為增強活動氛圍,教師可利用信息化技術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比如用動畫引出主角,并為主角出場配樂,增強游戲感染力。
設計并實施適宜的繪本閱讀活動是幼兒繪本閱讀與游戲活動融合設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在設計活動時,教師需要結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根據(jù)幼兒的認知、語言、情感、社交和動手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水平,設計并實施適宜的繪本閱讀活動,包括線上活動和線下活動。在設計游戲化活動之前,教師可圍繞自主閱讀設計活動,為幼兒提供一些有趣的繪本,讓幼兒自由選擇并閱讀。為提高自主閱讀的效果,教師也可以提供一些指導和支持,例如提供閱讀策略和技巧、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特點等。這種方式可以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和主動性,同時也可以幫助幼兒提高閱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針對大部分幼兒都會選擇的繪本,教師可組織師幼共讀活動,帶領所有幼兒一起閱讀繪本,并逐一講解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特點,隨后引導幼兒進行思考和探索。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講解和互動等方式,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幫助幼兒理解和掌握故事中的知識和技能。根據(jù)幼兒的閱讀情況,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閱讀興趣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數(shù)字化繪本,并提供相應的閱讀指導和支持,讓幼兒自主閱讀并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幼兒擴展閱讀范圍和增加閱讀量,同時也可以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自主閱讀方面,教師為幼兒提供一組與《好餓的毛毛蟲》內容相似的繪本,讓幼兒自由選擇并閱讀,同時還可以提供閱讀策略和技巧,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特點。在此基礎上,帶領幼兒一起閱讀《好餓的毛毛蟲》,講解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特點,并引導幼兒進行思考和探索。在推薦閱讀、自主閱讀和閱讀分享方面,教師可以推薦其他與毛毛蟲成長有關的數(shù)字化繪本,如《小蝌蚪找媽媽》《變色龍的一天》等,讓幼兒通過閱讀和分享,進一步加深對成長和變化的認識和理解。
在實施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在設計活動前應進行認真的策劃和準備,包括選擇適宜的繪本、準備相關的教具和材料等。活動設計要注重活動的互動性和趣味性,讓幼兒積極參與并享受學習的過程。在整個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特點,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教育和支持。由此可見,幼兒繪本閱讀與游戲活動融合設計的實踐需要教師結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設計并實施適宜的繪本閱讀活動,以幫助幼兒全面發(fā)展和提高閱讀和學習能力,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成長。
幼兒繪本閱讀與游戲活動融合設計的實踐中,教師需要觀察幼兒的閱讀興趣,了解幼兒的喜好和特點,以此為基礎選擇合適的繪本和游戲活動。同時,教師還需要根據(jù)幼兒的參與表現(xiàn)和反饋,不斷完善和拓展游戲活動,以滿足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需求。為此,教師需要通過觀察幼兒的行為和表現(xiàn),結合信息化技術了解幼兒的閱讀興趣和特點。比如觀察幼兒閱讀繪本的姿態(tài)和表情,了解他們對不同類型繪本的反應和評價,以此為基礎選擇合適的繪本和游戲活動。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將繪本中的價值點轉化為游戲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繪本《小藍和小黃》中的價值點是顏色和情感,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些價值點,設計游戲活動,例如《顏色大戰(zhàn)》游戲、《找朋友》游戲等,以幫助幼兒理解和掌握故事中的知識和技能。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需注意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讓幼兒積極參與和享受學習的過程。在進行顏色拼圖游戲時,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進行互動,引導幼兒理解和掌握顏色知識,同時也可以幫助幼兒提高動手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因此,教師在幼兒繪本閱讀與游戲活動融合設計的實踐中,需要觀察幼兒閱讀興趣,選擇繪本價值點生成游戲活動,并注重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以幫助幼兒全面發(fā)展和提高閱讀和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下幼兒繪本閱讀與游戲活動融合設計是一種既有教育意義又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幼兒閱讀和學習能力。在實踐中,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設計并實施適宜的繪本閱讀游戲活動,并注意觀察幼兒的參與表現(xiàn),不斷完善、拓展和深化游戲活動。教師需要注重與幼兒的互動和溝通,不斷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