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ko238
電影《流浪地球2》中,面對月球撞地球危機,聯(lián)合政府的代表們遲遲無法達成共識。
危難關頭,中國代表放出了15000 年前的人類大腿骨照片:長骨中間有一塊扭結樣凸起,標志著這根骨頭曾在生前折斷并愈合。這意味著,失去運動能力的傷者曾被同伴接納、庇護數月直至痊愈,這種相互照顧的團結精神讓人類社會區(qū)別于動物。
在“人類文明最初的標志是愈合的大腿骨”這一發(fā)言后,各國代表終于放下猜忌,一致對“月”。其實,這個觀點據傳來自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
瑪格麗特·米德出生于1901 年,是文化人類學元老級的學者。1925 年,碩士畢業(yè)的米德漂洋過海,來到南太平洋的薩摩亞群島,與當地女孩同吃同住,開始了為期半年多的田野調查。后來她將在此期間的研究整理為其最有影響力的作品——《薩摩亞人的成年》。
在這本于1928 年問世的書中,米德反思了西方青少年與薩摩亞青少年的不同,認為青春期的躁動不安是特定文化下的產物,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人。
這個結論看似平常,但20 世紀初正是生物決定論大行其道的時代。先天基因定終身,還是后天環(huán)境塑造人?米德和她的老師人類學鼻祖博厄斯肯定了后者,支持文化決定論。
雖然米德在學術界名氣很大,但“文明是愈合的大腿骨”的說法卻并非來自她的某本著作,而出自一本他人撰寫的回憶錄。
1980 年,美國醫(yī)生保羅·布蘭德在《可怕而奇妙的創(chuàng)造》一書中回憶了米德的一次講座。講座中,米德問:“什么是文明最初的標志?”
她表示,不是陶罐,不是鐵器,不是工具或農業(yè),真正最早的文明是一根愈合的大腿骨。她解釋說,這類痊愈痕跡永遠不會出現在競爭性的野蠻社會遺跡中。
一個摔斷大腿骨的原始人無法行走,也無法采集食物,而這根骨頭需要休息數月才能痊愈。愈合的大腿骨意味著他沒有被同伴拋棄,有人幫助他,照顧他,為他帶回食物,帶他逃離危險。倘若沒有關懷互助的社會文化,這個人只能走向死亡。
米德和股骨的故事在這之后廣為流傳,最近的一次大范圍傳播是在新冠疫情期間,內容多了“骨頭來自15000 年前某個考古遺址”這一細節(jié)。
2020 年3 月21 日, 福布斯網站刊登了一篇文章《一根15000 年前的人骨如何幫你度過新冠危機》。文章作者是一位生活在英國的企業(yè)家培訓教練,他講述了疫情期間一些人際互助的暖心小事,并在開頭提及了米德與股骨。不過,作者沒有說明故事來源。
有趣的是,這根骨頭出現的背景與《流浪地球2》中的爭論危機有幾分相似。不論米德到底有沒有在講座上說過這句話,它的流傳貼合了困難期間人們渴望互助的心理,鼓舞人們團結,給予人們安慰。
除了大腿骨,還有什么是文明的標志?
我國考古學家夏鼐認為,青銅器應是文明起源的標準之一。青銅器不僅能說明高超的冶煉技術與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組織能力,其作為代表權力的禮器時,與大型禮儀建筑有相似內涵,意味著當時存在強大統(tǒng)一的意識形態(tài),將人們團結在一起。
《流浪地球2》里的大腿骨照片存在于15000 年前,當時人類尚處于舊石器時代末期,還未從狩獵采集進入定居農業(yè),部落內可能存在個體間的人性“文明”,但整體社會未達到“文明”階段。
未來文明會如何發(fā)展,我們不得而知,如果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或許就像電影最后主角說的那樣:“文明的命運取決于人類的選擇?!?/p>
(摘自“果殼”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