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閱賞杭州美景,鏖戰(zhàn)錢塘江畔。歷時15天的杭州第19屆亞運會圓滿落下帷幕,中國體育代表團實現(xiàn)亞運會“十一連冠”。93名山東體育健兒隨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奧運大周期“中考”,最終在參賽的25個大項、87個小項的角逐中奪得38金12銀11銅,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38金,與上屆19金相比實現(xiàn)翻番,繼續(xù)位居全國各省市前列。其中奧運全運小項金牌32枚,獎牌52枚,同浙江并列全國第一,山東競技體育在新時代體育強省建設征程上再書新篇章。
他們,為38金奠定堅實基礎
本屆杭州亞運會,山東參賽人數(shù)和項目位居全國前列。在共886名運動員的中國代表團中,山東93名運動員參賽,約占中國運動員總數(shù)的10.4%,參加了25個大項、87個小項的比賽,47人次獲得38枚金牌,15人次獲得12枚銀牌,17人次獲得11枚銅牌,1人1次破1項世界紀錄、2人2次破2項亞洲紀錄,展現(xiàn)了較高的競技水平,金牌總數(shù)和獎牌總數(shù)均列全國第二位(浙江47枚金牌、75枚獎牌列第一)。
參加本屆亞運會的山東運動員新老結合,隊伍結構合理。此次參賽的93名運動員來自全省14個地市,平均年齡25歲,年齡最大的是42歲的女子橋牌運動員劉艷,最小的是13歲的女子滑板運動員崔宸曦,她也是中國亞運代表團年齡最小的運動員,一大一小均拿到了自己的亞運首金。
年輕人正在擎起山東體育的大旗。參賽的34名“00”后運動員,如游泳楊?,u、皮劃艇孫夢雅、跳水練俊杰、現(xiàn)代五項張明煜等,均已成長為山東體育健兒角逐國內外大賽的中堅力量,本屆亞運會均有金牌入賬,其中楊?,u、張明煜還是兩枚金牌獲得者,“后浪”發(fā)力氣勢逼人。
不僅如此,本屆亞運會山東還有20名教練員入選國家隊,同樣創(chuàng)歷史新高。這反映了山東在培養(yǎng)具備國際競爭力教練員方面的可喜進步,更反映了山東競技體育的核心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與增強。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運籌帷幄,精兵強將,多面出擊,奠定了爭金奪銀的堅實基礎。山東十三屆亞運參賽史也佐證了這一點:從1982年第九屆亞運會中國代表團奠定金牌榜首位置開始,山東參賽運動員從個位數(shù)到兩位數(shù),從十幾人、二十幾人,到三十多、五十多人,再到近四屆八九十人的常態(tài)化參賽人數(shù)規(guī)模;獲得金牌數(shù)也是不斷增長,從最少得3金,到廣州亞運會的39金,再到本次的38金,位居國內各省市前列成為常態(tài)。這是數(shù)量概率使然,更是山東競技體育不斷創(chuàng)新、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他們,將38金成色擦亮
38金,每一金都值得點贊,每一金都盈滿了不凡的意義,每一金都蘊含了個性化的風骨。
盤點38金,相信山東體育人體會最深的兩個詞應該是意料中的“驚喜”與意料外的“突破”,而驚喜與突破本就是孿生姐妹,難以隔離。
最大的驚喜莫過于13歲的崔宸曦“放大招”,力奪滑板女子街式個人金牌。最狂莫過少年時,但不怕虎的往往是初生牛犢。年少有輸?shù)闷鸬谋惧X,可崔宸曦偏不做“折本”的買賣,拼了,什么樣的結果也不后悔!從預賽進決賽,決賽中戰(zhàn)勝國內外一眾好手奪得冠軍,成為中國最年輕的亞運會金牌得主,小姑娘崔宸曦刮起青春風暴,持續(xù)“霸占”熱搜榜首!
同樣是“00”后的王欣尚、張建輝也不甘落后,前者與隊友合力拿下攀巖男子團體速度接力金牌,實現(xiàn)了中國攀巖金牌零的突破,后者與隊友奪得電競和平精英亞運版本團體金牌,實現(xiàn)山東電競項目亞運金牌零的突破,同樣令人驚喜!
馬振昭奪得本屆亞運會中國柔道唯一一金,也是近13年來中國柔道在大賽中第一枚金牌,為處于低谷中亟需反彈的中國柔道注入了強大動力。
張冬在男子1000米單人皮艇上奪冠,是山東該項亞運史上首金,也是中國皮艇項目時隔16年再登亞運之巔;卜廷凱聯(lián)手隊友拿下男子500米雙人皮艇冠軍,創(chuàng)下近20年來中國男子皮艇雙人最好成績。
……
從最受人關注的三大球來看,李緣、王思雨在女籃,王夢潔在女排,都奪得金牌,為中國三大球保留了冠軍的火種。
他們,均是賽場上的英雄
金燦燦的獎牌折射出運動健兒的艱辛與不易。本屆亞運會上,老兵寫新傳,英雄出少年,每一個參賽者都展現(xiàn)了各自應有的風采,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34歲的老將孫培原三戰(zhàn)亞運,三奪金牌,背后是老將信念的堅守,是對武術事業(yè)的執(zhí)著與熱愛。在山東體育需要他的時候,他義無反顧,“我一定要實現(xiàn)三連冠!”五年的堅守,一千八百多天的摔打,成就了一段傳奇。
帆船、帆板健兒長年與船為伴、以海為家,黝黑的面孔上寫下的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風吹日曬。正是這樣長年積淀,本屆參賽亞運會,雖然多輪次與對手糾纏,但山東健兒奮勇拼搏、不畏強手,最終守住了陣地;賽艇、皮劃艇健兒一年中有一半以上時間漂泊在外,與家人團聚成為一種奢侈。前有卜廷凱天津全運會帶著骨折的腳奪得冠軍,今有張冬2021全運會后膝蓋修復手術后及時恢復訓練參賽,山東賽艇、皮劃艇持續(xù)保持強大競爭力,是整體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結果,也是每一名運動員永葆旺盛戰(zhàn)斗力的結果。
22歲的張明煜二戰(zhàn)亞運收獲了她的亞運會3金,她也是本屆亞運會山東為數(shù)不多的“雙金”得主。上屆亞運會之后,她飽受傷病磨礪,全運會上屈居亞軍,如今亞運會上力奪雙金,是對她不拋棄、不放棄最好的回報。
18歲的王欣尚,滿手的老繭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多少次的攀爬才換來一朝登頂!20歲的張建輝,每天16小時的訓練量,成就了亞運賽場所向披靡……
回望來時險路,舉目前方征途,本屆亞運會上山東很多過往優(yōu)勢項目已不見蹤影,這是發(fā)展中的瓶頸,也是激勵山東體育人奮發(fā)圖強的動力。亞運會的優(yōu)異成績,是榮耀,是底氣,山東也將繼續(xù)秉持“守正創(chuàng)新、全面求強”的理念持續(xù)發(fā)力,為打好2024年巴黎奧運會和2025年大灣區(qū)全運會,為奮力開創(chuàng)新時代體育強省建設新局面、書寫山東體育事業(yè)新的篇章積蓄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