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武? 中國作協(xié)會員。在《人民文學》《十月》《青年文學》《解放軍文藝》《清明》《紅巖》《山花》等文學期刊發(fā)表小說若干。有小說被《小說月報》《長江文藝·好小說》《思南文學選刊》選載。出版有小說集《造夢記》《曬土地》《飛翔的亞魯》。
掛職之前,單位人事部門對我說,村支書是個閑差事,想去就去,不想去的時候可以隨便請假。其實不是這么回事,上任第二天,我就馬不停蹄到鎮(zhèn)里開“關于清明期間嚴防死守、杜絕山火的緊急會議”,鎮(zhèn)領導說了,形勢嚴峻,任務艱巨,那些冬季掉下來的松針、柏木枝,還有枯萎了的雜草,正歡迎隨時到來的丁點星火,所以各村必須嚴防死守,所轄各山頭決不能聽到一個炮仗響,決不能看到一支蠟燭亮。鎮(zhèn)里和村里明確分工,鎮(zhèn)里管源頭,要求煙花炮竹持證銷售,實名購買,誰賣誰負責,誰買誰也要負責。村里的工作更具體,僅有的幾名村干值班靠前,包干到組。我負責的李山坡兩個進山路口已經設了關卡,組員拿著錄好音的喇叭循環(huán)著喊:燒山坐牢,懶職下課。前一句的目的是,希望躲藏在后備箱或被青草之類掩蓋的背篼底的煙花爆竹、香蠟紙燭主動投案,回頭是岸。后一句的對象就兩個,我和十五,支書和組長,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喇叭是我從村里帶來的,組員由十五安排,從群眾中來,他們是周山和余海,兩個關卡,各守一個。周山和余海年輕,精力正旺,站在關卡旁,對欲蒙混進山的小車和背篼都是威懾。
周山和余海是李山坡僅有的沒有外出打工的兩個年輕人。周山會建筑,經常在周邊承包一些修路建房的活路做,然后請余海幫其管理,干半年,吃一年,綽綽有余。上一任支書和我移交工作的時候說,周山曾經是他考慮的村民組長人選,但周山不干,他說,我好歹也是個包工頭,哪有時間干仕途。老支書又動員余海,余海說,周山只負責找活,買鋼筋,拉水泥,哪樣活路不是我干?老支書還對我說,當支書最難的不是解決鄰里糾紛、協(xié)調家庭矛盾,也不是執(zhí)行鎮(zhèn)里布置的任務壓頭,而是給各村民組配組長。組長不好選,一是沒有人愿意干;二是想干的人又未必合適。老支書是向我交底,十五并不是李山坡最理想的村民組長人選。開布置會的時候,大家一致推薦我這個一把手負責李山坡很能說明問題。
關于十五的事情,我知道一些。他鍥而不舍念了十多年初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中等專業(yè)學校拒之門外,回到李山坡后,不屑與同齡人出門打工,也不屑于干農活,大部分時間關在他家的瓦房里看書,或者收拾院落,很長一段時間,他的所作所為,李山坡人所能看到的,就是他家院壩邊沿栽種的花花草草,這些花草在寬六十公分高八十公分的花臺里,次第盛開,成了李山坡人的笑話,說一個農村人裝得像吃公家飯似的,栽花養(yǎng)草能填飽肚子?李山坡人的說法很快得到印證,十五爹留下的積蓄很快被他坐吃山空,就在大家繼續(xù)看他接下來更多笑話的時候,情況發(fā)生了反轉。十五組建了“李山坡宴席服務隊”, 自己任總經理,六名年輕留守婦女應征入隊。辦酒席是件體力活,以前都是大家互相幫忙,現(xiàn)在青壯年都走空了,服務隊正好填補空白,生意極好。
老支書退而求其次,找到十五說:“李山坡就你書讀得最多,組長非你莫屬了?!崩现彩窃囋嚳矗南肷馊缛罩刑斓氖逦幢卮饝?,哪知十五答應得很爽快,老支書又試探:“當了組長是不能又干總經理的?!笔逭f:“總經理人人都可以干,組長卻不是誰都可以當?shù)??!?/p>
北邊的烏江一帶已是黑壓壓一片,經驗是,烏江下雨,多則半天,少則幾分鐘,雨就會來到李山坡。
十五說:“雨要來了?!?/p>
我說:“來了不更好?!?/p>
十五說:“關卡是不是可以撤了?”
只要大雨一來,山火就不可能發(fā)生,關卡就是多此一舉。
十五又說:“鄉(xiāng)下又沒有公墓,墳東一個,西一個,守住了這邊,守不住那邊,防得了初一,防不了十五。一切都看運氣?!?/p>
十五書讀得多,點子也多,李山坡的“防火工作群”就是他建的。每天早上,架起關卡后,十五就和周山打足精神照相,又去另一個關卡和余海打足精神照相,第一時間把照片發(fā)到群里,以此證明在崗并且狀態(tài)正好。得此啟發(fā),周山在鄉(xiāng)街買了各種顏色和包裝的香、紙、燭,與余海一起抱著,擺各種姿勢,換不同衣服,也是照相,每天選一張發(fā)到群里,冒充設卡之斬獲品。
李山坡這個地名,搞不清來龍去脈,既沒有成片的李子樹,也沒有李姓人家,連接鄉(xiāng)鎮(zhèn)的公路從東面過來,穿過龍虎二山埡口,進寨,又沿龍山腰拐直角朝南到大竹林、猴場、陳家寨、豬場、牛場。陳家寨居中,是村委所在地,也就是我平時工作的地方。龍山不大,坡度緩,適宜建房,所以居住了兩大姓,公路上面的姓周,公路下面的姓余。公路直角的那個位置,有一條路朝反方向通虎山腳,虎山陡,到了山腳才平緩,那里又住了十多戶人家,姓肖,那地方也有個名字,叫大坪上。去大坪上經過的第一家就是十五家。
今天的關卡已撤,雨扭扭捏捏就是不來。離下班時間尚早,我們就一起去十五家,那里是我們的臨時就餐點。
幺嫂在廚房磨豆?jié){。幺嫂以前也是宴席服務隊的成員,十五當上組長后,村里、鎮(zhèn)里檢查組或工作組到了李山坡,十五就請幺嫂做飯。幺嫂蹲在豆?jié){機旁,將泡好了的黃豆一小瓢一小瓢舀進豆?jié){機頂端的方形漏斗,被飛速旋轉的刀片打磨,豆?jié){就從呈四十五度傾斜的凹槽流進提前放好的盆里。工作組的菜品都是十五安排,今天肯定是吃豆花飯了。
幺嫂磨了大約三分之二,周山說:“大家這么辛苦,組長就做個馬料雞吧?!弊鲴R料雞的原料除了油鹽醬醋外,最主要的當然是雞,其次就是泡過的黃豆。
余海也慫恿:“支書還沒有吃過組長做的馬料雞呢,最好吃了。”
我說:“反正餐費足夠,你們就看著辦吧。”工作組每天每人八十元生活費,一周打兩、三次牙祭沒有問題。
十五親自操刀。在縣城讀了多年初中,都是租房住,就得自己做菜,有一定基礎;成立宴席服務隊后,又經過專業(yè)培訓,不斷實踐,經驗日積月累,就做出了水平。十五殺了雞,八斤多重的公雞,雞冠又紅又大。十五把雞骨頭剔出來,砍成段,和雞爪、雞頭、雞胗、雞肝、雞腰子一起用電飯鍋燉,當然還要放生姜。生姜用筷子頭刮皮,刮出味道后,再用菜刀拍扁。
燉雞一個半小時,電飯鍋上有倒計時。我和周山、余海在院壩里吹牛,海闊天空,國事家事。
十五家前面有一個塘,塘所在的位置本來是一塊土,因為把泥巴挖出來做瓦,越挖越多,越挖越多,地就挖出了一個深坑,真是很深很深的坑,雨水流進去,就流不出來了,成了水塘,今年也干了。
周山說:“烏江都淺了很多?!?/p>
余海說:“河水淺了,河面看起來就窄窄的,不像一條著名的大江。”
周山和余海做建筑活之前,在烏江河面上養(yǎng)魚,就在李山坡正下面的河灣里,那時候鎮(zhèn)里倡導靠河吃河,一方水養(yǎng)一方人,現(xiàn)在不允許養(yǎng)了,說污染大得很。
周山說:“計劃沒有變化快。”
余海說:“什么都靠不住?!?/p>
兩人有點牢騷,都怪這鬼天氣,悶熱,氣都出不來,影響心情。
水塘里以前還有魚,還有荷花和金水藻。荷花和金水藻是十五從縣政府前面的景觀池塘偷移過來的。周山和余海在河里養(yǎng)魚的時候,十五向他倆要了一些魚苗,李山坡除了十五,沒有人有養(yǎng)花養(yǎng)魚的閑心。
周山說:“組長以前做的糟辣子魚可好吃了?!?/p>
余海說:“塘干了,哪里來魚?”
周山說:“守著一條大河,魚哪里不可以買。主要是幺嫂不吃魚,她說腥味重,聞起來就想吐?!?/p>
余海說:“這你也知道?”
聊到此時,大家氣氛才高漲起來。周山哈哈哈笑,余海跟著哈哈哈笑,還不忘用眼瞟在廚房做飯的十五。
我和嘻嘻哈哈的周山、余海又到廚房看十五做菜。這會兒十五正在炒雞,菜油已經燒熟,十五把剔了骨頭的雞肉放進鍋,“呲”一聲,火苗已經躥上來了,十五用鍋鏟翻過來,又是“呲”一聲,音量比之前小很多,有氣無力的樣子,火苗熄了,混合著的水霧和油煙冒出來,還是“呲呲呲”的聲音,雖然都是“呲”音,但又有區(qū)別,最后的“呲呲呲”是水分被火力擠掉的聲音,所以聽起來好像水分在哀怨。待雞肉里的水分炒干后,十五把肉鏟出來,鍋底里有些許肉炒煳是正常不過,需把鍋重新洗過,先用洗鍋刷擦,放洗滌凈,再用洗鍋帕抹,最后用清水沖后抹干。又放菜油,再燒熱,放大蒜,也要放生姜,然后放黃豆,就是剛才幺嫂磨豆?jié){泡的那種細顆的土黃豆。這地方把黃豆叫馬料,馬要馱運前,就要喂黃豆,把黃豆放進馬槽,與鍘成段的青草拌勻,是馬最愛的美食。吃黃豆愛打屁,是因為肚子里氣多了,所以有一種說法,馬吃黃豆才有力氣。黃豆炒熟了,把炒過的雞肉回鍋,過一道火后,就該放辣子了。一般是放糍粑辣椒,就是干辣子用水泡后再用擂缽擂細。十五用的是糟辣子,這就是他的特別之處。十五用飯瓢舀了兩瓢,紅紅的糟辣椒是放在冰箱里的,突然和熱乎乎的雞肉混在一起,很不適應,又是“呲呲呲”聲音,待糟辣椒里的水分炒干,就入味了。最后是放清水,蓋上鍋蓋,文火燜。這道菜就是馬料雞。
十五家側面是自留地,周圍用指頭大小的黃荊條木圍起來。十五清洗雞的水就倒在自留地里,在院壩里閑逛的雞可能聞到了雞血的味道,試著朝圍欄那邊飛,一次,兩次,三次,一次比一次飛得低,毫無懸念地都失敗了。從不節(jié)食的雞們已經一肥二胖,長在背上的翅膀徒有虛名,也因此,自留地里的苞谷、四季豆免遭破壞,長勢良好。苞谷苗已經長出四、五十公分,四季豆冒出拳頭那么高。
十五去自留地里摘小白菜,這個季節(jié)的小白菜又叫旱菜。小白菜沒有苞谷和四季豆長勢好,葉片被蟲蛀成大大小小的洞。十五能用木欄攔雞,卻沒有能力攔住糟蹋蔬菜的小蟲。就像我們設卡,能攔住人禍,還能攔住天災?如果天繼續(xù)干下去,不說莊稼,就是成片的森林也會被干死。
我們站在圍欄外看十五摘菜,就看到了瓦窯。前面那個干水塘里挖走的黃泥,最后都要進瓦窯。黃泥和瓦窯的關系,看起來就像是互相成就,瓦窯讓黃泥實現(xiàn)了華麗轉身,黃泥又讓瓦窯名聲大振。周邊鄉(xiāng)鎮(zhèn)(之前稱公社),沒有不知道這個瓦窯的,它就叫“卓家瓦窯”,十五家就不能簡單地稱大坪上了,稱“瓦房”。李山坡一百來戶,只有十五家單獨配有地名的待遇,這一切都是因為十五爹,他是遠近出名的瓦匠。
那時的村民組還叫生產隊,土地還沒有承包到戶,農活是大家一起干。瓦匠不干農活,他做瓦。那時每個生產隊都有幾個匠人,彈花匠,補鍋匠,木匠……他們每年上交規(guī)定數(shù)額的收入款,就能得到一個男勞動力的工分。工分就是一家人的口糧。做瓦是門技術活,拌泥、踩泥都要掌握力度,做成瓦片后放進瓦窯,放一層瓦片,需再放一層煤,一層一層放好,燒足四、五天,黃瓦片才能成為青瓦。前幾道工序沒有做到精益求精,或者最后燒瓦時火候沒有把握到恰到好處,一窯瓦就會成為次品、廢品。
瓦匠技術好,每年做瓦的收入,除了上交給生產隊的部分,還有很多盈余,婚后生了卓然,也就是十五,幾年后又生了二兒子卓越。按瓦匠的想法,他還要信心百倍地一直生下去,可是卓越兩歲多一點的時候,老婆跟一個養(yǎng)蜂人走了,瓦匠想不明白,收入不菲的自己還不如一個四處奔波的養(yǎng)蜂人?老婆走的時候是黃昏,生產隊剛收工不久。老婆去給卓越買蜂蜜,他腸胃不好,喝蜂蜜能更好排便。養(yǎng)蜂人正借著晚霞的余輝把一個個蜂箱抬進面包車里,買到蜂蜜的瓦匠女人問:“師傅要去哪里?”養(yǎng)蜂人朝北方一指說:“去油菜花正在盛開的地方?!蓖呓撑讼肫鹱龉媚飼r在油菜地里摘豬菜的情景,老家偏僻,窮困,但每到油菜花開,漫山遍野一片金黃。和瓦匠結婚后也是東奔西走,直到在李山坡安定下來,想起來,離開小時候居住的地方已有七、八年了。她問養(yǎng)蜂人:“你知道麻山嗎?”養(yǎng)蜂人說:“東西南北中,就沒有我不知道的地方?!?/p>
十五把八仙桌抬到院壩,又去找插板,把電引出來。
十五說:“在外面吃涼快點?!?/p>
余海說:“我看你就不熱?!笔宕┑氖情L袖襯衣,里面還有一件籃球運動員穿的那種紅背心。
菜很豐盛。麻辣豆腐,炒小白菜,炒雞雜,炸花生米,這四個菜用盤子盛;豆花蘸油辣子,豆花用大碗盛,油辣子是十五在超市買的,老干媽牌,每人一碟,放蔥姜蒜,鹽少許,再放花椒油和木姜子油;還有雞湯,也是用大碗盛;馬料雞放進不銹鋼耳鍋,再放到電磁爐上,煮著吃。
十五讓我坐上席,就是緊挨瓦房的這一方,我的右邊是十五,左邊是幺嫂,周山和余海坐我對面。
周山說:“組長給我們做的是一桌婚宴呀。”
宴席服務隊辦婚宴,馬料雞是必備。這是十五的發(fā)明。馬料雞不同于辣子雞的地方就是多了黃豆和花椒,花椒是花轎的諧音,黃豆又叫黃豆子,有多子多福的意思。這些都是服務隊辦婚宴刻意注入的文化內容。
氣氛讓我也樂了:“就差新郎新娘了。”
余海不知怎么就冒了一句:“新娘就是幺嫂啊。”
都是玩笑話,本來沒有什么。幺嫂不吃了,丟了碗就進了瓦房。
情況尷尬起來,我以為幺嫂開不起玩笑。周山說:“幺嫂不在也好,可以光著膀子干了?!?說完,一雙手已經交叉抓住了T恤的下擺,往上,手伸成直線,T恤就脫下來了,干凈利落。周山把T恤搭在條凳上,還摸了一下肚子,又開始吃菜。男人脫掉上衣沒有什么,就算幺嫂在,也算不上失體面。天氣本來就熱,加上吃火鍋,更熱了。余海脫了上衣,我也脫了。除了十五,我們都光著膀子。
周山說:“這么熱的天氣,只有女人不脫衣服?!边€以為十五會生氣。周山點到了他的痛處,十五一直未娶,李山坡人都說他像女人,沒有陽氣。
老規(guī)矩,三杯過后就該劃拳,喝酒喝的就是氣氛,悶起一杯一杯地喝總會少了點意思。大家請十五先走一圈,他是主人家,是這個禮數(shù)。
十五說:“走一圈可以,我們猜謎語?!?/p>
周山和余海的臉色有點難看,十五又不是不會劃拳,他是故意顯擺書讀得多。十五初中一共讀了十五年,初一兩年,初二又兩年,到了初三,他想考中專,第一年沒有考上,就一直補習,又補了十年。
十五先從我開始,我不好掃興。十五出謎面:世上千萬家,種些無葉瓜,不論冬與夏,到夜就開花。我猜不出,十五提醒,晚上什么會開花?我知道有一種花叫晚飯花,就是晚上開花。十五搖頭,又提醒,柱頭上掛的是什么?十五家的木房,承重的是柱頭,我抬頭看了看,對著我們的這根柱頭上,有罩子的電燈呈喇叭壯正在放光。我猜著了,這是十五給我的面子,當然也是給他自己面子,否則,大家都輸,他多無趣。所以輪到周山和余海,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該周山走一圈,他先與我劃拳,又和余海劃拳,吆五喝六,甚是盡興。走到十五,周山說:“我不會出謎語,要么劃拳,要么剪刀石頭布?!?/p>
十五說:“唐詩接龍也可以?!?/p>
周山是真生氣了:“你有文化我們可沒有文化。”
我打圓場,并幫周山出主意。
我對周山說:“在百度上搜索就可以了?!?/p>
周山也給我面子,在百度上輸了“唐詩”二字,出來了九個詞條,周山點第一個詞條“唐詩三百首”,又出了很多詞條,周山選了最下面的一個,點開,故意選了中間的一句,問:“舉杯邀明月的下一句?”
周山不知道這句很簡單,他又輸了。
又到余海走一圈,他也先與我和周山劃拳,還是吆五喝六,歡聲笑語。走到十五,兩人又起了爭執(zhí),余海堅決不猜謎語,也不玩唐詩接龍,他退了一步,說可以用苞谷籽猜單雙。
十五說:“周山都會,你不會?”
余海反問:“我們會劃拳,你就不會?”
他倆打酒官司的時間,周山就吃菜,雞湯里兩個白色的雞睪丸沒有人吃。雞睪丸也稱“蛋”,大家也清楚,此蛋非彼蛋。“蛋”已經燉成彎月狀,弓面已經繃破,看起來就像放大版的蝦仁。
周山對我說:“把蛋吃了吧,大補呢?!?/p>
還以為余海只顧和十五吵架沒有聽到,他接了話:“一個掛職干部,吃了有什么用?”
我說:“是的是的,吃得太飽了晚上睡不著?!?/p>
余海說:“就應該給組長吃,吃了看有點男人樣不?”
我擔心十五發(fā)火,更擔心鬧僵后余海不守關卡。說到底,周山和余海是臨時湊數(shù)加入我們工作組的,李山坡還真沒有多少可選擇的余地。
幺嫂的再次出現(xiàn)解了十五和余海的圍。她身穿紅衣紅褲,頭頂紅毛巾,扭扭捏捏到了院壩。
她先彎腰看了看周山,說:“脫了衣服差點認不出來了,你是余海?!?/p>
周山說:“我是周山?!?/p>
幺嫂又彎腰看了看余海,問:“那你是哪個?”
周山說:“他才是余海?!?/p>
轉了一圈,幺嫂到了我背后,說:“你以為背對我就不認識你了?!比缓罄业挠沂郑骸暗轿覀儼萏昧恕!?/p>
我蒙了。
十五幫我解圍:“胡扯,拜什么堂?”
幺嫂說:“哪有這么便宜的事,只打證,不拜堂,也不辦婚宴。”
幺嫂的另一只手拿著一本結婚證,她展開給我看,說:“想離婚?我去政府問過了,門都沒有?”
我不知所措地聽幺嫂喋喋不休。十五比和余海吵架時還生氣,稀疏的幾根頭發(fā)本來被汗水粘在頭皮上,手把汗搓走后頭發(fā)就立起來了。他拉著幺嫂說:“該吃藥了。”
十五差不多是提著幺嫂走了,幺嫂一邊踉踉蹌蹌地走,一邊嘟噥:“每次都吃藥吃藥,什么時候才吃婚宴。”
十五和幺嫂走后,周山和余海就給我解釋。
瓦房家的失望是一連串的。十五失望地從學校回到李山坡,瓦匠也失望了,當初老婆跑的時候,他想,只要有個把兒子有出息,也就報了女人的一箭之仇。
十五回到李山坡的那天晚上,瓦匠對他說:“我們是仁至義盡了,明天我就出門找你媽去了。”
卓越哭了,他問瓦匠:“你走了,我的婚姻呢?”
十五讀書的花費是瓦匠和卓越燒瓦提供的。十五讀了二十來年書,硬生生把自己讀到近三十歲,因為一直想著吃公家飯,沒有考慮婚姻大事。瓦匠在家境越來越殷實后,也越來越好面子,他說,老大沒有結婚,老二就得等著。卓越到了三十歲,已經失去了找媳婦的最佳年齡。有人給他介紹幺嫂,從很遠的地方跑來的,相互見面后,都沒有更好的選擇,就定下了。在李山坡,自己跑到男方家的媳婦都是不辦婚宴的,住下來就是默認。結婚兩年,卓越是想生個小孩,遲遲不生,追問幺嫂,才知道她已經辦了結扎手續(xù)。
卓越現(xiàn)在在景德鎮(zhèn)一家陶瓷廠打工,因為有做瓦的基礎,混得得心應手。他通過微信問過十五,我這種婚姻還算婚姻嗎?十五回,自己同意了的事,就是一坨屎也要把它吃了。卓越不問十五了,他三番五次問幺嫂,什么時候離婚?那天,十五的服務隊在陳家寨辦婚宴,新人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到夫妻對拜的時候,幺嫂不知什么時候擅離職守,跑到主人家堂屋,把新娘撞開了,新郎也是虔誠,拜堂時一直緊閉雙眼,所有人都看到了和他對拜的是一位戴著圍腰、袖套的廚子。
酒喝不下去了,各自回家。我回村委,半個小時的路程。剛到宿舍,先是狂風,大雨就來了,火閃雷鳴,還下了多年難遇的冰雹。
新的一天到來,兩個喇叭又開始在李山坡的兩個關卡重復著喊:燒山坐牢,懶職下課。差不多同時,群里收到了周山、余海發(fā)的到崗照片,但沒有十五。
我到了周山所在的關卡,問:“組長呢?”
周山答:“你們當領導的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p>
我又去另一個關卡問余海:“組長呢?”
余海答:“可能昨晚整麻了吧?!?/p>
整麻了就是喝酒多了,這說法我贊成,昨晚我們都喝多了。到了中午,該去十五家吃工作餐了。我們推開了十五家的門,整屋都是積水,鍋碗瓢盆被冰雹砸得東倒西歪。
十五家這幢房子是長五間的木房,中間為堂屋,是一個大通間,后面的木墻安了香火,立“天地君親師位”。左右各有兩個進出,一個進出兩間屋。十五和幺嫂各住兩個進出。
我們又去拍幺嫂的門,門沒有關,和十五家這邊看到的一樣,到處都是積水,鍋碗瓢盆同樣被砸得東倒西歪。能得出的結論是,昨晚,十五和幺嫂都沒有住在這幢房子里。打十五的電話,沒有人接,我們理不出頭緒,站到昨晚吃飯的地方,努力回憶有什么地方不對?
房子周圍都找過了,周山抬了一根凳子到院壩,坐下來不想動了。他說:“大不了就是兩人私奔了,有什么大驚小怪的?!?/p>
我說:“不要亂講,卓越回來聽到這些話,會找你的麻煩的?!?/p>
昨晚的冰雹實在是太大了,十五家的雞舍和自留地的圍欄也被冰雹砸壞了,那群一肥二胖的雞正肆無忌憚地啄自留地里的玉米、四季豆葉。余海去趕雞。他從角上往院壩方向趕,似乎有了驚人發(fā)現(xiàn),說:“你們看瓦窯像什么?”
周山懶心無腸地坐在凳子上,說:“像什么?就是個土包包唄?!?/p>
余海說:“你們說像不像個墳堆?!北M管干旱,瓦窯上面還是長滿了茂盛的青草,確實像個墳堆。
我們就是在瓦窯里找到十五的,和他一起的還有幺嫂。幺嫂穿的還是昨晚鬧騰時的紅衣紅褲,手里抱著一本《結婚證》;十五的旁邊有兩本書,一本《唐詩三百首》,一本《中國謎語大全》;窯門口有一把黑色大號雨傘;窯墻上有十二根燃盡了的燭把。
他們報了警,警車很快到了瓦窯。警察拉起警戒線,用尺子在窯頂上量量,又到窯下面量量。后來我們才知道來的還有一位法警,法警進了瓦窯很長時間,出來后和其他兩位警察交流后,把我叫過去。我把在窯里看到的和昨晚的經過都說了。法警又分別把周山和余海叫過去問了一遍。到了晚上,警察宣布:系缺氧窒息死亡。又職業(yè)性地補充:無打斗痕跡,也無中毒,排除他殺。
警察臨走之前說:“如果早點打開窯門就好了?!?/p>
警察又說:“這么小的空間,點了十多支蠟燭,不缺氧才怪?!?/p>
十五在瓦窯里點的蠟燭是周山買的,他特意買農村自制的那種,中間是干篾簽,裹草紙,再裹牛皮紙,燭心粗,易燃。
瓦房又熱鬧了一回。瓦窯被推平了,埋兩個墳綽綽有余。李山坡人嘆息,說瓦房家走的走,死的死,就這么完了。正和余海砌墳的周山突然來氣:“你們懂什么?人死在哪里,根就留在了哪里?!?/p>
以上這些經過,在我被免職前,已經以《情況報告》的形式報給鎮(zhèn)里,后來我稍作處理,改成了小說。下面這部分是小說里增加的內容:
……大雨就要來了。十五把鍋碗瓢盆收進屋,取插板,又把桌子搬進屋。開始有幾顆雨點,一瞬間,大雨傾盆。十五想大雨來得正好,地太干了,莊稼都快干死了。他一邊為一場春雨的到來興高采烈,一邊洗碗。十五有當天事、當天畢的好習慣。
屋外火閃雷鳴,屋頂叮叮當當,冰雹來了。冰雹太大了,大的有雞蛋大,小的有米粒大,說得這么具體,因為是十五親眼所見,瓦房的頂已經被冰雹砸壞,叮叮當當,叮叮當當,冰雹就從屋頂?shù)粝聛?,十五往木墻邊躲,冰雹越來越大,都躲不住了。住的要是磚房就好了,十五在心里責怪瓦匠,老固執(zhí),老固執(zhí)。十五讀第一個初三的時候,土地都下戶了,大家都有吃有穿了,就開始考慮住了。李山坡人都開始修磚房,就算是節(jié)約的,也把柱頭之間的木板撤了,用磚封,磚既是隔斷,又是承重,在頂上再打現(xiàn)澆板。瓦匠不修磚房,他說瓦匠都住磚房,還有哪個會來買瓦?這么一想,就想到瓦窯。瓦窯可以躲冰雹啊。
突然斷電。農村但凡有暴雨都會斷電,十五聽到“當”的一聲,接著是幺嫂的驚叫聲,可能她被冰雹砸中了。十五點上周山用來冒充戰(zhàn)利品的那種蠟燭,打著傘接起幺嫂往瓦窯里走。十五希望幺嫂也能拿一把傘,面對這么大的冰雹,兩人共用一把傘是有風險的,但幺嫂雙手緊緊抱著《結婚證》。需要說明的說,結婚證上的卓越已經不叫卓越了,十五讀初中時,考中專是有年齡限制的,不超過十八歲還是二十歲?反正補習第三個初三時,十五已經超齡了,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卓越,現(xiàn)在他的身份證上也是這個名字,而在景德鎮(zhèn)打工的那個卓越,身份證上的名字叫卓然。也因此,身份證叫“卓然”的那個“卓越”想離婚卻離不了。
到了瓦窯問題又來了,一個是大伯,一個是弟媳,怎么睡?十五再次打著傘回屋,又拿了幾根蠟燭,拿了兩本書,一本是《唐詩三百首》,一本是《中國謎語大全》,在農村,有這兩本書,足以應付各種彰顯文化的場面。書看過幾遍,現(xiàn)在是再溫習,十五準備看一晚上。
窯頂有一個煙囪,由四塊磚頭支撐,上面再蓋一塊石板,既能完成通風的功能,還能防止雨水進入瓦窯。瓦窯的結構十五是知道的,所以就算點一晚上的蠟燭,安全也是沒有問題的,不然多年的《物理》課就白上了。十五不知道的是,瓦窯荒廢多年,煙囪早已堵塞??焯炝恋臅r候,十五瞇著了,幺嫂也瞇著了。他倆不是瞌睡來,是缺氧。
責任編輯? ?包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