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勇 董志威 李琳慧 劉 慧 章海鳳※ 張 波 宗 懿 顏純釧
(1.江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針灸一科,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江西 南昌 330004)
針灸治療學主要研究運用針刺、艾灸等治療疾病的規(guī)律,既是本科針灸教學的進階學科,又是“三基”與臨床銜接的橋梁學科,故該門課程的教學方法對針灸專業(yè)學生的臨床實踐具有重要意義[1-3]。目前,針灸治療學課程的教學方法以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師提供教學方案,學生被動接受”為主,造成學生理論知識與臨床操作脫節(jié)的怪象[4]。案例式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CBT)可能是從根本上解決此弊端的有效辦法。
“案例教學”起源于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教導語錄,但該術語在高等學校的運用可追溯到20世紀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5]。CBT 與傳統(tǒng)的以學科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有很大不同,CBT 重視融入背景的學習平臺,著重培養(yǎng)分析和決策能力,教學目標在于通過課程相關知識和技能,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6,7]。作為一門銜接基礎與臨床的專業(yè)課,針灸治療學的教學特點恰與CBT模式相契合,臨床上每位患者都是鮮活的案例?;诖?,本研究將CBT 引入針灸治療學教學當中,以期為開展高質量針灸專業(yè)課教學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 年9 月—2019 年1 月江西中醫(y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2015級針灸推拿專業(yè)本科班學生共144人作為授課對象,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72人。研究期間無1 人脫落或剔除,2 組授課教師系同1 名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授。2 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和以往學年平均成績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授課教材均選用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出版的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針灸治療學》[1],授課90學時。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法,即以“教師提供教學方案,學生被動接受”的填鴨式教學方式為主,理論課結束后學生前往臨床實習,先由教師示范,再由學生之間相互進行病證的治療、主穴的辨證加減和取穴的模擬練習,教師負責指導。
實驗組采取CBT法教學[8],圍繞以下5步實施:(1)案例選擇:選取臨床真實、有代表性的案例,搜集針灸處方及注意事項,針灸診療常規(guī)音像或紙質資料作為補充,發(fā)放需要討論分析的具體問題及思考題,學生據(jù)此預習教材內容、查找相關資料。(2)案例導入:由教師依據(jù)授課的進度結合教學內容挑選出最恰當?shù)臅r機拋出案例,案例引入可穿插各章節(jié)授課中,采取多元化的形式。(3)案例討論:學生平均分為A~L共12個小組,每組6 人,分別編號為A1~A6……L1~L6。每個小組抽取不同病例及病例附加問題,小組成員圍坐在一起進行討論,小組成員討論后給出對案例的看法和問題答案。課后讓學習委員將本班學生以每組6人的方式分為針灸治療學課程微信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后案例討論。(4)案例總結:討論后進行歸納講評,模擬醫(yī)患溝通場景,以醫(yī)患互評結果評估訓練成績,給學生以真實的臨床體驗。教師需要準確地概括出本次案例涉及的知識要點,提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及需改善處。(5)案例評價:每章節(jié)課程結束后進行課堂測驗,在測試中引入案例分析,如給出一個中風的病例,考查學生如何診治。
1.3 評價指標2 組閉卷筆試,題型分值分布:名詞解釋20 分、單選題15 分、多選題15 分、簡答題30 分、案例分析題20分。成績公布后發(fā)放教學效果滿意度問卷調查。參照前期CBT 實踐研究[7]設計問卷,圍繞4個方面調查:理論知識目標、實操能力目標、心理情感目標及教學綜合目標,滿分60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SPSS 26.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并且方差齊時,組間對比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則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間距)表示,選用非參數(shù)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考核成績實驗組及格率100%(72/72)高于對照組的86.11%(62/72)(P<0.01);2 組除多選題分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外,其余題型實驗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學生總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2組針灸推拿專業(yè)本科學生期末考試試卷題型與分值情況比較
2.2 問卷調查結果總發(fā)放144 份問卷,收回144 份,有效回收率為100%。實驗組比對照組總得分更高(P<0.01);實驗組學生給出的教學方法在理論知識目標、實操能力目標、心理情感目標及教學綜合目標方面的滿意度分數(shù)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2組針灸推拿專業(yè)本科學生教學效果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比較(±s,分)
表2 2組針灸推拿專業(yè)本科學生教學效果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比較(±s,分)
條目評價項目1.理論知識目標(15分)1.1 1.2 1.3 1.4 2.實操能力目標(15分)2.1 2.2 2.3 3.心理情感目標(15分)3.1 3.2 3.3 3.4 3.5 4.教學綜合目標(15分)4.1 4.2 4.3調查問卷合計分數(shù)(滿分60分)課堂教學重點內容的掌握程度教學難點的突破程度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學習效率與理解記憶醫(yī)案閱讀分析能力臨證邏輯思維能力針灸處方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學生間及師生間互動交流自我表達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學習氛圍及學生參與度針灸治療學理論與實操綜合成績課堂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教學方法整體效果實驗組(72人)11.38±2.78 3.07±0.91 2.56±1.15 3.38±0.81 2.37±1.23 10.10±1.67 3.44±0.82 3.28±0.83 3.38±0.54 13.99±2.36 3.26±0.71 3.01±1.01 2.46±0.60 2.10±1.05 3.15±0.94 9.40±1.25 3.54±0.60 2.64±0.95 3.25±0.58 46.39±9.59對照組(72人)6.71±2.47 1.85±0.99 1.13±0.63 1.47±0.89 2.24±0.94 5.44±1.87 2.03±0.96 1.90±0.99 1.51±0.58 9.81±3.45 1.36±0.64 1.72±1.28 2.03±1.22 1.92±1.30 2.78±1.04 6.42±1.65 2.29±0.97 2.25±1.12 1.88±0.63 28.18±8.64 t值8.899 7.725 9.273 13.417 0.762 15.750 9.498 9.021 19.867 8.494 16.927 6.710 2.681 0.918 2.268 12.229 9.280 2.240 13.716 11.971 P值<0.001<0.001<0.001<0.001 0.447<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0.009 0.360 0.025<0.001<0.001 0.027<0.001<0.001
3.1 CBT有助于提高考試成績針灸治療學成績會直接影響課程平均績點,而高??凕c情況能將學生學習狀況可視化,通過績點可以衡量本科畢業(yè)生大學階段的學習水平[9]。就成績分數(shù)而言,實驗組總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CBT 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CBT 在提升本科生平均績點方面具有長期優(yōu)勢,以提升成績?yōu)閷?,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接納CBT。實驗組名詞解釋、單選題、簡答以及案例分析等題型得分均高于對照組,筆者推測與以下因素有關:(1)CBT 屬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互動式教學,通過引入案例,給學生提供特定的場景,組織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10],使學生面對醫(yī)案時更得心應手。(2)將臨床醫(yī)案引入枯燥的理論授課,必然使接受CBT 教學的學生較未接觸過醫(yī)案的學生見到醫(yī)案相關考題及案例分析題更不會產生緊張、畏懼等負面情感。(3)CBT 具有化抽象為具體、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緊密、啟發(fā)性強等優(yōu)勢,臨床醫(yī)案引入教學有利于加強學生對難點的理解和記憶,因此CBT 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尤其是與案例分析相關題型的得分。
3.2 CBT可多方面提升教學效果本研究量化了學生滿意度,實驗組學生對教學的滿意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考慮與下列原因有關:(1)本研究運用的CBT 涵有三明治教學理念[11],該模式特點是穿插式教學,如在講授中穿插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學生發(fā)言、教師匯總等形式,使課堂節(jié)奏緊湊、層次分明、引人入勝,達到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的目的。(2)在針灸課堂上融入CBT的本質是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加強師生互動。教師提前發(fā)放病例及問題,引導學生課前自主預習、自主搜集資料,完成自我學習。學生各抒己見,分析判斷他人的發(fā)言內容,通過閱讀醫(yī)案發(fā)現(xiàn)困惑、找尋線索、分析主次矛盾、解決臨床問題。(3)在針灸治療學課程應用CBT,能使學習者身臨其境,領會針灸“治神”原則,鍛煉溝通能力、協(xié)作意識,因此CBT 有利于提高醫(yī)學生人文素養(yǎng),降低未來醫(yī)患糾紛發(fā)生率。總之,CBT 教學法特色鮮明,既培養(yǎng)了本科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初步臨床能力、溝通與協(xié)作意識和良好人文素養(yǎng),又與高等中醫(yī)藥院校針灸推拿學的本科培養(yǎng)要求相契合[12]。
然而,CBT也存在不足:(1)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加深知識的理解記憶方面,實驗組學生滿意度得分普遍偏低,可能與CBT 需要搜尋資料預習,導致學生認為耗費時間過多有關。(2)在自我表達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方面,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滿意度分值相似,考慮到本科生組織力和領導力缺乏,因而發(fā)言不積極主動,故CBT在溝通能力與協(xié)作意識培養(yǎng)方面有待改進。
綜上,CBT 除了有助于提高學生針灸治療學考核成績,幫助學生修得相應學分績點外,該教學法最大的優(yōu)點還在于將課堂從“教師單方面講授,學生被動接受”轉變成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氣氛,促進教學相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和上課注意力等作用。針灸專業(yè)本科生對CBT 模式滿意度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