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彬彬
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培養(yǎng)其閱讀素養(yǎng)是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背景知識、詞匯量和文本難度等都是影響閱讀效果的關鍵因素。然而,在目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過于注重字面意思的理解,閱讀速度慢,被動性閱讀等問題影響閱讀質量,導致閱讀興趣缺乏,閱讀效率低。將被動閱讀轉化為主動閱讀是提高閱讀效率的關鍵因素。安德森(Anderson 2009)在《第二語言閱讀探索:問題與策略》一書中提出ACTIVE 閱讀模式,國內譯為主動閱讀或者積極閱讀。下面,探究ACTIVE 閱讀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具體運用。
ACTIVE 閱讀模式是六個策略的組合,分別是激活背景知識(Active prior knowledge)、培養(yǎng)詞匯技能(Cultivate vocabulary)、傳授閱讀技巧(Teach for comprehension)、提高閱讀速度(Improve reading rate)驗證閱讀策略(Verify reading strategies)和評估學習效果(Evaluate progress)。這六個策略組合起來就是ACTIVE 閱讀模式,又被稱為主動閱讀。閱讀是讀者和作者的一種交流行為。讀者需要借助一定的背景知識解讀文本、獲取信息、理解主題、推斷意圖(夏谷鳴2014)。激活背景知識是進行閱讀行為的基礎。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提問、預測、“頭腦風暴”等方式幫助學生激活已有認知,為閱讀作好鋪墊和指引。詞匯是構成文章最基本的單位。詞匯量影響閱讀水平的提高,又或者說,閱讀是擴大詞匯量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閱讀文本提供的語境進行詞義猜測,既能夠提高語言分析能力,又能夠在語境中掌握新詞的含義和用法。因此,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加強詞匯學習是一種雙贏的策略。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包括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和情感策略(教育部2022)。具體到閱讀教學,教師要借助文本解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策略,這與安德森提出的傳授閱讀技巧是一致的。安德森把閱讀重點定位在理解上,重點在于元認知策略的講授,如假設、預測、設問、略讀、尋讀、解釋、聯(lián)想、分析、綜合、評價等。閱讀速度是衡量閱讀素養(yǎng)的一個維度,安德森提出了提高閱讀速度的四種方法,即速度遞增閱讀、重復閱讀、班級同步閱讀和自控閱讀。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最多的是重復閱讀,通過整體閱讀和精細閱讀相結合提高閱讀質量。驗證閱讀策略的目的在于查看學生對閱讀策略的掌握情況,最有效的方式是有聲思維,即教師讓學生大聲說出所用策略,從而準確掌握其策略使用情況。評估學習效果能夠幫助教師了解閱讀訓練的成效,改進教學方法。安德森提出的ACTIVE 閱讀模式與《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評一體化的思想不謀而合。
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6 I a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的閱讀語篇為例,探討ACTIVE 閱讀模式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文章是一篇關于新年愿望的說明文,主題屬于“人與自我”范疇的“做人與做事”。語篇先通過設問的形式給出resolution 的含義,即resolution 是承諾的一種類型,是自己對自己許下的諾言。通常人們會在新年伊始許下自己的新年愿望。然后,文章分析了不同類型的愿望,有些愿望是自己身體健康,有些愿望是自我改進,有些愿望是作好規(guī)劃。在文章最后一部分,作者指出新年愿望的共性是很少有人能夠實現(xiàn),并提出質疑:“新年愿望從某種程度上等同于沒有愿望,那你還會許下新年愿望嗎?”
本堂課的核心語法結構是be going to,用來表達計劃和安排。核心短語是關于許下愿望的一些短語,如make a promise、make a resolution、have to do with、have something in common、keep the resolution、forget the resolution 等。
授課對象是福建省廈門某中學八年級學生。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好,具備一定的讀寫能力,個別學生基礎薄弱。學生雖然比較熟悉話題“新年愿望”,但是缺乏深刻的了解,且受自身認知水平的影響,對新年愿望并沒有深度思考。有鑒于此,在講授本課前,教師進行了一次網(wǎng)絡問卷調查,了解學生曾經(jīng)許下的新年愿望。通過分析數(shù)據(jù),為整堂課設計提供基礎支持。
在本堂課結束后,學生能夠:
1.通過自主閱讀,獲取文本的主旨大意。
2.通過多次閱讀,獲取主旨句與支撐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學會舉例子闡釋基本觀點,構建文章信息結構圖,整體把握文章脈絡,深化對主題的理解并進行細致的闡述。
3.通過對新年愿望的探究,討論新年愿望的價值和意義,形成批判性思維,對新年愿望的價值形成自己的判斷。
Step 1:激活舊知,喚起新知
教師播放一個慶祝新年的視頻片段,根據(jù)視頻中人物許下新年愿望的場景,讓學生猜測本視頻的主題“新年愿望”,回顧并講述自己曾經(jīng)許下的新年愿望。這樣,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活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
【設計說明】通過視頻拉近學生與話題之間的距離,同時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提高其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視頻中人物的新年愿望幫助學生回憶自己的新年愿望,構建其已知和新知之間的紐帶與聯(lián)結。
Step 2:讀前預測
教師呈現(xiàn)三個段落標題,讓學生研讀標題并猜測文中會介紹resolution 的哪些信息。教師提問:“What might be included in each paragraph under each subtitle?”
【設計說明】根據(jù)文本小標題猜測文本信息,充分調動學生的已知信息,引導其聚焦標題中的關鍵詞,抓住標題核心信息,為文本解讀提供支持。
Step 3:標題匹配與詞義猜測
學生通過閱讀文本驗證自己的讀前猜測,將三個小標題與文章段落進行匹配。教師介紹閱讀策略,通過抓文章關鍵詞與標題關鍵詞匹配段落和標題。根據(jù)第一段的設問句“Do you know what a resolution is? It is a kind of promise.”和后面一句“Promises you make to yourself are resolutions.”,學生可以找到這段的標題“To give the meaning of resolution.”。根據(jù)定義內容“給自己的承諾叫Resolution”,學生可以猜測這個詞的含義。后面“New year’s Resolution”的例句把resolution 的含義解釋得更加透徹、明晰。對physical 詞義的猜測可結合搭配physical health 進行,先判斷是某種類型的健康,再由下一句“For example,...are going to start an exercise program or eat less fast food.”中鍛煉身體和少吃快餐推斷出physical 的含義是“身體上的”。
第二段的首句“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resolutions.”與標題“To discuss the different kinds of resolutions.”內容相匹配,由此學生可以選出第二段的小標題。雖然第三段沒有明確的指示詞或者標志詞,但是每個句子都對resolution 的價值持懷疑態(tài)度,如hardly ever keep them、too difficult to keep、just forget them 等。這些含否定意義的詞的反復出現(xiàn)可以幫助學生確定本段的小標題是“To question the idea of making resolution”。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關注小標題與段落之間的關系,把握文章主旨大意,達成教學目標一。對于三個標題的匹配,采取的是各不相同的閱讀策略。猜詞策略的使用幫助學生借助語境理解生詞含義,培養(yǎng)語篇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Step 4:設計問題鏈,繪制結構圖
問題鏈是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將教材內容轉化為層次鮮明、具有一定系統(tǒng)性、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的系列問題(周麗萍2019)。問題鏈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從信息提取層面走向文本評價思維提升層面。問題鏈的設計基于文本的整體性設計,始于文本理解,終于思維提升,對于整體把握文章的內涵和脈絡具有重要的指引意義。教師要求學生細讀文本,深度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Q1:What is a resolution?
Q2:When do people usually make resolutions?
Q3:Why do people usually make resolutions?
Q4:How can people remember their resolution?
Q5:How many kinds of resolutions does the writer talk about?
Q6:Why do you think resolutions may be difficult to keep?
Q7:Do you think the best resolution is have no resolutions?Why or why not?
問題鏈貫穿整篇文章,圍繞resolution 展開,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是下一個問題的起點。這些問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其把握文章主線和主要內容,樹立主動參與意識。
教學片段如下:
T:How many kinds of resolutions does the writer talk about?
S:Three kinds of resolutions.Some are about physical health.Many resolutions have to do with self-improvement.Some resolutions have to do with better planning.
T:What does the phrase“have to do with”mean?
S:It means“be connected with”.
T:Can you give some examples to better explain different kinds of resolutions respectively?
S1:I am going to get exercise every day.
S2:I take up a hobby like painting to improve myself.
S3:I will make a plan for schoolwork.
通過對學生的進一步追問,引導其通過事例進一步解釋resolution 的具體類型,引出本堂課的重要語法結構be going to,并用其談論個人的計劃或者安排。通過問題鏈幫助學生掌握歸納、分析、總結等閱讀策略,深化對文本內容的學習,形成一定的思維品質。
借助問題鏈概括、分析、整合語篇信息,為文章信息結構圖(見下圖)作準備,并在此基礎上把握文本的核心概念,分析resolution 的類型及實現(xiàn)情況。作者提出質疑,幫助讀者形成批判性思維,建立結構化知識圖,實現(xiàn)思維的具象化和立體化。
【設計說明】問題鏈與思維可視圖的融合設計能夠幫助學生運用閱讀策略把握文章的結構和組織方式。從客觀、抽象地分析文章層次邏輯進行文章的深度理解到用思維可視圖的方式梳理文章脈絡,讓學生能夠把抽象的文字信息用思維可視圖的形式直接表達出來,便于對文字的整體把握和細節(jié)分析。
Step 5:細節(jié)分析,驗證策略
學生借助思維可視圖,梳理了文章結構,初步掌握了文章的主旨大意。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設計了“選句填空”的學習活動,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關鍵是用語法描述活動進行時的所思和所想,以驗證哪些閱讀策略有助于完成學習活動。
教師要求學生把下列四句話填到原文的空白處。
A.These are about making yourself a better person.
B.For example,a student may have to find more time to study.
C.There are good reasons for this.
D.The start of the year is often a time for making resolutions.
下面是學生的有聲思維陳述:
Student A:根據(jù)前一句的New Year 和已有知識經(jīng)驗,我能夠判斷出“新年是一年的開始”,可知D 句應放在第一段的空白處。
教師:這位同學講清楚了選項的根據(jù),那具體的閱讀策略是什么呢?
Student A:聯(lián)系已有知識策略和上下文銜接。
Student B:我猜想self-improvement 的含義是make oneself better,而A 句的語義是“這些是關于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先采用“漢語翻譯的策略”弄懂句子含義,然后與文章的關鍵信息點“自我改進”相對應,得出答案。
教師:B 同學解釋得非常恰當、準確。對于句意的準確把握和理解,有必要時可以借助漢語翻譯。
Student C:我認為文章第三段的觀點是“人們幾乎不能夠信守諾言”,據(jù)此猜測后面可能會給出人們不能遵守的原因,而后文陳述“有些諾言難以遵守”或者“有些人根本就把諾言拋之腦后”,原因和觀點之間恰恰缺少了過渡句“There are good reasons for this.”。
教師補充:“這位同學用到的閱讀策略是猜測和理解段落中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
……
【設計說明】通過學習理解類活動,借助有聲思維方式,幫助學生用語言描述閱讀策略,讓看不見、摸不著的思維通過語言文字展示出來,促進其積極思考。同時,教師了解學生對閱讀策略的掌握情況,以便調整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Step 6:提出質疑,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
通過對文章整體結構框架和細節(jié)內容的逐層分析,學生已經(jīng)初步熟悉了文章內容,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大意。此時,教師讓學生思考:“Does it make sense for people to make resolutions if they don’t keep them?”這是一個思辨性問題:“既然大家許下了新年愿望,卻很少有人遵守,那么新年愿望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嗎?請各抒己見?!毕旅媸且恍W生的觀點:
Student A:我認為新年愿望的意義在于它代表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憧憬和向往,能夠帶給人們正能量,鞭策人們進步。雖然有時候人們不能實現(xiàn),但是終究能夠給人一種希望、一種愿望、一種追求,從精神層面來講,是能夠促進人成長的。
Student B:我認為新年愿望還是有積極意義的,即使我們不能夠實現(xiàn)它,但是在新的一年來臨時,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新年愿望,使新年愿望和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逐步縮小。
……
【設計說明】通過自由討論的形式激發(fā)學生思考并抒發(fā)自己的不同見解,培養(yǎng)其思維品質。
Step 7:提供評價量表,自我監(jiān)督效果
借助一定的評價工具進行自我評價是學生衡量自己的有效方式之一。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自我監(jiān)控學習效果,教師設計了如下評價量表,促使其進行自我評價。
學習效果自我評價量表
【設計說明】《課程標準》指出評價要發(fā)揮監(jiān)控教與學過程和效果的作用,為促教和促學提供參考和依據(jù),教師要設計教學與評價相統(tǒng)一的內容(教育部2022),發(fā)揮過程性評價的作用,讓學生運用評價標準,自我衡量學習情況,進行自我彌補和修訂,做到學習與評價相統(tǒng)一,實現(xiàn)評價主體多元化,師生公評一體化。
首先,本堂課創(chuàng)新性地使用了ACTIVE 閱讀策略,注重閱讀策略的講授和使用,真正實現(xiàn)了“授人以漁”的教學理念。有聲思維教學活動設計指把學生的抽象思維過程通過具象化的語言解釋出來,客觀評估教學效果,檢驗教學質量。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應把有聲思維教學方式加以推廣和拓展。
其次,ACTIVE 閱讀策略注重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要素之一。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ACTIVE 閱讀策略,教師既要從整體上分析文章的內在邏輯,又要關注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銜接與連貫,在整體布局和細節(jié)分析的過程中都體現(xiàn)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最后,ACTIVE 閱讀策略還關注詞匯在語境中的習得。詞匯是構成文本最小的語言單位。在語境中習得詞匯的含義和用法是獲得詞匯的有效方式之一。ACTIVE 閱讀策略注重詞義識別,包括詞匯的詞性、含義及在整個句子中的成分,并強調通過語境猜測詞義,提高語言分析能力和運用能力。
本堂課囊括了ACTIVE 閱讀模式的大部分步驟,涉及激活背景知識,在語境中進行詞義猜測,部分閱讀策略的教授,通過有聲思維活動驗證學習效果等方面。但是,閱讀策略的教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借助不同題材的文章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這是以后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點方向。另外,通過反復閱讀提高閱讀效果和閱讀速度也是ACTIVE 閱讀策略的構成內容。本課例涉及提高閱讀速度的活動稍微欠缺,以后的閱讀教學應給予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