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
教育孩子時,只有堅守禮法正道,遵守公序良俗,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有大愛大德大情懷、對社會有用之人。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三字經(jīng)》這句中的竇燕山是五代燕山人,官至諫議大夫,享壽82歲。5個兒子竇儀、竇儼、竇侃、竇偁、竇僖相繼及第,竇家在五代和北宋的政壇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時人贊曰:“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p>
竇燕山因教子有方而名標青史,成為宋代以來千余年中國公認的家風楷模,在家庭教育界的地位僅次于戰(zhàn)國時代的孟母,幾乎到了圣賢的高度。遺憾的是,竇氏被后世傳頌的多是五子登科的光輝,而其義方常常被忽略。但其實,義方才是立家之本、教子秘方。
“義方”一詞出自《左傳·石碏諫寵州吁》。衛(wèi)國大夫石碏勸衛(wèi)莊公:“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驕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币馑际牵瑦圩约旱暮⒆?,一定要以正確的禮法來教導約束他,這樣才能使他不走上邪路。驕傲、奢侈、淫蕩、逸樂,就是走向邪路的開端,而這些都是寵愛和賞賜太過的緣故??梢?,義方關(guān)聯(lián)的是禮法的正道,相反的則是驕奢淫逸的邪路。
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一些孩子讓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如果父母不同意,他們或哭鬧撒潑,或威脅不上學,有極端者甚至會對父母大打出手。當父母對此束手無策的時候,不妨回顧一下義方的重要性。
家教中的義方正道是道德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是對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其中,德排在首位。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素養(yǎng),都需要從孩子抓起。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到,要教育引導學生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jié)開始起步,踏踏實實修好品德,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這些正是當代的教子義方。
那么,我們該如何把義方落到實處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勞動是教子義方的重要手段之一。要讓孩子們在做事中歷練,在承擔中成長。父母要相信孩子,敢于放手。對孩子而言,承擔和自己年齡相符的責任,才有可能養(yǎng)成感恩、友善、誠信和助人等優(yōu)秀品德。
著名兒童教育家、心理學家陳鶴琴說:“凡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yīng)當讓他自己做;凡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yīng)當讓他自己想。”讓孩子從承擔自己的責任開始,再到承擔家庭的責任,進而承擔社會的責任,最終才會成為國家的棟梁。
當今,我們國家已經(jīng)擺脫貧困,物質(zhì)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如果沒有正道的指引,孩子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走上驕奢淫逸的邪路。家風家教中的義方無疑是防微杜漸的重要保障。這不僅關(guān)乎家庭的和睦興旺,也關(guān)乎社會的道德文化,更關(guān)乎國家民族的穩(wěn)定發(fā)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勤儉節(jié)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边@五種精神恰是對治驕奢淫逸最明確的良藥,也是家風義方的指導思想。
中國家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一向是重夫婦、重人倫的。父母是家庭的核心,家長是家教的主角。家長對義方正道的踐行,在身教言傳中為孩子做好榜樣,持之以恒,時代新風新貌與家庭家風傳承才能同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