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學之道
寓教學于實驗之中
“寓教學于實驗之中”,對于專業(yè)學科知識內(nèi)在聯(lián)系邏輯,龐剛志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通過實驗開展與設(shè)計,他將復(fù)雜的知識簡單化,將教材的知識生活化,更深入、更直接、更生動、更活潑地呈現(xiàn)?!白尰瘜W的‘鎂偷走你的‘鋅,一起享受化學帶來的快樂,是對化學課堂最好的詮釋!”
“寓德育于活動之中”,這是班級工作的真實寫照,每一次主題班會,每一次研學活動,龐剛志都會以學生興趣及需求設(shè)置活動方案,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角,自由表達個人看法及傾聽其他同學的聲音,引導(dǎo)學生發(fā)現(xiàn)與感悟,增強自信、賞識他人。
化學實驗及班級活動都是好的教育方式,龐剛志認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式,是為了讓小草長成最好的小草,讓喬木長成最高的喬木。
名師故事
“龐老師來了!”
龐剛志
還記得2004年,是我第一年擔任班主任,學校安排我接手初三3班。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每天我都感覺自己在“打地鼠”,擺起“地獄大魔王”的架勢,常對著班上的學生大吼大叫,漸漸地——只要我來了,鬧哄哄的教室一下就安靜了下來;只要我來了,打鬧的同學立馬就會拿出書;只要我來了,大鬧天宮的孫猴子秒變乖小孩……我不由得暗暗得意。
直到一天午后,同事笑瞇瞇地跟我說:“龐老師,剛剛我走到你們班門口的時候,聽到教室里的孩子著急地喊‘龐老師來了!班主任來了!快!坐好,哈哈,感覺你當班主任很成功??!”聽了同事的話,我瞬間蒙掉了,一時語塞。“龐老師來了!”聽著只有“鬼子來了”的恐懼,卻沒有“媽媽來了”的欣喜。這句“龐老師來了”警醒了我,我誤以為步入正軌的一切,原來都是假象。
《道德發(fā)展六階段理論》明確地指出孩子們最初是處于“不想惹麻煩”的第一階段,如何讓他們逐步發(fā)展為“我要遵守規(guī)則”,尤其是最后的“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我開始了自我反思和學習之路。我把自己的困惑告訴了楊柳老師(師傅)。她很認真地說:“你的說教取得的效果只是一時的,不持久,因為你們班沒有形成屬于自己的班級文化。文而化之,方為教育?。 蔽也患偎妓鞯鼗卮穑骸坝邪?!我們班級制定了大大小小幾十條班規(guī)呢!還有班級口號、班徽,都貼在教室的宣傳欄里。”楊老師笑了笑,說:“我說的班級文化,有的看得見,有的看不見?!卑嗉壩幕瑢τ谖疫@么一個“菜鳥”班主任來說,真的是太高大上了。我決定借助經(jīng)典的力量,開啟閱讀之旅,辦起了閱讀角,有事沒事就引導(dǎo)同學們看書,班會課上就請大家一起分享閱讀體會,我每次都把自己的想法通過這個分享環(huán)節(jié)跟他們講出來,枯燥的“大道理”,都通過書本的溫柔,簡明地表達完整了。
不知不覺過去了半年,隨著活動的開展,同學們似乎慢慢理解我、了解我,知道我平時的大吼大叫都是在促進他們進步,為了他們能夠更認真地學習?,F(xiàn)在,他們依然會大聲地喊著:“龐老師來了!”只是,這里面更多的是親切、是期待。一句“龐老師來了”,讓我對班級文化陷入了思考——班級文化是師生在一種共同的行動中、日積月累中萃取出來的信仰、目標、做法,這成就了一個人或一個團隊無需提醒的自律和植根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
名師簡介
龐剛志
初中化學高級教師,廣東省中小學“百千萬人才培養(yǎng)工程”初中名班主任,廣東教育學會化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華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教育碩士兼職導(dǎo)師,中山市班主任專業(yè)發(fā)展中心成員,中山市學科帶頭人,中山市省級學科教研基地項目基地成員,中山市初中化學中心教研組成員,中山市中小學新教師培訓(xùn)客座講師,沙溪鎮(zhèn)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從事教育工作20年,多次被評為中山市優(yōu)秀班主任、市優(yōu)秀教師、市初中教學質(zhì)量先進個人,所帶班級被評為中山市五四紅旗團支部。積極承擔省、市級賽課,曾獲廣東省初中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作品一等獎、中山市初中化學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等。主持中山市級課題《初中化學實驗深度教學研究》,獲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chuàng)新成果二等獎,主要參與的課題《“可見的學習”視角下的實驗教學與評價研究》獲中山市第12屆科研成果基礎(chǔ)教育類特等獎。近年來,受邀在山西汾陽、江蘇無錫、中山、佛山、河源、梅州、廣州為一線教師開設(shè)各類公開課、專題講座10余場,既有適合初中班主任的《“喚醒”心靈的鼓手》,也有適合化學教師的《初中化學試題命題取向》。參編教輔用書2本,多篇論文發(fā)表在《化學教學》《中學化學教學參考》《新課程》等期刊。
(通訊員? 劉?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