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梅
(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景陽街道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wù)中心,貴州 修文 550201)
修文縣位于貴州中部,隸屬貴陽市,距貴陽38 km,地處北緯26°45′~27°12′,東經(jīng)106°21′~106°53′,地勢南高北低,大部分區(qū)域海拔在1 180~1 450 m;地貌屬山地,丘陵為主的丘陵盆地。氣候?qū)賮啛釒Ъ撅L(fēng)濕潤區(qū),春到遲,秋臨早,夏季短,冬季長,陰雨多,日照少,夏無酷熱,冬無嚴寒,雨熱同期,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3~16 °C,修文縣多年平均降雨水量1 000~1 100 mm 左右,年徑流量在500~600 mm,可種植水稻、玉米、油菜、馬鈴薯、蔬菜等農(nóng)作物,其中優(yōu)勢作物有水稻、油菜、玉米、馬鈴薯。由于在種植過程中存在技術(shù)措施不到位,勞動力投入過大,造成種植成本過高,經(jīng)濟效果不明顯,導(dǎo)致油菜種植面積逐漸減少,冬閑田大量撂荒。為增強農(nóng)戶種植糧油的積極性,提高糧油產(chǎn)量,提高冬閑田產(chǎn)出效益并有效促進油菜產(chǎn)業(yè)發(fā)展提供技術(shù)支撐,從茬口安排、土壤要求、品種選擇、播種與育苗、肥料施用、病蟲害綜合防治、成熟收獲等方面介紹水稻冬閑田油菜免耕栽培技術(shù)。
水稻黃熟期進行開深溝排水,即8月中旬,讓板結(jié)粘性較重土壤通過水分蒸發(fā)變成顆粒狀,使土壤毛細管增多,有利于油菜根系的穿透。9月中旬育苗、10月中下旬移栽。
土層深厚肥沃、質(zhì)地疏松、排灌方便,pH 6~7 的黃壤,如大眼泥田、沙壤土較好。該類土壤起苗快、長勢良好,耐干旱,品質(zhì)好。
油菜是喜冷涼抗旱力較強的作物。種植發(fā)芽的最低溫度為3~5 ℃,在20~25 ℃,3 d可出苗。開花期溫度14~18 ℃,角果發(fā)育期溫度12~15 ℃,晝夜溫差大,有利于開花和結(jié)果,增加干物質(zhì),提高產(chǎn)量。
選用優(yōu)質(zhì)雙低高含油率、抗病、苗期長勢強的油菜品種,如黔油17號。
播種期是決定油菜種植產(chǎn)量收獲高低的關(guān)鍵。若播期早,油菜在年前遇高溫,通過春花階段,油菜即將開花,一旦遇倒春寒,開花油菜被凍壞,嚴重影響產(chǎn)量。若延緩種植,收獲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影響大田作物水稻種植,因此,播種期安排在9月5—20日為宜。
培育壯苗是獲得高產(chǎ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育苗床面積67 m2,用種量為50 g;苗床應(yīng)施足底肥,精細整土,開好廂溝,澆足苗床底水,使苗床充分濕透,噴施5%辛硫磷顆粒劑或敵克松顆粒劑500 g 均勻拌于廂土,消殺廂土病毒和預(yù)防地下害蟲。將處理好的種子拌適量過篩細土按50%、30%、20%的比例均勻撒播床面。出苗前保持床面濕潤,出苗至3片真葉防濕促長,煉苗促長。苗床期追肥1~2 次,每50 kg 清糞水對尿素100~150 g輕潑灑苗床。1 葉1 心時及時間苗,疏理窩堆苗、擁擠苗。3葉1心時定苗,定苗時去除雜苗、弱苗、病苗,保留健苗,留苗密度110~120 株/m2,噴施0.1%硼砂溶液和50 L 效唑溶液促苗矮壯,用100 L多效唑噴苗床,防止高腳苗。苗齡控制在30~35 d,移栽前1 d 澆透清水,起苗時做到帶土、帶肥、帶藥移栽到大田。
排水曬田。在水稻穗散籽勾腰時開溝排水,根據(jù)田塊大小、地形開好邊溝、背溝、破溝、十字溝或井字溝。排水通暢,利于落干,做到谷黃田干,水稻收割后排去邊角余水曬田。清除旱地前茬作物秸稈、雜草、白色垃圾、巖石,移栽前1~2 d理好邊溝、背溝、十字溝、井字溝,溝寬30~40 cm,溝深30 cm,做到溝直底平,溝溝相通,雨停溝干,防止?jié)n水造成濕害。
油菜苗齡40~50 d 用免耕器進行移栽,移栽時應(yīng)做到濕土取苗,帶土、帶肥、帶藥移栽。移栽密度為6 000 株/667m2,移栽時應(yīng)將大小苗分栽,以便肥水管理;移栽后立即澆定根水,有利于苗的成活。
移栽返青成活后5 d,及時查苗補齊,保證大田基本苗;30 d 后用腐熟圈肥或稻草覆蓋于油菜行間,保濕保溫抑制雜草,增加有機質(zhì);免耕移栽油菜獲得高產(chǎn)的純氮肥施量為14~15 kg/667m2,施油菜專用復(fù)合肥50 kg/667 m2(有效含量25%,N∶P∶K=12∶5∶8),或西洋復(fù)合肥30 kg /667m2(有效含量45%,N∶P∶K=15∶15∶15)+硼肥1.0 kg/667m2作底肥。及時施用活棵肥,移栽后立即施尿素6~7 kg/667m2對清糞水35~40 kg澆施作活棵肥;早施苗肥,移栽后25~28 d,用尿素9~10 kg/667m2對清糞水(或水)35~40 kg 澆施;1月中旬補施臘肥,施尿素5~6 kg/667m2。初花期噴施速效硼防止“花而不實”,噴施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40%的菌核凈可濕性粉劑防治菌核?。挥筒松L期注意清溝排漬,降低田間濕度,保持良好的群體通透性能。花期水溝邊、田硬邊倒伏的油菜,人工扶向田間。
稻茬免耕油菜要防止后期脫肥,必須科學(xué)施用基肥、定根肥、提苗肥、蕾苔肥、花莢肥,并強化硼肥的合理施用。具體施肥方法為移栽時施用史丹利油菜專用復(fù)合肥40~50 kg/667m2,硼肥1 kg/667m2作底肥;移植后清糞水800 kg/667m2對5 kg 尿素施活根肥作定根肥。開盤期用尿素15 kg/667m2追肥作提苗肥;蕾苔肥用史丹利10~15 kg/667m2;初花期用0.2~0.4%硼肥、磷酸二氫甲3 kg 混合液噴施葉片作花莢肥,以提高結(jié)莢率,增加粒重。
病蟲害防治遵循“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堅持“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化學(xué)防治為輔”的原則。嚴格按無公害農(nóng)產(chǎn)品的國家標準,施用相應(yīng)的農(nóng)藥防治病蟲害。苗前期重點防治蚜蟲、菜青蟲、地老虎、潛葉蠅、霜霉?。焕偬ζ谥攸c防治霜霉病;初花期重點防治菌核??;結(jié)莢期注意防治蚜蟲。
油菜移栽前,清除田中、田邊地角雜草,用柴草鋪燒整個田塊,清除蟲卵,對土壤進行消毒殺菌,減少病原。
黃板誘蚜,在秋播油菜地周圍設(shè)置黃板,其上涂層油,色板高于地面0.5 m,可大量誘殺有翅蚜;在銀灰、白色或黑色薄膜覆蓋行間40~50 d,有驅(qū)蚜防病作用。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及代謝產(chǎn)物或基因產(chǎn)品來防治病蟲害。油菜害蟲的生物防治包括以蟲治蟲和以菌治蟲;病害生物防治則是利用有益的微生物來抑制病原菌的存活。應(yīng)用以菌治(蟲)菌的生物農(nóng)藥,無公害、無殘留、無污染不易產(chǎn)生抗性,且對環(huán)境兼容性好。生物農(nóng)藥作用較慢,使用時應(yīng)比化學(xué)農(nóng)藥提早2~3 d,一般安全間隔期為3~5 d。一是以蟲治蟲,如七星瓢蟲撲殺蚜蟲;小春撲殺葉螨、蚜蟲。二是以菌治蟲,如用青蟲菌防治菜青蟲;滅蚜菌防治蚜蟲;蘇云金桿菌防治小菜蛾;阿維菌素具有很強的觸殺活性和胃毒活性,可防治多種害蟲。三是以菌治病,采用農(nóng)抗120防治油菜黑斑??;木霉素防治菌黑病。四是植物源農(nóng)藥,如魚藤酮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可防治鞘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害蟲,同時魚藤酮在空氣中容易氧化,所以無污染、無殘留、無藥味。楝素可防治蚜蟲、菜青蟲、跳甲、小菜蛾。苦參堿可殺死蚜蟲、小菜蛾、菜青蟲;大蒜素可殺死蚜蟲。
6.4.1 蚜蟲 選用10%砒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或20%滅掃利(甲氰菊酯)乳油2 000 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2.5%功夫(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 500~3 000 倍液;或21%啶蟲脒可濕性液劑2 500倍液等交叉使用可有效防治。
6.4.2 菜螟 在成蟲盛發(fā)期和幼蟲孵化期,噴灑1.8% 阿維菌素乳油4 000 倍液;或5.7% 氟氯氰乳油1 000~2 000 倍液;或55%特殺螟(蘇云金桿菌+殺蟲單)可濕性粉劑50 g/667m2、高效Bt800 IU/MG 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或25%滅幼脲3 號懸浮劑800倍液,以上藥劑交叉使用可有效防治。
6.4.3 菜青蟲 發(fā)生初期,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4 000 倍液;或5%氟蟲氰(銳勁特)懸浮劑1 500 倍液;或5.7% 氟氯氰乳油1 000~2 000 倍液;或20%氯氰菊酯乳油2 000 倍液;或20%蟲死劑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等交叉使用可有效防治。
6.4.4 跳甲 在成蟲盛發(fā)期,選用48%樂斯本乳油1 000 倍液;或2.5%功夫乳油2 0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 倍液;或20%速滅殺丁乳油2 000倍液噴霧。
6.4.5 蠐螬 在幼蟲盛發(fā)期,用48%樂斯本乳油1 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藥150~200 mL。
6.4.6 油菜花葉病 噴施20%病毒A 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1.5%植病靈1 000倍液;或3.85%病毒必克水劑500 倍液;或20%病毒克星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400 倍液等,隔7~10 d 噴施1 次,連續(xù)防治2~3次。
6.4.7 油菜霜霉病 發(fā)病初期,用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或40%疫霜靈可濕性粉劑400 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72%錳鋅霜脲可濕性粉劑60 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600 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以上藥劑交叉使用,隔7~10 d噴施1次,連續(xù)防治1~3 次,噴霧時必須細致周到,特別注意老葉背面。
6.4.8 油菜菌黑病 發(fā)病初期,噴施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 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 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 倍液,或65%甲硫霉威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等。隔7~10 d 噴施1 次,連續(xù)防治2~3次。
當(dāng)全株80%的角果呈黃綠色,主花序基部角果呈枇杷色,種皮顯品種成熟固有色,為適宜收獲期,即“八成熟、十成收”。收獲方式:根據(jù)各地生產(chǎn)習(xí)慣,可采取高茬攤放或堆垛后熟,5~7 d 后搶晴脫粒。脫粒要求做到“四凈”,即打凈、揚凈、篩凈、掃凈。曬干后,妥善貯藏。
冬閑田稻油免耕栽培技術(shù)可節(jié)省成本,提高油菜經(jīng)濟效益,解決冬閑田撂荒。免耕油菜栽培在生產(chǎn)過程中不破壞耕作層,可減少栽培導(dǎo)致的耕地養(yǎng)分流失,起到保護耕地作用,可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