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珊
一稻濟天下,肝膽兩昆侖。5月22日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離開我們一周年的日子。而廣袤的星空中,編號8117的袁隆平星、編號17606的吳孟超星,卻永遠閃耀著不朽之光,指引我們不斷超越自我、逐夢前行。
“時間過得好快,好想您”“您在我們心里,一直未離開”“記憶總在,敬意永存”……各大平臺上,網(wǎng)友們紛紛用最樸實的語言、最真摯的心聲表達對兩位國士的深切悼念。這發(fā)自內(nèi)心的懷念,固然源于老人們獨特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則是致敬他們?yōu)榭蒲惺聵I(yè)一生致力、鞠躬盡瘁的不朽精神。
緬懷致敬,就要學習傳承他們心懷天下的高遠志向。因為見過“吃不飽飯”,所以袁隆平“最大的愿望就是飯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一個醫(yī)學家應該把國家和人民的需要作為終身追求”,所以吳孟超“(從馬來西亞)回國,學醫(yī),參軍,入黨,這四條路的正確選擇才讓我能真正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心懷家國天下,將個人的理想抱負、前途命運與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緊緊相連,人生的價值才能得到最廣泛的釋放、最動人的詮釋。
緬懷致敬,就要學習傳承他們樸實嚴謹?shù)闹螌W精神。“這一生就兩個夢”“我不過是一個吳孟超”,“就”“不過”的背后,是無數(shù)個日夜汗水揮灑在黃土地里,是無數(shù)個晨昏心血專注在手術(shù)臺上。從騎自行車下田,到騎摩托車、開小車,一直到被攙扶著下田,在袁隆平一生的科學實踐中,始終不輟親自下田,掌握翔實準確的第一手資料。他常說,“電腦里長不出水稻?!眳敲铣?,1米62的身高總要在手術(shù)臺前墊個箱子,從醫(yī)70多年一雙被手術(shù)刀壓得微微變形的手見證著中國肝臟外科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艱辛探索。他的查房以嚴格出名,發(fā)現(xiàn)問題后“罵”得很兇,他常說,如果一個醫(yī)生對病人不負責任,那就失去了做醫(yī)生的基本資格。奇跡從不是無緣無故,成功也不會空穴來風,而樸實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專注如一的鉆研精神,就是綻放奇跡之花、收獲成功之果的最佳密匙。
緬懷致敬,還要學習傳承他們夢想不息的奮斗精神。袁老有兩個夢,禾下乘涼夢和雜交稻覆蓋全球夢。他傾注一生心血都在逐夢前行,臨近90歲時,仍每天去試驗田“打卡”;種種榮譽加身卻說,“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要繼續(xù)努力,繼續(xù)攀高峰”,夢想始終揣在他的懷里,時刻印在心頭。吳孟超,96歲高齡仍堅持每周至少完成三臺比較復雜的手術(shù)?!拔易约荷眢w還可以,而且主要是為了帶教年輕人,培養(yǎng)年輕醫(yī)生?!蔽粝氩幌?,必歲月不老。在逐夢之旅、攀越高峰之路上,從來只有開始,沒有遲到。
風吹麥浪,稻香千里;肝膽相照,濟世救人。斯人已逝,但懷念不止?!半p星”的高風亮節(jié)、不朽精神也將化為永恒的明燈,指引我們在科研之路上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奮發(fā)拼搏!
(來源:浙江在線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