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潔/文
在上海,有這樣一座“百年”消防站——虹口消防救援站。它啟航于19世紀中葉,現(xiàn)坐落于虹口區(qū)武進路吳淞路交叉口。站內(nèi)有座34.2 米高的六角瞭望塔,曾幾何時,站在塔頂,用望遠鏡最遠可以發(fā)現(xiàn)半徑在5 公里以內(nèi)的火警,消防員24 小時堅守于此,讓它成為城市的第一雙“眼睛”;因地制宜設計的內(nèi)凹弧形紅門,與外凸弧形的街角形成一個環(huán)形,紅門開啟,消防車出動,為身陷險境的百姓們送去希望。百年的歷史靠一代代消防人干出來,從虹口消防尖子班開始,一批批消防員更迭接替。如今,虹口消防救援站又迎來新一代消防員,他們用熱情和智慧續(xù)寫華章。張屹捷就是其中之一。出生于1992 年的他,現(xiàn)任虹口區(qū)虹口消防救援站黨支部書記、政治指導員,曾榮立個人三等功3 次、受嘉獎4 次。他,與這座百年歷史的消防站,又有怎樣的相連?
“沒有時間穿鞋,也沒有考慮到穿鞋,危急時刻,我們這位年輕黨員,一個簡簡單單的念頭,只為了快一點,更快一點……”猩紅色的布景,火焰藍的制服,在虹口區(qū)“澎湃100”“永遠跟黨走”的黨課上,演講者語調(diào)激昂又極力克制。臺下凝神靜氣,數(shù)十雙眼睛朝向這位“火焰藍”。他正是來自虹口消防救援站的張屹捷,語言樸素,情感真摯,目光如炬,信念堅定,那一份力量令人動容。如果說演講技巧是可以訓練的,那信念的堅定則來自隊史館的建設中。兩年多的時間,張屹捷除日常訓練和出警外,全身心投入隊史館的建設中,從資料整理到隊史館建成,在這過程中他不斷扎實著內(nèi)心的信念,悟出了“欲行大道必先知史”的道理。
“屹捷,領導叫你,有任務給你?!边€在回味前一日才結束的迎新晚會,張屹捷的興奮勁兒還沒過,聽到這話,“騰”地站起身,一路小跑過去?!耙俳?,有個任務交給你,很重要?!眲倧奈渚瘜W院畢業(yè)的張屹捷,一聽是重要任務,身體立馬挺得筆直,感到熱血正在沸騰,沸騰到血管就要僨張。然而,本以為是沖鋒一線的“熱血”任務,沒承想,從領導口中蹦出的卻是“整理資料”這四個字。“虹口消防是有著百年歷史的,要建隊史館,你務必認真收集整理?!鳖I導神情嚴肅。張屹捷聽出了其中的分量,“是,保證完成任務?!比蝿战酉铝?,也許當時的他不曾想到,從此,虹口消防救援站的歷史走進了他的工作,更走進了他的心里。
對于虹口消防救援站,張屹捷是不陌生的。年少讀書時,多年乘坐55 路公交車往返學校和家,虹口消防救援站就處于55 路公交車路線上,至今也沒有改變。那些年,那個路口轉角,透過車窗,弧形的紅門,三層樓房,白色仿石形結構裝飾,清水紅磚貼面,還有抬頭勉強可見的瞭望塔尖,獨特西式風格的建筑總能吸引張屹捷的眼睛。遇到消防車出動,公交車避讓,大紅色的車身從他的眼前掠過,呼嘯的警笛聲鉆進他的耳朵,一切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邊。直到2015 年的一天,他提著行李站在這紅門前。就是從這天起,他穿上滅火戰(zhàn)斗服,坐進大紅的車內(nèi),警笛響起,紅門開啟,他和隊友隨車出了紅門,馬路上正在行駛的車輛紛紛避讓,其中就有他熟悉的55 路公交車。這次,他目視公交車,從它身邊駛過,奔赴火場,就如當年出現(xiàn)在他視線中的那般景象。
如果說當年的景象只是表面,在隊史館建設過程中,張屹捷有機會“進入”虹口消防救援站的過去。老領導的一句話在他心里激起一番波瀾,老領導說:“以前虹口消防隊就是對外的形象窗口,整理歷史資料太有必要了?!毙睦镅b著這句話,再次立于紅門之前,他審視著這座百年建筑。這是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筑,墻面斑駁脫落,乳白色的仿石裝飾常年日曬雨淋,顯得灰黑老舊,大門右側嵌著一塊“上海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石牌,磚墻上則刻著“虹口救火會”幾個字。建筑雖顯老舊,但是經(jīng)歷百年滄桑歲月的老建筑,深厚的底蘊突顯的是厚重,是內(nèi)在的神韻。站在六角瞭望塔頂,曾經(jīng)目力所及半徑5 公里內(nèi),如今眼前已然是高樓林立。時代在前行,瞭望塔失去了原有的功能,雖功能不再,但是站內(nèi)的每一名消防員都會去用心保護這座塔,清理、維護,至今仍能登塔,這座塔已經(jīng)立足他們的內(nèi)心。
打開電腦里的老照片,有黑白的,翻拍的,彩色的,從最簡單的年份、類別開始,將照片分類排列,但資料實在有限。為了充實隊史館資料,在日常訓練和出警之余,區(qū)檔案館、上海消防博物館等處,都留下了張屹捷的身影,查閱文獻資料,訪問老領導、收集有歷史價值的老物件,將與隊史相關的每一件物品、每一張照片、每一個人仔細收集,潛心研究,熟悉背后的每一段故事。如果說之前張屹捷只為了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但在這過程中,心中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2017 年隊史館建成,各級單位、領導紛紛前來參觀。張屹捷親自參與建設的隊史館,濃縮了虹口消防救援站的悠久歷史,他當仁不讓地擔任起講解員的職責。同年6 月,張屹捷被任命為政治主官,身上的擔子重了,領導要求,歷史不應只被鎖在隊史館里,還應走出去,走到老百姓中去,讓更多的老百姓所知曉。如何走出去?如何有力展現(xiàn)上海消防傳承百年、歷久彌新的紅色基因?如何真實還原消防指戰(zhàn)員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的感人場景?這些都是張屹捷不斷推敲、不斷思考的問題。隊史不能脫離國史、黨史,作為政治主官的張屹捷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將國史、黨史與隊史相結合,讓隊史在歷史大環(huán)境下更加充實豐沛。只要有機會,張屹捷就參加各種紅色故事演講活動,從上海市紅色故事大賽,到團市委主題演講比賽、虹口區(qū)“澎湃100”示范黨課、“一個支部一個故事”比賽等等,以虹口消防救援站為中心點,讓更多的人真正了解消防的歷史,讓封閉于紅門之內(nèi)的消防隊不再神秘,將消防員的風采鮮活地展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由于張屹捷的出色表現(xiàn),他連續(xù)2 年被評為上海市民百位優(yōu)秀“紅色故事傳講人”。
在隊史館陳列的諸多照片中,有這樣一張照片,照片中央是一個外國老人,圍坐在他身邊的有年輕男女和幼童共12 人。乍一看,這是一張普通的合家歡。照片中央的老人名叫路易·艾黎,30 歲的時候從新西蘭來到上海,到上海的第一份工作就在虹口消防救援站即曾經(jīng)的虹口救火會擔任消防員。他給中國當代消防人留下了啟迪和思考,同時他也是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歷史見證人和直接參與者。他終身未婚,照片上的青年人和孩子是他在中國收養(yǎng)的孩子,很多已經(jīng)四世同堂。如果說曾經(jīng)虹口消防尖子班有著聞名全國的“硬功夫”,相對而言,路易·艾黎留給虹口消防的還有“仁愛”,心里有愛,大道永行。
對于紅門之內(nèi)的消防員,張屹捷是懂他們,愛他們的??梢哉f,張屹捷是在紅門之內(nèi)長大的。父親曾是一名消防員,曾經(jīng)帶著他在消防站里生活。張屹捷從小對消防員的生活耳聞目染,出操時整齊劃一的跑步聲,訓練時一聲聲沖向極限的嘶喊聲,生活時你推我搡的打鬧聲,還有出警歸來時疲憊勞累的喘息聲,一切都是那么真實,真實得不摻雜一絲世俗。他們是張屹捷最愛的人,現(xiàn)在他和站長成了他們的“大家長”。說到“大”,也不過30 多歲的年紀,卻管理著一批并不比他們“小”多少的隊員。同一屋檐下,同吃住,同出警,同訓練,準軍事化的管理無形間將他們的時間、空間都綁定在一起。虹口消防救援站頭頂著“百年歷史”的金字招牌,榮耀背后的壓力是別人看不見的。沒有理由,只有要求,虹口消防救援站必須付出比其他消防站百倍的努力去維系這塊百年招牌,這是他們的責任,更是他們的使命。這一點,張屹捷比其他人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2018 年初,消防隊伍改革轉制期間,老兵退伍,新兵生疏,青黃不接,人心浮動。大環(huán)境下人人都會彷徨于取舍之間,這是人之常情,如何盡快穩(wěn)定人心,安定隊伍,是擺在張屹捷面前刻不容緩的問題。
張屹捷經(jīng)常參加各種紅色故事演講活動,向人們介紹消防的歷史,展現(xiàn)消防員的風采
張屹捷不過30 多歲的年紀,卻是虹口消防站里的“大家長”,管理著一批不比他“小”多少的隊員
轉制后,從社會招募進消防隊的消防員越來越多了,他們不同的經(jīng)歷,不同的閱歷,張屹捷都樂于傾聽。他認為做好隊伍建設首要的便是要善于“傾聽”,傾聽隊員們的故事,傾聽他們的快樂,傾聽他們的煩惱,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尊重他們的想法。因為他們是兄弟,是家人,消防大家庭的維系有制度,更有愛。
2021 年5 月底的一天,天氣宜人,綠樹成蔭,可在總隊訓練與戰(zhàn)勤保障支隊里卻彌漫著緊張的氣氛??傟犜盒U猩y(tǒng)考就在眼前,站里的王大景是第二次參加考試,第一次的失利讓他只剩這最后一次機會,緊張程度可想而知。“現(xiàn)在隊里面大家都感覺我能考得上,萬一最后考不上,肯定很難受的?!蹦贻p的臉上寫滿了不安,他向張屹捷說出了心里話?!斑@是心理戰(zhàn),大景,這一個月是最難熬的,熬什么,就熬你的耐性,你的心性,你懂嗎?考上了,那真的是虹口站今年的光榮,真的為你開心,你不要去管別人怎么看,這是你自己的考試,你必須全力以赴?!庇捎谙绬T職業(yè)的特殊性,復習、考試家人無法陪在身邊,此時此刻,張屹捷就是他們的家人,聽他們訴苦,為他們鼓勁。
緊張的時刻到了,6 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張屹捷辦公室里燈火通明?!霸趺礃樱缶?,分數(shù)就要出來了,緊不緊張?”張屹捷笑著拿著手機,朝著在辦公室里來回踱步的王大景晃了晃,調(diào)侃幾句。周圍的隊員也笑著拍拍王大景的肩膀,同伴的打趣,讓本就緊張萬分的王大景更加緊張了,他不敢看張屹捷手中的手機,將頭轉向窗外?!皶r間到了。”隊員們都圍到張屹捷的周圍,緊盯著他手上的手機,氣氛頓時緊張起來?!耙粋€分數(shù)出來了,有希望啊……”“再來一個,好,妥了?!睆堃俳菀皇峙脑谧雷由希拥卣玖似饋?。“成功了呀,大景,過了,恭喜你啊……”原本辦公室里的緊張氣氛頓時消散,一片歡騰雀躍,大家紛紛向王大景表示祝賀。讓年輕優(yōu)秀的隊員能夠有機會深造學習,是張屹捷作為政治指導員的職責,看到隊員們的努力能有回報,他比任何人都更加喜悅。
以真心換真心,張屹捷的努力同樣得到了回報。近年來,他帶領隊站榮立集體三等功3 次,取得第20 屆“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消防部隊“先進基層黨組織”、上海市青年文明號、上海市市級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虹口區(qū)“優(yōu)秀青年突擊隊”、“擁政愛民模范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明單位”、“標兵消防救援站”等榮譽。
干好消防工作,光有愛是遠遠不夠的。當年虹口尖子班“飛檐走壁”的消防硬功夫有多驕傲?不僅是全市消防的典范,更吸引國內(nèi)外消防各單位慕名來學習。當年站在34.2 米的瞭望塔上俯瞰是什么樣的感受?方圓5 公里內(nèi)盡收眼底。望遠鏡24小時不間斷掃視視線所及,見煙起、警鈴響,有“硬功夫”傍身,虹口消防救援站的救援能力在全市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曾經(jīng)的虹口區(qū)比鄰外灘,繁華、熱鬧,然而也正是因為歷史的悠久,原先叫人眼熱的虹口區(qū)現(xiàn)在成了老舊小區(qū)的集中區(qū),存量巨大,加塞在高樓縫隙間。設施老化,居住密集,空間狹小,用現(xiàn)在的消防標準衡量,可謂是火災隱患重重。以張屹捷對接負責的南克儉小區(qū)為例,僅小區(qū)的主要出入口就有北1 門、北2 門、西1 門等6 個,內(nèi)部道路更是九曲十八彎,監(jiān)控設施有限,通行道路狹窄,大型消防車輛無法通行,能以最快速度找準起火位置,是老舊小區(qū)滅火救援行動的必修課?!盎馃B營,小火亡人”是典型的老舊小區(qū)火災特點,也是虹口消防救援站面臨的突出難點,張屹捷口中總是念叨這句話,歷史再輝煌,消防救援始終是消防員的第一職責。曾經(jīng)的“城市的第一雙眼”,如今必須從高處落向低處,從俯瞰伸向小區(qū)內(nèi)部,曾經(jīng)的硬功夫雖退出歷史舞臺,但硬功夫的精神必須延續(xù)。
不如從何時起,南克儉小區(qū)的居民發(fā)現(xiàn)掛在大門口的平安工作站成員的公示欄中多了一名“火焰藍”的照片,志愿者隊伍里也出現(xiàn)了消防志愿者的身影。原先居民們以為只是擺擺樣子,沒有想到的是,公示欄里的“火焰藍”時常能在小區(qū)里見到。原來,虹口消防救援站開展了強化老舊小區(qū)的安全防范工作,根據(jù)工作安排,張屹捷定期帶隊員們在南克儉小區(qū),或是檢查安全隱患,或是擺攤宣傳,或是進行安全教育教學。若說這些只是例行公事,一名老人的話讓張屹捷意識到這“例行公事”的意義非同一般。這天,張屹捷按例給居民們上安全教育課,講到家中起火該怎么辦時,他注意到一名老人聽得特別認真。話剛落,老人“忽”地站了起來,拍著手說:“噢喲,原來這么簡單就能滅火啊,以前不懂呀……”接著絮絮叨叨地說了他的故事,原來老人以前就遇到過家中雜物起火,當時手足無措,倒是找到了滅火器,拿在手上顛過來倒過去,就是不知道怎樣才能噴出泡沫,情急之下便把整個滅火器扔進了火堆,差點釀成大禍。居民們聽了笑得前俯后仰,但是張屹捷卻笑不出來,原來,在他們看來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滅火器,居民若不會使用,小火還是將燒成大火?!盎馃B營”“小火亡人”,及時撲救小火,對于老舊小區(qū)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張屹捷感到心弦緊繃。
老舊小區(qū)陳年積習無法一時改變,可是水火無情,要使得老舊小區(qū)的警情下降,沒有辦法也要想出辦法,救援難度大,更要在防范上下苦功夫、硬功夫。小區(qū)里每一條路張屹捷和隊員們走了不下千百遍,“這里門牌跳號的,地圖上標注一下”“這條道怎么沒畫出來”“這里怎么開了扇門,找物業(yè)核實一下,門的寬度和高度,標注一下”。張屹捷來到南克儉小區(qū),拿著地圖每條路每個門牌號去核驗。他深知,對于老舊小區(qū),內(nèi)部情況復雜,要使搶險更加有效,對于小區(qū)的每一條道路,每一個門棟,甚至每一個轉角都必須標注得絲毫不差,盡管有監(jiān)控設備,但是在設備看不到的地方,必須要有一雙消防員的眼睛。
警鈴響,南克儉小區(qū),垃圾桶著火。張屹捷跳上消防車,當他帶著裝備跑到起火點,只有被燒焦了的垃圾桶和一陣嗆人的焦糊味,一旁的消防志愿者手里提著滅火器,還在用棍子仔細翻動垃圾檢查隱藏的火苗?!盎鹨呀?jīng)滅了?”張屹捷朝著消防志愿者笑笑說,“不錯啊?!苯又才畔绬T做后續(xù)收殘工作?!岸嗵澚酥驹刚撸麄冓s過來,一會兒就滅了?!敝苓叺木用窦娂娊o志愿者點贊?!翱磥砥綍r的課沒白上啊!”張屹捷拍拍志愿者的肩膀,感到十分欣慰。老舊小區(qū)防范工作比救援更重要,防患于未然,滅住小火方能止住大火,張屹捷沒少在課上講這些話。這幾年,針對老舊小區(qū),虹口消防救援站推行“巡防消防一體化”“社消合一”的防消聯(lián)勤模式,老舊小區(qū)的火警數(shù)量下降了約30%,這“硬功夫”沒有白費。
2023 年,是張屹捷在虹口消防救援站的第九個年頭,他在這里起步,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瞭望塔是歷史的遺跡。未來,他也將繼續(xù)秉承虹口消防救援站政治硬、本領硬、作風硬的精神,再創(chuàng)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