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杰 陳澤彬 鄧輝輝 曹浪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 516006)
鋰/亞硫酰氯電池是一種以SOCl2為電解質的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電壓高、工作環(huán)境溫度范圍寬、工作電壓穩(wěn)定和儲存壽命長等技術特點[1-2],被作為一種新型能源系統(tǒng)廣泛應用于智能儀表、追蹤儀器、智能交通(ETC)、智能安全系統(tǒng)、工業(yè)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和醫(yī)療設備等領域[3]。
鋰/亞硫酰氯電池的壽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電池蓋組質量的影響[4]。鋰/亞硫酰氯電池蓋組一般采用金屬與玻璃封接的全密封結構[5],由蓋板、玻璃和極柱組成(圖1所示)。密封良好的電池蓋組不僅可以防止電解液泄漏,還可以防止水蒸汽和氧氣進入電池內部,然而電池蓋組在加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玻璃開裂、氣泡和爬柱等外觀不良,這些問題又可能影響電池蓋組機械壓力、絕緣電阻和密封性等功能。玻璃是電池蓋組實現密封和絕緣的關鍵材料,本文通過對封接玻璃的理化性能進行測試,對電池蓋組常見不良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議。
圖1 電池蓋組示意圖
(1)化學組成。電池蓋組封接玻璃通常為硅酸鹽體系,選取自制的S01封接玻璃進行試驗,其組成見表1所示。
表1 S01封接玻璃組成
表2 不同溫度封接的方案
(2)熱膨脹系數。測試膨脹系數的主要目的是確認玻璃與蓋板材料(DC04低碳鋼,CTE=12.50×10-6/℃)、極柱材料(4J50合金,CTE=9.50×10-6/℃)的膨脹系數是否匹配。使用DIL402C型熱膨脹儀對S01封接玻璃的膨脹系數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圖2所示,玻璃在25~300℃的膨脹系數為9.96×10-6/℃。玻璃與極柱的膨脹系數接近且小于蓋板的膨脹系數,符合壓縮封接的要求。
圖2 S01封接玻璃熱膨脹系數
(3)DSC測試。DSC主要測試玻璃的轉變溫度,玻璃的轉變溫度前后比熱容會發(fā)生較大變化,玻璃化轉變溫度通常是一個吸熱方向的臺階。由于玻璃粉料需要添加5%左右的聚乙烯醇作為粘結劑來成型,成型后使用網帶爐將粘結劑聚乙烯醇排出,得到玻璃預制體。粘結劑能否排除干凈決定著封接質量,如果排粘結劑時溫度過低玻璃無法成型,排粘結劑時溫度過高則粘結劑封閉在玻璃內,燒結時會產生氣泡。使用DSC3+差示掃描量熱儀對S01封接玻璃進行DCS測試,測試結果如圖3所示。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玻璃的轉變點為520℃左右,所以排粘結劑時要延長低于該溫度的時間。
圖3 S01封接玻璃DSC曲線
(4)燒結密度。將排粘結劑后的玻璃預制體按圖4所示的溫度進行熱處理,然后按GB 5432—2008《玻璃密度測定浮力法》測試玻璃的燒結密度。S01玻璃的燒接密度合格范圍為2.55~2.65g/cm3。燒結密度過低則會引起玻璃爬柱、玻璃機械壓力下降等不良。燒結密度過高則蓋板中心孔玻璃填充不滿,可能導致蓋組的密封性不良。
圖4 燒結密度測試熱處理溫度曲線
(5)XRD測試。測試XRD主要是驗證玻璃中有無晶體析出,玻璃析晶容易造成玻璃開裂等問題。將測試完燒結密度的玻璃研磨成粉末,使用TD-3500型X射線衍射儀進行了測試,測試表明S01封接玻璃無晶體析出,如圖5所示。
圖5 S01封接玻璃XRD圖
(6)EDS測試。金屬表面生成以低價氧化物為主的過渡層,作為玻璃和金屬之間結合的橋梁[6]。測試EDS主要是檢驗玻璃與金屬結合處過渡層厚度是否滿足要求。過渡層過厚則易從金屬基體上剝落,從而達不到密封作用。而過渡層過薄時,玻璃與金屬無法形成良好的潤濕,封接強度差。使用JSM-7900F掃描電子顯微鏡自帶的EDS功能對玻璃與蓋板(圖6(a))、極柱與玻璃(圖6(b))連接界面進行能譜掃描,掃描結果如圖6所示,圖中Fe、Ni元素與玻璃中Si、O等元素在界面處發(fā)生了擴散躍遷,形成相互嚙合。從圖6(a)可以看出蓋板鍍鎳層厚度約8μm,玻璃與蓋板界面過渡層厚度約3μm;從圖6(b)可以看出玻璃與極柱界面過渡層厚度約2μm。
圖6 玻璃與金屬連接界面能譜圖
(1)玻璃開裂。玻璃開裂常見的原因是膨脹系數不匹配造成。為了驗證膨脹系數對玻璃開裂問題的影響,將S01玻璃制作的蓋組(A-1方案)與使用DM-305玻璃制作的電池蓋組(A-2方案)進行對比,DM-305玻璃的膨脹系數為4.90×10-6/℃,將封接后的蓋組研磨拋光后使用VHS-6000型超景深顯微鏡放大50倍觀察,A-1方案玻璃封接的樣品玻璃致密無開裂(圖7(a)),A-2方案玻璃封接的樣品玻璃表面有明顯徑向裂紋(圖7(b))。
圖7 超景深顯微鏡觀察圖(50X)
解決玻璃開裂需要選擇合適膨脹系數的玻璃,對于電池蓋帽,蓋板、玻璃與極柱的膨脹系數的關系一般是:α蓋板>α玻璃≈α極柱,α玻璃與α極柱必須盡可能接近,原則上兩者的膨脹系數之差△α不大于10%,以使封接后產生盡可能小的應力。
(2)玻璃氣泡。玻璃氣泡常見的原因是玻璃內粘結劑排除不干凈或玻璃內有雜質,也有可能是蓋板或極柱表面雜質、油污等去除不干凈。將粘結劑未排除干凈玻璃預制體制作成電池蓋組(B-1方案)和未做清洗處理的極柱制作成電池蓋組(B-2方案),將電池蓋組研磨拋光后使用VHS-6000型超景深顯微鏡放大50倍觀察,B-1方案如圖7(c)所示,圖片中可以看出玻璃燒結不致密且玻璃表面有大氣泡。B-2方案如圖7(d)所示,圖中可以看出在極柱周圍有一圈大氣泡。
通常的解決辦法為:①玻璃預制件在潔凈廠房內制作,機器定期清理干凈,避免雜質混入玻璃內。②玻璃預制件排粘結劑時需延長低于轉變溫度的時間,使粘結劑排除充分。③蓋板和極柱零件在去油、拋光和清洗后進行真空凈化處理,去除表面殘留的雜質。
(3)玻璃爬柱。封接溫度過高是導致玻璃爬柱的原因之一,溫度過高玻璃內各組分一系列化學反應及易揮發(fā)組分的揮發(fā),釋放大量氣體,這些氣體在玻璃內沒有及時溢出,便在玻璃內形成了氣泡,造成玻璃體積增加而爬柱。為了驗證封接溫度對玻璃封接的影響,設計了兩個提高封接溫度的方案并與A-1方案進行比較。
使用JSM-7900F掃描電子顯微鏡對不同溫度封接的玻璃在150倍下進行觀察,如圖8所示,A-1玻璃內部大氣泡較少(圖8(a)),隨著溫度升高,C-1方案玻璃內大氣泡逐漸增加(圖8(b)),C-2方案玻璃內大氣泡最多(圖8(c))。
圖8 不同封接溫度的玻璃SEM圖(150x)
測試三種方案玻璃的燒結密度,A-1玻璃的燒結密度2.61g/cm3,C-1玻璃的燒結密度為2.52g/cm3,C-2玻璃的燒結密度為2.39g/cm3。隨著溫度升高,玻璃的燒結密度降低,與SEM觀察到的結果一致。
通常解決方法就是在保證封接效果基礎上,適當的降低封接溫度。但是封接溫度也不能過低,過低的溫度下,玻璃與金屬無法形成有效的浸潤,會導致密封性不合格。
(4)電池蓋組性能對比
使用ST5520型絕緣電阻儀測試玻璃的絕緣電阻(合格指標≥500MΩ);使用SFJ-261氦質譜儀測試蓋組的密封性(合格指標≤1.0×10-8Pa·m3/s);使用CMT6000型電子萬能試驗機測試蓋組的機械壓力(合格指標≥1800N)。測試結果如表3所示,機械壓力曲線見圖9。
圖9 機械壓力測試曲線圖
表3 電池蓋組性能測試數據
從數據可以看出六種方案電池蓋組的絕緣電阻均符合要求,說明開裂、氣泡和爬柱這些缺陷不影響蓋帽的絕緣電阻性能;A-2密封性及機械壓力均不合格,說明玻璃開裂會影響蓋組密封性及機械壓力;從B-1、B-2、C-1和C-2數據可以看出:爬柱與氣泡對絕緣電阻與密封性影響不大,但影響電池蓋組的機械壓力。
解決鋰/亞硫酰氯電池蓋組玻璃封接問題要從封接玻璃的匹配、封接玻璃的質量、排粘結劑工藝及封接工藝等入手,通過選擇合適的玻璃體系,運用正確的方法對玻璃進行表征,在穩(wěn)定玻璃質量的前提下,控制排粘結劑和封接等工序的工藝參數,才可以獲得高絕緣、高強度和高密封性的電池蓋組,從而保證鋰/亞硫酰氯電池長期可靠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