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卉,胡惠萍
鹽城市大豐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江蘇鹽城 224100
2 型糖尿病作為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會損傷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和胰島β 細胞功能,導致血糖控制異常,與1 型糖尿病相比,2 型糖尿病的特點是胰島素的分泌不足和胰島素抵抗[1-2]。2 型糖尿病的發(fā)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傾向、生活方式、肥胖等。目前,2 型糖尿病通常會采用鈉-葡萄糖協(xié)同轉運蛋白2(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抑制劑或是胰高血糖素樣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受體激動劑治療。達格列凈是一種選擇性SGLT2 抑制劑,該藥物的使用能促進尿液中葡萄糖的排泄,從而降低血糖水平[3]。利拉魯肽是GLP-1 受體激動劑,能夠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抑制胃排空,降低血糖水平[4]。有研究中指出達格列凈聯(lián)合利拉魯肽治療2 型糖尿病,具有互補作用,有望改善血糖控制。為了進一步證實該研究結果的有效性,本文選取2021 年1 月—2023 年3 月鹽城市大豐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收治的122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達格列凈聯(lián)合利拉魯肽在2 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應用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收治的122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分為兩組,各61 例。對照組中男38 例,女23 例;年齡30~64 歲,平均(49.53±3.25)歲。觀察組中男40 例,女21 例;年齡31~65歲,平均(49.58±3.4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經臨床診斷患者符合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相關標準的患者;年齡≥18 周歲、<80 周歲患者;配合度相對較高、臨床資料齊全的患者;資料完整、配合治療依從性較高的患者;患者對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合并患有精神類疾病、意識不清醒、無法正常溝通者;合并患有繼發(fā)性糖尿病者;同時患有心臟、肝臟或腎臟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存在過敏者;處于哺乳期、妊娠期女性;合并感染、患有惡性腫瘤者。
給予對照組患者達格列凈(國藥準字HJ20 170119;規(guī)格:10 mg)治療。在患者耐受的情況下將初始計量調整為10 mg,1 次/d。
觀察組在對照組用藥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利拉魯肽(國藥準字J20 160037;規(guī)格:3 mL∶18 mg)治療,第1 周劑量為0.6 mg/次,1 周后劑量調整為1.2 mg/次,1 次/d。
以上患者全部用藥3 個月后觀察療效。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葡萄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以及餐后2 h 血糖(2-hours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 hPG)。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水平,包括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脂肪細胞因子(Chemerin)。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腎功能損傷、低血壓、低血糖的發(fā)生率。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的效果[5],包括血糖和脂代謝的水平正常且臨床癥狀消失為顯效;患者各指標水平和癥狀有改善為有效;指標水平和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為無效??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以例數(shù)(n)和率(%)表示,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t檢驗,以(±s)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血糖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水平比較(±s)
?
治療前,兩組血脂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TC、TG、Chemerin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s)
?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 型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全球范圍內患者數(shù)量呈不斷增加的趨勢。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包括飲食控制、體育鍛煉和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方面,口服抗糖尿病藥物如二甲雙胍、磺脲類藥物和胰島素等常被使用,除了血糖控制外,2 型糖尿病的治療還應關注體質量管理、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等相關因素[6-7]。研究表明,減輕體質量可以顯著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因此,針對肥胖患者的治療方案應該包括飲食控制、運動和行為干預等綜合措施[8-9]。
達格列凈作為SGLT-2 抑制劑,已在2 型糖尿病的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其主要作用是通過抑制腎小管對葡萄糖的吸收加快葡萄糖通過尿液的排出,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10]。達格列凈作為一種SGLT2 抑制劑,在2 型糖尿病治療中展現(xiàn)了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有益的體質量管理作用以及心血管保護的潛力[11]。此外,由于其作用于腎小管,可能出現(xiàn)輕度的尿糖和多尿現(xiàn)象。利拉魯肽是GLP-1 受體激動劑,已被廣泛應用于2 型糖尿病的治療[12]。達格列凈和利拉魯肽是目前在2 型糖尿病治療中廣泛使用的兩種藥物,分別屬于SGLT2 抑制劑和GLP-1 受體激動劑。達格列凈和利拉魯肽在血糖控制方面具有互補的作用機制。達格列凈通過抑制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血糖水平,而利拉魯肽通過模擬天然GLP-1 的效應促進胰島素分泌和抑制胃排空[13-14]。聯(lián)合應用這兩種藥物可以同時從不同角度降低血糖,增強血糖控制的效果。利拉魯肽可導致體質量減輕的效果已經被廣泛證實。而達格列凈也具有體質量管理的優(yōu)勢,可以通過減少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導致能量損失和體質量減輕[15]。達格列凈通過改善血糖控制、降低血壓和改善心血管功能等機制,而利拉魯肽通過減輕胰島素抵抗、抑制炎癥反應和改善心血管功能等方面發(fā)揮作用[16]。兩者互補的作用機制可以提供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時對體質量管理和心血管保護也具有積極的影響。
經本研究可見,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后的FPG(5.26±1.52)mmol/L、2 hPG(8.56±2.16)mmol/L、HbA1c(5.64±2.07)%水平均低于對照組(6.53±1.86)mmol/L、(10.63±2.67)mmol/L、(7.63±2.53)%(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64%,低于對照組的14.75%(P<0.05)。葉麗姿等[17]在其研究中指出觀察組患者FPG(5.73±0.77)mmol/L、2 hPG(6.79±0.82)mmol/L、HbA1c(6.42±1.07)%均低于對照組(5.95±0.68)mmol/L、(7.52±1.13)mmol/L、(4.45±0.86)%。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的TC(4.16±1.85)mmol/L、TG(1.26±0.84)mmol/L、Chemerin(62.15±3.28)ng/mL 均低于對照組(P<0.05)。相飛翔等[18]在其研究中指出觀察組TC(4.54±0.72)mmol/L、TG(1.65±0.51)mmol/L、chemerin(63.13±6.24)ng/mL均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本研究結果與他人研究結果對應具有一致性,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達格列凈聯(lián)合利拉魯肽在2 型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項指標水平,具有較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