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
閨密尤勵領(lǐng)了結(jié)婚證,跟著丈夫回山東婆家去辦酒席。她老公是沂蒙山區(qū)出生的小伙子,18 歲前沒有睡過木板床,25 歲前沒有睡過席夢思。她老公一路給尤勵打預(yù)防針:“辦完婚禮總要住幾天,你可千萬不要嫌棄家里的土炕、臘肉、旱廁,一嫌棄,我娘這人自尊心強,可能會憋上一肚子氣?!庇葎钤谝慌悦忘c頭。
尤勵在丈夫的故鄉(xiāng)無非做了三件事:睡他少年時睡慣的床,吃他少年時吃慣的飯食,住他少年時住慣的平房大院。做的雖是簡單隨意的事,卻贏得了婆家人的一致認(rèn)同。她誠懇地說:“只要想一想,如果這不是我婆家,而是我在野外迷了路,又累又餓時遇見的一戶農(nóng)家,人家把舍不得用的新床單給我用,把舍不得吃的山珍臘味給我吃,給我沏熱茶,燒洗腳水,晚上上廁所給我準(zhǔn)備強光手電……我會不會嫌棄呢?我恐怕感恩還來不及呢。為什么這些隆重的待客禮數(shù),輪到婆家來做,我就要像一個微服私訪的公主,橫挑鼻子豎挑眼呢?”
農(nóng)家放在灶頭熏制了好幾個月的臘味,又咸又硬吃不慣怎么辦?尤勵主動為大家做臘味暖鍋——先用淘米水反復(fù)浸泡那些被熏得黑乎乎的臘肉臘雞,拔出里面的鹽分和一部分煙火味,再仔細(xì)刷洗,細(xì)細(xì)切片,與農(nóng)家百葉、山藥、肉丸、白菜等,在大砂鍋里一層層碼齊,同燉。臘味暖鍋香氣四溢時,尤勵主動把與婆婆鬧意見的娘家舅舅一家也請來,大家一起喝酒、吃暖鍋,冰釋前嫌。
尤勵還在婚假結(jié)束前,與老公做了一件大事——為家里人改造那個“要拿出猛士的勇氣”才能“光臨”的旱廁。
旱廁的改造方案正是尤勵畫的設(shè)計草圖:她找了一張不怕風(fēng)吹、不怕雨淋的大竹椅,嵌在原來的蹲坑之上,事先在竹椅的椅面鉆出一個大圓洞,用砂紙搓圓磨平。竹椅的兩側(cè),用山間的藤條,左右盤繞,做出扶手。她邀請婆婆坐了坐這張“龍椅”,婆婆很是滿意——老人到底年紀(jì)大了,每逢刮風(fēng)下雨,膝關(guān)節(jié)里都像有砂輪在磨,疼得很,每用蹲坑,非得事先在旁邊放幾塊磚頭,用手艱難地?fù)沃?,才能站起來。媳婦改造的這個“龍椅廁所”,讓她可以舒舒服服地坐著,旁邊擺個收音機,邊聽評書邊上廁所,愜意得很。老母親一得意,要求也多了起來:什么廁所最好有扇門,以免野狗進(jìn)來;廁所最好也有個頂,這樣下雨天上廁所就不用打傘了!
尤勵深受觸動:她在大城市長大,智能馬桶都用了好多年,從來沒有見識過這么質(zhì)樸、這么謙卑的生活憧憬。她跟老公騎上自行車,滿頭大汗地趕到市集,找到一個賣毛竹的商販,買了小半車毛竹,又買了電鋸、手套、鐵絲、尖嘴鉗,雇了一輛拖拉機,把家什都運回來。然后尤勵就像有備而來一樣,拿出兩套粗布工裝,與老公一起換上,兩個人嘗試把整根南方毛竹剖開,在旱廁四周圍了一圈密密匝匝的毛竹籬笆,又在旱廁上方,用毛竹搭起人字形的茅屋頂,把家里曬干的茅草一捧一捧扎好,厚厚地鋪在上面。
改造這個旱廁,讓夫妻倆在假日的最后幾天,忙得披星戴月。回城后不久,老公接到老家的來電,偷樂不止。尤勵問怎么了,他答:“我們走后,我娘成了‘炫廁狂魔’,無論家里來了什么親友,她都堅持要帶人家上廁所;無論人家喜歡不喜歡聽評書,她都要在‘龍椅’上掛一部收音機,逼著人家邊上廁所邊聽評書,享受一下她老人家的樂趣。因為我娘太得意,村里其他的老太太受不了,也逼著兒女幫她們搞一個衛(wèi)生廁所。全村都陸續(xù)開始改造廁所。大學(xué)生村官小趙說,他動員了多少回沒做成的事,嫂子回了趟家,就做成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