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媛媛
濟南Citywalk 路線:
① 膠濟鐵路博物館
② 北洋大戲院
③ 中國郵政(經(jīng)二路郵政局)
④ 融匯濟南老商埠
⑤ 中山公園
⑥ 綠地普利中心
⑦ 于家橋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是北方少有的山水之城。人們對它最深的印象就是“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但在泉水之外,這座城市還有很多值得探尋的地方。
在Citywalk 火熱的當下,我們換一種方式打開濟南,從促成濟南自開商埠的膠濟鐵路濟南站開始,觸摸濟南的歷史積淀,走進百年前的繁華商埠,看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和鳴,最后我們在泉畔老街,感受別樣的市井與煙火。這是一條有舊時光、有新面貌、有青春活力、有歲月靜好的漫游路線,濟南的萬種風情都集中于此。愛上濟南,從這場漫游開始。
博物館是一段歷史的濃縮,也是這座城市發(fā)展的見證者。我們從這座由膠濟鐵路濟南站改建的膠濟鐵路博物館開始,感受百年前的繁華與過往。
1904 年,火車的汽笛聲劃破了濟南的寧靜。膠濟鐵路的開通,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開啟了濟南的商埠時代。和當時被外國侵略者以武力脅迫開埠不同,自主開埠的濟南在行政管理、市政建設(shè)、司法等方面具有獨立主權(quán)。
經(jīng)三路上的夾心胡同,老商埠里的新浪漫(楊超/攝影)
膠濟鐵路博物館見證濟南百年的發(fā)展與變遷,是遛娃和打卡的好去處(王鑫/攝影)
夜幕下的濟南,別有一番韻味(王鑫/攝影)
自開商埠,掀開了濟南近代對外開放與城市化進程的歷史篇章。1904 年春天,在與膠濟鐵路博物館一路之隔的經(jīng)一緯三路路口,德國商人開辦了濟南第一家集住宿、西餐于一體的石泰巖飯店。胡適、徐志摩、林徽因及印度詩人泰戈爾、美國學者杜威等名人都曾下榻于此。如今看起來平凡的小路口,過去可是濟南的繁華地。
綠樹掩映下的經(jīng)二路郵政局,是城市獨特的風景(楊超/攝影)
雖然這家名叫“石泰巖”的飯店早就關(guān)門歇業(yè)了,但沿著緯三路往商埠區(qū)深處走,瑞蚨祥、宏濟堂、便宜坊、皇家照相館等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店如今依然生意紅火。透過它們,我們可以觸摸歷史的煙云??匆淮倘嗣下宕ㄈ绾巫尅跋椤弊痔栭_遍各地、聽“大宅門”里的樂鏡宇如何“懸壺濟世”、看張月祥如何從小伙計逆襲成店主……商埠區(qū)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商業(yè)奇跡。
彼時發(fā)達的商業(yè),讓銀行、洋行、戲院、店鋪等在商埠區(qū)扎堆,各式的建筑林立,好不熱鬧。數(shù)不清的濟南“第一”在這里誕生:第一座城市公園“中山公園”、第一家專業(yè)電影院“小廣寒電影院”、第一座郵政局“山東郵務(wù)管理局”、第一家戲院“興華茶園(現(xiàn)北洋大戲院)”、第一家洋行“禮和洋行”、第一家外國銀行“德華銀行濟南分行”……當時的商埠區(qū)甚至比如今還要繁華,放眼望去,盡是西洋景兒與老字號。
歷史的車輪已行至今日,經(jīng)三路、經(jīng)二路上還保留著大量的商埠記憶。中山公園已不只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地方,還是人們淘舊書的好地方;小廣寒的名字還在,只不過變成電影主題的博物館和餐廳了;山東郵務(wù)管理局依然被用于郵政辦公,北洋大戲院里還時常有演出……有些東西變了,有些東西還在。與商埠有關(guān)的文化,一直深埋于此。人們喜歡在這兩條離著不遠的路上溜達,錯落有致的建筑,被茂盛的梧桐掩映著,無論是盛夏還是初秋,都讓人覺得舒適又美好。
中山公園里的悠閑與愜意(楊超/攝影)
當我們再一次細細打量這片區(qū)域時,老街巷、老建筑、老字號、老院落,在車水馬龍的今天別有一番韻味。這里也因此成了濟南最出片的時尚打卡地。無論是浪漫小資,還是古典韻味,濟南的風貌都能在這里找到。
一座老商埠,半部濟南史。近兩年,隨著愛心斑馬線、愛心紅綠燈、夾心胡同、玫瑰瀑布等創(chuàng)意場景的打造,經(jīng)三路老商埠有了新的標簽——“浪漫”。經(jīng)三路老商埠的浪漫在濟南有口皆碑,而且還會時常上新。
這條百年老街似乎掌握了流量密碼,從傳統(tǒng)街區(qū)化身為潮流地標。街區(qū)不大,沿用著開埠時期按照經(jīng)緯規(guī)劃的街名。經(jīng)三緯三,本來平平無奇的街名,但因為愛心紅綠燈,被賦予了三生三世的美好寓意。老商埠的經(jīng)營者們獨具匠心,把現(xiàn)代元素完美地融合到了老建筑中。與愛有關(guān)的主題在街區(qū)蔓延,整個街區(qū)愛意滿滿。
就連張采丞的故居也時常會被浪漫裝點。一座中西合璧的兩層小石樓,承載著民族實業(yè)家的過往與輝煌。小瓦花脊的屋頂上開著西式老虎窗,頗具韻味。在這里拍照留影的人很多,但了解張采丞的人并不多。他們不知道,小石樓旁撞到墻上的老爺車雕塑,為的是紀念張采丞研制出濟南首輛汽車。據(jù)說他有一次開著自己研制的老爺車回家,快到家時,因為太高興了,一腳油門,撞到了南墻。
酷炫與時尚成了這片街區(qū)新的代名詞(劉偉光/攝影)
不要只顧著打卡拍照,腳步慢下來,會有別樣的收獲。百年的故事,藏在這林立的建筑里,寫在這經(jīng)緯交錯的街巷上。浪漫的場景,加上積淀了百年的文化,這里成了濟南Citywalk 的首選之地。
從承載著濟南百年歷史的老商埠移步到濟南的泉畔老街,只需要跨過濟南的地標——綠地普利中心,然后拐進胡同,小橋流水的于家橋就呈現(xiàn)在眼前了。如果你覺得路程太遠,可以在綠地普利中心歇歇腳。于家橋還是值得一去的,這里可是被網(wǎng)友們稱為“濟南最像江南的地方”。
不大的一條小河,在老濟南人看來,這只是一條“水溝”,兒時大家會把家里大件衣物拿到這里浣洗,天熱時在水里乘涼。也許是完整呈現(xiàn)了詩詞中“小橋流水人家”的情境,也許是人們偏愛這里安靜的市井生活,也許是這里滿足了大家對泉城的期待,就這樣這條原生態(tài)的濟南老街成了寶藏目的地。
我們想把這里“安利”給熱愛泉城的你。與老商埠的繁華厚重不同,于家橋更接地氣。鬧中取靜,跟不遠處大明湖畔的人流如織形成鮮明對比。院落沿河而建,青石板的路斑駁了時光,仿佛置身于煙雨江南。
濟南,既有北方的厚重也有南方的溫婉。風情萬種的濟南,需要你慢慢了解。我們把這里作為這次城市漫游的終點,但如果你對濟南的泉水文化充滿了興趣,也可以把這里作為另一條漫游路線的起點,從這里去趵突泉、去曲水亭、去大明湖,去看另一種風情的濟南!
把腳步放慢,相信你會愛上濟南這座城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