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梅 江建燁 毛瑞奎 饒小胖
青島市城陽區(qū)人民醫(yī)院1.醫(yī)后隨訪部;2.健康管理中心;4.內(nèi)分泌科,山東 青島 266109;3.青島市城陽區(qū)棘洪灘街道衛(wèi)生健康工作站,山東 青島 266109
糖尿病腎臟疾?。╠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容易發(fā)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甚至進展為終末期腎病[1]。以往研究認為,糖尿?。╠iabetic mellitus,DM)患病10年后可能會出現(xiàn)腎臟受累,但越來越多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DM診斷之初已存在腎臟損害,腎間質(zhì)損害合并部分腎小球改變是早期DKD 的主要病理改變[2]。甲狀腺激素參與人體能量代謝,維持產(chǎn)熱和散熱功能平衡,參與胰島素調(diào)節(jié)和維持血糖穩(wěn)態(tài)。研究表明,甲狀腺功能障礙性疾病和DM 均為常見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兩者共患的傾向較高。DM 患者易于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異常,如甲狀腺分泌功能低下[3];慢性腎臟疾?。╟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如腎病綜合征患者常檢測出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升高和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xiàn)T3)水平降低[4]。本研究探討甲狀腺激素水平與DKD的相關(guān)性。
本研究納入2019年3月至9月青島市城陽區(qū)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就診的DM患者和日常體檢健康人群為研究對象,250 例DM 伴正常蛋白尿(DM 組),男140例,女110例,年齡(56.01 ± 14.85)歲;250例DM 伴微量蛋白尿(微量蛋白尿組),男145 例,女105 例,年齡(55.36 ± 15.72)歲;250 例DM 伴臨床蛋白尿(臨床蛋白尿組),男140 例,女110 例,年齡(55.62 ± 15.85)歲。對照組為體檢健康人群250例,性別和年齡與DM患者相匹配,男130例,女120例,年齡(56.56 ± 14.96)歲。排除標準:高血壓,血脂異常,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或者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等原發(fā)性腎臟疾病,急慢性腎功能不全或腎衰竭,泌尿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及呼吸系統(tǒng)感染,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乙型、丙型肝炎等患者。DM診斷標準參照2020年中國DM防治指南[5]。
收集研究對象的收縮壓、舒張壓、身高、體質(zhì)量等人體測量學(xué)指標。收集研究對象空腹8 ~ 10 h檢測的血糖、血脂、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TSH、FT3 和游離甲狀腺素(free thyroxine,F(xiàn)T4)。留取清晨隨機尿檢測尿肌酐(urinary creatinine,Ucr)、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albumin,Ualb)和根據(jù)檢測結(jié)果 計 算Ualb/Ucr(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UACR),將UACR < 3、3 ~ < 30、≥ 30 g/mol 分別代表正常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及臨床蛋白尿(3次檢測至少2 次超過臨界值),檢測時需要排除劇烈運動、感染(包括尿路感染)、發(fā)熱、妊娠、心力衰竭、血糖及血壓嚴重升高等因素影響。測算腎小球濾過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應(yīng)用簡化修正MDRD 公式[6]。Scr 和尿肌酐均采用肌酐氨基水解酶法;采用免疫濁度法檢測微量白蛋白;通過全自動奧林巴斯生化分析儀檢測血糖、血脂和腎功能指標;TSH、FT3 和FT4 水平通過全自動羅氏電化學(xué)發(fā)光分析儀進行檢測。
使用SPSS 2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指標以表示,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指標以M(P25P75)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秩相關(guān)分析DKD 指標與甲狀腺激素水平的相關(guān)性。檢驗水準α= 0.05。
4 組間性別、年齡、舒張壓、收縮壓、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其他3 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均增高(P< 0.001),而3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與對照組相比,其他3 組的高密度脂蛋白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01),而3 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各組之間臨床資料比較[n(%) / ± s / M(P25, P75)]
臨床特征男性年齡/歲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體質(zhì)量指數(shù)/(kg·m-2)低密度脂蛋白/(mmo·L-1)甘油三酯 / (mmo·L-1)總膽固醇/(mmo·L-1)高密度脂蛋白/(mmo·L-1)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mmo·L-1)對照組(n= 250)130(52.00)56.56 ± 14.96 134.09 ± 20.43 83.09 ± 10.28 25.02 ± 2.53 2.73 ± 0.92 1.52(1.27, 2.37)5.58 ± 1.15 1.21 ± 0.38 4.39 ± 1.01 5.17 ± 0.76 DM組(n= 250)140(56.00)56.01 ± 14.85 133.70 ± 19.33 81.45 ± 10.39 24.61 ± 2.98 2.72 ± 0.87 1.76(1.21, 2.66)5.61 ± 1.13 0.82 ± 0.32 8.13 ± 1.38 8.76 ± 0.61微量白蛋白尿組(n= 250)145(58.00)55.36 ± 15.72 133.52 ± 18.79 82.04 ± 10.82 24.19 ± 2.79 2.70 ± 1.01 1.78(1.21, 2.66)5.56 ± 1.20 0.84 ± 0.52 8.25 ± 1.16 8.86 ± 0.43臨床白蛋白尿組(n= 250)140(52.00)55.62 ± 15.85 133.47 ± 18.11 81.22 ± 11.2 24.35 ± 2.58 2.73 ± 0.91 1.81(1.19, 2.58)6.03 ± 1.01 0.85 ± 0.41 8.21 ± 1.15 8.16 ± 0.59 χ2/F/Z 0.323 1.286 0.146 1.635 0.451 2.012 17.003 0.721 18.367 13.951 25.015 P 0.864 0.277 0.864 0.073 0.720 0.064< 0.001 0.570< 0.001< 0.001< 0.001
4組間Scr、UACR、TSH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01),呈現(xiàn)的趨勢為臨床蛋白尿組 > 微量蛋白尿組 > DM組 > 對照組;4組間FT4水平、FT3水平和eGFR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01),呈現(xiàn)的趨勢為臨床蛋白尿組<微量蛋白尿組 < DM組 < 對照組,見表2。
表2 各組之間腎功能及甲狀腺激素指標比較[M(P25, P75) / ± s]
表2 各組之間腎功能及甲狀腺激素指標比較[M(P25, P75) / ± s]
注:DM組為糖尿病伴正常蛋白尿組。Scr為血清肌酐;eGFR為估算腎小球濾過率;UACR為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TSH為促甲狀腺激素,F(xiàn)T3為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xiàn)T4為游離甲狀腺激素。
檢測指標Scr/(mg·L-1)eGFR/[mL·min-1)]UACR[g·mol-1]TSH/mIU·L-1 FT3(pmol·L-1)FT4/(pmol·L-1)對照組(n= 250)7.5(6.4,8.9)99.91(54.21,151.37)0.86(0.51,1.16)0.70 ± 0.28 4.56 ± 0.92 15.70 ± 4.87 DM組(n= 250)10.4(8.3,13.8)67.81(50.87,89.73)7.26(6.50,13.568)1.93 ± 0.63 4.22 ± 0.67 12.12 ± 3.09微量白蛋白尿組(n= 250)15.9(12.5,20.7)39.18(36.30,50.61)62.842(40.56,116.38)2.80 ± 0.57 3.89 ± 0.64 9.01 ± 2.81臨床白蛋白尿組(n= 250)33.8(20.8,57.1)18.74(8.17,17.65)315.39(169.49,530.87)4.20 ± 0.54 3.16 ± 0.81 6.34 ± 2.39 F/Z 35.909 26.987 31.723 42.982 28.982 17.678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DM 組的TSH、FT4 和FT3 水平與Scr、eGFR、UACR 水平不存在相關(guān)性(P> 0.05)。微量蛋白尿組的TSH 水平與Scr、UACR 呈正相關(guān)(P< 0.001),與eGFR 呈負相關(guān)(P< 0.001);微量蛋白尿組FT3 水平與Scr、UACR和eGFR 水平呈正相關(guān)(P< 0.001),F(xiàn)T4 水平與Scr、eGFR、UACR 水平不存在相關(guān)性(P> 0.05)。臨床蛋白尿組的TSH 水平與Scr、UACR 呈正相關(guān)(P< 0.001),與eGFR 呈負相關(guān)(P< 0.001);臨床蛋白尿組FT4、FT3 水平與Scr、UACR 和eGFR 水平呈正相關(guān)(P< 0.001)。見表3。
表3 不同蛋白尿水平糖尿病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與腎功能指標的相關(guān)性分析
DM是以血糖升高為主要表現(xiàn)的代謝紊亂性疾病,全世界五大洲發(fā)病率呈現(xiàn)迅猛增長,根據(jù)2021年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的DM患病地圖分布顯示,全球18~79歲DM患病人數(shù)約5.37 億,其中我國約1.4 億,居全球第一[7],高患病率使得相關(guān)慢性并發(fā)癥迅猛增長,DKD也較為常見[8],將近一半DM患者合并CKD[9]。CKD患者如不盡早發(fā)現(xiàn)和干預(yù),可發(fā)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或進展至需要腎臟替代治療的終末期腎病[10]。甲狀腺激素調(diào)節(jié)人體能量代謝,調(diào)節(jié)心輸出量所需的能量,影響腎臟局部血流,改變腎臟血管的收縮和舒張狀態(tài),局部血流也能影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功能狀態(tài),通過以上生理機制動態(tài)調(diào)節(jié)腎小球濾過功能,維持血肌酐水平的平衡[11]。甲狀腺激素與CKD之間相互影響和相互調(diào)節(jié),其中甲狀腺激素增加鈉-鉀ATP酶活性,調(diào)節(jié)腎小管的鈉鉀相互交換、重吸收和分泌,影響腎臟水、電解質(zhì)代謝;另外CKD影響甲狀腺激素在腎臟代謝,導(dǎo)致體內(nèi)甲狀腺激素水平改變,再反饋至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調(diào)節(jié)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因此,兩者之間互相反饋調(diào)節(jié),CKD 常伴隨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和低T3綜合征[12-13]。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DM 患者相比健康人群出現(xiàn)更高的TSH 水平和更低FT3、FT4 水平,相比DM 患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臨床白蛋白尿的TSH 水平升高更為顯著,F(xiàn)T3、FT4水平降低更為顯著,且TSH水平和FT3、FT4 水平與Scr、eGFR 和UACR 等腎臟功能存在相關(guān)性。研究顯示,CKD 的患病與更低FT3 和 更 高TSH 相 關(guān)[14]。低eGFR 與 高TSH 相關(guān)[15]。DM患者也常有甲狀腺功能異常,Yadav等[16]研究顯示,14.1%的DM 出現(xiàn)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Zhou 等[17]研究顯示,DM 伴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患CKD 的風(fēng)險高出0.8 倍,且TSH ≥3.0 mIU/L界值,DKD風(fēng)險顯著升高(P= 0.027),隨著TSH水平增加,DKD的患病風(fēng)險增加,TSH每增加1 mIU/L,DKD的患病風(fēng)險增加1.09倍。Xie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與DM患者的UACR升高相關(guān)。Zhao 等[19]研究發(fā)現(xiàn),DKD 患者的UACR及Scr 水平與TSH 水平呈正向相關(guān)性,eGFR 與TSH水平呈負向相關(guān)性。
總之,相比健康人群,DM 患者有更高水平的TSH 和更低FT3、FT4 水平,一旦DM 進展至DKD 并發(fā)癥時,以上激素水平異常更加顯著,且TSH 水平與Scr、eGFR 和UACR 明顯相關(guān)。但本研究為橫斷面回顧性研究,需要前瞻性隨訪研究進一步證實因果聯(lián)系。本研究提示,臨床醫(yī)生在DKD診治過程中需要密切關(guān)注患者的甲狀腺功能狀態(tài)。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