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利
小學生喜歡讀故事,因為故事的情節(jié)起伏,語言充滿童趣,契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入故事教學法,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精彩的課前導語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利用小故事將課前導語精彩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小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課文內容,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文本的主旨。故事化教學法可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親近感,減少學生的學習抵觸情緒,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快樂地學習語文,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
如在《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學中,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童話,介紹了小魚、黃牛、燕子等動物尾巴的不同作用及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點。文章生動有趣,呈現(xiàn)了小動物之間的禮貌和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學生不僅能夠學到科學知識,也會受到美的熏陶和心靈的凈化。在學情方面,文本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呈現(xiàn),文中沒有注音,目的是讓學生借助圖畫或其他手段自主識字或閱讀。立足學生識字準確性不夠的學情,教師在教學時還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認字與朗讀,突出連環(huán)畫課文的特點,讓學生讀懂故事內容,能夠表述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猜一猜“什么魚不會游、什么鳥不會飛、什么虎不咬人”,這樣的師生互動活動可以活躍課堂氛圍。然后,教師出示“四肢短短,身體扁平;墻上爬行,專吃蚊蠅;尾巴易斷,斷了再生”的謎語和壁虎的圖片,板書“壁虎”。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觀看視頻,提出“今天這只小壁虎要去干什么”的問題,引出課題,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的題目,講一講“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學習課文中的生字。
教師在課堂中穿插故事,能夠讓學生保持學習熱情,加深對主人公形象的了解,深刻領會文章的主旨,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在《朱德的扁擔》的教學中,課文是一篇革命傳統(tǒng)題材的課文,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和媒體資源,教師可以引入故事教學法,好處在于:一是有利于立體拓展,縮短時空距離。背景故事能夠幫助學生充分了解時代特點和人物形象,使其深受德育的影響。如在引導學生思考“挑糧那么危險,那么辛苦,朱德和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催€要去挑糧呢”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補充背景故事資料,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的局勢,理解戰(zhàn)士們不畏艱險與“爭”著挑糧的原因。如在感受“挑糧路”之險時,教師播放井岡山山路的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山勢之高與路途之險,在講解“朱德同志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相關內容時,出示朱德挑糧的圖片,再介紹朱德身份資料的背景故事,讓學生對朱德產生敬佩之情。二是立足文本,實現(xiàn)“文道統(tǒng)一”。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教師可以引入背景故事,引導學生感悟人物形象。為了讓學生感悟戰(zhàn)士們對朱德的敬重與愛戴之情,深入感受朱德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高大形象,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背景故事。當年,紅軍在井岡山的斗爭非常艱苦。井岡山地勢險要,紅軍駐扎在山上,國民黨軍隊也不敢貿然進攻。由于井岡山地區(qū)的土地大都掌握在少數(shù)地主手里,所以紅軍時不時下山打土豪,所得糧食一部分分給了當?shù)氐呢毭?,剩下的部分就供紅軍充饑。紅軍在井岡山會師后,人數(shù)增加了,每月要消耗的大米更多了,朱德就親自下山挑糧。國民黨反動派對井岡山的封鎖,使當?shù)匚飪r飛漲,在這種情況下,紅四軍主力被迫棄守井岡山,向外突圍,到敵軍力量相對薄弱的贛南、閩西地區(qū)繼續(xù)戰(zhàn)斗。朱德與扁擔的故事至今為人傳誦,就是因為這條扁擔象征著官民平等、干群一家、同甘共苦,帶著群眾路線的紅色基因。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借助文本引領學生深入探究主題思想,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文本知識的深層把握。教師只有以學生為主體,在閱讀探究環(huán)節(jié)積極引入故事法,方能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延伸文章的主題思想,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如在《亡羊補牢》的教學中,課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把握故事的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中蘊含的道理,增加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學習讀懂寓言的方法。學生學習課文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聯(lián)系生活,討論“身邊的人發(fā)生的‘亡羊補牢的故事”,編排課本劇,分角色進行表演,深入理解課文的寓意。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故事創(chuàng)編和角色扮演的活動,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有利于學生理解“一個人有錯,只要及時改正,就不算晚”的道理。課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寓言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真正潛入文本,研讀文本,走出文本;還可以鼓勵學生仿寫或改寫、續(xù)寫寓言故事,延伸課文的主題思想,最大化地激發(fā)學生的獨立探索精神,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總之,故事化教學法對師生的發(fā)展和語文教學改革都具有深遠的影響。教師圍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情等引入故事化教學法,讓鮮活生動的故事來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和開放性,有利于全面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