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際昕
90歲本是頤養(yǎng)天年的年紀,周宏英卻依舊活躍在擁軍第一線,是什么力量支撐著她?我們一起來聽聽她的故事。
擁軍77年,自掏腰包300多萬元,動員家中16位親人參軍入伍,為500多名部隊官兵做媒……2023年8月,90歲的周宏英獲得“最美擁軍人物”的光榮稱號,全國僅有10人入選。
8月中旬,聯(lián)系上周宏英后不久,便傳來她因身體不適住院的消息。正當筆者為即將錯過的對話之緣失落不已時,老人家已康復出院,并親自趕到當地婦聯(lián)詢問采訪的事。
聊天時,周宏英完全不像一位耄耋老人。她思維敏捷,開朗健談,還興致勃勃地告訴筆者:“我準備介紹一對年輕人見面?!?/p>
為軍人覓幸福,一定要負責任
原來,前幾天,駐江蘇某部隊的教導員領著士官小趙特意來到周宏英家,請她幫忙為小趙尋覓一個合適的對象。了解小伙子的大致情況后,周宏英幾經比較,相中了在某小學任教的小張老師。說來也巧,前不久,小張老師的媽媽也是慕名而來,請周宏英給女兒介紹一名現役軍人。
“兩個人先見面,同意之后再相處。處得好就接著談;處得不好,我就幫他們再找?!敝芎暧⑹炀毜攸c開微信。她的微信好友足有1200人,其中大部分是現役軍人,以及想要成為軍屬的青年男女。這些都是她的征婚資料庫。
給軍人當“紅娘”這件事,周宏英已做了幾十年,但她樂此不疲,從不厭煩。走進周宏英的家,客廳的一面墻上掛著一個碩大的鏡框,上面貼滿了軍人的結婚照,足足有上百張。有些已經發(fā)黃,露出歲月的痕跡。“這都是我牽線成功的。”周宏英指著照片說道,語氣中滿是自豪。
時光回到20世紀80年代,周宏英的3個女兒相繼嫁給軍人,她也對軍人的生活有了更多了解。因為假期短、接觸社會機會少,不少軍人為找對象發(fā)愁。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軍人保家衛(wèi)國,理應有個美滿的家庭”。
周宏英決定幫他們一把。最初,她向身邊人打聽。后來,為了擴大范圍,她成了人武部、雙擁辦的???。周宏英識字不多,只要收集到相關信息,便請人代筆,將情況傳遞到軍營。一傳十,十傳百,她的名氣越來越大。望著從全國各地雪片兒般飛來的信件,她一咬牙,從并不富裕的家中拿出2000元,裝上小城第一部直撥電話,架設起一條“紅娘熱線”。2000元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
經周宏英介紹,和軍人熱戀的姑娘們用她的座機給軍人打電話,她一律不收費。周宏英也像“黏”在電話上。有時為了促成一樁軍婚,她不厭其煩地要打好多次電話,嘴皮子都磨破了??粗略嘛j升的話費,老伴兒彭德金氣得掐斷了電話線:“你辦的是好事,可也不能不顧家呀?!敝芎暧⒉粸樗鶆?,自己動手把電話線接上,繼續(xù)打?!败娙艘惠呑訛閲瞰I,咱們付出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給軍人找對象一定要慎重,要負責任?!边@是周宏英為軍婚牽線的準則。一次,周宏英收到一封來自淮安的信。一個名叫王梅的姑娘在信中寫道:“我是一個農村姑娘,熱愛軍隊,喜歡軍人,您能圓我一個軍嫂夢嗎?”周宏英決定親自到淮安見見這個姑娘,順便做個全面考察。她頂著高溫酷暑,坐上長途大巴趕往淮安找到王梅,直到心中有數才回家。
類似的行程,周宏英不知跑過多少次,刮風下雨、早出晚歸早已是家常便飯。她還自掏腰包去過全國幾十座城市,最南去過海南島,最北去過張家口,力求把好第一道關。不過,有時委屈也免不了。一次,本已進入談婚論嫁的兩家人因婚事細節(jié)產生分歧,將氣撒到她身上?;丶視r,周宏英氣得直罵自己:多管閑事,兩頭受氣。但第二天早上,她就忘記了昨天的不快,又開始兩頭說和。
有情人終成眷屬,是周宏英最幸福的時刻。一次,她鉚足勁兒,左挑右選,幫75歲老紅軍吳忠信找到滿意的伴侶,此事在當時引起轟動,還登上了《人民日報》—《“兵媽媽”當“紅娘”,老軍官做新郞》。全家人拿著報紙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老伴兒笑瞇瞇地說:“你真是辦了大好事啊,以后干啥我都支持你?!?/p>
隨著時間推移,網絡平臺逐漸興起,周宏英也不甘落后,硬是把自己變成網絡達人。74歲時,她向年輕官兵們請教,開通了紅娘QQ和紅娘郵箱。80歲時,她在女兒的幫助下,一點點摸索學會了使用微信。每個微信好友后都沒有備注,但她能憑著頭像,絲毫不差地說出他們的名字和概況。家人笑稱她有“特異功能”,她卻一臉嚴肅地說:“重要的事當然能記住?!?/p>
如今,周宏英已成功牽線500多對軍婚夫妻?!坝心概畟z經我介紹都成為軍嫂的,有父子倆都是我搭鵲橋的,還有一個連隊3名軍官的妻子都是我領進軍營的?!闭f起那些過往的牽線故事,她如數家珍,滿心歡喜。很多人好奇,周宏英為什么會對軍人有如此深的愛?其實這種緣分要從她的童年時代說起。
送親人進軍營,堅守鏗鏘誓言
1933年,周宏英出生在江蘇省儀征市真州鎮(zhèn)。從小身世凄苦,缺少家庭關愛。12歲那年,周宏英去姑姑家玩兒。一推門,便看到一群新四軍叔叔和姑姑一家正有說有笑地拉家常。其中一位叫王崗的戰(zhàn)士性格活潑,常和周宏英聊天,給她講革命故事。這份有如父愛般的呵護讓她感受到久違的親情,不久后便認王崗為義父。
彼時,儀征縣是淮南抗日根據地路東八縣中斗爭形勢最嚴峻的地方,日偽軍據點幾乎占據了儀征主要的鄉(xiāng)鎮(zhèn)。周宏英年紀雖小,對敵人的恨卻一點兒也不少,當兵的念頭在心中油然而生。王崗輕撫著她的頭:“等我完成任務,就帶你去當兵,學文化?!毙『暧返靡槐娜吒?。
然而,戰(zhàn)爭是殘酷的。1945年春天,王崗在執(zhí)行任務的返程中,遭到日偽軍伏擊,不幸犧牲。周宏英哭著要去找義父,一同趕來的姑媽和姑父用力捂著她的嘴,不讓她出聲。她淚流滿面,遠遠地望著那個躺在血泊中的人。最親的親人啊,從此再也看不到你的笑容,再也觸摸不到你的溫度。
周宏英把巨大的悲痛化作力量。她沒日沒夜地做軍鞋、鞋墊,手上磨出了泡,眼里熬出了血絲,但只要想到義父,再多的苦也能吃得下。她還冒著生命危險張貼抗日標語,險些被逮捕。一切都只為支持像義父一樣的新四軍叔叔,早日趕走侵略者。而參軍夢,她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成為永遠的遺憾。
但周宏英是個倔脾氣,自己沒當上兵,那就嫁個當兵的。1953年年初,經人介紹,周宏英結識了彭德金。當時,恰逢抗美援朝,周宏英提出結婚的唯一條件就是讓他去參軍,彭德金滿口答應。然而征兵體檢時,彭德金卻因身體原因沒過關?;丶衣飞希芎暧⑹质?。她一跺腳,咬著牙說:“將來,我們生了兒子就讓他當兵,生了女兒就讓她嫁給當兵的。我喜歡軍人,因為他們保家衛(wèi)國?!?/p>
婚后,3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相繼出生。日子再艱難,周宏英也始終沒有忘記當初立下的誓言。眼看大女兒到了待嫁的年紀,她“約法三章”:未來女婿必須是當兵的。女兒不以為然:“嫁給當兵的,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現在誰還找當兵的?”“軍人雖然沒有太多錢,也不能天天守在妻兒身邊,可他們人好,靠得住。聽媽的話沒錯?!敝芎暧⒛托膭駥А>瓦@樣,大女兒嫁給了駐儀某部連長王家文,二女兒、三女兒也先后嫁給了現役軍人。不僅如此,在她的動員下,妹妹的女兒也成了軍嫂。
1982年,周宏英的兒子彭平高中畢業(yè),面臨人生抉擇:去部隊當兵還是進廠當工人?當時,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炮聲尚未平息,親友鄰居勸她:“你就這一個兒子,還是讓他進工廠吧?!敝芎暧⒖刹贿@么想,她對兒子說:“我和你爸結婚時就約定,將來生了兒子去當兵,生了女兒就嫁給軍人,你就去圓媽媽的這個夢吧?!?/p>
兒子雖答應了,可爺爺奶奶一百個不樂意?!柏笞邮俏疑砩系粝聛淼娜?,我不心疼誰心疼?我不擔心誰擔心?但國不寧,家不安,想過好日子,就得有人去保家衛(wèi)國。”在周宏英的軟磨硬泡下,兩位老人終于同意了。
兒子參軍走的那天,周宏英一個人偷偷躲在屋里抹眼淚。好在彭平沒有讓媽媽失望。他在部隊里表現優(yōu)異,第二年入了黨,第三年提了干,并在一次急難險重任務中榮立二等功,后來還娶了一位女軍人為妻。等到外孫、外孫女陸續(xù)成年,周宏英再一次站出來,做通女兒的工作,把兩個孫輩送進了部隊。堂弟、小叔、兒子、侄子、侄孫、外孫、外孫女……周宏英的大家庭里先后走出16名軍人。每個人都很優(yōu)秀,全都在部隊入黨,有的提了干,有的受過獎,還有的榮立了一等功。
“好男兒就要去當兵,部隊鍛煉人出息人?!边@句話周宏英常掛在嘴邊,走到哪兒說到哪兒。每次有客人到家里拜訪,她都會指著掛在墻上的一幅幅家人戎裝照,滿懷自豪地說:“自己沒能當兵,老伴兒也沒能當,這一直是我的遺憾。但是,我最驕傲的是我們家出了這么多軍人?!?/p>
活到一百歲,擁軍一百年
除了為軍人做紅娘、送親人去當兵,周宏英為擁軍所做的遠不止這些。在儀征市染坊巷深處,有一家長城旅館。兩層樓,一個小院,12個鋪位。這是周宏英用自家住房改造而成的家庭旅館。說起來,它的歷史足有40年了。從旅館開辦的第一天起,周宏英就立下一條規(guī)矩:凡是軍人,免費吃住。“一年休假一個月,部隊不讓老打電話,兵伢子們想聽聽家人的聲音。”她總是為軍人考慮得細心周到,又花大價錢給旅館裝上電話,還開通了長途服務。
在那個年代,一部長途電話代表著一筆不菲的收入,但周宏英從不在乎,她把軍人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疼愛。漸漸地,她發(fā)現很多途經儀征的官兵都要往南京去,交通很不方便。于是,她在1997年購買了一輛依維柯,開通了儀征到南京的首輛“擁軍快客”。軍人乘車依舊分文不取,“擁軍快客”一開就是10年?!霸郜F在的好日子都離不開人民子弟兵。擁軍不為別的,為祖國,更為咱老百姓?!敝芎暧娙说膼垡呀浛踢M骨子里。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2009年7月,77歲的周宏英終于如愿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她激動萬分,鏗鏘有力地說出自己的承諾:“活到九十九,擁軍不丟手?;畹揭话贇q,擁軍一百年?!?/p>
在周宏英身上,年齡似乎只是個符號,她永遠以年輕的姿態(tài)不知疲倦地奔波在擁軍路上。每逢重大節(jié)日,周宏英就視為自己的“擁軍日”。年三十,買上雞、鴨等年貨,去探望值守一線的官兵;端午節(jié),買來粽葉和糯米,親手為官兵們包粽子;北京國旗班、上海南京路上好八連……大江南北部隊的軍營都留下了周宏英慰問的足跡。她爭取一切機會和兵娃子們在一起,讓遠離父母的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這份真心也贏得了官兵的愛戴,他們親切地稱她為“兵媽媽”。
然而,周宏英心里始終有一個解不開的結。2017年5月,經過幾十年的苦苦尋覓,85歲的周宏英終于在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石梁鎮(zhèn),找到了義父王崗的安葬地和親屬。她在義父墓前淚如雨下:“王叔叔,我就是當年您要帶去參加新四軍的小英子。您走了,我也沒當成兵。不知道您安葬在哪兒,今天終于找到了您……”曾經,王崗叔叔在她的心里埋下一顆愛國擁軍的種子;如今,她用光陰將這顆種子灌溉成枝繁葉茂的大樹。
一個人感動一座城。在周宏英的感召下,小城儀征掀起擁軍熱潮?!傲x擁軍”志愿者服務隊成立了,周宏英親手將“擁軍優(yōu)屬志愿者隊”的隊旗授給了年輕的擁軍志愿者。儀征市擁軍協(xié)會原本由周宏英倡議發(fā)起,現在接力棒傳到了她的兒子彭平手中。儀征的雙擁典型也層出不窮,儀征市多次被評為“省級雙擁模范城”。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边@么多年來,周宏英擁軍有據可查的花銷超過300萬元,可她自己的生活卻極為儉樸。她說:“去部隊花好幾萬元都舍得,要買點兒好衣服,吃點兒好東西,我卻舍不得,不如把這些錢省下來去慰問部隊。”
77年如一日的付出也得到了社會的褒獎。周宏英先后獲得“中國百名優(yōu)秀母親”“全國十大軍婚紅娘”“江蘇最美擁軍人物”“江蘇省道德模范”等光榮稱號。2023年8月,周宏英被評為“全國最美擁軍人物”。
2023年9月15日,周宏英專程趕到儀征市國防園,慰問即將奔赴軍營的入伍新兵。發(fā)稿前,她高興地告訴筆者,自己幫忙牽線的小趙和小張已約好在中秋假期見面。問及今后的打算,她說明年建軍節(jié)時準備去北京慰問國旗班。至于更遠的將來,她沒有猶豫:“百年之后,我希望能葬在烈士陵園。生前擁軍,死后也要守著烈士們?!?/p>
(感謝江蘇省儀征市婦聯(lián)對本次采訪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