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
步履匆匆,浴雨,沐風,仔細點數(shù)一個個公路牌,再尋不到一絲絲山溫水軟的痕跡。傍晚,吉林的天空,冷雨瀟瀟而下。公路兩旁的田野里,黃土黑土已然翻耙平整,只待凝重地播撒籽種,靜默地醞釀希望。
今夜,我在窗下,鋪開一紙素箋,蘸著風聲、雨聲,勾勒我心中還未消逝的西湖的樣子。
“綠”,當這個字躍出腦海,眼前頓時怒馬奔騰般,各色的綠洶涌而至:青綠、翠綠、淺綠、黃綠、嫩綠……仿佛大堆大堆的翡翠玉石被一雙拈花纖手那么輕輕一拋,路邊、樓畔、山上、湖濱,滿眼都是,令人心神俱凈。那么多的綠色??!毫不吝惜地傾瀉著,把天空濯洗得格外清澈??諝庵辛饕缰鵁o數(shù)種花木香氣,一座城就在其間緩緩吐納著舒展著,牽引著一串串不倦的步履,直向這綠意深處……
西湖的綠,以虎跑路一帶最具特色—當然,這或許是我的一隅之見。自杭州動物園向東再向北,一路綿延至西湖東南岸邊,道路兩旁皆遍布令人仰視的高大樹木,濃蔭匝地,即使正午最強烈的日光,至此也僅露些許明亮的跳躍的光斑。那些樹本就高挺,動輒十幾米甚或更高,再寄身聳起的山體之上,便尤顯得嵯峨峻拔了。高樹之下,多種植低矮茂密的七里香。七里香有質(zhì)厚、泛油光的葉子,米白色的花并不如何令人驚艷。初見時,我還不知道它的名字,不知道少年時極崇拜的女詩人席慕蓉筆下反復描繪吟詠的七里香,竟然就是眼前這些模樣普通的、絲毫沒有被嬌養(yǎng)的枝枝簇簇。將我的腳步拽住的,是一縷極清幽的香氣。七里香的花和葉子都散發(fā)出讓人沉迷其間、不舍離去的味道。于是,整條路在這彌漫的香氣和鋪排的綠意中,越發(fā)顯得雅韻悠長。緩步其畔,風塵和局促感漸漸消散,許多原先規(guī)劃好的目標也變得不那么迫不及待,耳聽著風聲鳥鳴,滿目青翠欲流,竟然想就這樣天長地久地信步行去—沒有目的,不問歸期……
西湖的綠,不僅停留在枝上和草間,更暈染到天空和水面。這里的水與天永遠泛著玉質(zhì)的光澤—無論晴天還是雨天?!八鉃囦偾绶胶?,山色空蒙雨亦奇”,蘇堤之畔,峨冠長髯的蘇子,憫然深邃的眸光一直凝注在這片他心為之系、神為之醉的靈秀天地。
初到西湖,提前在網(wǎng)上訂了游湖極方便的一家民宿。拖著行李箱,穿行在曲曲折折的窄巷,一級級石階直伸向濃蔭深處的黛瓦白墻。這里每戶人家的庭院里都栽培著滿滿的綠植,盡管才是四月下旬,卻已然花團錦簇,再伴有清脆悠揚的鳥鳴婉轉(zhuǎn)應和著,越發(fā)襯得環(huán)境幽靜。相較于家鄉(xiāng)風景的軒敞遼闊,江南更多的是婉約嬌柔。記得剛下飛機,轉(zhuǎn)乘地鐵去宿處。出了地鐵站,前面的路有些暗,經(jīng)過一帶小橋,彎來繞去的,很美;夜色中,周圍花草繁盛,星星點點的燈光照著彎彎的橋和橋下彎彎的流水,很美……
突然下起雨,細密,綿柔,“沾衣欲濕杏花雨”寫的就是這樣的感覺吧?傘就拎在手上,卻無意撐開。雨中沁著花草香,絲絲雨霧包裹著纏繞著,仿佛有質(zhì)無形般,清涼而又溫潤,親昵而又疏離,輕易地就把人帶入若酸、若澀、若微甘的恍惚之境—千回百折的路,力有未逮的事,愛而不得的人,反復破碎又反復粘補的夢……
居處有大大的露臺,是夜,窩在一張?zhí)僖卫?,細細聆聽異域的風雨聲絮絮聒聒著我,并未想真正聽懂我的心事。附近人家有琴聲傳來,時斷時續(xù),泠泠地,脈脈地,襯得雨夜越發(fā)清冷出塵。
經(jīng)過一夜風雨,西湖的遠山近水更平添了幾許柔媚的朦朧感。陽光穿過薄薄的云層落在人身上,溫煦而不灼人,仿佛風姿儒雅的謙謙君子,白衣折扇,眉目含笑,遙相致意。這樣的天氣尤其適合悠悠然探勝訪幽,也正是在接下來的行程里,我無意間撞入一片令我眼前一亮、掩口驚嘆的絕佳境地。
世傳西湖十景逐一游遍,卻有一個沒有列名其上的地方—浴鵠灣。那里游蹤罕至,方向感極差的我,也是因為迷路才誤入其中的。流泉、翠竹,草頂?shù)耐ぷ友谟吃谝黄啻渲?,還有一個小小的書屋—“浮云堂茶書院”。以后,我會另辟篇目來詳述浴鵠灣的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