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主創(chuàng)團 編輯:一沙
曾看過一句話:“一等媽媽用智慧解決問題,二等媽媽用資源解決問題,三等媽媽用情緒解決問題?!本拖裉岢鲑|(zhì)疑的網(wǎng)友們所說的,這種教育方式的根本問題在于:除了發(fā)泄情緒外,解決不了問題的根源。最后只能是痛了自己,傷了孩子。
儲殷教授曾在一次訪談中說:“女性付出太多了,尤其是在有了孩子后。女性的焦慮,是客觀存在的?!闭缢裕嬲龎嚎鍕寢寕兊?,是背負的無數(shù)壓力。而這些壓力,都來自一個個未被滿足的需求。
比如,缺少來自伴侶的關(guān)心和陪伴,很久沒有好好睡飽的覺,社會賦予媽媽的養(yǎng)育責(zé)任,原生家庭的問題,為人母后的奉獻心理……每一樣,都是壓垮媽媽情緒的最后一根稻草。與其說是媽媽們控制不好情緒,不如說是壓抑的情緒積攢了起來,被一個契機觸動,全部爆發(fā)了出來。
董宇輝曾在直播間聊起自己的媽媽時,一度哽咽:“媽媽在成為媽媽前,她也曾是一個小女孩。她也曾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人生??梢驗楫?dāng)了媽媽,她就變得不酷了。”
有人說,孩子是蝸牛,要牽著他慢慢散步;可媽媽才像蝸牛,柔軟的身體,背著重重的殼。每個情緒失控的媽媽,背后都早已是一身傷痕。發(fā)泄的不是情緒,是對生活和自己的無助和絕望。
最近看到一個讓人很氣憤的視頻:視頻中的媽媽趁老公去洗澡時,翻看了他的手機??赐晔謾C后,突然轉(zhuǎn)身就朝著身后正寫作業(yè)的孩子放狠話:“不要惹我生氣,再跟我說話我打死你!”
高贊評論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成年人的錯,不要拿孩子撒氣?!泵髅魇强赐昀瞎謾C才有了怒火,可卻把怒火發(fā)在了旁邊無辜的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她壞情緒的宣泄口。
一位朋友曾和我聊起,女兒從小到大,都是她壞情緒的垃圾桶。她經(jīng)常在失控——后悔——反省——繼續(xù)失控中輪回。
直到有一天,和家人吵完架的她,委屈地趴在桌子上大哭。哭完才發(fā)現(xiàn),其他人都摔門而出了,只有女兒一直陪在她身旁??此?,女兒忙不迭地抱著她:“媽媽別哭了,我以后都聽你的話。”
從那刻起,她說再也不想對女兒撒氣了。因為她發(fā)現(xiàn),當(dāng)她情緒失控時,別人都會逃開,只有孩子會在原地默默承受。
“你能傷害到的,從來都是最愛你的人?!蹦愕膲那榫w,不該讓孩子來買單。別用心愛著孩子,最后卻用壞情緒傷害了孩子。
就像李玫瑾教授總結(jié)的:10歲前,你對孩子有多簡單粗暴,14歲后,孩子的叛逆期就來得有多兇猛。孩子所有叛逆期的表現(xiàn),都是之前各種養(yǎng)育方式積累的結(jié)果。你的每一個“情緒上來了,一時沒忍住”,“我還不是為了孩子好”,“誰讓他不聽我的”,都會成為給孩子青春期叛逆埋下的雷。
如何在養(yǎng)育壓力和焦慮中平衡自己的情緒,可以試試這4個方法:
① 情緒失控前,先找出真正的導(dǎo)火索
每次情緒失控,都是有誘因的。比如,如果是和孩子無關(guān)的誘因,那就最好不要把怒火遷移到孩子身上。可如果誘因和孩子有關(guān),可以先找出孩子讓你發(fā)火背后真正的原因。
比如,孩子不好好寫作業(yè),也許是作業(yè)難度大。孩子不好好學(xué)習(xí),也許是他本身學(xué)習(xí)能力就不強,孩子不按你說的做,也許是他心里有自己的想法……有問題,先找問題背后的原因,再去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情緒自然也就消化了。
② 別讓自己活成一座孤島
有句話說:“每個情緒失控的母親背后,都有一個缺席的爸爸?!?/p>
觀察了我身邊的很多媽媽們,發(fā)現(xiàn)那些容易情緒不穩(wěn)定的媽媽,都有一個共同點:幾乎所有的養(yǎng)育重擔(dān),都擔(dān)在她一個人身上。那么,除了個別特殊情況外,爸爸在家里多分擔(dān)養(yǎng)育責(zé)任,媽媽適當(dāng)給爸爸放權(quán),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就像錢鐘書和楊絳的女兒錢瑗所說的:“爸爸和媽媽,就像孩子的左膀右臂,雙臂齊心協(xié)力,才能守護孩子走得更遠?!?/p>
③ 先愛自己,再愛孩子
演員朱珠曾說:一個健康快樂的媽媽才是一個好媽媽的基礎(chǔ)。只有讓自己擁有好身體、好情緒,做一個懂得愛自己的媽媽,才有能力去愛孩子和身邊的人。
尤其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管得越多,錯得越多。不如把精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因為,一個懂得愛自己的媽媽,本身就是陽光積極的。而這種滿滿的正能量,會在無形中對孩子產(chǎn)生最有力的影響。
④ 聰明的媽媽,懂得自己排解情緒
真正智慧的媽媽,從來不會把孩子當(dāng)成大人的情緒廢品站,而是會自己找宣泄壞情緒的方式。比如,外出散一會步,做一段冥想,參加運動,給自己培養(yǎng)幾個小愛好……
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曾提出:“憤怒的持續(xù)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泵慨?dāng)壞情緒來臨時,給自己放會兒假,停一停。等負面情緒冷靜下來,再用一個更好的狀態(tài)去出發(fā)。
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是一個不用活在恐懼中,安心自由長大的幸福童年。你用什么樣的情緒養(yǎng)育孩子,孩子就會擁有怎樣的一生。而一個能掌控自己情緒的媽媽,才是孩子此生最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