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彧
大家好,我叫包頭,蒙語名為“包克圖”,今年大約300歲了。300年前,我只是一個小牧村,在地圖上都很難找到??扇缃竦奈?,有稀土、鋼鐵、煤炭,早已名揚天下,人人皆知。然而,你們未必知曉以前的我,今天我就為大家講一講我的故事。
我出生在清代,那時的我沃野無際,物產(chǎn)豐富,水清草茂,大家都親切地叫我“敕勒川”,俗稱“大青山”。大青山山腳下有一塊風水寶地,這里溪水潺潺,牛羊成群,萬里無云。大家在這里住氈房、喝奶茶和馬奶酒、吃手扒肉、騎馬射箭,過著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漸漸地,我長大了,成為我國西北地區(qū)一個商業(yè)重鎮(zhèn);后來我又修筑土城;1923年,平綏鐵路通到我這里,使我更加繁榮富強。我幸福地生活,快樂地成長。直到1929年以后,軍閥混戰(zhàn),戰(zhàn)火紛飛……我被傷得體無完膚,幾乎破爛不堪。這是我成長中最傷心、最難過的一段經(jīng)歷,我傷心了很久,痛定思痛,決定從頭再來。建國后,一股春風撲面而來,我終于迎來了新生。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因為國家建設的需要,我被打造成一座“鋼鐵之城”。不久后,建設大軍蜂擁而至,這個喜訊傳遍了草原。我重生了!
經(jīng)過多年發(fā)展,草原上建起一座“鋼鐵之城”,我也成為草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如今的我,園林美如畫,都市處處新。我總面積達27768平方千米,總人口約265萬。我工業(yè)基礎扎實,制造實力雄厚,有全球500強企業(yè)包鋼集團,加上我的稀土儲備量全球第一,因此我又被稱為“草原鋼城”和“稀土之都”;我堅持科技創(chuàng)新,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達18萬余人,很多科研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是國家首批20個創(chuàng)新型試點城市之一;我環(huán)境優(yōu)美,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一座生態(tài)宜居城市。朋友們都說我舊貌換新顏,市貌綠了、廣場多了、百花艷了、經(jīng)濟強了、市場活了、百姓樂了。謝謝朋友們的贊美!
如今,我正大步向前,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還記得“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民歌嗎?這就是我,一座歷史悠久、有許多故事的城市——包頭!
名師點評
本文語言流暢,角度新穎。小作者采用第一人稱,從包頭這座城市的視角敘述了其歷史和發(fā)展過程,介紹了其主要特點和特色,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