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祎 薛雨 通訊作者 高麗娜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江永女書文字構型的特征及其審美價值,并總結出女書文字所具備的三個構型特點,即弧線形筆畫、菱狀構型以及圖文共生。以此為基礎,將江永女書的構型特征應用到漢字字體設計中,與宋體字結合,設計出外柔內剛、輕靈纖細的“女書宋”字體,以其民族性、裝飾性來改善現(xiàn)代字體設計中文字可讀性差以及情感性缺失等問題。同時,“女書宋”顯著的動態(tài)特征也使其與動態(tài)設計相結合,順應字體設計可動、可變的設計趨勢。
關鍵詞:江永女書;字體設計;宋體;文字構型;視覺特征
女書是在江永地區(qū)方言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女性創(chuàng)造、女性使用并且僅由女性傳播的文字,由于其被發(fā)現(xiàn)于湖南省江永縣以及相鄰的部分地區(qū),因此又名江永女書。江永女書形體呈長菱形,一般右上角為全字的視覺最高點,從右到左書寫,左下角為最低點。行文沒有標點,也不分段落,一書到底,在視覺上呈現(xiàn)出獨特的律動之美,江永女書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本文嘗試提煉其構型特征、分析其審美價值,并實踐于漢字字體的設計中,將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生活相結合,為當下數字時代漢字創(chuàng)新設計的發(fā)展提供靈感。
一、江永女書的構型特征
伏羲創(chuàng)制八卦“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輿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1]。所謂“觀物取象”就是說人們創(chuàng)造符號要經歷對自然生活的觀察、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觀察,在此基礎上才能概括、歸納出抽象的符號。江永女書字符筆畫細而硬,粗細如一,筆畫形式上只有點、豎、斜、弧四種類型,也與漢字從左到右的書寫順序相反,呈現(xiàn)出從右到左的書寫特征。歸納其形體,可以發(fā)現(xiàn)其存在三種主要的構型特征,下文將從江永女書文字的這三個主要構型特征入手,結合其形成原因進行分析。
(一)筆畫簡易、筆形柔曲
相較于由八種基本筆畫構成的漢字,江永女書使用的筆畫更為簡易,分為點、豎、斜、弧四種,其中以斜、弧筆畫構形為主[2]?;【€形筆畫更是漢字中獨特的筆畫,簡易、獨特的筆畫使女書的空間分割更加靈活多變。筆畫間的穿插、呼應關系使字體氣韻生動;斜、弧筆畫的動態(tài)特征明顯,強化了女書文字視覺的動勢,提高了視覺的吸引力(如圖1)。
筆形是筆畫的形狀。書寫工具和載體的獨特性共同造就了江永女書筆形圓柔、以曲線為主的特點。江永女書筆畫粗細一致,這是因為傳統(tǒng)女書多是由硬筆或棍子筆寫成,因此沒有筆鋒的變化,直到近代才有結合傳統(tǒng)漢字的書法藝術,用毛筆書寫女書文字并形成風格的藝術實踐。有學者認為,女書的弧線形筆畫特征是從右到左書寫所帶來的必然視覺效果,當右手執(zhí)筆從右到左書寫時,腕部與肘部關節(jié)活動的范圍是有限的,因此其柔軟的弧線形筆畫的形成有其必然因素。江永女書的筆形彎曲,呈圓弧狀,以方向、長短、彎度的變化模仿水在河道中流動時由于坡度、落差等原因所產生的水紋寬窄、粗細變化。這種線條彎曲、富有運動感的視覺特征,是在我國南方靈動濕潤的自然景觀中形成的,體現(xiàn)了自然運動中的動態(tài)之美。它代表著女書創(chuàng)造者、使用者抽象化的思維形態(tài)。以湖南江永縣為代表的女書使用地區(qū)在地理上屬于古越文化形成區(qū)。女書筆形柔曲的特征體現(xiàn)出古越文化對自然線條的關注,對鳥獸圖騰的崇拜,甚至以其彎曲、均勻的筆畫體現(xiàn)出南方干欄式建筑的結構特征。
(二)字面窄長、菱狀構型
江永女書在字體構形中呈現(xiàn)出扭曲的菱形狀,右高左低,上緊下松,這與輪廓方正、分布均勻的漢字差異最大。這樣的視覺差異很大程度上是由女書的筆畫特征造成的。漢字的主要筆畫是水平的橫畫與垂直的豎畫,當這兩種筆畫相交時,漢字就呈現(xiàn)出穩(wěn)定的方塊結構;上文提到江永女書的主要筆畫是斜與弧,其中的弧形筆畫由右上至左下書寫,呈現(xiàn)出傾斜的角度,與其他弧形、斜線筆畫相交或平行構成文字,使得女書文字在視覺上呈現(xiàn)為不穩(wěn)定的菱形。
女書窄長、菱狀的形體也與其傳播載體的影響與限制密不可分。在當地的女性傳統(tǒng)民族活動中,女書常常是被書寫在扇面、織繡在錦帶上的(如圖2),因此女書字面窄長、呈現(xiàn)為菱形的特征也是對其傳播載體的適應。折扇的扇面被扇骨切割為數個窄長的條狀空間。女書文字書寫在這樣的空間內,自然呈現(xiàn)出窄而長的形體。有研究表明,其菱形的文字輪廓則是受到了當地傳統(tǒng)的女工制造技藝影響。當地傳統(tǒng)的女工織錦是由經緯交織的彩線構成的,其構成的最基本單位就是兩線交織時產生的點,以這樣的點來概括女書的弧線、斜線線條走向這則使得其依據縱橫交叉產生的網格成為菱形。其他筆畫,如勾、折等,也是長短不同的斜線,共同構成菱形的文字輪廓。
傳播載體不僅僅指物質上的載體,如上文提到的扇面、錦帶等,也指非物質層面的載體,比如江永地區(qū)傳統(tǒng)的女性習俗、女性活動等,當地女子在“讀扇”“歌會”等活動中唱誦女書,也使得女書與飄逸靈動的音樂逐步適應。
郎麗的基于女書的文字設計實踐就是從其音樂性入手,女書字面窄長,形狀瘦削纖細,與“音符”靈動飄逸的律動美相符,該設計以西方音符來代替文字筆畫,并且將女書文字的音調與音樂學中的五線譜結合,以此為靈感,設計呈現(xiàn)出獨特的漢字外形。郎麗也為她設計的女書文字定制了一套獨特的文字編排系統(tǒng),整體呈波浪形,豎向排列,節(jié)奏起伏流暢又富有韻律,在結合女書文字窄長、菱形的視覺特征的同時,體現(xiàn)其獨特的音樂性。這種編排方式與文字的字形相統(tǒng)一,可以讓信息的歸納與提煉更加有效,在方便觀者閱讀的基礎上,提升整個空間的統(tǒng)一與美觀程度(如圖3)。
(三)圖文共生、重裝飾性
女書的創(chuàng)作載體多以女工織繡展現(xiàn),在巾帕、織帶和服飾中結合地方性裝飾圖案形成獨特的藝術形式語言,并通過重復、對比、對稱、夸張等方法, 逐漸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構圖形式[3]。圖文共生的表現(xiàn)形式帶給江永女書濃厚的裝飾趣味,使女書同時具有文字的可讀性和圖案的裝飾性,成為一種形式和功能兼具的藝術載體。
女書圖文共生表現(xiàn)形式的典型例子就是“八角花”。“八角花”是女書文物《三朝書》中最具代表性的裝飾圖案?!鞍私腔ā钡耐廨喞獮榘诉呅巍0藗€邊呈現(xiàn)為弧線,八邊形內繪有裝飾圖案,這些圖案圍繞八邊形的中心點順時針展開,使觀者從各個角度觀看都有主要裝飾圖案。“八角花”的裝飾圖案大多來源于當地民間具有吉祥寓意的傳統(tǒng)動植物刺繡花樣,如石榴“多子多?!?、荷花“吉祥高潔”、蝴蝶“婚姻美滿”等?!鞍私腔ā眻D案裝飾線條與女書的筆畫風格一致,粗細均勻,曲折婉轉,具有濃厚的女性特質,表現(xiàn)了當地婦女對形式美的追求,也寄托了她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八角花”周圍由上至下豎向排列的女書文字也作為一種視覺材料,裝飾到整個平面空間中,成為這一空間的另一個層次,使得這一空間具有更豐富的節(jié)奏。女書文字與“八角花”圖案彼此之間相互激活,更通過一致的弧線形造型風格達到視覺上的契合,在體現(xiàn)女書作為文字的表達功能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發(fā)揮了它的裝飾屬性(如圖4)。
女書文字對裝飾性的強調還體現(xiàn)在其獨特的實心圓點筆畫與空心點狀筆畫上,兩者在具體文字中常常可以互相替換,因此可以認為其在意義上沒有太大的差別,對實心圓點與空心圓點的取舍體現(xiàn)了女書使用者對具體文字美觀的考量。點可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在向內聚焦的同時又向外輻射,在江永女書中,點狀筆畫在視覺上也是對女書筆畫、形體條帶狀規(guī)律的打破。甚至以多個點的組合出現(xiàn),呈現(xiàn)出波動面的效果,具有特殊的動態(tài)張力,顯得更為活躍。同時,空心的圓弧點可以看做實心點筆畫的負圖形。女書文字通過這種正負圖形之間的交替,建立了更豐富的層次關系,提高了視覺的復雜性??梢哉f,豐富的“點”筆畫的運用,是女書使用者重視裝飾效果的重要體現(xiàn)??刀ㄋ够鶎⑺囆g造型概括為最簡單的點線面,這樣的作品反而獲得了一種特殊的裝飾效果。女書文字中的形式語言如點狀筆畫、線狀筆畫,以及由筆畫切割而成的面,都有各自的個性和造型內涵,共同構成了女書的文字形體,多種造型語言的綜合使其視覺表現(xiàn)更富裝飾性。
二、江永女書應用于漢字字體設計的審美價值
江永女書以其獨特的視覺特征吸引了很多設計者的眼光,近年來也產生了一些將女書文字應用到現(xiàn)代設計中的實踐(如圖5)。2014年,胡遠輝的“時尚女書——三朝秀”是江永女書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一次具體應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不難看出,為了體現(xiàn)設計的“時尚感”,設計師完全舍棄了江永女書的一些主要視覺特征。女書弧線形的筆畫被完全平直、尖端呈現(xiàn)直角的線條取代,這樣的線條使用讓他設計的女書符號很像現(xiàn)代字體中的黑體字,現(xiàn)代性十足,卻缺少了本身的韻味。胡遠輝的設計僅僅將女書文字作為一種裝飾圖形或者紋樣,進一步降低了它的可讀性,應用到文創(chuàng)作品中后,更是讓人難以辨識出女書的特征。這次設計雖然暴露出了一定的問題,但也獲獎無數,證明了江永女書在設計領域具有難以估量的價值。
(一)融入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
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設計出參數化、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文字已經不再是設計師面臨的難題,但是這樣的文字在具有減少誤認、方便閱讀等優(yōu)點的同時,也存在情感性、辨識度缺失的劣勢。歷史上,漢字在作為傳達信息的符號之外,實際上還通過視覺特征傳達出書寫感與身體感,這些情感層面上的信息超脫于平面之外,共同構成使用漢字的情景,因此在進行設計時,現(xiàn)代設計師應當盡力以文化的底蘊營造漢字的氛圍。漢字是設計的符號,具有文化性,一切有關漢字的設計都源于漢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是中國字體設計界的基石[4]。江永女書作為世界上已知的唯一一種女性文字,代表著一種獨特的話語體系,因此在國內外都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對江永女書視覺特征的分析以及將這樣的特征應用于漢字字體設計的嘗試能夠加深字體設計的內涵,為漢字字體設計的同質化、文化缺失等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也能夠提高漢字設計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以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為我國現(xiàn)代平面設計增添文化底蘊。將具有民族特色,代表民族審美特征的江永女書審美趣味運用到現(xiàn)代字體設計中,是以設計的手段進一步發(fā)展與傳承女書文字,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保存在博物館、檔案館中,而且更好地融入現(xiàn)代生活中,為現(xiàn)代生活提供新的審美價值。
(二)附加裝飾性的工藝美
字體設計作品在滿足其作為文字進行信息交流功能的同時,應當進一步通過其形式美為使用者帶來情感體驗。字體之美是在構形基礎上附加的工藝美。具有裝飾特點的“書寫”是一種文字輸出工藝[5]。漢字字體設計需要借助裝飾風格美形成獨特的字體氣韻。字體設計要重視工藝,一種獨特氣質的字體形成,離不開其產生與實踐過程中書寫工藝的影響。江永女書的形成建立在古越文化的基礎上,是當地女性在自然、生活中視覺經驗的積累,并且在歷史發(fā)展中將其結合進當地的女工編織、女性活動中,因此天然地具有自然、柔美、淳樸的風格特征,在由圖案到文字的轉化過程中,獲得了較高的抽象程度,比鳥蟲書或其他民間裝飾字體更具概括性,更加簡潔、清晰,它對于曲線的運用也使其區(qū)別于傳統(tǒng)漢字的書寫氣質,能為漢字設計注入具有民族特征、具有女性氣息的獨特審美意蘊,從而應用于相應的裝飾性場景,與具象的圖形相互適應,讓設計作品的語言更加和諧、一致,從而形成個性化的視覺效果,更貼合讀圖時代背景下受眾的觀看需求。
(三)應用于數字時代的動態(tài)特征
數字時代的設計主體、受眾人群乃至傳播方式都在發(fā)生著變化,這樣的文字應用環(huán)境,正在迫使?jié)h字成為可動、可變,甚至具有交互性的文化產品。江永女書本身的顯著動態(tài)特征和韻律美可以為漢字字體設計的數字應用提供新的思路。相比穩(wěn)定的方塊形漢字,菱形的女書文字具有先天的運動感,能夠適應文字動態(tài)化的趨勢;女書弧線靈動、節(jié)奏起伏的韻律美也能夠很好地與音樂媒體相結合,從多個維度傳達信息。
2017年以來,可變技術成為設計學領域的一個新浪潮。在字體設計領域,“可變”所強調的不是文字的動態(tài),而是同一字體對不同使用場景的適應。對場景的適應不僅僅表現(xiàn)在粗細、大小的變化上,還更加追求字體風格的變化。江永女書在當地女子的歌聲中流傳,它的形體與音樂性的節(jié)奏感相適應。這種節(jié)奏感并不是固定的,正如女書流傳地區(qū)的民間歌曲沒有固定的旋律一樣,江永女書是一種因人而異的“活”文字,這樣的特征與可變字體的理念不謀而合,是數字時代的漢字設計與民族文化建立新聯(lián)系的重要切入點。
同時,在數字時代各種新型傳媒的迅速發(fā)展下,漢字設計視覺表現(xiàn)形式呈現(xiàn)出從“二維表現(xiàn)形式”到“多維表現(xiàn)形式”的變化[6]。這也要求當代的字體設計不能僅僅是點線面的變化排列,也不是簡單的形式挪用,更應當蘊含歷史文化氣息,給使用者帶來情感、情緒價值。
三、江永女書視覺特征在字體設計中的應用實踐
今天,我國女性社會地位大大提高,女書已經不再是當地女性書寫、交流的主要語言,因此江永女書的延續(xù)和保留情況并不樂觀,同時,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手寫文字的機會減少了,通過電子產品使用文字的頻率隨之提高?;诮裉烊藗兪褂脻h字的具體場景,本設計將女書的視覺特征運用到現(xiàn)代漢字字體設計中,形成一套具有女書韻味,同時又能夠在現(xiàn)代生活中使用的文字——“女書宋”。
(一)構型借鑒
“女書宋”在筆畫上保留了江永女書文字柔曲的弧線形筆畫,其橫畫向左傾斜,并具有一定的弧度,將漢字中垂直的豎線筆畫尾端向左下延伸出一定的弧度,同時盡量夸張文字中撇畫的視覺效果,這樣的調整能夠使?jié)h字的整體視覺效果呈現(xiàn)出與江永女書相似的傾斜、柔曲的特征。“女書宋”對于女書的圓圈形筆畫也進行了保留,以圓圈替代漢字中部分較短的點狀筆畫,以打破一個漢字中包含多個點狀筆畫帶來的重復感,加強其女書來源的視覺特征。“女書宋”的整體形體也相應地拉長,同時上移文字重心,使文字更加飄逸、輕盈(如圖6、圖7)。
在保留以上女書特征的基礎上,“女書宋”吸取了宋體字的特點。宋體字的形成根植于中國的書法藝術,既保留了中國書法的特點,又對書法中藝術性的書法筆畫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可以說,宋體字豐富了漢字的形態(tài),以其獨特的形式特征經受住了時間的檢驗,是符合中華民族審美情趣的一種字體。正如《狀元圖考》中所說,“字貴宋體,取其端楷莊嚴,可垂永久”[7]。宋體字筆畫渾厚古樸,有柔中帶剛之美,能夠很好地表現(xiàn)出江永女書纖秀的形體特征和內部蘊含的堅韌的女性力量。
(二)裝飾應用
柔美、纖秀、女性氣息濃厚的女書文字與傳統(tǒng)古樸的宋體字結合,讓“女書宋”具有含情脈脈、輕靈纖細的特征,在“達意”的同時,具有“傳情”的可能性,其形體美也能夠作為裝飾圖案應用到具體的場景中,增添產品的趣味性和識別度。除了向受眾提供審美視覺享受外,“女書宋”也能夠傳達其文字背后的理念,這種情感來源于江永地區(qū)女性在條件限制下仍然積極地參與文化生活的歷史背景,傳達了她們堅韌的女性力量,以及當面對困難時,頑強不屈的精神。將“女書宋”字體作為裝飾元素運用到平面設計的各個領域中,能夠向受眾傳達出一種兼具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平衡柔軟與堅硬的獨特美感。
(三)動態(tài)效果
“女書宋”汲取江永女書顯著的動態(tài)特征,在字形不變的基礎上對具有裝飾性的筆畫做出動態(tài)設計,并進一步研究女書文字圖文共生的視覺動效。例如,梅、蘭、竹、菊四君子動態(tài)海報與女書“八角花”造型結合,女書宋體“竹”字的筆畫依靠旋轉、抖動等動效突出了“竹”飄逸鮮活的動態(tài)美,并突出詩中悠閑、寧靜的氛圍,以及主人公親近山水自然、淡泊世俗名利的故事感,有效地解決了新媒介下靜態(tài)文字“敘事性”不強的問題,強化了文字的情緒和性格,連接文字與畫面的趣味性交互。女書宋的動態(tài)效果既可以放大文字的視覺節(jié)奏,也能引導觀者的視覺角度[8],讓文字排版有主次、有層級,從而改善江永女書本身因重心遷移而造成的可讀性差等問題。將女書文字應用到動態(tài)作品中,不僅可以傳遞文字內容信息,也可以是符合視覺主題的圖形形象,增強讀者的感受,促進作品的情感表。
四、結語
漢字是中華文化重要的一個傳播符號。在今天漢字字體設計如何向內建構和向外傳播是每位設計師都應當考慮的議題。設計者不僅僅要將文字當作一種表意的符號,更要重視其形體本身的視覺美感。在視覺傳達過程中,文字要通過視覺形象給人以美的感受。江永女書文字區(qū)別于傳統(tǒng)漢字字體設計以“方塊形”視覺效果為基礎的傳統(tǒng),重視文字的裝飾性與情感表達,為字體設計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并且以極具動態(tài)感的視覺效果,順應了當前字體設計的趨勢,促進字體設計在與民族優(yōu)秀文化相結合的進程中創(chuàng)新發(fā)展。
注釋:
①圖3來自:郎麗. 基于女書的文字設計研究[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07.
②圖4來自:女書文物:最精美的一份女書三朝書原件[EB/OL].[2018-05-26]. http://mt.sohu.com/20180526/n538795571.shtml.
③圖5來自:胡遠輝.時尚女書——三朝秀[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0(1):84-89.
參考文獻:
[1]孔穎達.周易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298.
[2]喻蓉杰.漢字字體設計造型及其情感分析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2.
[3]劉詩琦,束鴻鳴.永州瑤族民俗文化元素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運用[J].設計,2017(7):152-153.
[4]盛浩涵,馮磊.漢字字體的結構與情感化設計研究[J].設計,2019(14):122-125.
[5]趙毅平,李軼軍,汪文,等.傳承與超越:新技術與數字媒體背景下的字體設計[J].裝飾,2022(5):69-77.
[6]施雯.數字時代漢字字體設計視覺表現(xiàn)形式演進研究[J].設計,2022(19):44-46.
[7]蘇林靜,胡榮.明代刻書中宋體字的形成與特征探析[J].出版廣角,2018(15):72-75.
[8]商毅.動態(tài)字體設計的視覺語言研究[J].包裝工程,2016(22):11-15.
作者簡介:
李紫祎,北京林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研究生。
薛雨,北京林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研究生。
通訊作者:高麗娜,北京林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