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圓記者 方菲
情感主播的“狗血直播”已經(jīng)成為新型帶貨模式。雖然故事“假到離譜”,卻仍然深深吸引著眾多老年觀眾,他們深信直播間里的愛恨情仇,也買下各種產品,成為這類直播間的忠實粉絲
深夜11點,朱阿姨家里客廳的燈已經(jīng)關閉,房間卻傳來一浪又一浪的喊叫聲,這是情感主播小浪正在直播。
“情感主播”指的是在直播間里聊情感話題,解決情感關系糾紛的主播。他們面對的是生活中許多厘不清、斷不了的家務事,包括但不限于夫妻矛盾、離婚后養(yǎng)育子女、第三者插足婚姻、夫妻財產分割等,這些家長里短的問題都是情感主播調解的范疇。
然而,直播的盡頭皆是帶貨。據(jù)《方圓》記者調查,情感主播的“狗血直播”已經(jīng)成為新型帶貨模式,雖然故事“假到離譜”,卻仍然深深吸引著眾多老年觀眾,他們深信直播間里的愛恨情仇,也買下各種產品,成為這類直播間的忠實粉絲。
那天,小浪在直播間里分享她調解的故事。
阿珍的老公阿強出身并不富裕,和阿珍結婚后,在阿珍和娘家的幫助下,慢慢成為千萬富翁。沒想到的是,富貴之后的阿強竟想拋棄阿珍。一次,阿珍在阿強手機里發(fā)現(xiàn)阿強與陌生女子的親密照片。她原以為阿強愿意認錯悔改,沒想到阿強卻順勢提出了離婚。
這時,阿珍才意識到,兩人相處多年,自己竟然對阿強名下的資產毫無概念。房、車不僅都在阿強的名下,自己還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阿強哄騙簽下數(shù)筆夫妻共同債務,而這些債務也并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阿珍打電話到小浪的直播間,哭訴自己多年的付出以及夫妻感情的不堪一擊……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的一幕出現(xiàn)了—在小浪的一頓操作之下,阿強和第三者阿桃都被請到了直播間,與阿珍當面對質。
直播間的氣氛就此到達高潮,評論區(qū)的觀眾開始對阿強、阿桃口誅筆伐,幾十萬人涌入直播間等待這出“好戲”的結局,卻沒有意識到迎來的是各式各樣產品的購買鏈接——以“為阿珍報仇”“懲罰阿強”的名義,小浪開始“低價”甩賣阿強公司的產品,其中有8.8元的香水、9.9元的牙膏、299元的潤膚霜和188元的翡翠等。這些商品購買鏈接到直播間后很快就被直播間的粉絲一買而空。
朱阿姨的女兒小琴看見母親看得如此入迷,也跟著看了一會兒。但小琴很快發(fā)現(xiàn),這就很像排演好的劇本,“哪有這么狗血還天衣無縫的劇情呢”?
這樣的故事看起來漏洞百出,但是很多像朱阿姨這樣的老年人,每天會花費大量時間觀看這類直播。
家住安徽的劉大爺退休之后沒有愛好,也不喜歡社交。后來,兒子需要他照顧孫子孫女,劉大爺便住進了兒子家,白天他負責照顧孫子孫女,晚上等兒子兒媳下班后,便拿起手機,蹲守在直播間。
(圖片來源:CFP)
劉大爺是在一位老伙伴的推薦下看起直播的。雖然言語上沒有表現(xiàn)出多么狂熱的喜愛,但在行動上卻是有所體現(xiàn)。每天的飯桌上,劉大爺都會滔滔不絕地跟兒女們分享他在直播間里聽到的奇葩故事,比如男子家外有家,私生子跟親生女兒談戀愛了;女子出軌公司同事,把孩子獨自丟奶奶家,結果孩子被陌生人拐走了;前男友給女友捐腎,簽完同意書人卻消失了……
兒子兒媳都勸說劉大爺這些是劇本,是找人按照劇情演繹出來的。劉大爺一聽,拉下了臉,一邊搖頭,一邊擺手說道:“那是你們不知道,不知道這個世界有這么多事。我還能比你們傻?”
劉大爺在直播間消費的種類確實不少,小到肥皂、洗發(fā)水、牙膏等日用品,大到“名家”畫作、金手鐲等他都買過。3年來,劉大爺在直播間里購買的大小不一的物品堆滿了房間的大衣柜,每次都要用力關門,才能擋住物品往下掉落的趨勢。但是劉大爺樂此不疲,因為這些東西記錄了他在直播間蹲守的興奮時刻。
不過,這些產品的質量堪憂。劉大爺曾經(jīng)在直播間買過一件黃金首飾。在直播間里,主播信誓旦旦說黃金含量重達5克,拿到手之后,劉大爺發(fā)現(xiàn)金器里面是空心的,只是外面包了一層金箔。
為了進一步核實主播虛假宣傳的行為,劉大爺?shù)膬合睂⒋鬆斣谥辈ラg買的黃金首飾送到了當?shù)貙I(yè)的珠寶鑒定機構進行鑒定。玉鐲和金器均被鑒定為贗品。
即便如此,劉大爺還會為這些情感博主解釋:“他(主播)這么正直,給普通人主持公道,不可能騙我們,肯定是商家的問題,我們都是被坑了,肯定是這樣?!?/p>
《方圓》記者在多家平臺上發(fā)現(xiàn),在搜索欄中輸入“情感主播”,列表即刻出現(xiàn)許多粉絲為幾十萬、上百萬的賬號。這些賬號的介紹頁面都有各自的店鋪,賣的多是各類生活用品,價格也都低得離譜。一旦關注了一名情感主播,平臺方便根據(jù)算法持續(xù)推送類似主播給用戶,讓他們不停地購買。然而,這些產品大部分是“三無”產品—“手感差”“穿兩天已經(jīng)感覺快破了”“買的面膜我都不敢用,涂在臉上感覺刺刺的”……
《方圓》記者在某情感主播的直播間買了一雙“廣州貴人鳥”品牌女鞋,但收到的鞋子和正品鞋子并不一樣。這雙被主播宣傳“原價498元,現(xiàn)價78元”的女鞋有一股濃重的膠水味,兩只鞋的鞋跟高也不同,不僅磨腳不透氣,穿一會兒鞋還會發(fā)臭。
李田曾在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做過4年直播帶貨的生意,他告訴《方圓》記者:“直播售賣的產品,商家要賺錢,主播也要賺錢,平臺更要賺錢,如果老百姓還覺得產品實惠便宜,那可以想象到這個商品成本有多低?!?/p>
某平臺博主洋洋曾是一名情感主播的助理。她告訴《方圓》記者,現(xiàn)在的情感直播,基本上都有專業(yè)的團隊在背后設計劇本,然后在一些兼職群里找演員。在洋洋私信發(fā)來的一張截圖里,記者看到兼職演員的要求:女,30至40歲,苦情必須到位,秒落淚,面相善良清秀;男,35至45歲,會要賬,能生氣的;男,30至40歲的,能演農民工的,能豪橫的,能哭窮的。以上演員均800元一場,飯補50元。
據(jù)業(yè)內人士介紹,有些“演員”會被直播間長期聘請。為了避免露出馬腳被人發(fā)現(xiàn),這些“演員”不會在某一個情感主播的直播間里短期內反復出現(xiàn),必要時還會選擇化裝,使用變聲器去偽裝。
一位前情感主播在網(wǎng)絡上發(fā)帖稱,情感主播大多是通過帶貨來賺取傭金的?!扒楦兄鞑ト藲飧吡酥?,很多產品供應商都會找上門來洽談合作,但是正規(guī)品牌產品很少找上門,也很少被主播選擇。因為正規(guī)產品傭金較低,市場價相對透明,原本就有穩(wěn)定的銷售渠道,商家不會去找這些情感主播。換句話說,只有不正規(guī)的產品才會供貨給情感主播。”這名主播表示,情感主播最常售賣的是保健品,因為這些主要成分是蔗糖類的食品,往往利潤率最高,250元的產品,主播團隊就能拿到200元的純利潤。而且這類保健品沒有什么風險,只是吃了沒有效果,屬于無功無過的產品。就這樣,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那些離奇狗血的劇本故事,也就演繹得“順理成章”起來。
此外,《方圓》記者發(fā)現(xiàn),按照國內幾個主要短視頻平臺的帶貨規(guī)定,主播售賣產品前,平臺需要審核產品證書。但洋洋說,平臺審核一般只是走個形式,不少主播還會偽造產品的相關市場資質。
洋洋曾經(jīng)見過一名情感主播賣“限量版名表”,并且拿著真?zhèn)未嬉傻膰H證書,說這是全球限量版的紀念證書,全球只產出1000只手表。當時,為了配合銷售這款“限量版名表”,當晚直播間上演的劇情是廠家老板人在國外,被妻子家人瓜分財產,馬上要資不抵債。廠家老板十萬火急聯(lián)系到直播間主播——他的“好兄弟”,希望“好兄弟”幫助他賣掉這批手表,從而回籠資金。于是,主播在直播間里將“限量版名表”當成低價福利賣給他的“家人們”。
有時候,平臺也會因為這些直播間的內容過于離譜,而關閉直播間作為懲戒。為了繼續(xù)忽悠粉絲,主播也有應對的方法——他們會發(fā)一個動態(tài)廣而告之:“剛才壞人來搶貨了”“天天為你們主持正義、處理矛盾,辛苦得我剛才暈倒了”。
實際上,遇到這種狀況,但凡稍微清醒點的人,都會認識到這是個設計好的圈套,退出直播間。然而,現(xiàn)在的直播普遍是以劇情取勝,很多老年人看,根本不愁沒有觀眾、沒有粉絲。
一位專門做直播打假的博主告訴《方圓》記者,自2021年11月以來,他經(jīng)常收到私信,大多是詢問父母沉迷情感主播要怎么辦,偶爾評論區(qū)也會有父母輩的粉絲留言:“買過一堆破爛堆在家里,一直不相信(被騙了),現(xiàn)在才知道自己被騙了?!?/p>
為什么很多老年人容易受騙?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老年學研究所教授杜鵬一直關注老年人網(wǎng)絡沉迷現(xiàn)象。他認為,一方面,短視頻直播迎合了老年人的使用需求,老年人容易深陷“信息蠶房”無法自拔。另一方面,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產品對于內容篩選和把關并不足,諸如一些虛假信息和詐騙廣告對防范意識不強的老年人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導致老年人過度信任和依賴網(wǎng)絡信息。
另外,隨著社會生活的發(fā)展,家庭支持不足也是老年人沉迷網(wǎng)絡的重要原因。隨著家庭結構和規(guī)模發(fā)生變化,子女對老年人的情感支持不足,而直播間上演的猶如電視劇般跌宕起伏、鮮活生動的故事,也滿足了老年人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和情感需求。
當老年人在網(wǎng)上找尋日常生活中缺少的東西時,年輕人是不是該反思,自己可以為家中老人做些什么?杜鵬說:“隨著技術的發(fā)展,代際之間的溝通聯(lián)系也更多由線下發(fā)展到線上。子女應該盡量陪伴、融入父母的生活,給予更多家庭成員之間的引導和關懷,避免讓更多老年人沉迷網(wǎng)絡直至不能自拔。”
“老年人大多勤儉持家,對價格比較敏感,所以價格的優(yōu)惠往往是吸引老年人關注直播間內產品的根本。我們有必要去提醒家里老人注意防范,保持和老人的溝通,避免他們在其他渠道去尋求情感訴求?!毖笱笳f。
那么,情感主播借用劇本帶假貨,是否涉嫌欺詐消費者?答案無疑是肯定的。廣州金鵬(荔灣)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穎珺向《方圓》記者明確表示:“這種直播間出售給老年人的產品,要么是假冒偽劣產品,要么是‘三無’產品,要么是價格虛高,在民事上,賣方的行為是欺詐行為。”
根據(jù)民法典第148條,受欺詐方有權要求撤銷交易。根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4條,經(jīng)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jīng)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律師吳昕棟補充了另外兩種情況:網(wǎng)絡主播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仍然銷售,銷售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的,根據(jù)刑法第214條,可能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網(wǎng)絡主播銷售產品若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的,根據(jù)刑法第140條,可能構成“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若其銷售的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有毒有害的食品,根據(jù)刑法第143條、144條,還可能構成“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或者“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從消費者維權的角度看,根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網(wǎng)絡主播售假行為應適用懲罰性賠償責任,除退貨外,還應當按照價款的3倍賠償消費者受到的損失,同時消費者還可以要求政府主管部門根據(jù)產品質量法等相關規(guī)定對其予以行政處罰。
同時,《方圓》記者注意到,最近抖音平臺修訂的《電商創(chuàng)作者違規(guī)與信用分管理規(guī)則》,新增交互內容處罰,說明與電商內容相關的交互內容(如連麥、引流直播間)違規(guī)的,平臺有權對電商內容進行處置。
但實際上,由于平臺也會從直播帶貨中盈利,這就導致對于用戶的舉報,平臺最多就是退款,而不會有更嚴厲的懲戒措施?!岸桃曨l平臺不像正規(guī)的購物App,有完善的售后服務和退貨流程,需要退款的時候甚至根本找不到人?!崩罘f珺強調,在刑事案件的層面,這類平臺和主播,銷售金額高、受害者眾多,其中不少構成詐騙罪。
“受害者可以到公安機關舉報,要求立案處理。公安機關破案后,追回的款項會退還給受害者。但是因為這些平臺和主播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且款項也可能早被揮霍轉移,粉絲們能拿回自己錢款的可能性不高?!崩罘f珺補充道。
短視頻購物本質上仍是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jīng)營活動,李穎珺認為,它應當受到電子商務法的約束。比如電子商務法明確規(guī)定,電子商務經(jīng)營者應當全面、真實、準確、及時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電子商務經(jīng)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yè)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對于一些存在問題的產品以及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李穎珺建議,有關部門應及時依法介入,堅決打擊制假售假行為,追究平臺和直播的民事責任或刑事責任。對于個人而言,打假需要的時間精力成本高,難度很大,要減少乃至杜絕這些現(xiàn)象,必須靠國家層面的重拳出擊,從源頭嚴格防控。(文中小浪、阿珍、阿強、小琴、李田、洋洋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