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黨研
曲周縣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東部。在其兩千多年的歷史上,曾有兩次(1940 年和1946 年)以同一位烈士名作為縣名,實屬罕見。這位烈士就是抗戰(zhàn)時期冀南地區(qū)第一任民選縣長郭企之。
郭企之生于1915 年,河北南宮安宋莊村人。1930 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于1938 年任曲周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是冀南區(qū)第一個民選抗日縣長。他深入群眾,艱苦樸素,平易近人,深受全縣人民愛戴。
1939 年2 月,郭企之在曲周縣南里岳村遭日軍包圍,突圍中受傷被捕。被捕時,因時間倉促,所帶文件沒來得及銷毀,從而暴露了身份。敵人如獲至寶,當即把他押到日本憲兵隊的牢房里。
郭企之在獄中泰然自若,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決心用絕食和敵人作斗爭。敵人擺下許多好飯好菜,全被他踢翻。敵人讓偽職員輪流勸食,他怒斥偽職人員認賊作父、為虎作倀的賣國行徑。他還把牢房當課堂,對偽職人員進行教育,講明抗戰(zhàn)必勝、日軍必敗的道理,講解政策,指明出路。望著郭企之清瘦的面孔和惡化的傷口,偽職人員個個羞愧而退。
敵人一計不成,又生二計,改用“懷柔”政策,將郭企之由監(jiān)禁變?yōu)樯⒀?,讓他搬進較舒適的房間,還為他治療傷口。日本憲兵隊長平島還假惺惺地想要和他交朋友。郭企之怒斥道:“你們侵占中國領(lǐng)土,殺害中國人民,我與你不共戴天,沒什么朋友可交!”平島自討沒趣,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敵人費盡心機,始終達不到目的,于是決定將郭企之殺害。1939年3 月29 日下午,曲周縣全城戒嚴,日本兵荷槍實彈,將郭企之押赴刑場。途經(jīng)明倫堂酒館時,平島欲借“獻酒”之機再次勸降。郭企之卻高呼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人民是殺不完的!”聲如雷鳴,全城震動。平島只好急命士兵把他押到刑場。
郭企之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到敵人已挖好的土坑前,轉(zhuǎn)身對平島說:“你們殺吧,狗強盜,共產(chǎn)黨人是不怕死的!”說罷縱身跳入土坑。平島仍不死心,逼他投降。他面不改色地說:“寧做斷頭鬼,不做亡國奴!”然后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他一聲聲高呼著,敵人一層層向他身上埋土。當黃土埋到胸口時,平島再一次問他:“你到底投降不投降?”郭企之把頭一搖,用盡最后一點力氣高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華民族萬歲!”年僅24 歲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人民擁戴的縣長郭企之,就這樣英勇地犧牲了。
為表彰郭企之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冀南行署特追授他為“模范縣長”稱號。1956 年,中共曲周縣委、曲周縣人民委員會(人民政府)在郭企之犧牲的地方,建立起烈士碑、烈士亭,以供人們瞻仰、憑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