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開學季,孩子一邊為長大感到驕傲,一邊對未知感到恐慌,老師和同學都是全新的,自己是否可以交到新朋友,又能否得到新伙伴的認可呢?
開學第一周,很多同學都熟絡了起來,但性格內向的文文卻很難融入。小學同學6年的兩個好朋友沒和自己分到一個班,自己又不善言談,很怕會被孤立。想到這些,文文就覺得不安。
小升初電腦派位擇校結果出來后,成績平平的小雨升入了一所百年名校。全家歡呼雀躍,小雨也很開心,但同時又有些擔憂。小雨覺得自己是差生,陰差陽錯搖進了這所好學校,有些不知所措。而且,自己生性活潑,而這所學校校紀嚴謹,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自己能否適應?
會不會被同學看不起?能交到朋友嗎?
開學前,小雨參加了學校舉辦的開學第一課新生大會,老師的話很快讓他臉上浮起了笑意:“無論過去的你多優(yōu)秀或者對自己多不滿意,進入中學就是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這意味著很少有人認識你,很少有人知道你的過去。不妨揮揮手,跟過去的自己說再見,在中學階段遇見全新的自己,擁有新的朋友和新的生活?!?/p>
老師的話像暗夜中的一縷光,讓小雨找到了方向。他找學姐借來了初一課本,預習新學期的內容,還發(fā)揮自己“社?!钡奶刭|,提前聯(lián)系了新同學,一起交流學習計劃。一開學,他就找老師申請加入了學校的足球隊,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學長們的無私分享,讓他快速找到了適應新學校的捷徑。
和小雨不同,靜靜的學習成績很好,小學6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也順利升入了自己理想的中學。但最近,她有一個連媽媽也不想告訴的秘密。
靜靜從小就比較胖,隨著青春期的到來,體重越發(fā)直線攀升。暑假時,媽媽帶她去商場買衣服,最大號的童裝居然也穿不上了,靜靜覺得特別難堪。再過一個月就要開學了,據(jù)說這所學校優(yōu)秀的學生特別多,雖然自己在小學一直是班長,威信特別高,但在新的班級里,同學們會喜歡胖胖的自己嗎?
靜靜下定決心減肥,每天父母上班后,她就去樓下的球場跑圈。靜靜知道,減肥除了運動,還得配合飲食,但媽媽每天都給自己做好吃的,靜靜不想讓媽媽知道自己想減肥,只能勉強吃飯,體重一直下不去。眼看就要開學了,靜靜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種滋味真難受!
專家點評
升入初中,科目數(shù)量和難度都有大幅度提升,此時,父母更為關注的往往是孩子學習方面的過渡,對孩子表現(xiàn)出的人際交往困惑,對自己形象的在意等方面卻感到難以理解,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
此時,父母首先需要了解,孩子從兒童變成了少年,正在經歷第二性征的發(fā)育,對異性產生很大的興趣和好奇,這讓他們空前地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展示自己的個性和才能,以贏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對于大部分初中生來說,得到同齡人的歡迎和認可,比學業(yè)上的優(yōu)秀還能讓他感到快樂滿足。
這非常符合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他們的首要發(fā)展任務就是與父母分離。青少年對父母的依賴會進一步減少,這是重要的分離—個體化過程。青少年會減少對父母的情感投注,并將部分情感轉移到朋友關系中。與父母的關系也從父母的單方面權力,轉變?yōu)橐环N雙邊的協(xié)商和談判。
一些孩子在小升初后的人際交往上遇到困難,比如說像文文那樣不知道該如何主動和同學打交道。一旦問題變得突出,家長很可能會亂了陣腳,要么對孩子批評指責,要么控制,比如要求內向的孩子必須主動和同學說話等,這是一種將孩子視作小學生的倒退。對此,父母可以這么做:
充分理解和認可孩子對朋友的需要。好的朋友關系對孩子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許多人對青少年時期的美好回憶中,都有一兩個親密無間的好朋友,無法跟父母和老師啟齒的苦惱往往可以跟好友傾訴。父母多想想自己的少年時期對朋友的感受,換位思考會讓你更理解孩子。
要認識到,學習不僅僅是學習文化知識,還包括學習如何表達自己,如何解決問題,如何與別人相處合作等。父母要多和孩子聊天,講一些自己小時候和同學交往的故事,或者買一些關于人際交往方面的書籍送給孩子。這是孩子必經的路程,只要走過去,綜合能力可以得到一個很大的提升。
孩子進入初中之后,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就不能只停留在衣食住行了,此時他們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引路人、社會生活的指導者、能分享和交流的好伙伴。孩子需要朋友,父母就要努力做孩子的朋友,經常放下工作和生活瑣事,和孩子進行專門的交流,了解孩子對新校園新同學的看法,詢問孩子有沒有遇到困難,是否需要幫助。
對于孩子來說,重要的不是父母說了什么,而是父母既關心又尊重的態(tài)度和溫暖安全的家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