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普外一科 江西省九江市 332000
譫妄是老年患者圍術期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它不僅會導致患者的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障礙、思維混亂,還會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者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較高的致殘和致死風險[1]。術后譫妄的發(fā)生與高齡、疼痛、炎癥、麻醉造成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等諸多因素有關,這些因素造成腦損傷及代謝異常而引發(fā)術后譫妄[2]。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老年胃癌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明顯增多。老年胃癌患者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患者機體功能下降,對手術和麻醉的耐受性較差,術后譫妄的發(fā)生比較常見,嚴重影響患者術后康復,延長住院時間[3]。腦電雙頻譜指數(shù)(bispectral index,BIS)監(jiān)測可以減少術中知曉的反生并避免麻醉過深,在BIS 指導下進行麻醉深度管理,可以減少麻醉過深,明顯降低術后譫妄和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4]。本研究探討B(tài)IS 監(jiān)測對老年胃癌患者全麻術后譫妄發(fā)生的影響。
選擇2021 年6 月至2022 年7 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擇期行胃癌根治術治療的老年胃癌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7 例,女35 例,年齡62~78 歲。納入標準:①符合胃癌相關診斷標準[5];②有≥1 處的客觀測量病灶;③年齡在60 歲以上;②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分級為Ⅰ級~Ⅱ級;③符合手術治療適應癥;④對麻醉所有藥物無過敏跡象。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者;②存在手術治療禁忌證者;③合并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者;④存在認知儲備功能下降的情況;⑤有嚴重的酗酒史或/和藥物濫用史者。⑤臨床資料不完整者。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 例。
對照組采用舒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進行全身靜脈麻醉:術前肌注阿托品(西南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60107)0.5 mg,然后以1.5μg/kg 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號20160118)復合1.0 mg/kg 丙泊酚(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51227)進行麻醉誘導,術中以0.2μg·kg-1·min-1舒芬太尼及4~6 mg·kg-1·min-1丙泊酚維持麻醉。根據(jù)需要追加順式阿曲庫銨0.08 mg/kg。手術結束前30 min 停止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輸注。術中常規(guī)監(jiān)測血壓、心率、體動反應等生命體征,麻醉用量的調整主要由麻醉醫(yī)師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結合患者各項體征進行。
觀察組患者則在BIS 監(jiān)測下應用麻醉藥物,術前準備工作及麻醉用藥與對照組相同。BIS 監(jiān)測設備采用美國柯惠公司生產的VISTABilateral 型監(jiān)測儀,常規(guī)清潔皮膚后,將BIS 電極片于麻醉前貼于患者前額正中、眉弓上方、太陽穴3 個位置,麻醉誘導完成后,術中將BIS 值維持在40~60,并以此為參考進行麻醉用量的調整。待患者蘇醒,BIS 值維持在75~80,常規(guī)處理后拔除氣管導管,送回病房。
分別于患者進入手術室時、給藥10 min 和給藥30 min 時測定患者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和SpO2水平,比較兩組不同階段的水平差異。比較兩組間麻醉時間、丙泊酚用量、舒芬太尼用量、蘇醒時間、離開蘇醒室時間、拔管時間的差異。術后1~4 d 統(tǒng)計患者術后譫妄的發(fā)生情況。
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本研究的全部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不同時點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百分數(shù))表示,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年齡、體重指數(shù)、ASA 分級及腫瘤部位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分別比較兩組間各時點的血流動力學指標,結果顯示:不同時間點的HR、MAP 和SpO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不同分組與時間因素對HR、MAP 和SpO2的影響存在顯著的交互作用(P<0.001),不同分組的HR、MAP和SpO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點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點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注:1 mmHg=0.133 kPa
組別例數(shù)時間HR(次/min)MAP(mmHg)SpO2(%)對照組41入手術室時83.7±10.592.5±6.899.4±0.6給藥10 min77.1±8.288.6±6.797.1±0.6給藥30 min73.4±8.183.8±6.595.8±0.6觀察組41入手術室時83.8±10.092.4±6.699.4±0.6給藥10 min82.2±9.691.6±6.499.0±0.6給藥30 min82.7±9.690.9±6.398.8±0.6 F 值/P 值(組間)9.160/0.0136.470/0.02919.240/<0.001 F 值/P 值(時間)99.030/<0.001122.750/<0.00133.140/<0.001 F 值/P 值(組間、時間交互)32.010/<0.00137.330/<0.00115.260/<0.001
觀察組丙泊酚用量少于對照組,蘇醒時間、離開蘇醒室時間、拔管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 P<0.05
組別 例數(shù)麻醉時間(min) 丙泊酚用量(mg) 舒芬太尼用量(μg) 蘇醒時間(min) 離開蘇醒室時間(min) 拔管時間(min)對照組 4198.5±10.3353.1±22.339.3±1.57.1±1.28.1±1.212.5±3.2觀察組 4198.5±10.4 327.4±21.4a40.0±1.4 5.5±1.2a 6.0±1.0a 8.6±3.3a
觀察組術后譫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譫妄發(fā)生率比較[例(%)]
術后譫妄已成為影響老年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并發(fā)癥[6]。老年人大腦代謝功能、神經(jīng)遞質的分布和傳遞都與年輕人有很大的不同,在圍術期多種誘因如缺氧、低灌注、疼痛、麻醉藥物、全身炎癥反應、代謝紊亂、心理應激等的刺激下,腦功能進一步損害導致譫妄的發(fā)生[7-8]。譫妄是一種注意力、認知功能、思維能力、記憶力以及睡眠周期同時出現(xiàn)紊亂的表現(xiàn),對于老年患者而言以急性意識障礙癥狀最為明顯,并且因術后譫妄導致的神經(jīng)功能障礙可能會持續(xù)數(shù)天,甚至是數(shù)月,因此如何預防老年患者術后譫妄成為臨床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9]。
劉瓊與聶彬[10]研究顯示,老年全身麻醉術后患者發(fā)生譫妄可能受到白蛋白、基質金屬蛋白酶水平、復蘇時間、合并衰弱等因素影響。李小莉[11]報道提出,老年腹腔鏡手術中應用BIS 監(jiān)測下麻醉可減少丙泊酚使用劑量,縮短患者蘇醒和恢復時間,避免血流動力學劇烈波動,降低術后譫妄的發(fā)生,使麻醉應用更加安全。本研究同樣采用BIS 監(jiān)測胃癌手術患者的麻醉用藥,結果顯示:觀察組給藥10 min和給藥30 min 時HR、MAP 和SpO2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BIS 監(jiān)測全麻可以有效保持血流動力學指標的穩(wěn)定性。究其原因可以發(fā)現(xiàn),主要由于BIS 通過具體的數(shù)值反映患者當前所處的麻醉深度,客觀指導麻醉藥物用量,減少因經(jīng)驗不同產生的用藥差異,有效避免麻醉過深,保證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縮短患者蘇醒與恢復時間[12],正如本文所見,觀察組丙泊酚用量少于對照組,蘇醒時間、離開蘇醒室時間、拔管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譫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證實,老年胃癌手術全麻過程中應用BIS 監(jiān)測不僅能夠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同時也縮短麻醉清醒時間,降低術后譫妄的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