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主力突圍轉移,毛澤東、毛澤民、毛澤覃三家人在賀子珍父母的家中見了一面這是他們兄弟三人最后一次團聚
毛澤覃身材修長、外表俊朗,和毛澤東很像。毛澤覃與毛澤東都屬蛇,相差12歲。他是跟毛澤東相處時間最長的弟弟,從1918年隨毛澤東到長沙讀書,到1923年由黨組織派遣到常寧,毛澤覃一直在毛澤東身邊。兩人都生性好強。
1930年冬,毛澤覃被任命為中共贛西南特委委員兼后方辦事處主任,駐扎在江西君埠,主要做“擴紅”工作。12月26日,毛澤東率紅軍總前委領導機關前往君埠,在路上看見兩個荷槍的紅軍戰(zhàn)士強行押著一個青年去當兵,那青年的母親跌跌撞撞地跟在后面,邊哭邊叫。毛澤東見狀,喝住兩個戰(zhàn)士,厲聲批評:“擴大紅軍是當前的重要任務,但當紅軍要自愿呀!你們怎么能這樣把人擄走?你們是哪個部隊派來的?我去找你們的領導!”兩個戰(zhàn)士說:“我們是贛西南地方紅軍,是后方辦事處毛澤覃主任派我們來征兵的,因為任務很重,我們不得不這樣。”
毛澤東一到君埠,就派人把毛澤覃叫來,狠狠訓了他一頓,毛澤覃不服,兄弟倆大吵起來。毛澤覃說:“反‘圍剿在即,‘擴紅任務繁重,不這樣做無法完成任務……”
毛澤東大發(fā)雷霆:“你就可以不顧黨的政策嗎?你就可以胡亂抓人嗎?”兩人越吵越兇。毛澤東氣得舉起手來要打毛澤覃,毛澤覃見勢不妙,不敢再吵。毛澤東要他作出書面檢討,并去向老大娘賠禮道歉。毛澤覃雖然檢討了自己的錯誤,但心里有氣,思想未通,曾幾次在同志們面前抱怨大哥火氣太盛,批評方式不當,好像兄長就是家長,讓人受不了。
毛澤東晚年回憶毛澤覃時,動情地說:“我的弟弟是個堅定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他受了我的影響,在革命隊伍里不甘落后,長了不少見識,懂得了許多革命道理。1927年8月初,他到了南昌,卻沒有趕上南昌起義,一個人走了幾百里路,困難重重,沿途當叫花子,向小攤販討飯吃,后來,總算在臨川城外追上了部隊,成了朱德的‘特遣大使,上井岡山與我聯(lián)絡,實現(xiàn)了‘朱毛會師,并創(chuàng)建了井岡山第一個黨支部,他任書記。想到以前在江西君埠的爭吵,我對弟弟缺乏民主,甚至動輒想用拳頭來制服,承襲了父親的家長專制作風,太不理智,太不應該?!?/p>
“也許我弟弟是遺傳父親的基因,性子也急躁。他第一次聽到我在中央蘇區(qū)受到不公平對待時,從不吸煙的小弟弟,突然向房東要了一袋旱煙,猛吸一口,嗆得他連聲咳嗽許久,眼淚都嗆出來了。那時我完全陷于孤立,不但沒有一個人上門,連個鬼也不上門,我的弟弟便抽空常來看我,為我解悶。后來他翻閱《斗爭》雜志,看到一篇題為《什么叫進攻路線》的署名文章,矛頭直指鄧、毛、謝、古,說這四人是‘反黨的派別和小組織的領袖。我弟弟氣得血涌腦門,立刻病倒,燒到39℃,我和子珍連夜去幫他請醫(yī)生……直到開始長征了,我也無法把他帶走……”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主力突圍轉移,毛澤東、毛澤民參加突圍轉移,毛澤覃留在蘇區(qū)打游擊。毛澤東、毛澤民、毛澤覃三家人來到瑞金塔下寺,在賀子珍父母的家中見了一面,就分手了。這是他們兄弟三人最后一次團聚。
毛澤覃把懷孕的妻子護送到會昌縣白鵝洲碼頭,坐船北去贛州,然后率紅軍獨立師南下閩贛邊界打游擊。1935年4月25日,他帶領游擊隊在瑞金黃鱔口一座名叫紅林的大山中被敵人包圍。在突圍時,毛澤覃中彈犧牲,年僅30歲。后來,敵人從他遺體衣袋里找出一張染著鮮血的毛澤東照片,照片背面有毛澤東題贈他的字,才知死者是毛澤東胞弟。
這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的第七天,毛澤民從紅軍繳獲的一個電臺中聽到毛澤覃犧牲的消息。他匆匆趕往毛澤東家,把不幸的消息告訴大哥。兄弟倆沉浸在悲痛之中。
“我弟弟還不到而立之年,就為革命獻出了青春?!倍嗄旰?,毛澤東憶及兄弟兩人的那次爭吵,責怪自己當時態(tài)度太生硬,個性太強,深感內疚:“我這個人心高志大,不屑于雜務,喜歡四處闖蕩,不愿隨老父種田;二弟澤民忠厚溫良,只讀了幾年私塾,就輟學務農,持家理財,成為父親身邊的一位好幫手;三弟澤覃比我小許多,天性機靈、淘氣、頑皮,膽子大,天王老子都不怕,父母管他不住,只有我能管住他。通過君埠的激烈爭吵,我發(fā)現(xiàn)我的脾氣比他更急躁,更不冷靜,以致爭吵過度,影響也不好,我有責任??墒乾F(xiàn)在弟弟為革命犧牲了,我再也無法向他解釋和致歉了?!?/p>
1959年,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第一次回鄉(xiāng),在韶山故居看到毛澤覃遺像時,他深情地說:“這是我澤覃六弟(家族排行第六)。澤覃很聰明,他的膽量比我還大哩!”
(責編/陳小婷 責校/張超 來源/《毛澤東情感實錄》,張鵬、張明林著,紅旗出版社2013年9月1日第1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