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莎
課堂管理指教師組織課堂進行的方式、方法,實際上是教師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保證課堂有效、有組織、有紀律地進行。課堂管理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是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一般而言,課堂教學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課堂教學常規(guī)事務的安排、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建設、課堂教學秩序的維持和課堂教學活動的推進等(陳時見 2002)。有些學者認為課堂管理還有顯性環(huán)境這一說法。課堂管理的顯性環(huán)境(物理環(huán)境)主要指教室的設計風格,即色彩搭配、桌椅擺放、光線、多媒體設備等,它會潛在地影響學生的學業(yè)成就。在色彩柔和、擺放整齊、光線明亮、設備齊全的環(huán)境中進行教學活動,師生都會身心愉快、精神抖擻,學習熱情隨之提高,教學質量得以提升(June Trop Zuckerman 2000)。埃默和斯托夫(Emmer&Stough 2001)將課堂管理定義為教師創(chuàng)設課堂環(huán)境、維持秩序、鼓勵學生合作和處理紀律問題的活動。對于課堂管理這一問題的看法,韋伯斯特·斯特拉頓、萊因克、赫爾曼等(Webster-Stratton,Reinke&Herman,et al.2011)強調課堂管理還應考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阿克巴里和博盧里(Akbari&Bolouri 2015)則認為,除了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和建立秩序外,課堂管理還應考慮如何保持學生的注意力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對英語專業(yè)本科大學生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課堂管理直接關系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效率;如果教師不能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那么學生學習行為的效率將會非常低。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對課堂的管理,保證課堂有序、平穩(wěn)地進行,使學生注重課堂學習過程,有效掌握知識點,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實現(xiàn)課堂管理目標。
課堂管理的目的是實現(xiàn)有效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更好地學,讓教師更好地教。目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從傳統(tǒng)的線下課堂教學慢慢轉移到以傳統(tǒng)教學為主、以線上教學為輔的課堂教學模式。然而,大學英語教師的線上教學并不能實現(xiàn)有效的課堂管理。有鑒于此,如何實現(xiàn)線上大學英語課堂的有效管理成了線上課堂教學的一大難題。下面,主要分析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線上課堂表現(xiàn)及所出現(xiàn)的課堂問題,探究在線上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課堂管理,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課程教學目標。
不可否認,在無法進行線下集體性授課時,線上教學無疑是一種便捷且高效的授課方式。線上教學是教學方式、教學觀念的重大變革,它不僅能夠突破時空限制,還能夠減少線下通勤時間,給學生留出更多的學習時間。然而,在進行線上教學時,教師并不能精準地掌握電腦另一端的學生是否在認真聽課。線上課堂是否有效,如何在與學生互相看不見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如何讓學生在線上授課中學有所得,高效且有效地進行學習成了教師的一大難題。在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線上授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線上教學英語課堂管理主要面臨以下困境:
在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線上授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拉遠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師生雙方均在看不見彼此的網(wǎng)絡上交流,學生的學習行為狀態(tài)和師生的互動都不再能夠被直接感知(薛曉斌、韓佳琦 2020),這會導致教師對課堂及學生整體學習情況的掌握及把控難度增大;導致學生變得不善言辭、沉默寡言,不愿意互動,甚至逃課。教師無法及時、全方位地掌握整堂課的進程,更不用說遇到課堂問題隨機應變了,抑或根據(jù)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相應地調整授課計劃和內容;無法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更不用說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提問、指導了。
線上教學對學生的自制力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很多學生并沒有足夠的能力抵擋電子產(chǎn)品的誘惑,尤其在線上課堂中,教師無法與他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無法對其進行實時監(jiān)控和精準把握。在英語線上課堂中,學生聽課專注度不高的情況屢見不鮮,更甚者會出現(xiàn)掛機、逃課等現(xiàn)象,做著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斑吢犨呁妗钡默F(xiàn)象違背了線上課堂教學的初衷。通過具體的英語線上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教師的講和學生的學存在分離的情況,即使在教師備課充分、認真講授的情況下,由于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低,專注度不高,聽課效率也會相應降低。
在線上課堂中,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實時監(jiān)督、精準把控。抽象的課堂環(huán)境弱化了教師在課堂中的存在感,學生的學習行為及教師的教學行為都不能被彼此真正感知。對于學生是否真正融入課堂、是否緊密跟隨教師的講課步伐、是否理解與掌握了所授內容等,教師都無法進行精準把控。同時,線上課堂的弊端如掛機、逃課等現(xiàn)象導致學生課堂互動減少、參與度不高?,F(xiàn)代教學強調翻轉課堂,注重“以學生為中心”,讓其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則是指導者,要把課堂交給學生,要求其在課前預習和課堂討論后能夠分析與總結相應的知識點。其間,教師補充講解學生講解不到位或者缺少的部分,同時總結整體內容。然而,在英語線上授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經(jīng)?;卮饐栴}的學生總是那么幾個人,很多學生沉默寡言。如此現(xiàn)狀會導致師生互動減少,課堂參與度降低。
現(xiàn)代課堂要求教師角色多元化,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線上教學中,教師應課前做組織者,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預測課堂上可能發(fā)生的情況;課中做教學的引導者、促進者,推動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課后做信息提供者,為學生答疑解惑,從而彌補線上教學不能及時進行師生互動的缺點。同時,教師在選擇教學資源時不能“唯課本論”,應認真遴選適合的課外教學資源,提高課堂吸引力,促進學生學習,提高課堂管理效率。
目前的大學英語課堂實踐性不強,以“教”為中心,以考試過級為導向,課堂教學方式和教學目標較為單一,偏向理論知識學習,忽視了課程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導致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走神、分心等不良表現(xiàn)。教師應根據(jù)具體的課堂內容及知識點類型,盡可能地創(chuàng)新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利用線上教學的即時性、交互性,改變注重理論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將更多與實踐有關、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內容融入課程設計,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課堂學習效率的目的。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等充實課堂內容,使課堂能在傳授知識的前提下有趣地進行,如播放與英語課堂內容有關的視頻、音樂等,改變傳統(tǒng)大學英語課堂枯燥的特征,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的關注度。
在線上英語課堂學生課堂互動少、課堂參與度低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提高其課堂參與度,讓其全程深度參與課程設計、實施、評價及反思的過程,促進其自覺、主動地學習。例如,教師在線上授課過程中可以采取連麥、視頻及微課展示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生在展示微課的過程中能夠保持頭腦清醒,及時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課堂參與度。同時,微課的展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的不足,提高其實踐能力。在學生展示微課時,教師要進行一定的評價,提出改進的意見。同時,評價等級的設置應合理化、指標權重賦值須精確化、評價內容涵蓋要全面化,充分體現(xiàn)高校課堂管理的學術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這樣,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會得到提高。單純的教師講授會使課堂教學變得無趣且學生無法參與其中,教師可通過以上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英語課堂活動,加強與教師和同學的互動,提高課堂參與度,高效地習得知識和技能,提高綜合素質。
現(xiàn)代教育觀更加民主化、制度化、終身化。所謂現(xiàn)代化,是由一系列涉及教育不同層面、不同方面的思想觀和價值觀有機構成的復雜系統(tǒng)(張斌賢2020)。由于線上授課無法精準掌握學生具體學習狀態(tài),教師可以在課后增加對他們的關注度,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yè),在其上交作業(yè)后進行相應的修改、指導、反饋。在線上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可提前布置相關課程學習任務,讓學生先自主解答,再在課堂上分享問題的答案,最后教師分析和講解。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深入了解他們的具體學習情況,如是否對課程內容有深入理解、是否認真聽課等。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口語類實踐作業(yè),掌握其整體學習情況。這樣,教師在英語線上授課過程中將不會出現(xiàn)無法進行或者進行因材施教難度較大的問題。同時,該過程能夠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進行檢驗,也能在提問的過程中線上監(jiān)督他們,從而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和課堂參與度,促進線上英語課堂管理效率的有效提高。
大學英語線上授課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教師掌握課堂難度增大,難以實現(xiàn)因材施教;學生聽課專注度不高,聽課效率低;師生互動減少,學生課堂參與度低等。針對這些問題,結合教學實踐,探索出以下方法:創(chuàng)新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關注度;加強英語課堂師生互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設置課后作業(yè),提高課后關注度等。良好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及英語課堂管理模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教師根據(jù)不同的英語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進行相應的設計并付諸實踐。此外,教師還需要不斷努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探索大學英語專業(yè)線上教學及課堂管理的新方法,為進一步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良好的大學英語線上教學及課堂管理提供新思路、探索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