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嘉綠苑小學 任柯達
口語交際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第一學段的孩子來講,口語交際活動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谡Z交際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學習語言文字的興趣,提升孩子正確、恰當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增強孩子學習語文的自信,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較好的基礎。
童本課堂是以兒童為本、以學生為本、以發(fā)展為本的課堂,是兒童自主參與、自主學習、自主交流、自主探究的課堂。面對第一學段的孩子,教師在教學口語交際時,不應以成人化的思維去設計口語交際教學,而是應該以兒童為本,立足童本課堂,開展童本化口語交際活動,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式提升口語交際課堂的趣味性。
為了更好地開展童本化口語交際活動,教師可以在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時建構“3C”體系?!?C”體系即圍繞童境(Children's Environment)、童趣(Children's Interest)、童評(Children's Evaluation)三大核心要素建構而成的童本課堂教學體系。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童本交際情境、激發(fā)童本交際興趣、引導童本交際評價,童趣化口語交際課堂,提升兒童的交際能力。
案例一:統(tǒng)編版語文二上口語交際《商量》
師:今天打掃教室衛(wèi)生的值日生一共有四人:小許、同桌小鄭、勞動委員小李、好朋友小麗。小鄭今天上午和小許因為一點小矛盾發(fā)生了爭吵。小許的外婆生病住院了。小許想早一點離開學校,和媽媽一起去醫(yī)院看望外婆。小許請求小李、小麗或小鄭幫忙分擔值日工作。如果小李和小麗都不愿意幫忙,小許只能跟小鄭去商量。如果你是小許,你會怎么跟小鄭商量呢?讓我們幫助小許挑戰(zhàn)難題吧。
生1:小鄭,我外婆生病住院了。醫(yī)院離學校有點遠。我想早一點走,去看望外婆。你能不能幫我掃一下地?
生2:不可以。
生1:我掃第三大組的地面,第四大組的地面你幫我掃,可以嗎?
生2:不可以,我不想幫你掃地。如果你先走,我會去告訴老師的,跟老師說你偷懶。
生1:求求你,上午跟你吵是我不對。
生2:我不會原諒你的。我不會幫你的。
師:商量失敗了。但是“小許”在商量時能夠運用商量的語氣,而不是命令的語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如果你是小許,你會想什么辦法?
生3:小許可以跟媽媽商量,把去醫(yī)院的時間改一改。
生4:小許可以和老師商量,請求老師的幫助。
教師在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時,應該構建源于兒童生活的口語交際情境,這有助于提升兒童在口語交際時的親身代入感,使兒童在口語交際時有話可說。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時沒有建構一個貼近兒童生活、基于兒童本位的口語交際情境,從而導致兒童在進行口語交際時難以融入角色,使得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在案例一中,教師建構了一個貼近兒童校園生活的口語交際場景,讓口語交際的場景為兒童所熟悉,拉近口語交際教學與兒童之間的距離。面對拒絕時,學生能夠繼續(xù)使用商量的語氣,這體現(xiàn)了學生口語交際時的文明禮貌素養(yǎng)。教師引導學生遇到商量失敗的情況,不生氣,不運用命令的語氣,注意商量言辭的禮貌。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將學生的思維導向更深的層次。
案例二:統(tǒng)編版語文一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
在教學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時,教師請小朋友扮演小兔這一角色,給小朋友戴上小兔子的頭飾,跟小朋友對話,展開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
師:小朋友,你現(xiàn)在變成了童話故事里的小兔子,遇到了一個大難題——如何把這個大南瓜運回家。小兔子,你有什么好辦法解決眼前這個難題?請告訴我吧!
扮演小兔子的學生分享把南瓜運回家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為什么分享這個方法。
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在四人小組內開展生生交際互動,請組內一個孩子扮演小兔子,分享把南瓜運回家的辦法。其他組員認真傾聽,對辦法進行評價。教師關注每個小組交際活動的開展情況,引導小組交際活動中每個孩子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在案例二中,教師在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時,帶領孩子們走進趣味盎然的童話課堂,引導孩子扮演童話故事中的角色“小兔子”,激發(fā)了孩子參加口語交際活動的興趣。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面臨困難的小兔子,將如何把大南瓜運回家當成是自己的事情,在充滿童話色彩的語境中生成強烈的表達熱情。這份表達熱情促進了“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個教學重點的落實。
案例三:統(tǒng)編版語文一下口語交際《一起做游戲》
師:今天,我們一起玩一個游戲——“你畫我猜”。這個游戲很有趣。知道這個游戲的小朋友,可以向其他小朋友們介紹這個游戲的玩法嗎?
學生向其他小朋友們介紹游戲的玩法。教師在學生介紹時引導學生說清楚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學生可以用恰當?shù)膭幼鬏o助介紹游戲。
教師請學生玩“你畫我猜”游戲。同桌兩人一組,玩猜詞語的游戲,其中一個人提示,另一個人猜詞語。提示的小朋友可以說話,也可以做動作,但不可以說出詞語中出現(xiàn)的字。教師關注每個孩子的游戲狀態(tài),鼓勵每個孩子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并且進行適當指導,在游戲中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案例三中,教師引導小朋友們玩“你畫我猜”游戲,創(chuàng)設有趣的游戲情境,引導學生在游戲中提升口語交際能力。如何把游戲介紹清楚是口語交際的難點。教師引導學生說清楚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鍛煉了學生有條理地進行表達的能力?!澳惝嬑也隆庇螒蚴菍W生喜愛的兒童游戲,所以學生在玩“你畫我猜”游戲時會充滿熱情。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一邊說,一邊做動作,在感受到口語交際魅力的同時掌握教學重難點。
案例四:統(tǒng)編版語文一上口語交際《我說你做》
師:剛才我們已經一起體驗了“我說你做”游戲。請小朋友們結合做游戲的經驗想一想,說一說,圖中的這個小朋友為什么沒有按要求做呢?
全班交流。
生1:可能因為這個小朋友沒有認真聽。
生2:可能因為這個小朋友沒有聽清楚游戲的指令。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在一起做“我說你做”這個游戲時,發(fā)出游戲指令的小朋友要大聲說話,讓做游戲的其他小朋友都可以聽到游戲指令。做的人要注意聽游戲指令,認真聽別人說話,這樣才能做對動作。
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我說你做》一課在教材里配有游戲情境圖,向學生展現(xiàn)了生活中的游戲情境。在圖中,最左邊的小女孩發(fā)出了“請你抬起一條腿”的游戲指令,大部分小朋友按照游戲指令做對了,但是有一個小朋友沒有按要求做。在案例四中,教師借力情境圖,激發(fā)童趣,引導學生結合情境圖想一想圖中小朋友沒有按要求做的原因,進而讓學生自主體悟口語交際的要點:注意聽別人說話。
教師在教學口語交際時,可以向其他學科借力,降低口語交際活動的難度,激發(fā)學生主動表達的熱情,從而更好地開展口語交際教學。
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我說你做》一課是一年級學生入學后接觸的第一堂口語交際課,其教學重點是:能夠學會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大聲說話,讓別人可以聽到;在別人說話時能夠注意聆聽。教學目標看似容易達成,但是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本次口語交際具有一定的難度。部分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注意力難以集中,未養(yǎng)成注意傾聽的習慣,也有部分學生不夠自信,不敢大聲說話,羞于表達。面對這種現(xiàn)狀,教師借力體育學科,建構為小朋友們所熟悉的體育課教學場景。在體育課堂上,教師發(fā)出運動指令,小朋友們按照指令開展運動。教師請一個小朋友擔任小小體育老師,模仿體育老師發(fā)出運動指令。教師請其他小朋友按照運動指令開展運動,逐步引導小朋友們學會大聲說、注意聽。
小學低年級口語交際評價的開展要有助于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效果。口語交際評價的開展以提高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為目標。
教師借鑒少先隊雛鷹爭章的形式,開展口語交際爭章活動,設置“小小禮儀家”章、“小小演說家”章、“小小交際家”章和“小小傾聽者”章,激發(fā)學生提升自身口語交際能力的內驅力。
一個人是否懂禮貌可以從這個人與他人的交流言語中體現(xiàn)出來。文明禮貌地與他人交流溝通,可以提升交流雙方的愉悅感,使語言交流變得愉快,使他人樂于與你交流對話。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文明有禮的交流用語習慣。例如,教師在教學口語交際《請你幫個忙》時,要引導學生在交流時有意識地使用禮貌用語“請”“請問”“您”“您好”“謝謝”等,并且讓學生認識到這些禮貌用語背后顯示出的文明素養(yǎng),自覺地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習慣。
為了具體評價學生在日常交際中是否有禮貌,教師把評價項目具體化,設計“小小禮儀家”評價單。教師請學生根據(jù)“小小禮儀家”評價單開展小組合作互評?!靶⌒《Y儀家”評價單包含以下三個評價項目:是否使用禮貌用語,語氣是否合理,態(tài)度是否自然大方。三個評價項目均表現(xiàn)良好的小朋友爭得“小小禮儀家”章。
學生在講述故事和自己的見聞時,教師要關注學生講述語言的完整性、通順性和準確性。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小朋友在講述故事時做到清楚、完整,在此基礎上,使用修辭手法、表情、動作等讓故事講得更加生動。但由于學生處于低年級,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情開展教學,不可以拔高講述的要求。
教師向學生明確“小小演說家”章的爭章規(guī)則,學生根據(jù)“小小演說家”評價單開展小組合作互評?!靶⌒⊙菡f家”評價單包含以下五個評價項目:聲音是否響亮,表達是否自信,表達是否清楚,表達是否完整,表達是否生動。五個評價項目均表現(xiàn)良好的小朋友爭得“小小演說家”章。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學校生活和校外生活,教師要激發(fā)小朋友們表達自我的熱情和交際交流的積極性,提升小朋友們交流的內驅力,并且引導小朋友們在交際時注意自身的交際態(tài)度、表達情況,進而提高低年級小朋友的口語交際素養(yǎng)。在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明確“小小交際家”章的爭章規(guī)則,學生根據(jù)“小小交際家”評價單開展小組合作互評。“小小交際家”評價單包含以下五個評價項目:交流是否積極,交流是否自信,態(tài)度是否大方,表達是否清楚,態(tài)度是否禮貌。五個評價項目均表現(xiàn)良好的小朋友爭得“小小交際家”章。
傾聽能力是學生口語交際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能否較認真地傾聽他人的話語,對學生能否較好地進行口語交際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在評價學生口語交際活動的表現(xiàn)時,不能忽視對學生傾聽能力的關注和培養(yǎng)。例如教師在教學口語交際《聽故事,講故事》時,要引導學生在其他小朋友講故事的時候,學會集中注意力傾聽故事的內容,并且對講故事的過程和效果進行點評。
教師向學生明確“小小傾聽者”章的爭章規(guī)則,學生根據(jù)“小小傾聽者”評價單開展小組合作互評。“小小傾聽者”評價單包含以下三個評價項目:能否安靜地聽故事,能否記住主要內容,能否進行恰當評價。三個評價項目均表現(xiàn)良好的小朋友爭得“小小傾聽者”章。
教師可以組織開展一系列與口語交際相關的比賽,例如講故事比賽、分角色表演比賽等。學生通過比賽,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綜合素養(yǎng)。
教師在開展口語交際教學后,可以開展與口語交際教學主題相同的寫話教學,以促進學生寫話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學口語交際《一起做游戲》后,教師可以引導小朋友們寫一寫和同學一起做游戲的場景與做游戲時發(fā)生的趣事,鍛煉學生的寫話能力。
教師可以布置有關口語交際的課后作業(yè),以作業(yè)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課堂之外有意識地運用課堂上學到的口語交際知識進行口語交際,幫助學生鞏固口語交際知識。除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自主地進行口語交際,在日常生活中練習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
童境的建構、童趣的提升、童評的運用,對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要圍繞童境、童趣、童評三大核心要素,建構“3C”體系,開展童本化口語交際教學,以激發(fā)低年級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興趣,進而提高低年級口語交際課堂的教學效果,促進口語交際教學目標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