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楊
2019年,一部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橫空出世,截至2019年12月28日,這部國產動畫電影票房最終突破50億元,成績位居國產動畫電影榜首,也打破了動畫電影內地首日、單日、首周、單周票房紀錄。這股國產電影風潮并未停歇,而且越刮越盛。
從我國本土動畫電影發(fā)展歷程來看,經歷了萌芽期、起步發(fā)展期和漫長的探索期,如今整個行業(yè)正處于中國動畫百年的歷史節(jié)點。在市場表現方面,國產動畫電影口碑越來越好,國產替代進口不斷提速,國產IP特色化發(fā)展也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不久前公布的首屆中國北京動畫周的國產動畫片單中,多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產動畫電影都在片單行列,包括中國首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1941)、首部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首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中國首部繪本動畫電影《向著明亮那方》,以及新國風動畫代表IP《白蛇》系列、《新神榜》系列等。不難看出,經過近幾年的市場培育,國產動畫電影已經有了牢固的受眾根基,其中的精品力作在吸引力方面更是絲毫不遜于歐美日韓進口作品。
國產動畫電影的全面崛起,得益于從業(yè)機構專業(yè)的匠心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創(chuàng)新與投入。以創(chuàng)下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天花板的爆款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例,其無限風光的背后,是知名動畫導演餃子歷經10年的堅守與打磨。尤其是在面對美國、日本等海外大廠殘酷競爭的情況下,本土創(chuàng)作者們在頂住壓力的同時不忘探索前行,最終迎來了行業(yè)的春暖花開。以今年暑期檔國產動畫電影百花齊放的盛世局面來說,多部作品憑借優(yōu)秀的內容制作贏得了市場肯定。其中,《長安三萬里》打破多項影史紀錄,首映日票房就高達5992.3萬元。這部劃時代之作不僅全景式還原大唐畫卷,更是通過對人物、故事的生動演繹,從歷史、文化等新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而從消費端來看,國產動畫作品近年來從低幼動畫(代表作為《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合家歡動畫(代表作為《大耳朵圖圖》)為主體,向全年齡化動畫(代表作包括《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逐漸延伸。從票房表現來看,可以為不同年齡和知識層觀眾帶來審美愉悅感的全年齡化動畫逐步成為產業(yè)潮流,也進一步推動國產動畫創(chuàng)作主題、內容的延伸和拓展。在此基礎上,隨著年輕消費群體全面崛起,他們逐步成為國產動畫增量市場主體。強大的文化消費欲望和可支配收入提升,也驅動著國產動畫不斷下沉,更接地氣的新作品開始將三四線城市用戶納入深耕重點。
從行業(yè)整體發(fā)展趨勢來看,目前我國動畫產業(yè)在新形勢下充滿著發(fā)展機遇和種種挑戰(zhàn)。隨著全民文化自信逐漸提升,國潮文化逐漸興起,更多元的題材類型構成了百花齊放的創(chuàng)作新局面。與此同時,隨著受眾市場不斷成熟與拓展,疊加技術創(chuàng)新升級的推動,孵化原創(chuàng)IP、挖掘內容潛力已經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核心課題。尤其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為代表的新國漫作品全面崛起,直接帶動受眾全年齡化,也讓國產動畫電影IP內容創(chuàng)作全面升級。
結合動畫電影消費者偏好及趨勢分析,和歐美、日韓等西方動畫作品不同,中國傳統文化IP具有廣泛的受眾基礎。以近幾年的票房表現來看,國產動畫電影中以IP改編類作品票房優(yōu)勢最為突出。數據顯示,近幾年來,IP改編類國產動畫以47%的數量貢獻了82%的國產動畫票房。其中,傳統神話改編票房最具優(yōu)勢,以17%的數量貢獻54%的國產IP改編類動畫票房?!赌倪钢凳馈贰督友馈贰栋咨摺返认盗懈菍覍宜⑿缕狈考o錄。
與此同時,隨著觀眾的觀影需求質量不斷提升,對于動畫品質有更高要求,再加上全年齡化趨勢加深,一些角色具有成長性、富含幽默與正能量的作品,越來越受觀眾期待。在票房取得佳績的優(yōu)秀國產動畫電影,也體現出了“老少皆宜”的優(yōu)勢。尤其是對數量龐大的成年觀眾來說,除了基本的觀影體驗之外,他們更注重在影片中獲得人生體悟和自我反思。因此,在作品主題和內涵方面,關于夢想的力量、人的成長以及對生活的隱喻式書寫等,都成為國產動畫電影新的創(chuàng)作方向。
此外,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動畫電影與現代科技的融合應用,讓影視產業(yè)全面進入新智媒時代。國產動畫電影產業(yè)格局也逐步迎來顛覆性變革,尤其是在技術層面,虛擬現實、交互影像、動作捕捉等數字化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這讓相關作品的人物設計、影像表達、視覺效果升級有了更為廣闊的創(chuàng)新延伸空間。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從長遠來看,國產動畫電影的發(fā)展根基依然在于IP和故事本身。其中,富有中國傳統文化和東方美學魅力的故事題材,是國產動畫的優(yōu)勢所在。然而迄今為止,故事內容簡單、過于套路化,依然是很多作品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一系列成功的票房案例不難看出,中國很多傳統文化題材就是最好的故事藍本。只要是基本貼合原著,并在此基礎上做擴充或演繹的改編方式,改編容錯率相對較高,基本都能達到預期的市場回報率。如果在世界觀、人物、故事架構符合原著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細節(jié),則會讓作品錦上添花。尤其隨著AI技術等眾多數字科技的廣泛應用,細節(jié)豐富且具有中國美學風格的畫面制作,正在成為國產動畫電影的加分項。
如今年1月,由北京出品的動畫電影《深?!吩诖汗?jié)檔一戰(zhàn)成名。這部耗時7年打造完成的精品國產動畫之所以深受觀眾喜愛,就是因為它將傳統水墨與三維動畫相結合,呈現出一個色彩斑斕、充滿想象力的深海世界。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成就了《深海》的票房奇跡。
隨著越來越多的作品擺脫陳舊套路,回歸真情實感,國產動畫電影的市場成長土壤也越來越優(yōu)渥。目前,我國多個城市都已將發(fā)展國產動畫產業(yè)作為城市產業(yè)發(fā)展的核心舉措之一。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市出品的《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雄獅少年》三部作品貢獻超11億票房,在當年全國動畫電影票房中占比27.5%。去年,全市動漫總產值已超過180億元。
此外,目前市場上的創(chuàng)作投入主體不僅包括央視動漫、光線影業(yè)、追光動畫、奧飛等行業(yè)知名老兵,更有游戲圈大佬米哈游、視頻平臺巨頭優(yōu)酷、文娛圈龍頭企業(yè)阿里影業(yè)等。多元化的投資創(chuàng)作主體紛紛進入賽道,充分表明了各方都看好國產動畫電影市場未來前景。
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動畫電影市場份額保持在10%-15%,和北美市場相比依然還有不小的差距,市場仍有較大發(fā)展空間。隨著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涌現,給大家“講述”一個又一個中國故事,國產動畫電影行業(yè)也將全面迎來黃金發(fā)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