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鑫寶 北京首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3
近年來,由于我國建筑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越來越被建筑行業(yè)所重視,且裝配式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與推廣到工程施工環(huán)節(jié)中。裝配式技術其優(yōu)點是使用成本較低,技術含量較高。在進行裝配式建筑施工作業(yè)時,必須事先預制相關構配件,然后在施工現場進行施工安裝,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建筑結構形式。與傳統的建造方法比較,這種方法受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較少且建造成本低,因此被建筑企業(yè)廣泛應用。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裝配式建筑的技術優(yōu)勢,切實提升工程建設的施工質量與經濟價值。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在城市建筑工程施工環(huán)節(jié)中,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工程施工模式,與傳統的建筑施工模式有所差異,這種建筑模式首先要將材料和設備運送到工程施工現場,然后在工程施工現場進行混合、澆筑、砌筑等一系列的工程施工處理過程,最終用來完成建筑結構的組建工作。這種傳統的施工方式會導致施工周期延長,而且在施工中的工作量也會相應的增大,包括施工人數、機械設備、施工材料等,從而導致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費用預算增大。由于裝配式建筑的自身對設計需求相對較高,在裝配式建筑的建設中經常會采用到通用的結構,因此對于通用的結構部件的質量控制以及安裝后的最終的效果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在裝配式建筑的施工過程中,施工環(huán)節(jié)使用到的構件信息、施工技術信息、施工的質量信息等具體信息都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收集、傳遞和管理,在施工過程中有非常高的信息化水平,而這樣的管理方式也使得施工過程變得更加的規(guī)范和科學化。由于裝配式建筑是一種非常創(chuàng)新的建筑工程施工模式,而且具有非常多的優(yōu)勢,因此在目前的建設過程中該方式受到了社會和相關建設單位的高度重視,在這種高度評價下,裝配式建筑的普及和使用也受到了更多施工行業(yè)的關注與認可[1]。
在裝配式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技術中將應用到的模板都在現場搭建與拆卸完成的,所以相關的材料回收再利用效率不高,從而導致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由于工程施工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比較嚴重,如木材、鋼筋、混凝土等也有可能出現損傷和侵蝕的問題,將會相應地加大施工材料的消耗。在裝配式建筑中,可以通過在工廠內的模具來進行相應的部件的加工,從而有效的減少了資源的實際需求。并且預制現場是完全或半封閉的,采用機械化、自動化的施工方法進行科學化的施工,在這種條件下,所有的材料都將按照標準化的工藝進行加工生產,可以大大降低對材料浪費帶來的影響,從而達到節(jié)約資源的目的。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其本身的規(guī)劃和建筑施工主要采用的是工廠生產模式,即由工廠對模具對建筑工程施工建設中所需的構造進行制作,通過避免傳統建筑工程中的質量問題,保證建筑構件規(guī)格和精度符合相關施工規(guī)范和標準,從而進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另外與傳統的手動操作相比,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設中裝配式施工技術的高效運用,既能夠最大限度地防止人工施工帶來的操作失誤,又能夠充分保證施工操作的精度,從而能夠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2]。
在傳統的建筑工程建設中,都是要按步驟進行的,在施工中有關工序都是具有先后、銜接的特點,很難保證施工的同步性。而裝配式建筑可以極大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首先,在裝配式建筑技術中,其中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模塊化,可以將項目分成多個模塊化,在不同的廠房內,可以同時對各個模塊化進行處理,從而大大縮短了建設的周期。其次,當有關部件建造完畢之后,工人們只需要按照設計框架將部件拼裝起來就行了,這樣既能確保項目的總體設計,又能加快項目的建設速度。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模式中,其具有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等特點,該施工模式的應用能夠在對建設工程生產過程和流程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其自身的完善性,從而增強施工人員的素質。此外,在建筑工程建設中,裝配式施工模式可以促進施工管理模式的進一步優(yōu)化,為保證施工管理工作與建筑工程建設基本需求相一致,相關建筑企業(yè)則需要在傳統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改良,使其能夠滿足工程施工要求,在促進工程施工管理質量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的同時,推動建筑行業(yè)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3]。
在傳統的建筑施工環(huán)節(jié)中,需要對施工過程進行反復設計,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需要考慮各個環(huán)節(jié)帶來的因素,在遇到不可控的因素的時候,很可能會出現超預算的情況。但是在進行了裝配式施工環(huán)節(jié)中,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可以極大地降低施工種類,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時還可以保證其在時間上得到保證,也能很短的時間內將其在工程現場的工作量進行有效的降低,降低了建筑行業(yè)的施工成本,從而實現了建筑工程經濟效益最大化。
在具體的建筑施工過程中,在進行整個建筑中的構件壓實安置處理工作前,施工人員一定要對地面進行分層壓實,以確保這些地面壓實不會因為整個建筑中的構件過沉而產生塌陷等問題,從而保證整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構件不會受到破壞。
為了保證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施工質量,施工人員必須根據不同的部件的多種特性,來設定有差異的施工要求,確保這些構件自身是否能夠在搞建筑中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防止這些構件在進行連接處理時出現較大的裂紋。同時,在主體建筑的防水使用周期內,要保證其與建設主體連接的部位不能發(fā)生滲漏、滲水的情況,這就對建筑構件提出了更高的防水、抗震、抗蝕能力的要求[4]。
構件施工運輸管理環(huán)節(jié)是整個項目的一個關鍵的部分,因為不同類型的建筑機械部件的主體外觀和結構特征都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裝送、運輸、裝卸的過程中,就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裝送、運輸設備,并對建筑部件的主體進行固定,防止建筑部件在裝輸、搬運、裝卸的過程中,會出現突然墜落、損壞等情況,從而確保建筑部件的安全、高效地運輸。此外,貨運站點的員工還應該對貨運車輛的運輸路徑進行科學的設計,盡量減少貨運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交通事故。
在正式施工前,要保證構件可以被制造出來,在裝配式建筑的施工過程中,構件的制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制造過程與工程工期的長短有很大的聯系,所以要保證構件的生產效率,而這往往與工廠生產設備的先進程度和施工人員生產構件的效率有關。在制造組件的流程中,首先,由相關企業(yè)將組件的圖紙設計出來,然后由工廠里的施工人員按照圖紙來制造出一個模板。在模板在制造完畢以后,要對其進行清洗,保證其表面的潔凈度,為倒模工作做好準備;其次,為了防止與工人的直接聯系,應將模具安裝在同一件上,采用各種方式密封,并將模具安裝在同一部位;最后,在澆注完水泥之后,要保證每一個零件的表面都是平整的。在此過程中,我們將對這些組件進行徹底的檢測,以保證它們不會有什么問題。對于梁體的預制構件,也采用相同的程序,只不過在預制構件墻體的過程中,要先確定好模板的類型,將其放置在面磚中;然后,選好分隔條,將滾筒讓面與磚的表面保持平整,然后用刷子將面磚固定起來,貼上分隔條這樣整個面磚的制作過程就完成了[5]。
在裝配式建筑的施工過程中,預制構件的連接效果與工程的建設品質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不同的構件之間具備了堅固的連接特性,那么就可以在提高工程抗震性的同時,還可以提高施工效果。在特定的剪力墻預制過程中,可以采用螺栓連接的方法來進行部件的加工,從而達到精確高效的目的。在具體的安裝過程中,可以從如下幾個角度來把握,首先,下層板鋼筋材料要伸入內墻預制預留板螺栓孔,其次,向螺栓孔中加入一定的水泥砂漿,在完成螺栓固定后,使得各部分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連接,成為一個整體。最后,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將螺栓安放在結構中央,從而提高了剪力墻的穩(wěn)定性,確保了后續(xù)施工的順利進行。
在進行疊合板安裝施工的作業(yè)時,要針對其本身的質量,在前期進行檢查和控制,防止因為其存在的問題而影響整體施工建設的效果。此外,對于疊合板的安裝,也有著十分嚴格的操作程序,這就需要施工技術人員在正式開始項目的時候,對這一操作程序進行完整的掌握和學習,以便為自己的實際工作奠定足夠的基礎。施工人員要加強對預制疊合板的安裝的關注,在安裝的時候要按照工作程序,按照特定的步驟來進行,并且要在安裝的時候對其進行檢測,防止在安裝的時候發(fā)生問題,從而可以及時的改正問題,降低工作中的錯誤。另外,由于層壓板比較輕,所以很容易被破壞,所以在取放時要注意層壓板,以免層壓板與其它物質產生撞擊而被破壞,從而增加了物質開支。
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中,要注意做好預制疊合板的安裝。在具體的安裝過程中,要確保與工作層的距離是300mm,要嚴格的按照步驟和步驟進行安裝,并在這個過程中做好校對,若有缺陷,要立即進行改善,減小安裝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在這個過程中,還必須要做好對疊合板的防護,在這個過程中要小心地拿起,以免出現材料浪費和撞擊的現象,從而有效地提高吊裝效果。在疊合板安裝過程中,還必須在底部做好臨時支架的設置,確保各支架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在疊合板安裝完畢后進行拆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若采用兩層結構,必須按規(guī)定做好兩層支撐的搭接。要把上面的層壓板固定好,當固定好之后就開始澆注水泥,等水泥完全固化之后就要對層壓板的強度進行測試,通過測試來提高建筑的質量,又可以提高建筑的穩(wěn)定性,同時還可以為現場建筑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 環(huán)境[6]。
在裝配式的建造過程中,大多數的零件都是由廠家進行組裝,組裝好之后再運送到工地上。在現場進行連接,當聯接過程中出現各種部件間的沖撞問題,從而造成損壞問題。此時,利用BIM 技術的實用性,可以對各組件進行科學的協調,從而避免沖突,從而降低組件受損的幾率。在BIM 技術的具體應用中,5D 模型的構建能夠對施工現場進行有效的仿真。首先,我們可以將現場的細節(jié)以資訊的形式上傳,然后從各個方面仔細地對建設狀況進行分析,發(fā)現問題后再將其歸類,并將相應的地區(qū)標注出來,并按照具體的情況來進行問題的難度分析,確保工作人員可以足夠的關注到這些問題。除此之外,若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了問題,還可以與BIM 技術相結合,對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并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確保項目的正常開展,同時確保項目的質量。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會有多個不同的參與者,這些參與者包括了供應商、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政府部門、業(yè)主等。每個參與者都會對建筑提出自己不一樣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對各方面的提出的要求進行準確地掌握的下,將各方的需求達到一致的目的,是影響設計施工的一個重要原因。在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構件不符合建筑要求、施工問題需要各方協商、參與解決等問題,導致工期延長的情況并不罕見。因此,進行生產過程一體化,能夠提高各方面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能力,從而創(chuàng)造出“設計——生產——施工”的一體化環(huán)境,還可以使用集成化交付模式,推動建筑流程的穩(wěn)定成長。另外,要做到應用系統的集成,即應用系統的單一登錄,多個應用系統的數據共享,以及多個參與主體之間的協作。
在建設的時候,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在構件入場的時候,要可以對其進行檢驗,將不能使用或者損壞的構件進行退還,并對構件的證明文件進行檢驗;第二,對工地上的員工進行有效的管理,以確保他們能按施工方案進行施工;第三,要建立專業(yè)化的監(jiān)理隊伍,讓他們可以在工作中進行專業(yè)化的監(jiān)理工作,確保工程質量達標。在管理過程中,還必須要有相應的記載,以照片、文字等形式進行表現和保留。在這其中,應掌握如下幾點:
首先,在連接裝飾瓷磚構時,需要確保完成性方面處理良好的狀態(tài);
其次,組件裝配之前要對套筒進行檢驗,以確保組件之間的聯接符合要求;
最后,一旦吊起,所有的金屬,包括金屬,都不能改變。對于這一點,必須要加強對全局的控制,確保沒有問題之后,才能進行施工。
再然后,在起重過程中,必須做到對各部件的軸心進行有效的控制,確保軸心的軸心與軸心的連貫性。并且,在確保臨時支撐作用的前提下,要做好剪刀板的定位和矯正。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部件的搬運與存儲工作,將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在裝配式建筑結構的施工中,存在著施工質量高、施工進度快等許多優(yōu)勢,在進行施工作業(yè)時,會直接影響到成品構件的運輸效率,以及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的施工進度。在部件的存儲管理方面,也需要給予充分的關注,若存儲管理工作不到位,可能會造成某些部件出現破損,若問題較大,還會造成部件的利用率下降,若再采購有關的部件,將會極大地影響到工程的進程,從而提高建設費用。在進行施工操作時,若發(fā)現構件的質量有問題,將會對整體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的施工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并構成重大的安全隱患。因此,要加強構件的運輸和存放管理,建筑企業(yè)要有效地制訂有關的工作流程,對構件的運輸和存放工作進行科學的管理,例如,對構件的存放管理,要根據其本身的特性,進行分類存放,要根據科學化的管理原則,調節(jié)其貯存環(huán)境,在溫度、濕度等方面進行適當的調節(jié),以增強其安全性,并有效地加強其在貯存過程中的管理工作。
近年施工技術正在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持續(xù)進步,與傳統技術相比,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有著更多的優(yōu)點,但也不能忽視技術自身的不足。所以,要改進和推廣該技術,使其在施工中得到推廣,施工企業(yè)要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強化對施工質量的控制,結合實際,選擇適當的技術,增強該技術在施工中的有效性,使該技術更好地為社會提供服務。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擁有施工速度快、施工效率高、施工操作方便、施工材料消耗低等優(yōu)勢,它在建設領域得到了推廣,對確保整體施工質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為此,要使該工藝的優(yōu)越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就必須加強對該工藝的管理,使其達到最佳的綜合管理效果,確保工程的總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