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麟是南宋畫院頗具代表性的畫家?,F(xiàn)在收藏于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長松山水圖》為絹本山水,有馬麟名款。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此幅作品歸到馬麟名下。本文試圖從馬麟《長松山水圖》鑒藏印及馬麟名款著手,還原《長松山水圖》的收藏流傳脈絡。
關鍵詞:馬麟;收藏;款識
馬麟是南宋院體畫家馬遠之子,承接其父衣缽,并引領了南宋后期宮廷畫院的發(fā)展。雖然畫史上關于馬麟的介紹并不詳細,但是我們?nèi)阅軌蛲ㄟ^流傳下來的書畫作品的鑒藏印章等信息還原其作品在遞藏流傳中的脈絡。
馬麟款《長松山水圖》(圖一),絹本山水,收藏于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畫中一老松挺立,樹下站立一遠望高士,遠處用大斧劈皴勾勒出山水。畫上鈐有項元汴諸印、明代半印等鑒藏章,并有“臣馬麟”三字題款。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這幅《長松山水圖》共有7方印,其中,明代項元汴收藏章4方,明代安國收藏印1方,明代典禮紀察司半印1方,并有“長樂”二字印1方。下面對收藏印進行逐一考證。
(一)項元汴諸印章
這幅《長松山水圖》共有明代項元汴(1525—1590年)收藏章4方,分別為“子京之印”“項墨林鑒賞章”“項元汴印”“神品”。對比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宋李嵩真跡《錢塘觀潮圖》“子京之印”“項元汴印”,上海博物館館藏馬麟《郊原曳杖圖》的“神品”印可辨認為真印?,F(xiàn)存的馬麟作品,有不少鈐有項元汴諸印章。如藏于上海博物館的《郊原曳杖圖》,鈐有“項子京家珍藏”等項氏印章四方;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橘綠圖》鈐有“墨林秘玩”等項氏印章四方等。通過與標準件的比對,《長松山水圖》上這幾方項氏印章均與其他作品上鈐印的項氏印章一致。
(二)明代紀察司半印
明代紀察司半印,又被稱為“司印”“半印”,是明代洪武中期書畫收藏入內(nèi)府的印章,在騎縫處鈐于書畫及登記文簿上,常常只留下半印。使用時間最早終止于洪武二十六年。這幅《長松山水圖》有一明代紀察司半印鈐于畫面右上方,由此可推斷出這幅作品在洪武年間為明代內(nèi)府所收藏。
(三)“明安國玩”印
這是明代收藏家安國(1481—1534年)的收藏印。安國是明代有名的收藏家,有記載稱其“好蓄古圖書,鑄涽字銅版,印《顏魯公集》、徐堅《初學記》等書”①。安國不僅以藏書知名,其書畫收藏亦富。但是在有關文獻中,安國鑒藏的書畫目錄中沒有出現(xiàn)過《長松山水圖》,但和宋李嵩《錢塘觀潮圖一卷》中的“明安國玩”印章對比可看出兩處印章一致,基本可以判定為真印。
(四)“長樂”印
此為白文“長樂”二字方印,這枚“長樂”印目前只發(fā)現(xiàn)鈐于《長松山水圖》之上,或為一書畫鑒藏家閑章,因信息不多暫且不做討論。
(五)馬麟款識
款識也是鑒別馬麟作品的重要要素。這幅《長松山水圖》畫幅中間山坡空白處有“臣馬麟”三字。對比馬麟真跡可知,馬麟的款識多是縱向書寫為“臣馬麟”三字,“麟”字左右偏旁有交疊,最后一筆拖長。該畫的款識與波士頓美術館收藏的馬麟款《騎鹿妃嬪游騎圖》上的款識風格類似。
綜上對比《長松山水圖》鑒藏印及款識,結合歷代鑒藏書籍,我們可以大致勾勒出這幅作品的流傳序列。
(一)內(nèi)府流傳:南宋畫院至明代內(nèi)府
首先從“半印”我們可知《長松山水圖》曾為明代內(nèi)府收藏。明代宮廷主要承接了元內(nèi)府的書畫收藏,作為南宋晚期畫院畫家馬麟的作品,或許隨朝代更替,流傳至明代內(nèi)府。
“半印”就是在明代洪武年間使用的官方收藏印章,洪武時期時書畫所存數(shù)量少,但仍有大比例的宋代宮廷作品。其中馬麟畫作4幅,分別為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松下高士圖》、克利夫蘭美術館館藏的《春郊回雁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院藏的《層疊冰綃圖》、臺北“故宮博物院”院藏的《暮雪寒禽圖》。馬麟之父馬遠的《月夜撥阮圖》《松泉雙鳥圖》《舉杯邀月圖》也鈐有洪武內(nèi)府司印。由此可見,明代官方收藏中有大量宋代院畫且頗受珍視,馬麟及其父親馬遠的作品有不少被納入了明代內(nèi)府收藏。
(二)民間收藏:安國與項元汴
明代宮廷雖然仍保留畫院制度,但官方統(tǒng)治者對于書畫的重視程度遠不及宋代。將內(nèi)府書畫賞賜給大臣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客觀上促進了明代民間收藏的興盛。此幅《長松山水圖》上鈐印有安國、項元汴等私人收藏家的鑒賞章,此作品流傳至明代可能流入民間被私人收藏家所收藏。
“明安國玩”乃明代收藏家安國藏印。雖然安國著《墨源匯觀》及有關鑒藏文獻中沒有出現(xiàn)《長松山水圖》,但安氏在藏品上僅鈐上數(shù)印,質(zhì)量和品位均屬上乘,且大部分都是宋元名跡。且和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宋李嵩錢塘觀潮圖》中的“明安國玩”印章對比,可看出印章一致,可以判定《長松山水圖》雖沒被收錄于《墨源匯觀》中,但也可以推論此畫曾被安國所藏。
“項墨林鑒賞章”“子京之印”“項元汴印”“神品”收藏章4方為明代項元汴藏印,項元汴是明代頗具代表性的民間收藏家?,F(xiàn)存的馬麟作品中,有不少鈐有項元汴諸印章。如藏于上海博物館的《郊原曳杖圖》,鈐有“項子京家珍藏”等項氏印章四方;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橘綠圖》鈐有“墨林秘玩”等項氏印章四方等。項元汴應當沒有機會見到安國,在他十歲那年安國便離開了人世。不過,對于他的掌故,項元汴似乎十分熟悉:“向聞安氏曾以重價購求不獲,而汴獲之,幸何如耶!其他尚有名跡數(shù)種,何時得把臂于明窗之下,煮茶披覽,為一大快事乎?”②項元汴曾收藏的王蒙的《太白山圖》就得于安國的長孫安南屏,留有記語:“得此卷于無錫安南屏?!雹蹖Ρ榷说氖詹乜芍?,項元汴的藏品不少來自安國,他的藏品構成了項元汴購求的重點,并形成了一條明確的遞藏鏈。雖沒有明確文獻一一記載項氏書畫收藏的來源。但此幅馬麟款《長松山水圖》若經(jīng)由安國遞藏至項元汴的確是情理之中。
明代晚期清兵入關后,項氏藏品被汪六水所劫,散失殆盡。這些珍貴法書名畫,一部分散落民間吸引諸多私人藏家紛紛購買,其余大都被存入了清代內(nèi)府。馬麟這幅《長松山水圖》在清代無任何著錄,官方所編撰的《秘殿珠林》及《石渠寶笈》都無相關記載,私人收藏家所寫鑒藏書籍在清代常收錄馬麟作品,如《佩文齋書畫譜》《石渠寶笈》等,可惜查詢發(fā)現(xiàn)也無此幅作品。一可能是藏于清代內(nèi)府但漏記,清末隨清遜帝溥儀流散出去,但流失書目《佚目》中的清宮書畫也無相關信息。另一可能是散落民間,幸得以妥善保存卻沒有著錄記載。加之這幅作品上沒有其他的印章或題跋可供考察,不能得出更多信息。
(三)流傳海外:大都會博物館收藏
除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馬麟作品外,其他博物館有關馬麟的藏品大都是世紀初經(jīng)清遜帝溥儀流散出去,后又被各大博物館購藏。由于馬麟為宮廷畫家,歷來被看輕,其作品在民間沒有形成收藏熱潮,不可排除散落民間,幸得以妥善保存卻沒有著錄記載的可能。
20世紀初,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成立“遠東藝術部”并開始陸續(xù)收藏中國古畫,小約翰克勞福德等喜愛中國藝術收藏者曾將其收藏的177幅書畫捐贈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得益于“收藏收藏家”之策略,借由王季遷和顧洛阜的這兩大收藏家及各方陸續(xù)的捐贈,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形成頗具規(guī)模的系統(tǒng)收藏。馬麟的《長松山水圖》就是在這一時期開始成為大都會博物館收藏品的。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馬麟款《長松山水圖》歷代均無著錄,這幅作品的筆法、畫法均不在本文的討論范圍中,僅從鑒藏印及馬麟名款著手,還原此幅《長松山水圖》的收藏流傳脈絡。
作為南宋畫院代表性畫家馬麟的作品藏于南宋內(nèi)府,隨朝代更替流傳至元、明內(nèi)府,并鈐蓋有明代典禮紀察司“半印”,明代中期傳至民間,經(jīng)由私人收藏家安國、項元汴遞藏,其后清代數(shù)百年流傳信息空白且無任何著錄信息。一可能是藏于清代內(nèi)府但漏記,另一可能是散落民間,幸得以妥善保存卻沒有著錄記載。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開始收藏東方藝術后,馬麟的《長松山水圖》成為大都會博物館的收藏。經(jīng)過考證,我們可知,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馬麟款《長松山水圖》經(jīng)過內(nèi)府收藏、民間私人收藏、流傳海外三個階段。本文目前所考證大致流傳序列,一些細節(jié)信息還需要補充考證。
作者簡介
高海蛟,女,漢族,湖南長沙人,碩士,研究方向為文物鑒定、宋元美術圖像。
參考文獻
[1]王照宇.明代安國家族書畫收藏研究[J].榮寶齋,2017(3):212-225.
[2]封治國.項元汴書畫收藏的遞藏鏈研究—以安國和文氏父子為例[J].美術學報,2011(6):77-91.
[3]談晟廣.1973年: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如何開始建立世界一流的中國古畫收藏[J].中國書畫,2017(8):4-10.
[4]李西峰.宋元之際山水畫風之變—馬遠與倪瓚山水畫比較[J].科教文匯,2010(5):148.
[5]李方紅. 宋元繪畫轉(zhuǎn)變中的馬麟[D].濟南:山東大學,2012.
[6]徐邦達.古書畫鑒定概論[M].北京:故宮出版社,2015.
[7]楊仁愷.《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筆記》全九冊[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5.
[8]趙晶.明代宮廷書畫收藏考略[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3):160-172.
[9]李西峰.宋元之際山水畫風之變—馬遠與倪瓚山水畫比較[J].科教文匯,2010(5):148.
[10]李霖燦.從馬麟的靜聽松風談起[J].故宮文物月刊,1983(6):95-101.
注釋
①葉德輝:《明安國之世家》,葉德輝《書林清話》卷八,李慶西標校《葉德輝書話》,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6頁。
②《上海圖書館藏明代尺牘》第四冊,全文如下:“向聞安氏曾以重價購求不獲,而汴獲之,幸何如耶!其他尚有名跡數(shù)種,何時得把臂于明窗之下,煮茶披覽.為一大快事乎?比之李口之所藏趙大年溪(亭)□□□,未識曾易去否?祈致意□□□輕示人,旋當叩晤,偕往售之,至禱至禱!元汴頓首載拜啟,謹余?!鄙虾?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年,第86-87頁。
③見《明人傳記資料索引》,安南屏名安希范(1564-1621)字小范,號我素、南屏,萬歷十四年進士。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印,1965年,第119頁。項元汴獲此卷當在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