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佳卉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浙江寧波 315300)
由于世界全球化的影響,各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它在社會中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英語聽力是學生獲取信息和提升語感的重要途徑,英語聽力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的英語輸出能力影響巨大。Horwitz et al(1986)認為在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聽”是最有可能引起學習者焦慮的技能[1]。徐錦芬、寇金南(2015)指出以往的很多研究都把焦點放在外語焦慮情緒上,沒有深入探討與各種語言技能相關的焦慮情緒,特別是聽力焦慮[2]。張佳玉(2019)指出對于外語教學者和學習者而言,尋找更有效的方法降低焦慮、提高英語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3]。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培養(yǎng)積極正面的情緒,擺脫焦慮、不自信等負面情緒。目前,國內對于高中生聽力焦慮研究較多,對于本科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相對較少。因此本研究在借鑒前人外語學習焦慮的基礎上,以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了解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聽力焦慮有關情況,通過對焦慮因素的分析和提出相關解決策略,希望為聽力焦慮的研究提供有益補充。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78名慈溪市寧大科院英語專業(yè)大三學生,其中男生27名,女生51名,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78份,回收有效問卷72份?,F(xiàn)階段英語專業(yè)大三學生每周英語聽力課80分鐘,另外老師還會布置額外的聽力作業(yè)。問卷調查后,研究者選取6名學生進行了一對一訪談。
本文對問卷中聽力焦慮問題進行描述統(tǒng)計分析,以研究寧大科院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聽力焦慮程度(表1)。
表1 聽力焦慮平均分描述統(tǒng)計結果
數(shù)據(jù)表明,聽力焦慮的最低得分為1.182分,最高得分為5分,平均分為3.619分,標準差為1.060。依據(jù)Oxford和Burry-Stock(1995)提出的對里克特5級量表的劃分標準,平均分在2.5以下為低水平,平均分在3.5以上為高水平,二者之間為中等水平[4]。本次調查的學生在整體上體現(xiàn)了中高程度的聽力焦慮,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間分數(shù)相差很大表明焦慮水平差距很大。根據(jù)邢珊珊(2012)[5]、周海燕(2013)[6]等人的調查研究表明英語專業(yè)大學生普遍存在外語聽力焦慮且水平處于中等水平,這一研究發(fā)現(xiàn)與本調查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訪談結果也表明6位學生在英語聽力時均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分別是考試聽力焦慮和課堂聽力焦慮。83%的學生因為考慮到考試成績,會產(chǎn)生較大心理負擔,所以他們在英語聽力考試中,會更容易產(chǎn)生緊張、不安等消極情緒。34%的同學認為在課堂中的聽力焦慮,主要原因有課堂中教師的提問以及無法理解聽力材料內容等。
本文對問卷中有關聽力焦慮成因的三個方面進行描述統(tǒng)計分析,以研究寧大科院英語專業(yè)學生三方面原因對聽力焦慮的影響程度(表2)。
表2 聽力焦慮成因平均分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
由最終問卷結果可以得出,影響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聽力焦慮主要涉及學習者因素、教師因素、聽力材料和情景因素。按照所受到影響因素平均值大小排列,其中學習者因素和聽力材料和環(huán)境因素相差不大,占主要地位,最后是教師因素。訪談結果也同樣印證了學習者因素、聽力材料和情景因素和教師因素都會對學生的聽力焦慮造成影響。為了進一步了解影響聽力焦慮的原因,研究者將根據(jù)表2數(shù)據(jù)結果和訪談結果,細化影響聽力焦慮的原因并對同學提出緩解聽力焦慮的措施進行歸納總結。
由表2可知,學習者因素的平均值為3.889,對聽力焦慮影響最大,有超過80%的同學在“聽英語時,我不自信”這一問題中選擇同意甚至完全同意,相同結論在訪談中也得到印證,高聽力焦慮組的A、B同學表示他們對自己的聽力水平很不自信,甚至害怕聽力,一旦處于英語聽力的環(huán)境就會感到不安、緊張;中等焦慮組的同學也表示自己對自己的聽力沒有自信。這一結果與王丹(2014)調查中得出的“聽力水平自我評價中的焦慮與聽力水平呈較強正相關”[7]相吻合。因此,在之后的聽力教學中教師需要更多地給予學生正向反饋,使學生對自我有肯定的態(tài)度,保持良好的聽力狀態(tài)。而低焦慮組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動機會對聽力焦慮產(chǎn)生影響,這與汪晶晶(2021)調查相吻合,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弱會關乎學習者的聽力學習效果,從而影響學習者的聽力焦慮。所以教師考慮更多學習者自我學習狀態(tài)、情緒和聽力習慣方面,有助于緩解聽力焦慮[8]。針對“你覺得有哪些措施可以降低你的聽力焦慮?”這個問題,中高焦慮組的學生均認為考前心理輔導能夠幫助他們降低聽力焦慮以及提高聽力自信心;低焦慮組表示老師教授適合自己的聽力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聽力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之中可以給予適當?shù)男睦磔o導幫助學生加強心理素質建設,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并給予學生更多聽力策略方面的指導。
其次是聽力材料和情景因素的平均值為3.868,和學習者因素的數(shù)值相差不大,說明對學生聽力焦慮程度影響也很大。訪談中對“影響英語聽力焦慮的因素有哪些”這個問題,中等聽力焦慮水平組的C同學表示聽力材料的難易程度、長短以及語速都會對自己的聽力造成影響,汪晶晶(2021)的調查結果“因為聽力具有暫時性、一元性,所以聽力材料的難度、語速、長度以及話題背景都會對學生的聽力焦慮造成影響,也會在練習中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盵8]與之相印證。同時中等焦慮組的D同學形容在聽力時所處的環(huán)境嘈雜和聽力設備不流暢的時候容易產(chǎn)生焦慮情緒。因此,在今后教學中,教師要把握材料的難度和長度,盡量減少學生在練習時就產(chǎn)生的聽力焦慮。學生可以加強自身的適應能力,多在不同環(huán)境練習聽力。另外兩組表示材料對于聽力的影響較小,經(jīng)過更深入的訪談得知,低焦慮組的同學表示對自己的聽力水平有自信,所以在面對不同聽力材料時,更容易調整心態(tài),不容易產(chǎn)生焦慮。”文敏(2022)也指出隨著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因為聽力材料特點產(chǎn)生的聽力焦慮程度在逐漸降低[9]。而高焦慮組A同學說“不管材料如何,自己在聽力時都容易焦慮?!坝纱丝芍?,學習者因素對高焦慮組同學的影響大于聽力材料和情景對他們的影響。綜上所述,教師要把握好聽力材料的難度,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也需要適當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防止學生因不了解聽力材料的話題,從而產(chǎn)生的聽力焦慮。
在諸多成因之中,教師因素的平均值為2.875,對聽力焦慮的影響程度最小。但教師因素包含有教學標準、教學方式、師生關系等,如果教師的教學標準過嚴、教學方式過于陳舊,師生關系不和諧,這些也會對學生的聽力造成影響。問卷顯示56%的學生對于課堂提問感到焦慮。訪談中也印證了這一點,高焦慮組B學生說“我特別害怕老師叫我回答問題,害怕被批評,而且我經(jīng)常聽不懂材料也不太能聽懂老師的要求”,同樣,李嘉慧(2020)指出在聽力課堂中聽不懂材料和教師指令時存在焦慮現(xiàn)象并會引起對英語學習的抗拒和逃避[10]。因此,教師在日常的聽力教學中,需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積極運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中等焦慮組D同學回憶說“高中時期的英語老師經(jīng)常在糾正我的語法或者聽力聽到的內容的錯誤,導致我現(xiàn)在一上課,知道老師要提問我就會很緊張。”這與李嘉慧(2020)調查研究相吻合,教師過度和頻繁糾正學生聽到的詞和句,這將給學習者帶來失望,造成他們聽聽力時產(chǎn)生壓力,影響學習者的學習熱情[10]。低焦慮組的同學針對“你覺得有哪些措施可以降低你的聽力焦慮?”這個問題,表示老師教授的適合自己的聽力策略可以緩解聽力焦慮。李培棟(2019)也指出英語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聽力焦慮和聽力策略之間是呈負相關的,所以在其平時的聽力課堂學習中老師可以加強對聽力策略的教學,以期能夠適當降低學生的聽力焦慮程度[11]。這表明教師在今后的聽力教學中,要處理好師生關系。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培養(yǎng)聽力習慣和聽力技巧以及引導學生使用積極的自我調節(jié)方法是緩解聽力焦慮有效的手段。
通過本次問卷調查和訪談研究發(fā)現(xiàn),當前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確實存在聽力焦慮問題,且處于中高等水平,其中學習者因素對學生的聽力焦慮影響最大。針對這一結論提出相對的解決策略:首先,學生自身需要意識到在英語聽力過程中產(chǎn)生的焦慮情緒并不是個人獨有的,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情緒,因此沒有必要過度緊張,也不用逃避。只要學生掌握了一些的心理調節(jié)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考前的心理暗示可以緩解考試焦慮或采用積極的自我調節(jié)策略緩解課堂焦慮,就能夠有效地降低焦慮程度。其次,學生需要學習和掌握聽力技巧和策略,譬如在聽之前,對聽力話題相關背景在腦中建立相應結構;在聽力過程中,抓關鍵信息、做精簡的聽力筆記;在聽力之后,對語音語調及語法知識的回顧和學習。學生通過積極練習英語聽力技巧和強化自身聽力技能,能夠大大提高英語聽力的水平,從而從根本上有效緩解聽力焦慮。再次,學生需要根據(jù)自身情況來分析判斷造成聽力焦慮的客觀因素,有針對性的處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引起過度焦慮。比如,考試前做好充分的考前準備,每次上課前預習,下課后復習,并積極地向老師同學尋求幫助,這都是有效緩解聽力焦慮的好方法。最后,針對聽力材料和情景因素加深英語聽力焦慮程度的情況,學生可以合理地利用網(wǎng)絡聽力資源,如TED、VOA慢速英語和常速英語,提高聽力水平,拓展聽力內容,擴大知識儲備,進而有效緩解聽力焦慮。
根據(jù)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結果,學生心理和外部環(huán)境都會對聽力焦慮產(chǎn)生影響。針對這一結論提出教師方面的解決策略:從學生心理角度來看,教師需要意識到焦慮心理對學生英語聽力效果會產(chǎn)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多包容鼓勵學生,幫助他們在學習上樹立自信。教師在傳授教學內容的同時,可以加入降低聽力焦慮的方法策略相關內容,營造低焦慮的學習氛圍。從外部環(huán)境因素角度來看,首先,教師需要意識到教師的身份會對學生造成壓力。因此在課堂教學時,教師的課堂用語要簡潔易懂,以免學生因為不理解而無法完成課堂聽力任務,從而產(chǎn)生焦慮情緒。同樣,教師也要了解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幫助緩解學生聽力焦慮的情緒。其次,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其適應的教學方法和課堂模式也有所不同。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探索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和多樣化的課堂模式。比如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不斷學習和吸收不同教師優(yōu)秀的教學教育方法,也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一旦教師找到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式,就能更有效地幫助他們緩解聽力焦慮,進而提高其英語聽力水平。再次,教師也需要意識到學生在聽力技巧和策略上有所欠缺。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補充一些聽力策略和聽力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以提高其應試能力,降低聽力焦慮。最后,教師需要知道不熟悉的聽力材料和情景同樣會引起學生的課堂焦慮和考試焦慮。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課前閱讀相關材料,積累生詞,熟悉背景知識。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加入不同題材和體裁的聽力材料。在課外,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網(wǎng)上聽力任務,幫助他們積累聽力素材、拓展知識面,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如何有效緩解英語聽力焦慮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學生要直面聽力焦慮情緒,選擇適合自己的積極自我調節(jié)策略以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增加對學生聽力策略的教學,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環(huán)境,緩解學生焦慮情緒。本研究的對象僅限于一所大學,收集的樣本有限,希望能夠為之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