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剛
俊鋼昨夜很晚才合眼入睡,天氣是有點悶熱,倒也不至于用熬夜來抗爭。主要是大姐發(fā)來的一條微信,讓他抓耳撓腮,輾轉反側。
那條微信內容是這樣的:“爹爹他們小學同學籌備畢業(yè)五十周年聚會,他同學給他剛買下的智能手機上弄了個微信號,把他拉進了小學同學微信群。爹爹覺得他同學給起的那個微信名不好聽,你給改改?!?/p>
收到微信后,俊鋼迫不及待地搜到了父親的微信號——沒有照片,只有“白衣居士”這個微信名做標注??′撘豢吹侥撬膫€字,便想起了梁山泊的“白衣秀士”王倫?!端疂G傳》是俊鋼讀的“四大名著”中的“第一大”,還是在讀小學五年級的那年寒假,因生病在床,他發(fā)動爺爺、母親一塊兒求著,父親才從書柜里拿出來讓他看的。王倫不是什么正面角色,俊鋼也反感這個微信名,正好大姐也說改一改,他便認真地琢磨起來。
俊鋼的父親成長的年代具有特殊而深厚的時代背景??′摲鲈涃徺I的《毛澤東詩詞鑒賞》,想從書中找找靈感。他從《沁園春·長沙》翻到了《卜算子·詠梅》,從“紅軍不怕遠征難”看到了“人間正道是滄?!保緯甲唏R觀花似的快看完了,靈感的火苗依然不知在哪里沉睡??′撘舶l(fā)現了一些可以取作名字的詞句,寫出來一看,不是歷史味太重,就是年代感過強。索性放棄,他將書合上了。
俊鋼的父親初中只上了半年,后由于種種原因輟學,那么長的青春歲月再沒走進教室。那個年代,考得上初中的都是“學霸”級的人物,盡管初中都沒上完,但俊鋼的父親一直被家族成員們尊認為有文化的人??′撘蚕氲搅怂r候,家里屋內墻外貼的都是父親揮毫書寫的春聯,雖于書法上難成一家,可在美觀度上完全可以端架示人。憑這點,俊鋼想從那本《語文閑談》中尋些文化氣息。他正著翻看了二三十頁,又倒著翻看了二三十頁,平常很容易被發(fā)現的文化字詞,此刻居然都隱身了。映入眼簾的變成“玉米多名”“三個赤壁”“緬甸改名”,等等。統統用不上,他又合上了一本書。
俊鋼的父親接受的教育不多,對子女的教育卻絲毫沒放松??′撔r候,別人家的孩子會拿好吃的、好玩的在他面前炫耀。小孩兒嘛,俊鋼也會向父親哭鬧著要這要那,別的小朋友有的他也想要。遇到這種情況,俊鋼的父親會拿出一支鉛筆教俊鋼寫字,或拿出一本小人書給俊鋼講故事,這么一哄,也就乖乖了。與一塊兒玩耍的小伙伴們比,俊鋼的好吃的、好玩的肯定不是最多的,但是父親給他買的書一定是最多的,沒有之一。直到現在,俊鋼也認為他的父親作為他的“第一任老師”非常稱職。所以,他翻開了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先生》,想從里面發(fā)現父親的影子。當看到扉頁上“那些背影,一個民族的正面”豎排著的一行字時,俊鋼的“進取心”即折回一半。再看到目錄上那赫然醒目的名字“蔡元培”“胡適”“馬相伯”“張伯苓”……俊鋼完全打消了“發(fā)現”的打算,太高太遠,難以匹配。這本書也被合上了。
時間已近凌晨兩點,外面的世界靜悄悄??′撎稍诖采希⒅旎ò迳系哪潜K吊燈發(fā)呆,腦海中始終旋轉著兩個字——知識。他也不明白這倆字怎么蹦出來的。父親一直教導自己要不斷學習,并且也一直以身作則。從家里打來的電話中也會時不時地引用全國勞模許振超的名言。那句名言是父親從電視上記下的。聽多了,俊鋼慢慢地覺得“煩”了。有時候在電話這頭聽到這句名言時,耳朵會“自動忽略”。
俊鋼側了個身,眼睛盯著書桌,接著想。父親的生日,不論陰歷還是陽歷,自己都記得,不會忘了祝福和問候。甚至在高中時知道的父親節(jié),也會在當日為父親送上祝福,后來父親也逐漸習慣了這個節(jié)日。但為什么今晚“知識”這字眼一直盤旋于腦海中?它難道是靈感的使者?
猛然間,過往的一幕幕如放電影般閃現:高考完那天,父親第一個從校門外沖入,拉著俊鋼直奔宿舍收拾東西回家;大學報到那天,父親在九月的寒風中接受校報記者的采訪,臉上樂開了花;大姐結婚回門那天,父親喝得過量,醉意濃濃地對姑父說閨女出嫁了;表哥大婚那天,喜宴間隙父親送返京工作的俊鋼去客運總站,路上好似自言自語道你也該成個家了?!半娪啊边€在放映著,俊鋼的內心開始有了譜。
俊鋼知道,他對父親是了解的;俊鋼也知道,他對父親是不完全了解的。不然,想個微信名也想這么半天,還沒想好。
居然起風了。午夜的風從窗前吹過,好奇地在屋內打轉,吹在俊鋼頭上,有一絲涼意。俊鋼想到了一個詞匯,一個從自己身上聯想到的詞匯,他覺得雖然自己對父親不完全了解,但這個微信名,父親一定會理解。
想到此,俊鋼心滿意足,抬手關燈,睡覺。不一會兒,便與周公相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