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抒
2023年4月13日,共青團遼寧省委為凌源市三十家子中心小學、八家小學、北店小學的學生們送去溫暖。參與本次活動的12名愛心志愿者老師立足兒童視角,運用專業(yè)領域知識,為孩子們帶來了“移動故宮”“讓你寫好中國字”“科技啟蒙”“普法小課堂”“防校園暴力”“快樂英語”“快樂搏擊”“快樂跳繩”“生態(tài)文明實踐課堂”“快樂音樂”10個活動項目。他們在課堂上一起學習,一起訓練,一起對話,其樂融融。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課堂,感受那些熱情與活力的碰撞吧!
“請看,這里就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沈陽故宮……”看著投影里古老、神圣的宮殿建筑,孩子們眼睛睜得大大的,生怕錯過了哪個細節(jié)。作為故宮講解員的劉芷祎、于小甦兩名志愿者老師,通過“移動故宮”計劃的課程,讓沒有機會去沈陽故宮現(xiàn)場參觀的孩子們能夠領略故宮的宏偉氣魄和厚重的歷史內涵。
“讓你寫好中國字”課程是志愿者王硯祿老師的硬筆書法教學。他先是講解了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以及規(guī)范的寫字坐姿,然后在白板上畫出各類筆畫的放大版圖形,引導孩子們如何起筆、頓筆、收筆。一橫、一豎、一撇、一捺,看似簡單的筆畫,學起來還真不簡單。王硯祿老師告訴同學們:“學習書法藝術沒有捷徑可走,應該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將每一天、每一年的學習經(jīng)歷,變成對自我耐性、毅力、意志的磨煉?!?/p>
“漂亮的氣球如果被扎破了多可惜呀!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小實驗——扎不破的氣球……”科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簡單的科學知識激發(fā)孩子們對科學的熱愛。“科技啟蒙”課程的志愿者張曉妲和袁書畫老師通過一個個科學小實驗,帶領孩子們感受科學實驗的樂趣,開啟了他們對科學知識的探索旅程。
“學生欺凌的概念”“學生欺凌的具體表現(xiàn)”“學生欺凌的法律責任”“如何以法律為武器防范欺凌”……在“普法小課堂”上,志愿者朱麗霞老師從未成年人權益、電信網(wǎng)絡詐騙、暴力傷害等法律知識講起,增強孩子們的法律意識,為他們“披上”自我保護的盔甲。她告訴孩子們既要潔身自好,不欺凌他人,又要知法懂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防校園暴力”課程的志愿者書歆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校園暴力的類型、危害、成因及應對方法,并結合了實際案例幫助大家理解未成年人應負的責任和如何保護自己。她對孩子們說:“如果受到傷害,一定要及時向老師、家長、警察申訴報案。不要給不法分子留下‘這個小孩兒好欺負的印象,如果一味縱容他們,最終只會導致自己頻頻受害,陷入可怕的夢魘之中?!?/p>
“快樂英語”課程的志愿者王辰宇老師以“動物園里有什么”游戲為牽引,帶領孩子們學習有關動物的英文單詞,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今天給大家?guī)硪还?jié)不一樣的體育課,我們來簡單學習一下搏擊。搏擊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還能讓一個人勇敢、堅毅,提升自我保護的能力?!敝驹刚咄跷趵蠋熌托牡亟o大家示范動作,講解動作要領。“同學們注意啊,旋胯用腰部發(fā)力,同時快速出拳!”在“快樂搏擊”課堂上,孩子們投入地跟著王熙老師練習,個個昂首挺胸、信心滿滿。
“跳繩是有氧運動,可以使心血管保持強壯和健康;跳繩可以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huán),提高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跳繩還可以幫助孩子們自信、健康、快樂地成長……”“快樂跳繩”課程的志愿者呂艷飛老師說起跳繩的好處滔滔不絕。伴著跳動的陽光,孩子們在運動中揮灑汗水,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你知道水里有哪些污染物嗎?”“極端氣候頻現(xiàn),地球到底怎么了?”“生態(tài)文明實踐”課程的志愿者華曉晶老師通過對比、舉例子,讓孩子們將環(huán)保理念帶入自己的生活,關注“碳減排”,思考“我”能做什么,呼吁從節(jié)約一張紙、少用一度電、不浪費一粒糧食這樣的微小卻可以身體力行的事情做起,踐行綠色生活,主動進行垃圾分類,倡導環(huán)保行為,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時尚。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快樂音樂”課堂上,孩子們滿腔激情,跟著志愿者宋世輝老師唱起《我和我的祖國》。他們通過排練合唱《校園的早晨》和《外婆的澎湖灣》等曲目,學到舞臺表演互動的技巧,變得活潑開朗。清脆的歌聲在教室里響起,稚嫩的童音充滿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音樂架起溝通的橋梁,宋老師走進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成了他們的知心大哥哥。
“好喜歡哥哥姐姐們,帶著我們做了好多游戲,我感覺今天好快樂呀!”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愉快的課堂時間。活動全程,孩子們眼神里滿是驚喜和好奇。他們不僅學習了知識、釋放了童真天性,還和志愿者老師們在一次次溝通中不斷拉近距離,成為親密無間的好朋友。
“我們學校有很多留守兒童,他們的學業(yè)、生活問題較多,很多孩子都有挫折感、孤獨感等情緒。團省委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志愿服務項目讓孩子們的笑容多了起來!”三十家子中心小學岳廷君校長欣慰地說。
團省委少年部留守兒童項目專員徐婷婷說:“現(xiàn)今村里大部分留守兒童都是爺爺奶奶照顧,生活上也許沒有多大問題,但是缺少父母的陪伴,偶爾會感到孤獨,我們將竭盡所能,多陪陪他們,為他們帶去一點溫暖!”
據(jù)了解,在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的8年里,共青團遼寧省委在沈陽、鞍山、錦州、營口、阜新、朝陽、葫蘆島等城市,為農村留守兒童比較集中的學校共建立76個省級“紅領巾快樂成長站”,市級“紅領巾快樂成長站”140余個,累計服務510余所學校,服務學生14萬余人次,參與社工及志愿者3700人次。從2021年起還增添了鼓號隊用品,使少先隊隊室具備功能性、多樣性、安全性,極大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今后,共青團遼寧省委將繼續(xù)發(fā)揮共青團的組織優(yōu)勢,持續(xù)關注留守兒童健康發(fā)展,加強對留守兒童關愛幫扶力度,讓留守兒童在團組織的關懷下更加自信,從內心獲得溫暖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