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寶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是語文課程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版課標倡導“思辨性”閱讀,就是要提高閱讀與表達教學的思維含量與理性精神,助推閱讀與表達教學從“淺表學習”走向“深度學習”。因此,語文教師應精讀課程標準,明確“思辨”要義;梳理統(tǒng)編教材,明辨“思辨”文本;深研教學策略,明晰“思辨”教法;科學實效地落實“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任務性學習。
一、厘清課標要求,明確“是什么”
踐行2022年版課標理念,落實學習任務群要求,首先要研讀課標,精準理解“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的目標、內容、學習形式,才能科學規(guī)范地設計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學習。
把握教學目標。研讀課程標準的總目標和“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的內涵闡釋,從四個方面把握教學目標: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重點學習推想、分析、比較、歸納、判斷等思維方法;提質思辨性讀寫能力,著力提升辯證思考、有理有據(jù)、負責任表達的讀寫能力;養(yǎng)成勤學好問的習慣,著重培養(yǎng)樂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善思善問習慣;培育實證的理性精神,著眼于培植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求真求是態(tài)度。
厘清教學內容。“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從閱讀與表達兩方面提出具體要求,思辨性閱讀內容螺旋上升,思辨性表達能力逐層進階。從文本內容看,思辨性文本主要包括:科技發(fā)明、科學探究的有趣短文;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等智慧故事類文本;中華傳統(tǒng)美德、社會公德方面的短評、簡評等經典片段;革命領袖的經典思辨性理論文章、短小的思辨性文言經典作品等。筆者從思考觀點、問題解決、語言現(xiàn)象、思維方法幾個方面進行了梳理,(見下頁表1)每個方面橫向分析,可以看出該任務群重點是:第一學段突出學習思考方法,第二學段突出學習思維方式,第三學段突出培養(yǎng)思辨能力。每個學段縱向看,學習任務群的要求是讀智慧故事、解生活問題、學思維方法。
明確學習形式。厘清了學習內容,還要弄清楚怎么學習這些內容,2022年版課標中給出了學習形式的建議,在“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提示“部分,建議采用閱讀、討論、探究、演講、寫作等學習形式。因此,教學中就要根據(jù)文體特征和語言特點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實用類文本可采用理解、篩選、排列、分解、歸類、概括等學習方法,文學類文本可采用揣摩、品味、體驗、感悟、欣賞、涵泳、移情等學習方法,思辨類文本則要采用思考、比較、辨析、推理、批判、發(fā)現(xiàn)等學習方法。
二、梳理教材文本,明辨“有什么”
明確了2022年版課標的相關內容和要求,還要對應統(tǒng)編教材做系統(tǒng)梳理,切實做到用課本落實課標。
文本梳理,知道哪些課文是思辨性文本。溫儒敏教授撰文指出:“其實現(xiàn)在我們使用的義教語文統(tǒng)編教材,小學高年級和初中都采用的是單元教學結構,各個單元都可能承擔著‘學習任務群的其中某一項兩項任務。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研究教材的各個單元主要承擔或者接近‘學習任務群之中的哪些‘任務,然后以這種‘任務來引領教學?!币虼耍虒W中要根據(jù)各學習任務群的內容特點,對照教材單元的文本類型,確定該單元教學所歸屬的任務群。一是各語文學習任務群應該包括教材中的哪些單元,二是教材中的這一單元應該歸屬哪個語文學習任務群,要做雙向對照,精準研判。我們可用文體來做判斷,如童話、神話、小說、散文、現(xiàn)代詩,應歸屬“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學習任務群;說明文、寫景、狀物文單元應歸屬“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而“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應如何辨析確定呢?除用文體確定學習任務群的歸屬之外,還可用單元語文要素作為判定依據(jù)。如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厘清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和結局,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該單元典型地聚焦了人物的思維過程,就可判定為“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此外,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是寓言單元,單元語文要素是:讀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是提問策略單元,單元語文要素是:閱讀時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是科普單元,單元語文要素是:閱讀時能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科學精神單元,單元語文要素是: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這些單元均可判定為“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另外,《曹沖稱象》《司馬光》等中華智慧故事,《寒號鳥》《我要的是葫蘆》《一匹出色的馬》《我是一只小蟲子》《畫楊桃》《大象的耳朵》等運用比較思維的文本,都屬于思辨性閱讀文本。有些課文后的習題中,設置了思辨性的問題,教學時也要著重關注并開展任務性學習,如《小馬過河》的課后習題:你同意下面的說法嗎?說說你的理由;《小狗學叫》的課后習題:故事的幾種結局可能是怎樣的?說說你的理由;《憶讀書》的課后習題:你是否贊同作者的這種讀書方法?和同學討論,說明理由;《景陽岡》的課后習題:對課文中的武松,人們有不同的評價。你有什么看法?說說你的理由。
特點梳理,明了不同文本的教學主旨。教學統(tǒng)編教材中的思辨類文本,要引導學生從中學習思考問題的方法,突出思維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如科普類文章,學習思考方式;說理類故事,習得思維方法;評論類短文,進行思辨活動;經典類文本,感受思想精粹。如《司馬光》一課的教學,筆者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默讀、誦讀、釋義等方法學習文言文,運用比較、分析、討論的學習方式習得中華智慧故事中蘊含的思維方法和思想精髓。教學中設計了兩個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學文言;學習任務二,學思維。學文言部分,設計了三個學習活動,一是讀文言,引導學生正確流利讀、恰當停頓讀;二是講文言,通過釋字解意讀、師生對答講、化為故事講等活動理解課文內容;三是背文言,引導學生原汁原味背、搖頭晃腦背、和著音樂背。學思維部分,引導學生比較、辨析、討論司馬光擊甕前是怎么想的,進而學習“我進不去,就讓他出來”的逆向思維。教學中華智慧故事落實“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目的非常清楚,就是提升學生的理性思維水平,學習實用的思維方法。
三、運用教學策略,明晰“怎么做”
如何設計“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學習任務,如何引導學生開展任務性學習,筆者研究并實踐了學習任務群的“六個一”教學策略,力求通過“做中學”“用中學”,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讓學習真實發(fā)生。
明確主題,創(chuàng)建一個學習情境。任務性學習的特征是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一是要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產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并引導學生把學習成果運用到情境中解決問題。二是任務群的學習重點是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在學語言和用語言的過程中,體會到語言運用的妙處,豐富語言運用的經驗,實現(xiàn)語言品質的提升。三是任務群的學習要與生活緊密結合,要在多樣情境中運用諸多語文知識與技能、言語思維方式來完成特定的語文任務。如教學《書戴嵩畫?!芬徽n,可以圍繞“火眼金睛辨真假”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比較一系列的斗牛圖片,進而讓學生完成發(fā)現(xiàn)、比較、探究、梳理等一系列的學習活動。當然,文體不同,設計的情境也就不一樣,思辨的情境就一定要有思辨的特點。
圍繞主線,學習一個知識方法。學習任務群的設計要以教材單元課文組元閱讀群文本,以單元要素為主線,設計任務性學習的核心知識點。如教材中關于學習方法的單元語文要素,就可圍繞學習方法這個核心知識點設計學習任務活動。如學習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學習批注的方法、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學習搜集資料的基本方法、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等,“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教學關注的要點之一就是思維方法的學習,可以依據(jù)“學習方法—實踐方法—運用方法”這樣的層次主線,圍繞核心知識點做任務性學習設計。
確定主旨,形成一個學習成果。學習任務的開展,學習活動的實施,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學有所獲、學有所得、有學習成果的呈現(xiàn)。“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性學習要依據(jù)教學目標預設學習成果,并通過進階性的任務學習,達成學習目標,生成學習成果。學生的思維成果可以有這樣幾種表現(xiàn)形式:一是通過小練筆,表現(xiàn)出思維的階段性成果;二是通過思維工具,如思維導圖、學習任務單、細目表格,讓思維可視化;三是通過習作、日記等文字表達物化思維的外顯成果。
激發(fā)主動,提出一個驅動問題。學習任務群理念下的統(tǒng)編教材單篇任務性學習,要改變以往“隨文教點”碎片化的學習,轉換為整體化、結構化的學習,要有統(tǒng)整意識、系統(tǒng)思維,緊緊圍繞單元主題和語文要素,設計一個核心問題,激發(fā)學生在任務驅動下主動學習。如《田忌賽馬》一課就可以圍繞“賽馬過程中,孫臏到底想了些什么?”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展開學習;再如《跳水》一課,可以圍繞“船長在短暫的瞬間可能想了些什么?”這一關鍵性問題,引導學生展開學習。這樣,放大并展開人物的思維過程,讓學生積極探究、全面梳理,學習思考方法,強化思維品質,提升思維能力。
聚焦主體,設計一個任務活動。語文學習任務群成為語文課程內容,標志著課標通過“任務”提示語文教育未來的行動方式和發(fā)展方向。任務活動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實現(xiàn)“用中學”的手段。通過任務發(fā)展語言能力是最終的目的。因此,課堂教學目標的制訂要從開展活動躍升為任務驅動,這是今后語文課程學習的根本路徑,即以學生為主體,在任務驅動下,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教學中可將課后習題巧妙地轉化為進階式的學習任務。如《跳水》一課,根據(jù)課后三個習題,教學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一:作為校園小記者,你如何將這個新聞事件用簡潔的語言發(fā)布出去?
學習任務二:作為新聞小觀察員,請你評說是什么讓孩子走向了絕境。
學習任務三:作為新聞小評論員,你如何評論這個事件中的船長、孩子、水手這幾個人物?
通過這樣進階式的任務性學習,讓學生去思考、去研判、去辨析、去討論,不僅是讓學生記住故事情節(jié),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發(fā)展與提升。
評價主導,制作一個評價表單。2022年版課標中每個學習任務群都有明確的評價建議,結合這些評價要點和建議,設計學習任務群評價量表,重點關注過程與實際表現(xiàn),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評價、反思,發(fā)現(xiàn)并改進問題,以促進其更好地學習。還要關注學習成果的評價,考查學生對思維品質提升和思維能力進階的自我評價。如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評價單:
本單元通過《自相矛盾》《田忌賽馬》《跳水》三篇展現(xiàn)思辨與智慧的課文的學習,我們不僅了解了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知道了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恰當?shù)慕鉀Q問題的辦法。請結合本單元的學習收獲,給自己做出合適的評價吧!
(作者單位: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
責任編輯? ?張?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