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桂芬
“三人行”課程是深圳實驗幼兒園構建的“以兒童為中心”的園本課程,是學前教育33年本土化探索的實踐成果。而“三人行”課程要真正實現(xiàn)促進兒童的幸福成長,在班級的一日生活中推進與落實尤為重要。我園經歷了從“三人行”課程的基本理念到班級樣態(tài)實踐經驗的多年探索,真正做到聚焦兒童、支持兒童,促進“三人行”課程落實在每一個兒童身上。
為何強調班級樣態(tài)?眾所周知,在幼兒園的課程落實中,課程框架為課程開展提供指引,但真正落實到每個幼兒身上,需要考慮班級幼兒的年齡段、已有經驗以及教師 的特點、家長群體的整體情況等。這就意味著即便是同一課程的落實,實踐的路徑是多元的,需要適宜每個班級不同幼兒的經驗、能力與發(fā)展。
“三人行”課程建構了關系建立、課程實施、聯(lián)動研究的班級樣態(tài)實施范式,我們對如何讓課程落實到每個幼兒身上、尊重每個班級的不同表達展開了實踐探討。
一、關系建立是基礎
良好的班級樣態(tài)首先應該建立在良好的班級人際氛圍之下,“三人行”課程以建立關系為基礎,強調良好的人際氛圍,讓幼兒園的教師、幼兒、家長感受到自然、舒服、被欣賞、被肯定、被支持。我們認為,教師、幼兒和家長三者之間是相互為師的關系,幼兒之間可以互相學習與促進,幼兒也可以成為教師的老師;教師之間是共同研究、共同進步的促進關系;家長是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他們會參與孩子的課程調查實施,參與孩子成長的過程記錄,并將幼兒園的教育理念與行為在家庭中進行延續(xù)與鞏固。“三人行”課程下的班級樣態(tài)洋溢著溫暖和諧的人際氛圍,這種氛圍指向幼兒的幸福成長。
二、課程實施是關鍵
班級樣態(tài)的探索中,課程實施是關鍵,保障兒童有做主的時間、提供給兒童能做主的空間、支持兒童有持續(xù)的學習是班級落實課程的重中之重。
1.保障兒童有做主的時間
為了保障兒童有做主的時間,班級教師需要梳理在不同活動環(huán)節(jié)、不同活動內容上可以讓幼兒做主的內容與時間,思考在自主游戲、集體學習、生活活動等活動中可以讓幼兒自主選擇的學習場所、學習內容等。
注重幼兒自我需要的感知也很重要,如:日常的喝水、如廁等,支持兒童根據自己的需要與時間自主安排,讓幼兒真正地做自己的主人,自主安排時間和任務。
2.提供兒童能做主的空間
為了提供幼兒能做主的空間,我園所有空間環(huán)境的高度低于1.2米,班級根據自己的探索主題和與幼兒生活經驗相關的表征,提供場所和空間讓幼兒的作品可以展示在班級墻上,也可以作為區(qū)域牌、可操作的材料等。
同時,班級和園所的空間應給幼兒自主選擇的機會。在游戲中,他們可以自選材料、自選空間、自選同伴,也可以根據自我的需求進行調整。在園所的空間上,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提出想法、給出建議、貢獻力量。如:幼兒園快遞站的改造就由感興趣的班級幼兒根據自己的問題,與園長、后勤人員進行溝通、商討后出具改造方案。
3.支持兒童的持續(xù)學習
當幼兒有做主的時間和空間后,班級教師需要思考的是支持幼兒的持續(xù)學習。如:保障1.5~2小時游戲時長,讓幼兒有較長時間去做自己想做、愿意做、喜歡做的事情。優(yōu)化餐點時間的安排,嘗試班級的餐點時間可以由幼兒自主安排,從而減少過多的過渡環(huán)節(jié)和消極等待,讓幼兒的一日生活更加自主與自然,為持續(xù)學習提供條件。此外,在探究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如提供材料、正面示范、提問引導等支持幼兒的持續(xù)學習。
三、聯(lián)動研究是保障
為了保障班級課程落實、班級環(huán)境營造等樣態(tài)的實踐探索,我園采取了一日一議、教研聚焦、跨段研究、跨界啟發(fā)四個保障措施。
1.班級教師的一日一議
一日一議是指班級教師每天在幼兒離園后對班級活動等工作進行復盤,并商討第二天幼兒學習的準備與支持。一日一議分為兩個板塊,一是常規(guī)事務性工作交流,保持班級工作的順暢與有序;二是課程推進情況溝通,如:探究活動的行動方案,幼兒的行為記錄——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教師的觀察分析——幼兒對什么感興趣、可以怎樣支持。一日一議能夠讓班級教師有固定時間進行班級各項工作的針對性討論與研究,形成第二天的行動方案,具有很好的時效性。
2.教研活動的內容聚焦
針對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教研是必不可少的,開學初制定的教研校歷能夠很好地規(guī)劃一學期的教研工作,做好各類教研工作的周次劃分和側重思考。更重要的是能夠針對教師有待提升的專業(yè)能力進行深入教研,如:綜合探究活動的體驗式教研,讓教師體驗幼兒的學習方式從而啟發(fā)如何支持幼兒的持續(xù)學習;綜合探究活動的期中、期末分享會,讓教師相互學習、互相借鑒與啟發(fā)等。
3.跨段研究的領域教學研究
為了打好教學的基本功,我園成立五大領域七大學科及綜合探究、區(qū)域自主、文化體驗教研組,進行跨段研究。在研究中梳理各領域的核心經驗,以及如何將核心經驗進行具體形象的物化體現(xiàn),讓幼兒可以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同時,通過跨年齡段的碰撞與思考,更好地啟發(fā)班級的課程開展落實。
4.家園聯(lián)動的跨界啟發(fā)
家園的聯(lián)動是“三人行”課程實踐的重要舉措。幼兒園通過課程委員會、故事媽媽團、健康委員會等組織,使家長深度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和課程建設。而班級的家長委員會、班級小組聯(lián)動等形式更能讓家園之間、家長之間增進交流,對班級課程的開展,幼兒學習的支持方向更加明確。同時,來自不同行業(yè),擁有不同的社會閱歷、工作經歷的家長也反哺教師,拓寬視野,啟發(fā)思維。
“三人行”課程理念下的幼兒園班級新樣態(tài)的實踐探索,能夠很好發(fā)揮班級教師、家長團隊的能力,共同為幼兒的成長助力。同時,也能啟發(fā)幼教同行在園本課程理念下,基于兒童立場,通過關系建立、課程實踐、聯(lián)動研究等方式,更好地支持課程在班級落實,從而促進每一個幼兒基于自身獲得適宜的成長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