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明玥 石燕 陶薈羽
蘇州素有“園林之城”的美譽,現(xiàn)存的古典園林仍有50多處,其中以拙政園、留園和網(wǎng)師園為代表。它們不僅是江南人文歷史傳統(tǒng)、地方風俗的象征和濃縮,也是現(xiàn)今人們了解地方文化、消遣游玩的好去處。
前段時間,我們開展了“我是中國娃”的主題活動,在欣賞中國地圖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認識了中國地圖,還知道了班里很多同伴的祖籍就在地圖上一個個遙遠的地方:“我的家鄉(xiāng)在連云港,連云港有花果山,是孫悟空的老家!”“我的老家在黑龍江,那里冬天會下很厚很厚的雪?!薄拔业睦霞以诤幽?,我還和爺爺奶奶一起收過莊稼?!薄疤K州有美麗的蘇州園林,有亭子和假山,特別美。”……孩子們雖然來自祖國的各個地方,但在蘇州生活的時間更長,當優(yōu)優(yōu)說完蘇州的園林后,引發(fā)了大家的更多共鳴??吹胶⒆觽儗@林的興趣,我追問道:“你們有沒有去過蘇州園林呢?”很多孩子激動地表示去過,而沒有去過的人則更加好奇:“蘇州園林是什么樣的?園林里面都有什么?”乘著孩子們對蘇州園林的興趣,我們請爸爸媽媽利用周末時間帶著孩子一同去參觀。
新的一周,孩子們參觀完園林,紛紛分享起各自的見聞:“我去了獅子林,獅子林有很多假山,還有一個很大的池塘,池塘中間還有一個湖心亭?!薄巴ぷ佑?個尖尖角,還有的是6個尖尖角。”“我去了拙政園,里面也有假山和美麗的水池?!薄拔野l(fā)現(xiàn)蘇州園林的墻是白色的,屋頂是黑色的。”“地上的路還有各種各樣的圖案呢!”“假山里面就像一個迷宮一樣。”
伴隨著對蘇州園林的發(fā)現(xiàn),孩子們也萌生出很多問題:“為什么圍墻上有很多窗戶?” “屋頂為什么都是尖尖的向上面彎呢?”還有的孩子感受到了園林的美:“蘇州園林看起來就像一幅畫,太美了!”“老師,我要是能住在里面就好了?!贝蠹衣犕昙娂姳硎荆何覀兛梢栽谟變簣@造一個蘇州園林呀!
在幼兒園造一個蘇州園林?這個想法乍一聽,著實讓人驚訝。我順著孩子們的思路問:“那該怎么造蘇州園林呢?”“要先畫設計圖,就是跟園林里的地圖一樣?!薄耙ú煌耐づ_樓閣,還有假山?!薄皥@林里要有小橋和路,還有水池。”隨后,根據(jù)這些想法和建議,孩子們著手設計起了園林地圖。
畫園林地圖時,孩子們就遇到了第一個困難:怎么把園林里的建筑、景觀和植物組合在一起,變成美麗的蘇州園林?面對這個問題,有人說:“我在參觀獅子林的時候拿了地圖,可以看一看獅子林的地圖是什么樣的?!痹谶@一想法的啟發(fā)下,孩子們找出參觀時拿到的游覽圖,觀察比較起來:“園林里不同的房子會用路連接起來。”“小院子里會種各種各樣的植物?!薄坝械耐ぷ訒ㄔ谒刂虚g,然后用彎彎曲曲的路連起來?!?/p>
為了讓孩子們更清晰地了解地圖,我在閱讀區(qū)投放了繪本《我的地圖書》,提醒孩子們注意地圖上的不同標識,以便獲得更詳細的信息。孩子們讀完后,分享起自己的收獲:“看地圖要注意上下左右?!薄皶袭嫷煤芮宄?,我們也可以用小標記來表示亭子、小樓,還有水池?!薄拔野l(fā)現(xiàn)地圖上不會把園林里所有的東西都畫上去,我們要畫最重要的。”大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空間和方位概念,在學習了解了地圖的特點后,他們開始不斷嘗試設計園林地圖,劃分好各自負責的區(qū)域,分組繪制主體建筑物和游覽路線。
可是,在設計蘇州園林的布局時,大家又遇到了困難:蘇州園林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怎樣在地圖上體現(xiàn)出來呢?注意到孩子們遇到的共性問題,我決定用對比觀察的方式啟發(fā)他們思考。我先請孩子們欣賞了蘇州著名的拙政園的圖片和視頻,并請去過拙政園的人說一說里面出現(xiàn)了哪些景物?!白菊@的水池很大,在園林的中間。”“水池上還有曲橋連著亭子?!薄八氐倪呥吷嫌泻芏嗖灰粯拥姆孔印!薄斑B廊把很多院子都連起來了?!薄皥@林里還有假山和美麗的植物?!?/p>
隨后,我展示了一張故宮和拙政園的俯視圖,大家發(fā)現(xiàn):“拙政園不是左右對稱的?!薄皥@林里的路是彎彎曲曲的!”伴隨著這一驚喜發(fā)現(xiàn),我及時將大家的回答做了總結(jié)與介紹:“拙政園可以分成三個部分,水池是園林的中心,它的一邊往往建造著精美的亭臺樓閣,另一邊是田園美景,很開闊,一般建筑會比較少。蘇州園林是不對稱的,它們大多以水池為中心,搭建的院子大小不同,建筑也是高低錯落,道路曲折,有著多樣的花草樹木,游覽的時候給人不斷變幻景色的感覺?!?/p>
了解了蘇州園林的布局后,孩子們便正式開始繪制設計圖。“我設計的園林中間也要有一個大大的水池?!薄拔以O計了連廊和曲橋。”“我的園林里有兩層和三層的閣樓。”“我設計的園林左邊是水池,特別美,右邊是大廳,還有住的地方?!?/p>
設計圖繪好后,孩子們先在建構(gòu)區(qū)中用積木做了嘗試,發(fā)現(xiàn)建成的亭子很容易倒塌。通過集體討論,大家想到了之前玩過的扭扭建構(gòu)游戲,覺得可以用扭扭棒試一試。于是,孩子們分組展開了建構(gòu)。可是沒想到,每組依然遇到了問題:“我們想搭一個亭子,雖然柱子可以用螺絲固定,但是建屋頂?shù)臅r候沒辦法搭出尖尖角。”“我們搭好的小樓四面都圍起來了,里面黑乎乎的,有點奇怪?!薄捌渌〗M說我們搭的路很像馬路?!薄拔覀兘ê玫拿總€小樓都很像,可是園林里的每個都不一樣?!薄斑B廊的屋頂要怎么架起來呢?”
之所以會有這些問題,我想,也許是因為孩子們?nèi)鄙賹@林中各個景觀的細致觀察,上次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時,更多是走馬觀花式的整體游覽,彼時還沒有關(guān)注亭臺樓閣的建筑結(jié)構(gòu)和園內(nèi)道路、植物等的多樣和獨特之處。因此,當有人提出想再去一次蘇州園林,仔細觀察各個建筑的特點時,大家一致認同。恰巧我們幼兒園緊鄰蒯祥園,它是為了紀念明故宮的設計師、香山幫工匠泰斗蒯祥而修建的,里面不僅有蒯祥紀念園,還有蘇州傳統(tǒng)建筑展示館和體驗館,園內(nèi)亭臺樓閣、曲廊、水池一應俱全,儼然一座小巧精致的園林。
于是,我?guī)е⒆觽兙徒チ素嵯閳@參觀。這一回,他們帶上了各小組記下來的問題,邊走邊仔細觀察,時不時還會說起新的發(fā)現(xiàn)。穿過曲折的連廊時,有人說:“連廊有的一邊有墻壁,還有的兩邊都沒有墻壁?!薄皦Ρ谏嫌泻芏啻皯??!薄斑B廊是彎彎曲曲的?!弊哌^長長的連廊,景色變得豁然開朗,孩子們來到園林中心——水池中央的亭子里觀察起來:“這是個四角亭,每個柱子的上面都有一個上翹的角,中間是最高的地方?!薄巴ぷ拥奈蓍苡?塊?!薄八厣嫌星鷺?。”踏上臨水而建的一座小樓,他們又有新的發(fā)現(xiàn):“小樓也有柱子支撐,而且有兩層屋頂。”“原來小樓不全是墻壁圍起來的,有很多木頭做的門和窗戶,這下陽光就能透進來?!?/p>
通過觀察與講解,孩子們知道了園林建筑的名稱,如樓、閣、榭、舫、曲廊、單面空廊等,進一步了解了亭臺樓閣的樣式多變、飛檐翹角的特點和建筑結(jié)構(gòu)?;氐接變簣@,孩子們重新開始了對園林的建構(gòu)。
怎樣展現(xiàn)園林中亭子的特點呢?孩子們說:“亭子有4個尖尖的角,還有4根很粗的柱子?!薄巴ぷ拥南旅媸钦叫蔚?,先要把下面的搭好再搭屋頂?!笨墒牵下N的屋檐該怎么搭呢?
孩子們自發(fā)地組織討論,分享起各自的辦法:“先找找扭扭建構(gòu)里哪些材料是可以用來搭亭子的?!薄翱梢韵劝淹ぷ臃殖蓭讉€部分。”過程中,我也投放了繪本《中國房子》,引導他們關(guān)注亭子的結(jié)構(gòu)特點。“亭子的屋檐也是4個脊。”“可以用彎彎的積木片來搭亭子的檐?!苯?jīng)過不斷交流,孩子們有了新想法。他們用架空的方法連接四根柱子,搭出亭子的“脊”,并在中間相互連接以保持平衡。功夫不負有心人,亭子終于順利建成了!完成亭子的框架搭建后,他們又開始關(guān)注亭子的更多細節(jié):“亭子還要有可以靠著休息的地方?!薄拔覀冞@個亭子很大,還可以建一個小一點的湖心亭。”……“小小建筑師們”的想法越來越豐富,亭子也被搭建得越來越完整了。
初期搭建小樓時,就有人注意到,將建構(gòu)材料四面圍起來,里面會黑乎乎的。經(jīng)過再探園林,孩子們重新觀察、討論了小樓的特點,發(fā)現(xiàn)小樓并不是四邊都圍起來,而是有大面積的門和窗戶。意識到了這一點,問題很快就得到解決。孩子們首先對小樓做了拆除工作,把正反面的墻壁都拆掉,改成了大門和窗戶,左、右兩邊的墻壁保持不變。然后再搭建房子的屋頂?!拔蓓斚駛€帽子。”“屋頂有點像梯形?!薄笆亲笥覍ΨQ的?!彼麄冞叡犬嬛?、邊把三角形和正方形積木片組合起來。“尖尖角可以用彎彎的積木片,把它固定在角上?!痹诖蠹业暮献飨拢粚拥男且岔樌旯ち?!
在園林建筑初步完工后,孩子們開始著手將園林的各個主要景觀連接起來,但不同種類的路卻難住了大家。我也參與其中,一起討論園林中道路的特點。有孩子指出:園林里大多有水池,而水池上往往會有一座甚至幾座橋。于是,大家紛紛說起自己知道的橋:“園林里有很小的拱橋?!薄坝兄敝钡钠綐?。”“有曲曲折折的橋,有的橋上有欄桿,有的橋上沒有欄桿?!卑殡S著熱烈的討論,孩子們熱火朝天地行動起來,分別搭建了平橋、彎彎折折的曲橋和精致的拱橋。可是,在建構(gòu)廊橋的時候,孩子們犯了難:怎么搭有屋頂?shù)臉蚰兀?/p>
在對比廊橋和一般的橋的不同時,孩子們發(fā)現(xiàn):“有的廊橋一邊是墻、一邊是欄桿?!薄白菊@的廊橋兩邊都是欄桿?!薄袄葮蚝屯ぷ佑悬c像,也有很多的柱子。”“柱子是用來固定屋檐的?!苯?jīng)過細致的觀察和思考,他們遷移了搭有欄桿的橋的經(jīng)驗,先搭好用底部支撐的橋面,再在橋兩邊加上對稱的柱子作為屋頂?shù)闹危潭ㄉ蟽蓚€黑色折角作為廊橋的屋頂……漸漸地,一座模仿拙政園中“小飛虹”的廊橋也圓滿完成了。
隨著對園林的探索逐漸深入,孩子們開始關(guān)注園林中的細節(jié)部分,并生發(fā)出各種問題:“園林里還有很多不一樣的花窗,花窗有什么用?”“還有圓形的門、長方形的門,各種形狀都會有嗎?”“園林里除了有竹子,還有什么?”“亭子、廊橋和閣樓的屋頂也是不一樣的?!薄盎ù?、洞門有什么樣式和作用?園林里植物有哪些種類,屋頂、圍墻該怎么設計呢?”在這些問題的驅(qū)動下,孩子們開始了第三次園林之旅,再次前往蒯祥園。
為了解花窗和洞門的不同樣式,孩子們提前設計好了調(diào)查表,方便在參觀過程中做統(tǒng)計和記錄。這一次,大家又有了不少新發(fā)現(xiàn):“園林里有很多高高的圍墻,我們還沒有搭?!薄皥@林里有很多形狀不一樣的門,有圓形的,還有的像一個花瓶?!薄皥@林的圍墻和連廊上有很多漏窗,漏窗里面有很多不一樣的圖案?!弊⒁獾竭@些后,他們便用畫畫、拍照的方式記錄下園林中各種各樣的花窗和洞門,隨后通過詢問家長并與家長在網(wǎng)上尋找資料的方式,了解了花窗和洞門的圖案所代表的含義。
經(jīng)過幾天的資料收集,孩子們收獲滿滿。分享過程中,有的說到了洞門的名稱:“圓圓的洞門就像月亮一樣,叫月洞門。還有的洞門是一朵小花,有四個花瓣,是海棠洞門?!薄拔艺业降亩撮T像個葫蘆,是葫蘆洞門?!庇械淖⒁獾铰┐暗男螤睿骸坝姓叫蔚模€有圓形的,還有石榴和海棠圖案的?!薄拔铱吹接械穆┐皼]有圖案,是扇形的?!庇械恼f到了漏窗圖案的含義:“有的漏窗裝飾的是靈芝紋,古代的人希望可以吉祥和長壽?!薄斑@個像小貓爪子的圖案是如意紋,代表了美好的愿望,希望家人可以平平安安、開開心心?!?/p>
有了對洞門和花窗的了解,孩子們又一次更新了園林設計圖,把洞門和花窗的元素也融入進去。不僅如此,孩子們也搭出一段圍墻,討論起怎么展示上面的圖案和花窗?!拔覀兛梢韵劝言露撮T搭好,它是圓圓的比較簡單?!鲍h玥邊說邊做起來。她先是用半圓積木片拼成一個大圓,然后用長積木拼接好一段圍墻,然后將代表月洞門的兩個半圓積木片連接在長積木上做固定。初步完成后,孩子們發(fā)現(xiàn):“月洞門都要碰到圍墻上的瓦片了,太高了?!薄坝慰蜁卟贿^去的?!庇谑?,大家拆掉了長積木片,又把圍墻和月洞門的左右兩邊進行連接,再根據(jù)月洞門的長度靈活更改了圍墻上瓦片部分的長度。經(jīng)過第二次改進,月洞門順利竣工。
該往園林里“栽種”哪些植物呢?上一次,在游覽蒯祥園時,孩子們就仔細觀察了其中的植物:“園林里有竹子,有的竹子又粗又高,有的細細的?!薄八乩镉泻苫ê秃扇~,還有小魚?!薄斑€有各種各樣的菊花。”“有葉子特別大、特別長的芭蕉樹葉?!薄皥@林里和我們幼兒園一樣,也有石榴樹和銀杏樹。”“還有桂花樹,我聞到了桂花的香味?!薄皸魅~到了秋天,就變成紅色了。”我請孩子們將提到的植物用圖畫的方式一一記錄下來。經(jīng)過商量,大家決定用扭扭棒、黏土等多種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園林的自然之美?!拔襾碛镁G色的積木片搭竹子,竹子是一節(jié)一節(jié)直直的?!薄拔覀兛梢杂贸p黏土來做各種各樣的花。”分享完各自的想法,孩子們開始了分組創(chuàng)作。有的小組用積木片搭出了竹子和荷花,有的用黏土和樹枝制作出梅花樹、桂花樹等。孩子們發(fā)現(xiàn):有了植物的點綴,園林變得更加美麗、富有生機了。
在蒯祥園,孩子們發(fā)現(xiàn)園林的屋頂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梯形,還有的是三角形。”“我在左邊看屋頂?shù)臅r候是三角形的,在前面看卻是梯形?!薄拔铱吹接幸粋€小樓有兩層屋頂?!睂@林的深入觀察使得孩子們推翻了第一次建構(gòu)時的方案。最初,他們建構(gòu)的屋頂大部分是單三角形的,但是結(jié)合后期不斷的討論與觀察,孩子們對屋頂造型的設計也越來越豐富了?!拔覀兛梢杂脙蓚€一樣的三角形拼在一起,這樣屋頂就更大了?!蓖瓿闪穗p三角形屋頂?shù)拇罱?,他們還想到了可以用多根長條連接兩個三角形,組裝成梯形的屋頂。
怎么搭建出正面是梯形、側(cè)面是三角形的屋頂呢?孩子們圍繞這一問題開始了討論:“我們之前搭好的屋頂上面是一個空的長方形?!薄耙褍蓚€梯形合到一起?!薄翱梢韵却钜粋€梯形的框架?!钡芸焖麄儼l(fā)現(xiàn):搭好的梯形框架合不到一起。這該怎么辦呢?有人提出:“要讓梯形屋頂變得斜一點?!庇谑?,孩子們又開始了第二次嘗試,用可以靈活變化角度的轉(zhuǎn)角替換固定為直角的小方塊。經(jīng)過不斷調(diào)整和固定,兩個梯形框架能合到一起了!不僅如此,從側(cè)面看起來屋頂也變成了三角形的形狀。屋頂改造的成功讓孩子們大受鼓舞,他們紛紛表示:我們也會做園林里從不同角度看有不一樣形狀的屋頂啦!
完成全部的屋頂改造后,孩子們認為還要加一個正門,將園林與外面的環(huán)境分隔開。于是,大家圍繞大門的搭建問題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經(jīng)過多次優(yōu)化,園林的大門也建成了。
園林完工后,孩子們便激動地提出想請幼兒園里的小朋友來參觀。有人說:“去園林要先買票?!薄拔覀儊碓O計參觀園林的門票?!痹O計好的門票很快便分發(fā)出去了,前來參觀的小朋友更是絡繹不絕,甚至還有點擠!但是,搭好的蘇州園林也被擠得歪歪扭扭,于是孩子們決定先閉園修整,然后再想想辦法:怎樣保證參觀人數(shù)不會過多呢?
有人說:“爸爸媽媽帶我去園林的時候要先預約,不然就不能進去。”“是??!我們可以規(guī)定每天能讓幾個人進去參觀,其他人就第二天再來。”“就和我們預約玩什么游戲一樣,要先選好?!庇谑?,孩子們一起設計了園林預約表,規(guī)定每天來參觀的人數(shù),還配備了小導游向“游客們”講解……孩子們心滿意足地看著自己親手搭建出來的園林,興致勃勃地跟“游客們”介紹每一處的布景與用意,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說起蘇州,很多人對園林都頗有印象,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兒童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可是,就算生活在本地,很多兒童甚至成人對園林的認識和了解也是片面的?;顒又?,我們及時捕捉到孩子們對園林的興趣,并給予最大程度的支持,讓他們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分析并解決問題,逐漸內(nèi)化直接經(jīng)驗;通過三次走入蘇州園林,孩子們在一次次的觀察、搭建、調(diào)整過程中,從模仿園林中的建筑物到能根據(jù)園林一步一景的特點,將建筑物和景觀、道路融合在一起,在深度學習中逐步感知園林獨特的建筑風格。我們將孩子們自然經(jīng)歷的挑戰(zhàn)、困難、關(guān)系等,都視作其學習與發(fā)展的機會,引導他們在經(jīng)驗的不斷提升中更加深入地學習??梢钥吹?,隨著對園林的了解逐漸深入,孩子們建構(gòu)的作品也越來越豐富多樣,不同程度地展現(xiàn)了亭臺軒榭的古典美、花草樹木的自然美,以及建筑物交相呼應的層次美。孩子們也正是在與古建筑對話的過程中,增進了對蘇州園林的熟悉感與歸屬感。而園林這一獨具地方特色的建筑藝術(shù),也從離孩子們生活有些距離的“蘇州園林”,變成了大家口中的“我們的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