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玲
劉莉,女,1975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北京服裝學院服裝科技研究院院長,北京服裝學院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曾被評為北京高校優(yōu)秀共產黨員、首都最美巾幗奮斗者、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曾獲首都勞動獎章。她帶領的團隊“北京服裝學院冬奧高性能比賽服研發(fā)組”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2023年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稱號。
2023年6月底,記者走進北京服裝學院國家冬季運動服裝裝備研發(fā)中心,在一間擺滿冬奧賽服模特的工作室,記者見到了剛剛獲得“北京高校優(yōu)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的北京服裝學院服裝科技研究院院長劉莉。
“我們要在短短3年內拿出最優(yōu)秀的科研成果裝備國家隊,就要與時間賽跑。我們用國家訓練基地口號‘一步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耽誤不起激勵自己,用這種備戰(zhàn)精神進行冬奧比賽服研發(fā)工作。”回憶起研發(fā)冬奧賽服那段激情歲月,劉莉依然心潮澎湃。
用高科技攻克核心科技難題
“國外品牌不會把最優(yōu)秀的科研成果給我們,我們科技人員必須擺脫對進口比賽服裝的依靠,掌握核心科技,自主定制賽服?!眲⒗蚋锌?。
2019年,由10家單位聯(lián)合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冬季運動與訓練比賽高性能服裝裝備研發(fā)關鍵技術》獲批,劉莉挑起了重擔:作為項目主持人,她要帶領團隊全面提升冬奧比賽服的競技性能。其中,一項艱巨的任務是研發(fā)冬奧國家運動隊速度類項目的訓練、比賽服裝,實現(xiàn)高性能比賽服“中國造”從0到1的突破。
減阻是競速類項目運動員對服裝最主要的要求。為了讓比賽服完美貼合運動員身體,減少運動中的阻力。3年里,劉莉團隊走進10個國家運動基地,完成全部22支運動隊400余名運動員的三維體型測量,并用三維打印技術制作運動員專屬實體模型,通過實驗測試出運動員在各種姿態(tài)之下皮膚的拉伸和形變情況,讓服裝更貼合運動員在運動中的身體姿態(tài)?!拔覀兓藘赡陼r間,攻克了速度滑冰比賽服這個難題。”劉莉說。
要攻克核心科技難題,就要在使用關鍵技術上敢為人先。劉莉團隊在國內首次將風洞測試引入賽服研發(fā)體系,并先后研發(fā)了20多種減阻類面料,進行了56種不同服裝結構的測試和篩選。經過500多個小時的測試,最終鎖定了其中一種服裝結構。“并不是越光滑的表面風阻就越小,恰恰是有肌理的凹坑結構面料產生的阻力更小?!眲⒗蚋嬖V記者,在身體不同部位,凹坑結構的形狀、大小、深度都是不同的。同時,根據(jù)滑行姿態(tài)設計的“站不起來”的版型,不僅幫助運動員保持姿勢,也有效降低了阻力系數(shù)。經過近1000小時的風洞測試后,多個自主研發(fā)的速度類項目比賽服阻力下降超10%,遠遠優(yōu)于國際先進水平。
2021年9月26日,劉莉收到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當天速度滑冰運動員高亭宇給我發(fā)來信息,說他穿著團隊做的第七版樣衣,在2021—2022中國杯速度滑冰精英聯(lián)賽中取得了33秒83的個人最好成績。”劉莉說當她念完信息后,整個團隊歡呼起來。
冰雪運動專業(yè)比賽服不僅要求幫助運動員發(fā)揮出最佳技術,還要防切割防沖撞?!皡⒓颖╉椖勘荣惖倪\動員服裝要求做好兩類傷害的防護,一類是切割類,一類是沖撞類?!眲⒗蛘f。為此,團隊參考了全世界100多種面料,最終成功研制出防切割面料,并按國際滑聯(lián)的要求繼續(xù)逐年提升性能。
運動員服裝設計是一個綜合性的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花樣滑冰運動項目被譽為冰上芭蕾,設計者在設計運動員的服裝時,不僅要熟悉參賽的舞蹈和曲風,還要兼顧運動員的身材、個性、審美等。“我們團隊有一個設計理念,就是服裝要盡量表現(xiàn)中國文化、中國自信?!眲⒗驇ьI團隊設計的比賽服不僅以高科技保證了服裝的舒適度和運動功能,還將中國傳統(tǒng)染色、蘇繡等傳統(tǒng)工藝運用其中,在晶瑩潔白的冰面上展現(xiàn)悠久深厚的中國文化?!氨本┒瑠W會花樣滑冰團體賽雙人滑自由滑運動員彭程、金楊選擇的是電影《夜宴》的主題曲,我們結合故事背景,在服裝上加入了牡丹花和中國傳統(tǒng)的渦紋樣式,并使用了蘇繡技藝展現(xiàn)中國韻味。”花滑比賽服設計師趙雅捷說。
做服裝行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先行者
能夠成為北京冬奧會比賽服設計研發(fā)項目的負責人,源于劉莉多年學習、實踐和探索創(chuàng)新的厚積薄發(fā)。
2004年,在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擔任講師3年后,劉莉考入東華大學服裝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我國服裝工程領域第一位博士生導師張渭源教授。在高強度的學習和工作中,劉莉明確了自己的科研方向:深耕人體工學、功能類服裝和智能服裝設計開發(fā),做服裝行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先行者。
2012年,劉莉迎來研究工作的第一個里程碑。民族企業(yè)比音勒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找到了劉莉,談合作運動員比賽服設計?!按饲皧W運高水平選手的運動服裝都是國外品牌。對于當時的中國品牌來講,要想躋身國際一線品牌行列,關鍵是要在科技研發(fā)上取得突破。”劉莉說。
2013年至2017年,劉莉主持了“北京服裝學院—比音勒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高爾夫服飾人體工程研究中心”項目,在運動比賽類服裝研發(fā)設計工作中潛心耕耘。在設計師團隊為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高爾夫球比賽運動員設計服裝時,劉莉團隊應用三維步態(tài)運動解析技術,協(xié)力定制出舒適合體的版型,助力中國高爾夫運動員馮珊珊取得了里約奧運會銅牌的好成績。
2019年3月,花樣滑冰世錦賽開賽在即,中國雙人滑選手隋文靜、韓聰?shù)姆b需要在短期內重新進行設計。劉莉接到任務后,在3周內完成6套比賽服的設計工作。隋文靜、韓聰獲得了2019年花樣滑冰世錦賽金牌。“他們奪冠對于我們這些幕后的比賽服設計師、工藝師來講,同樣是巨大的激勵。就是從那時起,我們組建了專業(yè)團隊,對接中國花樣滑冰隊的比賽服設計制作,從此打破了高水平運動員比賽服在海外定制的慣例?!眲⒗蛘f。
把論文寫在產品上,把研究做在工程中
“我在讀碩士研究生期間跟著劉老師參與了冬奧比賽服研發(fā)項目,提升了我實戰(zhàn)方面的能力,開闊了思維。去年我順利地考上了博士研究生?!眲⒗虻膶W生吳妍說。
在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教學中,劉莉始終堅持“把論文寫在產品上,把研究做在工程中”的理念。劉莉帶的很多研究生都參與了冬奧比賽服項目,在實踐中提高了專業(y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對接溝通能力、需求挖掘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劉莉在教學中注重將學生培養(yǎng)融入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將國家需求、設計研發(fā)、產品評價引入實踐項目,探索了“科教結合”新模式。結合本科生教學和研究生培養(yǎng)計劃,劉莉在課程中引入冬奧比賽服裝項目的實戰(zhàn)經驗,將設計的比賽服裝帶到課堂,使學生們能迅速掌握冬奧比賽服裝的設計要領?!皠⒗蠋熤v的都是鮮活的案例,特別有意思?!北本┓b學院紡織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碩士生侯雨霏說。
作為北京冬奧會中國代表團保障營成員,劉莉在比賽現(xiàn)場見證了中國冬奧健兒的一場場精彩比賽。“我在冬奧健兒身上看到了咱們中國科技的發(fā)展和中國文化的傳承,這是最讓我感到快樂的事?!眲⒗蛐χf。
(責任編輯:閆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