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從浩,陳波,韓思源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乳腺外科,沈陽 110001)
完美對稱的乳房是女性的重要美學標志,而乳頭乳暈復合體是乳房的主要標志。肥大的乳頭不僅影響女性生理上的美感,同時也會造成女性心理上的負擔。乳頭肥大通常可分為先天性乳頭肥大和后天性乳頭肥大,后天性乳頭肥大可能與妊娠、哺乳或反復物理刺激因素有關。正常中國女性乳頭直徑為8~12 mm,高度為8~10 mm。我科總結以往的臨床經(jīng)驗,習慣上將乳頭肥大分為3種類型:Ⅰ型,單純乳頭直徑>12 mm;Ⅱ型,單純乳頭高度>10 mm;Ⅲ型,乳頭直徑和高度均大于正常值。通常外科手術是治療乳頭肥大最有效的方法。我科采用改良三葉瓣法乳頭縮小整形術治療18例乳頭肥大畸形的患者,術后乳頭美學效果良好,保留乳頭感覺功能,無明顯瘢痕和水腫等并發(fā)癥,患者滿意度良好。
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我科收治了26例乳頭肥大女性患者。納入標準:(1) 符合Ⅲ型乳頭肥大,即乳頭直徑>12 mm且高度>10 mm;(2) 患者手術欲望強烈,且無哺乳需求;(3) 手術局部無腫瘤和炎癥感染;(4) 無全身感染和內科基礎疾病。最后納入18例患者,均為雙側乳頭肥大的女性,年齡28~45歲,乳頭直徑12~24 mm,高度12~22 mm。
所有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改良三葉瓣法乳頭縮小整形術。
1.2.1 術前設計:設計改良的三葉皮瓣 (圖1)。設計新的乳頭直徑為10 mm,以乳頭根部12點方向皮瓣為蒂部,寬度約8 mm,標記為a、b兩點。設計新的乳頭高度為8 mm,在乳頭圓柱側面標記為c、d兩點。按照帶蒂皮瓣的長寬比為1.5 ∶1,設計側翼皮瓣長度為12 mm,向兩側延伸,分別標記為e、f、g、h。再將c、d兩點連線中點做垂線,大約在其8 mm處標記為i,以弧線連接c、i、d三點。乳頭根部6點方向的f、h兩點向乳暈處延伸,做一枚三角形切口。
圖1 改良三葉瓣法乳頭縮小整形術手術設計示意圖
1.2.2 手術操作:患者取平臥位,術區(qū)消毒后使用亞甲藍和量尺設計劃線。使用1%利多卡因+1/40萬腎上腺素局部浸潤麻醉。按照圖1A、1B所示,切開實線部分,保護a、b兩點皮瓣蒂部不受損傷,保留一定的皮膚厚度。使用刀片和剪刀去除多余的乳頭組織,雙極電凝充分止血后,5-0可吸收線皮下對位縫合 (f、h縫合,e、g縫合,i與f、h縫合),最后用6-0普理靈線間斷縫合皮膚。術區(qū)凡士林紗布和無菌輔料覆蓋,避免乳頭受壓。術后2~3 d換藥1次,10~12 d拆線。
術后所有患者乳頭直徑和高度均接近正常值,雙側乳頭對稱性良好,無缺血壞死、感染等并發(fā)癥。術后乳頭感覺功能正常,切口愈合后無明顯瘢痕。對18例患者進行6個月~2年的門診隨訪,患者乳頭感覺和勃起功能均正常,無乳頭水腫,瘢痕均不明顯。半年后新的乳頭有近20%的體積丟失,屬于正常范圍。隨訪時調查患者滿意度,滿意度 (%) = (非常滿意人數(shù)+比較滿意人數(shù)) /總人數(shù),患者術后滿意度為94.4%,對治療效果均較為滿意。
患者,女,34歲,雙側乳頭肥大8年。術前測量乳頭直徑約24 mm,高度約22 mm。乳頭頂部圓隆膨大,乳頭根部組織松軟,整個乳頭表現(xiàn)為冗長下垂,呈蘑菇型。按照目前主流的乳頭縮小整形方案設計,效果均不理想。考慮患者自訴今后無哺乳需求,決定行改良三葉瓣法乳頭縮小整形術。術后雙側乳頭直徑為10 mm,高度為8 mm (圖2)。術后門診隨訪1年,乳頭較術后有輕度縮小,乳頭對稱性良好,感覺功能正常,無明顯瘢痕,患者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
圖2 34歲乳頭肥大女性患者術前和術后乳頭外觀照片
乳頭乳暈復合體是乳房的主要標志,乳頭是乳房的最高點。因此,在進行任何乳房手術時,需要充分重視乳頭的位置及其功能的保護。乳頭的感覺神經(jīng)主要是由第四肋間神經(jīng)外側分支支配。第四肋間神經(jīng)外側皮分支主要分成2支,一支走行表淺到腺體,另一支經(jīng)過乳腺后間隙。乳頭的血液供應相當豐富,乳房動脈肋間穿支、胸外側動脈穿支等構成乳頭真皮下血管網(wǎng)[1]。
乳頭肥大通常在青春期后開始出現(xiàn),與妊娠、哺乳或長期的物理刺激有關。正常中國女性乳頭直徑為8~12 mm,高度為8~10 mm,乳頭直徑或高度大于正常值可認為是乳頭肥大[2]。乳頭肥大多見于女性,男性也偶有發(fā)生,可能與激素水平或反復物理刺激有關。肥大的乳頭影響女性生理的美感,也帶給女性心理的困擾,外科手術是治療乳頭肥大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文獻報道的乳頭縮小整形方法已有20多種。TR?STRUP等[3]總結了1974年至2017年報道的30篇文獻,將乳頭縮小整形術分為5種方法:(1) 環(huán)形切除法,1975年REGNAULT等[4]報道了這種手術方法,該方法是通過環(huán)形切除乳頭側方一圈皮膚,保留乳頭頂部,從而降低乳頭高度;其優(yōu)點是手術操作簡單,保留了乳頭正常感覺,但是術后可能出現(xiàn)明顯的環(huán)形瘢痕,會影響哺乳功能,且乳頭直徑?jīng)]有改變。 (2) 直接切斷法,KIM等[5]采用直接切斷乳頭高度法縮小乳頭,斷端的導管上皮逐漸愈合后形成新的乳頭頂部,該方法也是未改變乳頭直徑,且影響哺乳功能。 (3) 楔形切除法,是應用最多的方法,可再細分為單側楔形切除和對偶楔形切除。單側楔形切除法只能縮小乳頭直徑,因此MIRó等[6]在楔形切除的基礎上加上乳頭底部環(huán)切,來降低乳頭高度。該方法手術操作復雜,可能影響哺乳功能,但是效果好。肖明等[7]使用對偶楔形切除聯(lián)合乳頭底部環(huán)切治療男性乳頭肥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單側楔形切除往往會導致乳頭偏斜,美學效果差。 (4)皮瓣法:BASILE等[8]報道采用一種皮瓣技術進行乳頭縮小術,該方法是制作3個對稱的三角形皮瓣,術后保留了乳頭的感覺功能,但是乳頭中心部分被切除,哺乳功能可能并未保留。LEE等[9]報道的幾何皮瓣乳頭縮小術與上述方法類似,取得良好的效果。SAKURAI 等[10]在女性變男性的變性手術中,提出了“Eryngii” 乳頭縮小技術,該方法在乳暈內設計2個三角形皮瓣,保留乳頭頂部的皮膚,術后乳頭感覺功能正常,對稱性良好,患者滿意度高。MU等[11]在男性乳頭肥大手術中使用了圓形翻蓋皮瓣,取得了良好的療效。SIM等[12]提出的Chullo-Hat皮瓣技術,用于治療乳頭肥大男性和無哺乳需求的乳頭肥大女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YU等[13]報道的風車皮瓣法僅縮小乳頭直徑,并未降低乳頭高度,且術后瘢痕明顯,尤其是在乳暈色素較深的患者中。ECONOMIDES等[14]提出了4-flap “jester’s hat”技術,術后乳頭瘢痕不明顯,乳頭外形更接近自然。曾穎等[2]提出保留乳頭頂部環(huán)形皮膚縮小乳頭直徑,側壁制作三塊菱形皮瓣降低乳頭高度,術后乳頭感覺和勃起功能正常,適用于男性和女性乳頭肥大的治療。張倩倩等[15]提出楔形切除聯(lián)合翼形皮瓣法矯正乳頭肥大畸形,術后患者對乳頭外形和感覺功能均較為滿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皮瓣法的優(yōu)點是同時縮小乳頭高度和直徑,保留乳頭感覺功能,但是手術操作復雜,且有些方法會影響哺乳功能。 (5)移植法,1979 年VECCHIONE等[16]報道了一種新的乳頭縮小方法,首先是直接截斷乳頭高度,接著在乳頭頂部取一塊薄的游離皮片覆蓋在新的乳頭頂部。此法手術操作簡單,但是僅降低了乳頭高度。
本研究采用了改良三葉瓣法乳頭縮小整形術,對Ⅲ型乳頭肥大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療效,特別是乳頭冗長呈蘑菇型、乳頭根部支撐性差的患者。由于這種手術方法未保留乳頭的乳腺導管,會影響哺乳功能,所以適用于無哺乳需求的女性或乳頭肥大的男性。對于單純乳頭直徑增大或者單純乳頭高度增大的患者,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乳頭縮小整形手術方法。改良三葉瓣皮瓣蒂部在乳頭的12點方向,瘢痕在6點方向及乳頭根部,較為隱蔽,術后瘢痕不明顯。由于保留正常的乳頭皮膚,術后乳頭感覺功能均正常。長期隨訪結果顯示,患者雙側乳頭對稱性、美學效果良好,患者滿意度高。目前,關于改良三葉瓣法乳頭縮小整形術的文獻報道較少,該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