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麗珊(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qū)霞林學校)
個性是習作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富有個性的習作,才能令人耳目一新,才能吸引人打動人。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踐,探索學生習作張揚個性的做法,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彰顯自己獨特的個性。
教師對學生的習作要求過高,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畏難情緒。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經(jīng)常動筆的習慣,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遇到的或想到的有條理寫下來,形式自由,內(nèi)容不拘,可長可短,只要能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讓人看明白就好。為了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yīng)引導學生寫自己的生活,寫自己熟悉的喜歡的,展開想象和幻想,寫想象中的事物,說真話實話心里話,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情感。只要留心觀察,身邊事事皆可入文。教師還可以引導鼓勵學生寫觀察日記。
在評價學生習作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因人而異。要堅持多看花,少挑刺,多挖掘習作中的“閃光點”,哪怕一個句子,一個詞語,一個標點用得好,都要予以肯定鼓勵,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進步和成功,就會產(chǎn)生習作的愉悅,成功的快感,就會萌發(fā)繼續(xù)習作的精神動力。如有位學生寫陽光:“陽光會灼人”,我立馬給予表揚,夸她這個“灼”字用得很獨特,把陽光擬人化了,突出了陽光的強烈。得到了老師的肯定,這位學生越發(fā)喜歡習作了,寫出一個又一個新穎的詞句來,文章靈動了。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把自己的優(yōu)秀習作向???、報紙雜志投稿,學生的作品一旦獲獎或發(fā)表,成功的喜悅會引發(fā)強大的創(chuàng)作動力。
一篇習作,能否感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細節(jié)描寫。同樣寫一件事,有的學生會作細膩繪聲繪色的描寫,讓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讓人感動;有的只能作干巴巴地敘述,很難喚起人閱讀的興趣,更談不上打動人。平時習作教學,要讓學生學會設(shè)身處地入情入境地去體驗,要求學生注意事物的特點,懂得進行細節(jié)描繪。比如,一位學生寫“打針”只能用一般性的敘述:醫(yī)生把針扎下,雖然很痛,但我強忍著不哭。這樣描述顯得普通平淡,沒有寫出富有個性的獨特感受。我讓學生通過回憶、想象、再體驗,再現(xiàn)打針時的情景,不放過細微之處。學生通過深入細微描繪就寫得具體生動多了,寫出了只屬于他自己的感受來:到了醫(yī)院我們排隊等候打針,聽到前面小朋友的哭聲,嚇得全身瑟瑟發(fā)抖,衣服都被冷汗弄濕了。我緊緊摟住媽媽的腰,恨不得找一個地縫鉆進去,這樣我就不用打針了。我看著醫(yī)生舉著針,按了按我的屁股,在按處擦了擦碘酒,屁股不由得一陣收縮。媽媽知道我怕針,直叨念:“孩子,別怕!眼睛看別處,當沒事似的。”我趕緊轉(zhuǎn)過頭,閉上眼睛,咬緊牙,心怦怦跳得更厲害了。醫(yī)生一下子把針扎下,一陣脹痛,雖然沒有我想象中那么痛,但不爭氣的眼淚還是在眼里打轉(zhuǎn)。媽媽看我痛苦的樣子,揪心地說:“想哭,就哭吧,哭出來會好受些?!甭犃藡寢尩脑挘蚁雼寢尦ξ艺f的男子漢不哭,我強忍著……
有了深切的體驗,學生才能寫出真情實感與眾不同的文章來。
傳統(tǒng)的習作教學往往過于注重技巧訓練。學生常常為主題光明而編故事,為選材合理而套習作,為了講求技巧而落入了千人一面、萬人一腔的俗套。學生習作變成了公式化、概念化,矯揉造作,滿紙謊言的文字游戲。習作中學生失去了自己的頭腦,失去了自己的眼睛,失去了自己的語言。因此,習作教學中,要提倡學生說真話、抒真情,做到習作“我筆寫我心、我口訴我情、做到心口合一,人文合璧?!?/p>
孩子思想單純,想象豐富,心直口快,語言往往新鮮生動,富有個性。但由于小學生正處于語言發(fā)展最活躍、語言接受最迅速的時期,個性化語言很容易被模式化語言所代替。比如寫好人好事,常見“你真是個好孩子”“這是我們少先隊員應(yīng)該做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寫外貌常見“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笑時露出兩個小酒窩”……這樣的語言,可謂司空見慣,毫無個性而言。因此,平時批改習作或與學生交流時,要留心發(fā)現(xiàn)學生富有個性化的語言,予以及時肯定表揚,引導學生運用個性化語言。如有位學生寫外貌時,筆者指導他抓住人物“瘦”的特點,著重從自己的感受來寫,適當夸張,讓他“一瘦到底”。果然,學生寫出了只屬于他的語言風格:這個人很瘦,被伙伴稱為“瘦猴”。他雙側(cè)臉頰深深地凹進去,顴骨高高突起,一張嘴說話顴骨就像要沖破包著它的皮。他那細又長的脖子上,我們能清楚地看到每一根青筋。他的手指又細又長,有可能當別人和他握手時,稍一用力就會把他的手指捏斷。他的兩條腿就像兩根火柴棍支撐著他的身子,腿上根本找不到一塊厚厚的肉,能看到的只是那塊塊要突出的骨頭。我想當有一陣大風刮來時,他可能就會被吹到天空。
習作是“情動于衷而辭發(fā)”。如習作《我的同學》,單看題目,平淡如水,毫無新穎性。筆者找到與眾不同的切入點,以“特點+人物”為自己的習作擬題,孩子們的寫作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了?!对蹅儼嗟恼{(diào)皮鬼》一文先寫了李同學到處橫沖直撞,整天嬉皮笑臉,作者很是討厭。后來,作者筆鋒一轉(zhuǎn),具體寫出了他仗義執(zhí)言的善良一面。作者由原先的討厭轉(zhuǎn)變?yōu)橄矚g,甚至敬佩,寫得真實大膽。這樣與眾不同的命題,大膽開拓的命題,有利于學生自由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
習作是表達的需要。只要真情實感,把意思說清楚,寫明白就行?!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要“應(yīng)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生活”這樣去習作,才會寫出真正屬于自己,最富有個性特點的習作來。
學生多角度選材立意,著重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訓練。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給一般性材料賦予“新”的角度。比如可以訓練他們掌握“集合題材”——根據(jù)習作要求列出盡可能多的題材;“排列題材”——以題材是否新穎,富有代表性,將題材排列標準;“篩選確定”一一以文題的要求和表達中心為選材標準,篩選確定。在教學中,對學生與眾不同、別出心裁的選材立意予以充分肯定和公開表揚,要持之以恒地進行多角度立意訓練,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獨創(chuàng)精神,使學生在習作中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
有位學生寫自己一家人的特點時,就形象地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個“動物園”,把一家人想象成一種種動物,可謂構(gòu)思新穎,別具一格。其中,他把爸爸比作一匹馬,這樣寫著:爸爸是一匹馬。馬爸爸他雖然瘦,卻能像一匹馬一樣辛苦掙錢養(yǎng)家,馱起來整個家的負擔。馬爸爸在工地上當安全員,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他都要在工地不停地巡邏,保障工地人員的安全。尤其是夏天,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馬爸爸變得更黑更瘦了。馬爸爸每周只能周六回來一次,周日早我還沒睡醒,他就上班去了。雖然我多次抱怨馬爸爸不能多陪我們一會兒嗎?但我也知道他也是為了我們這個家而犧牲了他的休息時間。爸爸就像一匹永不知疲倦的馬,他為我們這個家付出了太多太多。這個片段字里行間表達了小作者對爸爸的感激之情。他把自己的哥哥比作一只老鼠,這樣寫道:哥哥是一只“老鼠”,做什么事都偷偷摸摸的。他每次趁媽媽睡覺時,躡手躡腳地來到媽媽床邊,偷偷地拿走手機,躲在角落里玩手機。為了不被媽媽發(fā)現(xiàn),他會把手機調(diào)成靜音,捂著嘴拼命壓住自己的笑聲。他的眼睛還會不時地瞄向門口,真可謂賊眉鼠眼,生怕媽媽突然醒來逮了他個正著。每次偷看完后,他都會清空所有的記錄,最后又手腳并用,爬著到媽媽的床頭,把手機放回原位。
比如寫“家鄉(xiāng)的?!边@一文題,可以描景為主寫在海邊看到的美景;也可以記敘為主寫在海邊發(fā)生的事;也可以日記或書信等形式記錄趕海的真實見聞感受;還可以寫成詩歌的形式等等。采取不同體裁進行習作,促使學生深入思考,突破思維定式,真正寫出求新求異的好文章。
有位同學寫了自己趕海時捉螃蟹趣事:我們?nèi)ド碁┥系膸r石縫里抓螃蟹。這時,我發(fā)現(xiàn)一只大螃蟹正趴在巖石上,我悄悄拿起一根木棍想把它撥下來??墒撬姆磻?yīng)比我還快,我還沒碰到它,它就躲進巖石縫里不出來。我用棍子一直去捅它,它生氣了用鉗子夾住木棍。我向上一拉把它拉出來了。哥哥從木棍上取下螃蟹,不料螃蟹突然夾住哥哥的大拇指,哥哥疼得嗷嗷直叫,一下子把螃蟹甩在沙灘上。螃蟹在沙灘上東逃西竄,但是還是被我們包圍抓住了。我們把它扔進竹籃里,便去忙別的事了?;丶視r我們才發(fā)現(xiàn)螃蟹不見了,我想螃蟹應(yīng)該是順著竹籃的空隙爬出去逃走了。哇,好狡猾的家伙。還有一位同學寫成詩歌:陽光親吻著碧藍的大海,浪花在微風中歡笑舞蹈,雙手捉著雪白的浪花,似乎抓著抓不住的水晶。這首小詩,小作者將“陽光、海浪、孩子”等諸多意象聯(lián)綴,構(gòu)成一幅“童年水墨畫”,語言生動活潑,融童心、童趣于一體。
愛想象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渴望探索他們周圍世界的奧秘。我們所做的就是認真對待孩子的好奇心,引導他們讀中想象寫,引導他們舒展語言的彩翼。統(tǒng)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習作單元,習作要求是“發(fā)揮想象寫故事,創(chuàng)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币虼?,在指導學生發(fā)揮想象,編寫故事時,要引導學生展開奇思妙想,勇于創(chuàng)新表達,彰顯自己的創(chuàng)作個性。
有位同學編寫故事《躲在草叢里的星星》,他想象星星因為覺得整天待在天上太無聊,所以趁月亮姐姐不注意,偷偷溜到地上,躲在草叢里。在草叢里他遇見了同樣會發(fā)光的螢火蟲,和螢火蟲成為了好朋友。晚上,他和螢火蟲一起送迷路的小白兔回家。小星星把自己當作發(fā)卡給梅花鹿戴上,梅花鹿戴著星星發(fā)卡去參加舞會。閃閃發(fā)光的星星發(fā)卡讓她成為全場舞會的焦點。這位小作者能根據(jù)星星會發(fā)光的特點,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想象世界。其中有個情節(jié)寫得很精彩:第二天早上,小星星去森林里散步,看見一只梅花鹿低著頭焦急地在林間小路上走來走去,好像在找什么東西。原來,梅花鹿今晚要參加舞會,但是一不小心把心愛的發(fā)卡弄丟了,這會兒怎么也找不到??粗钡拿坊?,小星星想了想,紅著臉說:“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當你的發(fā)卡?!泵坊褂煮@又喜,不停地感謝小星星。梅花鹿戴的星星發(fā)卡不停地閃著光,簡直比舞會上的彩燈還要亮眼。其他小動物見了多夸這個發(fā)卡好特別。
張揚個性的習作,強調(diào)一個“真”字,淡化“作”的痕跡。要求做真人,說真話,抒真情,用“我”自由之筆,寫“我”自個所見,抒“我”自然真情,寫“我”自在之趣。唯有這樣習作,方能撼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