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鵬亮 湯良紅 許芳蕾
靜滴藥物時,臨床上首先選用外周靜脈如常見的手背上的靜脈進行穿刺,通過人體血液循環(huán)將藥物輸送至全身。但當患者需要靜滴高滲透性液體,或需長時間靜脈滴注,或外周穿刺情況欠佳等情況下,為保證治療順利進行,減少患者穿刺的痛苦,就需要進行中心靜脈置管。
中心靜脈置管指的是經(jīng)導絲引導的經(jīng)皮穿刺術,即通過淺靜脈穿刺,通過導絲引導向深部中心靜脈置入管道。目前臨床上應用的深靜脈有CVC、PICC與TIVAP。其中,PICC是指經(jīng)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它可通過手臂的外周靜脈(貴要靜脈、頭靜脈、肱靜脈和肘區(qū)靜脈,包括肘正中靜脈和頭靜脈在肘前折痕處或下方的分支)利用導絲進行引導穿刺置管,導管末端可直達上腔靜脈。PICC適用于超過5天的中(長)期靜脈輸液治療,能夠滿足輸注刺激性或高滲性藥物或需要快速補液的治療需求,像化療藥、腸外營養(yǎng)液、血制品的輸注等。如果是耐高壓型PICC(紫色管體代表耐高壓,在延長管處標有“POWER INJECTABLE”耐高壓標識),還可以輸注造影劑,以完成增強CT檢查,檢查前無需再重新置管。
PICC不需要在手術室進行穿刺,從皮膚消毒到穿刺置管固定,順利的情況下一般20分鐘左右即可完成。
在置管的過程中,需要患者配合護士的指導進行深而長的腹式呼吸。因為呼吸運動所帶來的胸腔壓力變化可以直接作用于右心房及上腔靜脈近心段,進而對上腔靜脈回流構成影響。簡單來說,就是吸氣能讓導管搭上“順風車”,使送管變得更加順暢,呼氣時導管處于“逆風”,因此需要暫停送管。此外,在置管結束后,需要按壓穿刺點15~30分鐘,并如實向護士反映身體和側肢體的情況。如果出現(xiàn)滲血、腫脹、疼痛等情況,需要及時進行處理;若沒有異常情況出現(xiàn),PICC才能正式“上崗”,用于輸液治療。
PICC導管是一條細小的聚氨酯或硅膠材質的導管,正常情況下不會有不適的感覺。
PICC導管最長可以在體內留置1年。當然,具體的留置時間主要取決于患者的具體情況、導管的使用目的、治療需要和維護情況等。
一般來說,剛置完管后2~3小時之內不建議活動;3~4小時之后,建議做一些輕微活動,比如簡單活動手指或做手指操,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避免胳膊發(fā)麻。
應該每周進行1次導管維護,包括沖洗導管、更換貼膜、接頭。在導管沖洗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請檢查導管是否存在打結、是否有其他阻塞物等。如果不能順利沖洗導管,提示導管內可能存在血凝塊,血凝塊可隨血液循環(huán)到達全身各個位置,患者可能因肺栓塞、腦栓塞而死亡,應立即引起重視。如果出現(xiàn)體溫在37.5~38℃間的低熱,并有超過24小時以上的不適感,意味著發(fā)生了感染。如果兒童帶管患者出現(xiàn)無明顯原因的活動減少,盡管此時沒有出現(xiàn)體溫升高,也提示可能有感染的情況。如果出現(xiàn)體溫高于38℃,要立即與PICC門診聯(lián)系。為了預防感染,患者最好選擇就近的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每周消毒并更換敷貼1次,并保持敷貼周圍潔凈干燥。
當然! PICC最長留置期限是1年,這么長時間不洗澡可還行?只是在洗澡前需要比常規(guī)洗澡多1個步驟,就是保護好PICC穿刺部位。具體做法是:將整個穿刺肢體上臂用保鮮膜環(huán)形纏繞,保鮮膜上下應該超過敷貼,外層再包裹干毛巾;洗澡時用該側手臂拿淋浴噴頭進行沖洗,盡量避免導管被浸濕;也可以直接購買現(xiàn)成的PICC置管防水護套、袖套、肘套。
按醫(yī)囑保質保量地完成每日PICC的自我觀察,由三大部分組成:一量、二摸、五看。
一量:測量肘橫紋上10厘米的臂圍,與之前測量的臂圍作比較。若上臂圍增加2厘米以上,可能有早期血栓風險,建議咨詢醫(yī)生。
二摸:輕輕觸碰穿刺點周圍,看皮膚有沒有硬結、腫脹;摸摸接頭處,有沒有松動。
五看:看穿刺點有沒有發(fā)紅、水腫、滲液、滲血;看導管里有沒有回血,導管外有沒有打結、破損;看導管外露刻度有沒有變化;看貼膜下有沒有皮疹,接頭下有沒有皮膚受損;看貼膜有沒有松動、卷邊、破損、潮濕的跡象。
在穿衣睡覺方面,不可以穿著袖子過緊的上衣、側臥向置管手臂一側;晚上睡覺不可像帶管之前那樣隨意翻身,避免置管側肢體受到壓迫。如果不能保證置管肢體不受壓,或習慣睡某側而該側肢體又恰好置管的,需要將置管側肢體墊高,時刻提醒自己,并盡量改變睡覺習慣。平時也要注意保持穿刺處敷貼和包扎肝素帽紗布的干燥、清潔、衛(wèi)生。同時,為了減少穿脫衣服時拉扯管道,避免敷貼脫落、導管脫出,延長PICC導管留置時間,可根據(jù)個人手臂大小,自行裁剪用過的絲襪套在穿刺手臂處,松緊適宜,起到固定PICC導管的作用。
在日?;顒臃矫?,置管側手臂不可以背包、抱小孩、拖地、拄拐杖、用力抓握、不可以拎重物(≥3.6千克);不可以進行游泳、打球、引體向上、學啞鈴、手臂用力旋轉等,同時要防止大幅度肢體關節(jié)活動,比如肩膀大旋轉、小區(qū)健身器雙手“大挪移”等;置管側手臂不可以扎止血帶、不可以測血壓。但是為了讓血液正常流動,防止血栓形成,運動鍛煉是必不可少的?;颊呖擅咳諗D捏彈力球至少200次,每天進行正常的關節(jié)活動。
在飲食營養(yǎng)方面,保證每天1600~2000毫升的飲水量,注意飲食營養(yǎng)和衛(wèi)生,保證營養(yǎng)豐富、口味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穿刺點滲血滲液,穿刺點有疼痛感、膿性分泌物,發(fā)熱、體溫≥38℃,置管側手臂水腫、臂圍增大2CM,導管脫出或斷裂,出現(xiàn)這些情況需要到院處理。發(fā)生導管斷裂時,要立即將斷裂處翻折,用膠帶固定,將斷裂的導管帶回醫(yī)院處理。
另外,每天早晚脫衣服前后,移開上臂穿刺處固定套,仔細檢查導管內是否有回血(透過透明敷貼可以看見一小段管道),如有應及時到醫(yī)院處理。如果近期咳嗽頻繁或不小心用力過猛后,也需要檢查管道是否有回血。敷料嚴重卷邊,或在穿刺點周圍與皮膚分離,就有管道滑出的風險,若有這些情況也應及時到醫(yī)院尋求幫助,重新消毒包扎固定,預防感染發(fā)生。
如果治療已經(jīng)完成,帶管期限已到或帶著不適等,經(jīng)過留置導管側上肢血管彩超檢查后,可由專業(yè)護士進行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