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楠
人體血壓存在晝夜節(jié)律,且與周圍的環(huán)境、自身狀態(tài)(情緒、飲食、運動)都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即使整體穩(wěn)定,也不排除某一特定時段會有波動。因此高血壓患者要定期測量血壓,這是了解血壓水平的唯一可靠方法,也是控制高血壓從而預(yù)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具體應(yīng)該做到:使用上臂式電子血壓計于每日早上起床后1 小時內(nèi)、晚上上床睡覺前測量血壓;每次測量前注意排空膀胱,坐位休息5分鐘后測量2~3次,每次間隔1分鐘;測量后記錄好血壓值以及起床、上床睡覺、三餐及服藥時間等。
如果在服藥前的觀察期,診室血壓小于180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每個星期測量5天,根據(jù)具體情況測量1~2周;如果診室血壓大于等于180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需聽從醫(yī)生指導(dǎo);藥物調(diào)整期間,每周測量5天;血壓控制滿意的穩(wěn)定患者,每周測量3天。
很多高血壓患者雖然知道多吃鹽不好,但有的人認為“吃藥就能將血壓控制好”而忽略控鹽,有的則只關(guān)注做飯時放多少鹽而忽略了隱形鹽。研究顯示,在目前我國罹患高血壓的人群中,約有60%以上患者被認為是鹽敏感型高血壓。鈉鹽攝入多了,體內(nèi)的水分就會聚集在血管中,加重心臟和血管負擔,造成血壓上升。
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吃藥和積極改善飲食習慣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每日鈉鹽的攝入量不要超過5克,這里所說的鈉鹽包括醬油、咸菜、味精等調(diào)味料和話梅、五香瓜子等零食中所含的鈉鹽。平時飲食盡可能吃清淡的食物,可以適當吃含有豐富鉀、鈣、鎂的食物,比如堅果類、大豆等。
臨床發(fā)現(xiàn),高血壓患者往往都是性格偏急躁的人。這是因為,人在憤怒、激動、壓力感和沖突感強時,動脈外周阻力會增加,進而使舒張壓明顯升高。而很多高血壓患者在被確診后,仍不注意改改自己的“暴脾氣”,這也成為他們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和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壓患者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激動和生氣,要學會自我開導(dǎo),理解和包容別人,逐步養(yǎng)成樂觀的心態(tài),這樣才有助于血壓控制。
很多高血壓患者害怕發(fā)生腦血管意外而不敢進行運動鍛煉。運動量過大或者是運動的程度過于激烈,確實可能會造成血壓異常升高;但科學合理的運動是有效降壓的關(guān)鍵措施之一。
那何為“科學合理的運動”呢?高血壓患者可咨詢康復(fù)醫(yī)學科的醫(yī)生,通過心肺運動試驗、心臟彩超等檢查進行心肺功能評定,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運動,以及定制適合自己的運動處方。通常建議高血壓患者以有氧(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太極拳、八段錦等)、抗阻(平板支撐、俯臥撐、器械練習、彈力帶練習等)和伸展(壓腿、拉伸、氣功等)運動為主,有氧運動每天25~45分鐘;抗阻運動每周2~3次即可。強度以中等強度運動為宜,可通過自身感覺判斷,心率及呼吸以比靜息狀態(tài)下稍快即合適。運動時間盡量選擇傍晚,避免在清晨、炎熱及寒冷的時間段。
需要注意,安靜狀態(tài)下血壓尚未控制很好的或血壓≥180/110毫米汞柱的高血壓患者,以及有靶器官嚴重損害、運動器官損傷的高血壓患者,不建議進行中度強度以上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