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小松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水平,進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造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是一種通用能力,對于學生未來職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的學科,借助數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日后學習和生活具有積極意義。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本研究將探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以更好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發(fā)展。
一、邏輯思維概述
(一)邏輯思維內涵
邏輯思維是人們在認識、思維和推理過程中所運用的一種基本能力,指在識別、分析、推理信息時所采用的一種嚴謹思維方式,強調合理、準確、明確的概念和結論,是一種通過規(guī)則和原則來推導結論的科學思維方式。
邏輯思維的特性可以從多個角度闡述。首先,邏輯思維是一種基本思維方式,是人類獨有思維方式之一。邏輯思維是一種嚴密而嚴謹的思維方式,強調邏輯關系正確性和嚴謹性,需要遵循一定規(guī)則和原則。其次,邏輯思維是一種理智思維方式,依據事實和證據進行推斷和論證,不受情感和偏見影響。最后,邏輯思維是一種發(fā)展性思維方式。隨著經驗和知識積累,人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逐漸提升。
邏輯思維具有多種特征和功能,既強調結論嚴密性和正確性,能夠有效避免思維偏差和誤導,又注重概念準確性和明確性,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闡述問題,更好地區(qū)分真假和是非,提高人們的判斷力和決策力??傊?,邏輯思維是人類獨有思維方式之一,強調嚴謹、合理和準確,具有多種特征,是人們認識思維和推理的基本能力之一。
(二)邏輯思維的形式
邏輯思維的形式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歸納推理:從部分到整體,從特殊到一般,通過觀察、實驗、比較等方法,總結出一般規(guī)律或結論;其次演繹推理:從整體到部分,從一般到特殊,根據已知前提和規(guī)則,推導出結論的推理方式;再次比較分析:通過對兩個或多個對象相同和不同之處進行比較和分析,從而得出對正確認識;最后形式推理:根據規(guī)則、公理、定理等規(guī)范性語言形式進行推理,如數理邏輯和謂詞邏輯等??梢?,邏輯思維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思維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引導學生進行不同思維方式運用,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二、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邏輯思維能力指人們在分析、歸納、推理等思維活動中,認識事物之間必然聯系的過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學習基礎。數學學習中,需要進行邏輯推理,厘清思路,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學生則可以通過比較、分類、推理等方法,掌握數的大小關系、分數的大小比較等概念。
其次,邏輯思維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途徑。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可以開闊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學生則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思維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如何平均分配一定量物品等。
再次,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有助于提升其批判性思維。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可以使學生更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夠對信息進行客觀、科學、合理判斷。學生則可以通過批判性思維方法,對題目中條件進行分析、推理,從而得出正確答案。
最后,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可以提升其綜合素質,如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解決問題能力等,從而為其未來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學生可以參加各種數學競賽,對思維能力進行實踐運用。因此,教師教學時應注重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數學水平,為其未來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然而,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不夠重視。
首先,教師習慣性忽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忽視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沒有重視學生邏輯思維體系的構建,導致學生的思維方式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性。其次,缺少靈活性和多樣性教學方案,難以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進行系統性培養(yǎng)。部分教師采用死板、機械教學方式,缺乏變革和創(chuàng)新,難以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最后,缺乏個性化教學。教師往往將學生視為整體,不夠注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未實施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yǎng),不利于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容易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不足,影響學生邏輯思維發(fā)展。
(二)學生邏輯推理應用意識不強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十分重要,然而學生邏輯推理應用意識不強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期間應用邏輯推理意識薄弱。學生容易陷入死記硬背學習模式,缺乏對知識的深度理解以及靈活應用。其次,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過程中,不具備邏輯推理應用能力。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時往往只注重計算結果,忽略問題分析和推理過程,導致問題解法單一、思路呆板,不利于思維能力的全面提升。最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數學思維、邏輯推理認識。學生對數學思維和邏輯推理認知程度不夠,缺乏自主學習動力和興趣,難以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
(三)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心理強
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稍趯嶋H教學中,學生對教師依賴心理較強,導致自身思維能力發(fā)展受限,難以開展自主學習、自主探究。
首先,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只是被動接受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其次,學生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欠缺思考和探究精神,難以充分提升自身邏輯思維能力;最后,學生理論知識掌握不牢,缺乏實踐性體驗和操作,無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傳授知識而缺乏啟發(fā)性引導,加之學校實踐性教學設施和資源缺少等因素,這些都是造成學生對教師的學習依賴心理過強的影響因素。
(四)教師教學理念有待更新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然而,部分教師教學理念有待更新。
首先,部分教師仍然采取傳統講解式教學方式,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思考探究機會,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其次,教師重視應試教育,過分追求學生成績,導致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不夠關注,進一步影響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效果;最后,教師往往注重知識傳授,忽略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難以深度掌握數學知識,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此外,教師課堂教學互動不足,講求快速完成課堂教學目標,較少鼓勵學生表達想法和觀點,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以問題為引,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整合新舊知識。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應受到更多重視。為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教師應該重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利用情境整合新舊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聯系日常生活場景,開展數學新知識教學,引導學生思考,開發(fā)學生思維潛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章“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性質和關系。比如,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電視屏幕是不是長方形、正方形形狀,在生活情境中對數學知識加以運用,從而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相關知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出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開展探究活動等方式,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比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年齡段和能力,提出不同難度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和探究逐漸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用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開展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作為問題的提出者,增強其學習主人翁意識,并著重引導學生之間展開合作和交流,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
可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可以幫助小學數學教師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應注重建立具有啟發(fā)性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通過探究、實驗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從而提高學生數學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
2.依托問題引導,引發(fā)學生的邏輯思考。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對思維潛力進行拓展,同時借助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思考,能夠增強學生邏輯推理應用意識。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六章“多位數乘一位數”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比如:“小明家里買了3袋牛奶,每袋牛奶有500毫升,他一共買了多少毫升牛奶?”借助問題鼓勵學生運用多位數乘一位數知識進行邏輯推理,在問題引導基礎上,引發(fā)學生邏輯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應用意識。
教師還可以提出有關實際生活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和探究,逐漸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比如:“一年級共有6個班級,每個班級有40名學生,一年級全體學生共有多少名?”引導學生該如何通過運用多位數乘一位數知識進行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此外,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更多數學活動、帶領學生探究解題技巧等方式,增強學生邏輯推理應用意識,比如,帶領學生一起解決一些高難度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
可見,依托問題引導引發(fā)學生邏輯思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拓展綜合實踐,引導學生學習運用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其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既有利于學生在未來學習和生活實踐中運用數學知識,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使其提高綜合素質。教師應采取措施拓展綜合實踐,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實踐活動的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知識應用價值,如出門測量物體的長度、重量等;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如制作各種游戲、模型等,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實踐應用能力。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情境中。比如,在“幾何”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到學校附近公園、廣場等地實地觀察各種幾何圖形,從而更好地理解幾何知識的應用范圍;在“概率”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際擲骰子、猜拳等游戲來體驗概率知識的應用途徑,從而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
最后,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多媒體設備等現代技術手段拓展教學內容,增強教學趣味性和互動性。比如,通過網絡課堂、在線游戲等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氛圍中學習,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可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拓展綜合實踐、引導學生學習運用數學知識等方式實現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知識應用魅力,并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增強教學趣味性和互動性,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情境中。
(三)教師主動更新教學理念
教師應積極更新教學理念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首先,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自主性。同時,教師需轉變角色,從知識傳輸者轉變?yōu)橹R引導者,開發(fā)學生思維潛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其次,教師應注重更新教學理念。教師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完成教學理念更新,同時主動提升教學能力,增強教學素養(yǎng),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最后,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使教學手段更富多樣性,以更好地配合教學理念實施,在教學中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更好地適應學生需求。同時,教師需借助評價改進教學計劃,提升教學反思能力。
可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主動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提升學生思維能力,不斷探究和實踐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其全面發(fā)展至關重要。教師應主動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為引促進學生展開思考,綜合實踐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