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榮妍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身為時代的奮進者,更應(yīng)以誠潤心,與信同行。
誠實守信,要樹立誠信意識。
以誠待人,以信處事,誠信是本,做人為先。樹立誠信意識是一個人擁有誠信品質(zhì)的前提和基礎(chǔ)。有了意識才會去行動,去實現(xiàn)心中所想。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意識,那么他將很難在生活中真正領(lǐng)悟誠信的內(nèi)涵,感受誠信的意義。
誠實守信,要運用誠信智慧。
誠在于心,信在于行,誠信在于心行合一。憶往昔,“誠信”是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商鞅徙木立信,贏得了百姓信任,為秦國推行變法打下了基礎(chǔ);劉備以誠心打動諸葛亮,三分天下,成就霸業(yè);宋濂小時候家里很窮,沒錢買書,就向人家借,每次借書都講好期限,從不違約,終成一代大家……看今朝,無數(shù)“誠信之星”熠熠生輝:張吉章、王彩榮、施德華、徐淙祥、鄧志軍、徐志新……他們中,有的牢記初心使命、恪守職業(yè)道德,以醫(yī)者仁心全情守護群眾生命健康;有的堅守誓言、反哺鄉(xiāng)里,以新思路、新辦法為鄉(xiāng)村振興獻計出力;有的幾十年扎根田間地頭、探索科技興農(nóng),為讓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貢獻力量……他們以實際行動展現(xiàn)了以誠立身、誠信為本的精神風(fēng)貌。運用誠信智慧,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之路更為寬廣。
誠實守信,要珍惜誠信記錄。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誠信之路,而那一個個誠信記錄,就是這條路上的基石。季布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yīng)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要設(shè)法辦到,于是有了“得黃金千兩,不如季布一諾”的贊譽;陳太丘的朋友言而無信,約定好見面的時間,卻不守時,于是被人嘲笑。這恰恰證明了珍惜個人誠信記錄的重要性。
時代只會眷顧一言九鼎、一諾千金的誠信者,而不會等待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的背信者。我們當(dāng)樹立誠信意識,運用誠信智慧,珍惜誠信記錄。以誠潤心,與信同行。
【西安交大韓城學(xué)?!?/p>
●解讀
小作者運用事實論據(jù)和道理論據(jù)深入論證了“誠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誠信”。作文開頭緊扣“誠信”這一話題展開,行文結(jié)構(gòu)簡潔、條理清晰,結(jié)尾再次表明觀點,既照應(yīng)前文,又緊扣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