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南宋泉州市舶使王橚考

      2023-08-06 11:39:24陳麗華
      史志學(xué)刊 2023年2期
      關(guān)鍵詞:賈似道周密郴州

      陳麗華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 泉州 362000)

      王橚,名未見《宋史》。據(jù)《咸淳臨安志》《浙江通志》《萬歷郴州志》《嘉慶郴州總志》《癸辛雜識》《后村先生大全集》《心泉學(xué)詩稿》《大清一統(tǒng)志》等,可知王橚(?—1268),字茂悅,號會溪,四川眉山人,后居浙江,歷任臨安縣令、兩浙轉(zhuǎn)運倅貳(副官)、郴州知州和泉州市舶司提舉。然而,學(xué)術(shù)界長期以來對王橚鮮有關(guān)注,僅僅是在有關(guān)南宋泉州市舶司、賈似道、蒲壽宬等研究中,被附帶提及,且多視之為泉州市舶司史上的貪官。只有鄧曉泉的《王橚與〈郴州白水奇清圖〉》[1](P341-344)專文對王橚其人其事進(jìn)行過探討。鄧文由宋人高斯得的《題王茂悅〈郴州白水奇清圖〉》詩引發(fā)。通過考察郴州地方志、周密《癸辛雜識》的記載和泉州九日山南宋咸淳二年祈風(fēng)石刻的信息,推斷王茂悅即王橚,號會溪。但鄧文顯然側(cè)重于對王橚畫作及其在郴宦績的探討,而對王橚宦海經(jīng)歷的其他有關(guān)資料的分析存在不足。

      一、王橚的宦海生涯

      1.臨安縣令

      《咸淳臨安志》卷五十六《文事·敘文事·縣學(xué)·臨安縣》載:

      學(xué)在縣西一百步。咸平三年建。后徙于縣城南。紹興十六年,令王傳重建,孫尚書覿為記。寶祐二年,令王橚重修。

      《浙江通志》卷二十五《學(xué)校一·臨安縣儒學(xué)》載:

      [1]郴州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編.郴鑒:郴州民間文化集成[M].郴新出準(zhǔn)字,2015.

      寶祐二年,令王橚重修。

      《咸淳臨安志》卷十八《疆域三·社稷·臨安縣》載:

      在縣西南一里,于寶祐四年令王橚重修。

      《咸淳臨安志》卷八十六《園亭·臨安·空飛亭》載:

      在九仙山,眉山王橚建。

      《浙江通志》卷四十《古跡二》載:

      空飛亭,《咸淳臨安志》:在臨安縣九仙山上,眉山王橚建。

      上述記載,表明王橚于寶祐二年至四年(1254—1256),任臨安縣令。任職期間,主持重修儒學(xué)和社稷壇,并在臨安縣九仙山上建造“空飛亭”。

      南宋時的臨安府是趙宋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軍事中心,臨安縣是臨安府下轄的9 個縣之一,地位十分重要。王橚在擔(dān)任臨安縣令之前的行跡不明,但臨安無疑是他仕途生涯的重要起點。王橚在臨安時登賈似道之門,從此仕途平步青云,盡管有諂事之能,但是他以才華(包括為人處世、詩書琴畫)博得了賈的賞識,關(guān)系非比尋常。

      2.兩浙轉(zhuǎn)運倅貳

      轉(zhuǎn)運使是朝廷派到地方,掌管一地財賦的重要地方官。兩浙是南宋財賦的主要來源地,擔(dān)任轉(zhuǎn)運官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因而調(diào)換頻繁,兩浙多數(shù)時只設(shè)轉(zhuǎn)運副使、轉(zhuǎn)運判官,協(xié)助臨安知府管理財賦。

      《咸淳臨安志》卷五十《秩官八·兩浙轉(zhuǎn)運·倅貳·南廳》記載,在“南廳”石壁題記36 位轉(zhuǎn)運副官名錄中,有“王橚”一名,排列順序第26 位。也就是說,王橚擔(dān)任轉(zhuǎn)運副官的時間在寶祐五年至景定三年(1257—1261)之間的某一時段。

      3.郴州知州

      《萬歷郴州志·循良傳》載:

      王橚,景定中知郴州,能文章,有吏材。時朝廷議開坑冶,奸民射利者聚煽亂,橚上疏力陳利害,議遂寢。[1](明)胡漢.萬歷郴州志(卷十五):循良傳[M]//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上海古籍書店,1962.(P5)

      《萬歷郴州志》卷十二《秩祀志·廟壇》“忠愛祠”條載:

      在州學(xué)東,知州林恕建,祀宋守王公橚,國朝分巡程公秀民、分守宋公廷表。[2](明)胡漢.萬歷郴州志(卷十二):秩祀志[M]//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上海古籍書店,1962.(P9)

      《嘉慶郴州總志·名宦志》載:

      王橚,景定三年由朝散郎知郴州軍。興利除害,有政事才。時朝廷議開坑冶,奸民射利者群聚煽亂,橚上疏力陳利害,議遂寢。[3](清)朱偓.嘉慶郴州總志(卷二十三):名宦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南府縣志輯.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P617)

      《大清一統(tǒng)志》卷二百八十八《郴州·名宦》載:

      王橚,景定中,知郴州。時朝廷議開銀場于州之葛藤坪,奸民射利者群聚煽亂,橚上疏力陳利害,議遂寢。

      《大清一統(tǒng)志》卷二百八十八《郴州·祠廟·忠愛祠》載:

      在州治東,祀宋知州王橚,明副使程秀民、參議宋廷標(biāo)。

      以上記載,景定三年至五年(1262—1264),王橚由朝散郎知郴州軍。其間,因朝廷有意在郴州葛藤坪開鑿銀礦,消息一出,引起“奸民”(應(yīng)指百姓)與“射利者”(豪強(qiáng)無賴)之間的巨大沖突,群聚煽亂。情急之下,王橚作千言《封坑冶疏》上奏朝廷,指出:

      郴蕞爾郡,居楚上游,而溪峒環(huán)之。前人有云,郴安,湖南九郡始可奠枕……坑一開則患立見。蓋郴田磽確,郴民匱窮,歲荒姑置未言,年豐亦僅自足。今乃聚千百輩游手,日增千百升糧食,糴價驟長,細(xì)民阻饑,勢使然也。烹淘惡水,損人田畝而不問;穿求苗脈,壞人墳?zāi)苟活?。群聚惡少率皆外鄉(xiāng)無賴之徒,結(jié)連峒苗,便成不測之變。況所產(chǎn)者類皆鐵錫,所得者不過錙銖,是以累朝獨置郴之坑利而勿取者,為此也?!且灾信d以來,嘉惠茲土,嚴(yán)行停閉,寧捐國課,力遏利源,防微慮密,萬世永賴,其可不奉行而宣布之乎?且坑穴開則郴民饑,亡命聚則盜竊作,盜竊作則湖南不安,其課利之有益于國者幾何?……[1](明)胡漢.萬歷郴州志(卷十一):食貨志下[M]//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上海古籍書店,1962.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第355冊)(卷8211).王橚.封坑冶疏[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P17-20,P3-4)

      郴州與廣東韶州、江西贛州毗鄰,歷史上是溪峒蠻等族群的活動地帶,瑤亂、峒亂時有發(fā)生。自嘉定以來,南宋朝廷之所以持續(xù)封禁坑冶,就是因為坑冶業(yè)是地方動亂的根源之一。而一旦開坑,勢必大量涌入外來人口,增加地方糧食消耗,當(dāng)?shù)匕傩找矔艞壐鲝氖驴右睒I(yè),棄本逐末,對郴州百姓的生計影響巨大,進(jìn)而加劇社會動蕩,將貽害無窮。王橚力陳利害,避免了一場危機(jī),穩(wěn)定了社會局勢。景定五年(1264)三月,立申禁碑,撰《申禁坑冶碑記》,署名“朝散郎、知郴州軍兼管內(nèi)勸農(nóng)營田事、節(jié)制屯戍軍馬王橚謹(jǐn)書”[2](清)朱偓.嘉慶郴州總志(卷十九):礦廠志.申禁坑冶碑文[M]//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南府縣志輯.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卷8211):王橚.申禁坑冶碑記[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P585-586,P5-6)。

      王橚為官能急百姓之急。景定五年孟夏,“浹日不雨,民莫能殖”,他率郡僚登蘇仙山之臺閣,迓神于門外,果然雷電交加,天降大雨,“自是霖雨周浹,允相我農(nóng)人”。王橚由此感慨道:“迎之者懇惻,送之者眷戀,事神事人無二道?!盵3]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卷8211):王橚.魚迎送神詞并序[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P1-2)即如同虔誠敬神,當(dāng)官應(yīng)為民做主,方能受人歡迎留戀。他還為“上仙寺”書寫殿匾[4](明)胡漢.萬歷郴州志(卷十二):秩祀志[M]//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上海古籍書店,1962.(P22)。

      王橚善于體察民情,身體力行,其申禁坑冶、乞雨等舉措,深受郴州百姓愛戴,有“賢守”“名宦”“循良”之美譽(yù)。300 多年后,郴州人民仍然感念他的功德。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郴州知州林恕在州學(xué)東建“忠愛祠”,所祀的宋代知州唯有王橚一人。他留給郴州百姓的印象是一位文筆好、有頭腦、辦事強(qiáng)、敢于為民請命的好官。

      4.泉州市舶司提舉

      咸淳元年(1265),遷泉州市舶使。咸淳二年(1266)冬,王橚與知州趙希?率僚屬祈風(fēng)于九日山,并刻石紀(jì)事云:

      咸淳丙寅,南至后十日,禱風(fēng)此山。知宗兼郡事古汴趙希?安宅、提舉?事眉山王橚茂悅,領(lǐng)郡僚三嵎虞會和叔、三山鄭君為瑞國,寮屬番禺史霆聲宏甫、天臺盧應(yīng)伯和、東嘉趙崇東晹卿、三山林起東景仁、黃以謙謙之、潘昌廷孔時,邑令三山陳夢發(fā)以道、陳山公仰卿。是日也,霜日熙明,溪山獻(xiàn)狀,登懷古,景先哲,宛然有得,彝典云何哉。[1]泉州九日山咸淳二年祈風(fēng)石刻。

      咸淳三年(1267)春夏之交,王橚因“蒲八官人漏舶”案,被罷。回浙江霅溪(今湖州境內(nèi))后不久,妻子離世,王橚也一病不起,于咸淳四年(1268)朝廷即將委任要職之際病逝[2](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上):劉朔齋再娶[M].吳企明點校.中華書局,2004.此一記載,足以回答鄧曉泉《王橚與〈郴州白水奇清圖〉》文提出的“王茂悅是被賈似道所殺,還是在德祐元年(1275)賈似道貶為高州團(tuán)練使途中被殺后牽連至死有待進(jìn)一步考證”。(P244)。

      二、王橚與“蒲八官人漏舶”案

      咸淳三年(1267)初,一個人稱“蒲八官人”(應(yīng)為蒲大官人之誤)[3]徐曉望.中國福建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史[M].九州出版社,2017.據(jù)研究,蒲大官人,系蕃商蒲壽庚,宋元之際的風(fēng)云人物。(P174)的蕃人大海商因漏舶(即偷稅漏稅),受到泉州市舶司的調(diào)查審理。此事僅在宋元文學(xué)家周密(1232—1298)《癸辛雜識》“林喬”傳中提到。以往學(xué)者大多認(rèn)為王橚是泉州市舶司史上的貪官,依據(jù)就是林喬傳中的片言只語。令人不解的是,郴州的循良,到了泉州卻成了貪官,事實果真如此嗎?考察王橚是否是貪官,首先應(yīng)該全面解讀“林喬”此人:

      林喬,泉州人,頗有記問。初游京庠,淳祐丙午,宗學(xué)時芹齋與太學(xué)禔身齋爭妓魏華,喬挾府學(xué)諸仆為助,遂成大哄。押往信州聽讀,因與時貴游從賡唱,放浪狎邪,題詩于茶肆云:“斗州無頓閑身處,時向梅花走一遭?!笔空摫≈?。

      旋登徐元杰之門,后元杰死,徐徑畈、李斛峰皆以應(yīng)用之往來。既而元杰家為伐柯一村豪家,為接腳婿。其幼子寓城中,有地占為菜園,與趙溫州崇機(jī)鄰。守皆有月饋,其門如市,數(shù)年得自便。

      寶祐癸丑,買福州待補(bǔ),作申如名納卷,題出“言行樞機(jī)動天地”,遂中魁選。欲參學(xué),為人所攻而止。久之,上書特補(bǔ)保義郎,領(lǐng)錢億萬,往謀北事,時景定初也。繼又赴有官漕試,得薦登第,隨被論駁,經(jīng)營復(fù)得官戎議之類。還寓信州,朱浚為守,不往見,且語詆之。朱怒,捃摭其罪,押回本貫。

      與蒲舶交,借地作屋。王茂悅為舶使,蒲八官人者漏舶事發(fā),林受其白金八百錠,許為言之。既而王罷去,蒲并攻之,且奪其所借地。乃往從元杰之子直諒,以清潭和買吏屋,且任和糴。既而直諒得憲節(jié),林隨以行。后以詞訴為徐帥擇齋明叔所治,押往五年,摧鋒軍寨,拘鎖而殂,時咸淳末年也。或言后改名為天同,字景鄭云。[1](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別集上):林喬[M].吳企明點校.中華書局,2004.(P229)

      周密筆下的泉州人林喬,早年曾游于京師,擅長記問之學(xué),好與權(quán)貴交游,行為放蕩,品行不端,士人都看不起他。淳祐六年(1246),因在“爭妓事件”中大哄大嗡,給相關(guān)各方造成不良影響,被押往信州聽讀。隨即,登徐元杰[2]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號梅野,信州上饒人。早從朱熹門人陳文蔚學(xué),后師事真德秀。有《梅野集》,《宋史》卷四百二十四有傳。門下。徐元杰死后,與徐徑畈、李斛峰往來。在徐家做媒下,林喬與一村豪家婦結(jié)婚為接腳婿。其小兒子住在城里,好占便宜,見旁邊有一空地便占用為菜園,由此反倒成了宗子趙崇機(jī)的鄰居,跟著吃香,門庭若市,過了幾年安逸的日子。寶祐元年(1253),林喬花錢買了個福州待補(bǔ),雖中魁選,卻因人品太差,受到他人抵制而未能如愿入?yún)W(xué)。景定元年(1260),特補(bǔ)保義郎,往謀北邊事務(wù)。后又漕試,得薦登第,不幸又很快被上奏論駁,只能在軍隊中擔(dān)任小官。仕途失意的林喬回到信州,依舊狂妄自大,還詆毀駙馬爺、時任太守朱浚[3]朱浚,字深源。原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遷徙建陽(今屬福建),朱鑒長子,進(jìn)士,累官兩浙轉(zhuǎn)運使兼吏部侍郎。尚理宗公主,為駙馬。元兵攻福州,與公主俱飲藥死。。朱太守勃然大怒,搜集其罪證,將其押回原籍泉州。

      回到泉州后,惡習(xí)不改,夸夸其談,鉆營取巧。剛剛與蕃商蒲大官人認(rèn)識,就提出借地作屋。蒲大官人漏舶事發(fā)時,林喬夸下??冢馨捉鸢税馘V,自詡有能力通關(guān)市舶使王橚?;蛟S是林喬好顯擺,不慎泄露風(fēng)聲,貽人口實,王橚因此遭人設(shè)計(也可能是其他事被抓住把柄)被罷。蒲大官人一擲白金八百錠以通關(guān),可見透漏數(shù)額巨大。此案后續(xù)如何未見記載,結(jié)果是蒲大官人和林喬徹底翻臉,又將所借宅地奪回。經(jīng)此一事,林喬在泉州已無立足之地,便又投奔徐元杰的兒子徐直諒,負(fù)責(zé)中介采購事務(wù),跟隨直諒身邊數(shù)年。后來因為官司,被晉江人徐明叔收捕法辦,押往摧鋒軍寨拘留,卒于咸淳末年。

      ——這就是林喬其人其事,一個攀權(quán)附貴、放浪狎邪、自負(fù)妄為、見利忘義的小人。

      事實上,周密所撰林喬傳的字里行間,并未明確指向王橚受賄之事,最多是嫌疑而已,未有坐實。周密與王橚是忘年之交,交誼甚深,因此,周密關(guān)于林喬的記載是可信的。

      咸淳三年(1267)春夏,王橚無奈地離開泉州,途經(jīng)莆田,前往拜謁劉尚書。劉克莊因此作《送舶使王監(jiān)丞》,詩云:

      一琴不鼓攜歸浙,六轡如絲送入閩??芪髦萁裼腥?,典司南庫豈無人?公干仲宣從此別,遠(yuǎn)書莫惜寄漳濱。[4](宋)辛更儒校注.劉克莊集箋注(卷四十)[M].中華書局,2011.(P2137)

      劉克莊對王橚的評價極高,認(rèn)為他是難得的人才,做事公正干練,博學(xué)多識,是主持市舶司(典司南庫)最合適的人選?!把阑I何足煩名勝,釐席方將問鬼神”,暗指王橚此次被罷與他人算計有關(guān)。

      咸淳四年(1268),王橚病逝,周密悲痛不已,作《挽王茂悅提舶》二首:

      清氣鐘全蜀,風(fēng)流壓盛唐。騷香薰屈宋,筆絕映鐘王。麾節(jié)平生夢,人琴一旦亡。卜居方有賦,埋玉重堪傷。

      洛社忘年契,惟公最己知。誦言司馬賦,喜說項斯詩。問字時攜酒,鉤玄共訂碑。豈期三日別,遽作百年悲。[1](宋)周密.周密集(第5冊)[M].楊瑞點校.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P30)

      “清氣鐘全蜀,風(fēng)流壓盛唐。騷香薰屈宋,筆絕映鐘王?!蓖鯓钱?dāng)年“蜀之雋人”[2](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上):劉朔齋再娶[M].吳企明點校.中華書局,2004.(P244)。在周密看來,王橚清廉公正,風(fēng)流倜儻,書法超群,堪比鐘王(指書法家鐘繇和王羲之),是一位近乎完美的知己。

      三、王橚與“鈿屏十副”事

      王橚被后人視為貪官,與另外一件事密切相關(guān),即在他被罷回到臨安后,獻(xiàn)給權(quán)相賈似道的十副鈿屏?!豆镄岭s識》“鈿屏十事”記載:

      王橚,字茂悅,號會溪。初知郴州,就除福建市舶。其歸也,為螺鈿卓面屏風(fēng)十副,圖賈相盛事十項,各系之以贊,以獻(xiàn)之。賈大喜,每燕客,必設(shè)于堂焉。行將有要除,而茂悅殂矣。

      度宗即位、南郊慶成、鄂渚守城、月峽斷橋、鹿磯奏捷、草坪決戰(zhàn)、安南獻(xiàn)象、建獻(xiàn)嘉禾、川獻(xiàn)嘉禾、淮擒孛花。以上十事,制作極精。[3](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下):鈿屏十事[M].吳企明點校.中華書局,2004.(P304)

      所謂“螺鈿”,是指將螺殼、海貝磨制成薄片,再鑲嵌在器物表面的裝飾工藝。由于螺鈿使用的是天然之物,色彩變幻亮麗,具有強(qiáng)烈的視覺效果,自古以來常用來裝飾漆器、家具、樂器、屏風(fēng)、盒匣、盆碟、木雕等工藝品,是最常見的傳統(tǒng)裝飾藝術(shù)之一。

      賈似道利用手中之權(quán),廣泛搜羅各種奇玩珍寶、書法名畫,為此專門建造“多寶閣”收藏。由于他擅國柄,“當(dāng)時趨附之徒盡心搜訪以獻(xiàn)”[4](元)湯垕.畫鑒[M].馬采標(biāo)點注譯,鄧以蟄校閱.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59.(P69),甚至連皇親國戚也要攀附于他,趙孟堅就曾將唐人《馬上嬌》圖獻(xiàn)給他[5](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九):賈氏園池[M].中華書局,1983.(P357-358)。王橚自然也要跟風(fēng)逢迎。他奉獻(xiàn)的十副桌面漆器屏風(fēng)鑲嵌著精美的螺殼、海貝,畫面分別表現(xiàn)的是賈似道所經(jīng)歷的所謂“十項盛事”的圖像,并各附有贊美詩。賈似道果然大喜,每次宴請賓客,總將它們放置在會客廳顯眼處。王橚鈿屏之獻(xiàn),滿足了賈似道矜功自賞、歌功頌瑞的虛榮心,迎合了賈似道的好附庸風(fēng)雅。

      除了送鈿屏外,王橚早先還為賈氏撰寫《家廟記》,此記頗得賈似道贊賞。在賈廖奉命刊刻的《小字帖》十卷中,王橚所作《賈氏家廟記》《九歌》[6](宋)周密.癸辛雜識(后集):賈廖碑帖[M].吳企明點校.中華書局,2004.(P86)列入其中,而字帖的選篇無疑是按照賈似道所指令的。

      王橚在權(quán)相的照拂下,仕途風(fēng)順,咸淳元年從貧窮的郴州遷調(diào)到富庶的泉州擔(dān)任市舶使,不料卻因“蒲大官人漏舶”案受到牽連(或被陷害)而罷去。加之他諂事賈似道,皆為世人詬病。

      四、王橚與蒲壽宬

      王橚不僅有吏材,而且多才多藝,詩書畫樣樣精通。王橚來到泉州后,很快和大蕃商蒲壽庚的哥哥、華化詩人蒲壽宬[1]蒲壽宬,字鏡泉,號心泉,生卒不詳。宋元文學(xué)史上有名的回回詩人,有《心泉學(xué)詩稿》六卷存世。陳垣先生稱之“元以前西域人華化之先導(dǎo)”。成為趣味相投的好友。蒲壽宬《心泉學(xué)詩稿》里有6 首詩與王橚有關(guān),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兩件事:

      (一)邀請王橚(會溪)、趙希?(見泰)游覽法石山

      咸淳二年(1266)重陽節(jié),蒲壽宬盛情邀請舶使王會溪(王橚)和太守趙見泰(趙希?)及其僚屬到他的隱居地法石山游覽。蒲壽宬以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聯(lián)作為韻腳,賦詩十首,即《舶使王會溪、太守趙見泰九日領(lǐng)客枉顧山中,賦“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韻十首》,描述這次活動的盛況。蒲壽宬用“枉顧”一詞,表達(dá)自己的榮幸之至和感激之情。又將王會溪置于職級更高的太守趙見泰之前,表明自己與王會溪的關(guān)系非同一般。

      此次游覽法石山的活動從白天持續(xù)到夜晚,蒲壽宬唯恐招待不周使嘉賓不夠盡興,又作《九日貴客入山,地狹不足以容歌舞,故作》,以表歉意。當(dāng)然,王會溪和趙見泰能欣然如約而至,除了蒲壽宬與王會溪私交情誼外,與蒲壽庚是胡賈大商不無關(guān)系。

      (二)為王會溪《郴陽瀑布圖》作題畫詩

      王橚在知郴州期間,曾游覽境內(nèi)八景之一的相山瀑布(今郴縣板橋白水境內(nèi))。蒼巖翠壁間,只見瀑布從兩百多米高的懸崖上飛瀉直下,落地激起千層雪浪,發(fā)出巨雷般的轟鳴,氣勢雄渾磅礴。王橚被眼前的壯觀瀑布所震撼,由此創(chuàng)作了《郴陽瀑布圖》,又稱《郴州白水奇清圖》[2](明)胡漢.萬歷郴州志(卷七):提封志下[M]//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上海古籍書店,1962.(P2)。此畫與時人高斯得《題王茂悅〈郴州白水奇清圖〉(原注:瀑布也)》提及的是同一幅圖畫。

      高斯得《題王茂悅〈郴州白水奇清圖〉(原注:瀑布也)》詩云:

      靈區(qū)有異產(chǎn),化國無潛珍。坡公論文物,我則賦奇清。壯哉此白水,誰其瀉青冥。

      薶藏富媼嗇,抉剔天公嗔。霹靂起神物,贔屭擘巨靈。陽山得瀑谷,永嘉賴斧斤。

      乃知出世事,須待開物人。倒懸訝瑤池,吹立驚滄溟。千穂落曉鏡,萬仞垂天紳。

      清寒入山骨,霏潤霑人巾。麕?為瘦爽,草木皆堅貞。臞仙挹瓢飲,俗士湔塵纓。

      度堂匪秩宴,筑館先儲英。函書靜秩秩,子佩來侁侁。清風(fēng)濂溪像,古栢文翁庭。

      從容講道要,宛轉(zhuǎn)余詩情。謫仙一派妙,休文八詠新。茲惟佳山水,我嘗駐騏駰。

      平湖尚蕪漫,絕境宜荊榛。按圖重嘅嘆,歲月今崢嶸。壯觀夸好句,窘步欹豐擎。

      聊以贈我友,無庸寄山神。[3](宋)高斯得.恥堂存稿(卷六):五言古詩[M].高斯得(1200—?),字不妄,蒲江人。紹定二年(1229)舉進(jìn)士。官至兵部尚書、翰林學(xué)士、端明殿學(xué)士、參知政事。《宋史》有傳。

      從高斯得詩中,可知王橚《郴陽瀑布圖》上有自題詩,是詩畫合璧之作。詩人借用“濂溪”(周敦頤)“文翁”(文黨)兩位循吏典故,褒揚(yáng)王橚的教化治績,為證明王橚為官清廉又提供了一條資料。雖然這幅畫早已不存在了,但是通過高斯得的詩歌,其磅礴氣勢猶如在眼前。而蒲壽宬的幾首題畫詩,更是讓人感受到郴州瀑布撲面而來的一股股清新涼爽的空氣直擊心靈,使人頓時清靜。

      書會溪《郴陽瀑布圖》后三首:

      山椒斫寒翠,澗曲披玄圖。寫此一派潤,化作萬頃腴。誰知田中禾,粒粒心上珠。

      楚山亦瘴癘,湘水多幽靈。高飚雷電激,盡日霰雪零。滌去熱惱腸,清風(fēng)自泠泠。

      千山六月火,可使金石然。懷茲水一滴,想彼心千年。愿君倒天瓢,流澤無中邊。

      題瀑布圖后:

      平生托游從,林野乃其趣。出處偶不同,清濁良已忤。解組浣我塵,叩門為君訴。方殷岐黃事,何日當(dāng)展晤。欲潄巖下泉,蛩驉念同路。黙攜照膽鏡,歷歷見情愫。韋韠誰為驅(qū),千林瀉懸布。初掛冰一簾,晶晶滴珠露。弄電不輟笑,轟谷激電怒。玉虬擘重崕,白晝云雪互。震掉若弗容,俄然脫沉痼。寂寂霜林鐘,茫?;⑾?。草堂香山基,興廢今幾度。誅茅詎為晩,千古一旦暮。與君共茲圖,濯濯如振鷺。登眺晨百回,疇能局高步。

      草堂瀑布:

      西瞻香爐氣,北望鐘山英。寧如坐巖曲,飛玉光欄楹。異哉天地秀,孕此冰雪精。梅花立其旁,姑射凌寒清。仙帔月耿耿,神珮風(fēng)琤琤。窗戶六月冷,草木三冬榮。錦水懷少陵,銀河照長庚。所嗜固不同,聊復(fù)娛吾生。

      蒲壽宬從鑒賞名家畫作的角度,既表達(dá)自己欽佩畫家的人格魅力,不乏溢美之詞,又暗示希望王會溪有所提攜,畢竟王會溪與賈似道的關(guān)系非同尋常,“愿君倒天瓢,流澤無中邊”“與君共茲圖,濯濯如振鷺”。蒲壽宬的《上舶使監(jiān)丞王會溪》,其意更是一目了然,其詩云:

      抗意欲窺奇,棲潛在郡帙。猶疑甕為天,豈信盲問日。清晨非夢寐,見此五色筆。

      寒光動斗牛,余照墮圭蓽。目前千古在,吾故一日失。至道涵深純,大雅藏僴瑟。

      懷茲泉石心,賁之林野質(zhì)。百年豈不短,萬羨從此畢。倘云可與語,敢憚行以膝。

      “抗意欲窺奇,棲潛在郡帙?!薄皯哑澣?,賁之林野質(zhì)。百年豈不短,萬羨從此畢。”詩人表述自己長期棲潛于詩書典籍,雖心潔如泉,志如磐石,可是人生苦短,何時才能有盼頭呢。蒲壽宬的內(nèi)心是矛盾的,在與王會溪的詩歌中,既表明自己隱逸林野的志趣,卻又表露出不甘沉寂,渴望展翅高飛的心跡。咸淳七年(1271),蒲壽宬除知廣東梅州,可能與王橚的舉薦有關(guān)。

      結(jié) 語

      王橚是賈似道的親信黨羽,因頗有才情受到器重,故而平步青云。然而也因攀交諂事之,后人多有指責(zé)。但是,他素有“吏才”和“循良”之名,無論是臨安縣令、兩浙轉(zhuǎn)運副使,還是郴州太守、泉州市舶司提舉,相關(guān)地方志記載以及高斯得、劉克莊、周密、蒲壽宬的詩歌,都對他有較高的評價。事實上,周密在林喬傳中并未明確王橚受賄事實,即使在市舶司提舉任上因“蒲大官人漏舶”案件存在受賄嫌疑,也難掩其過往的宦績。

      王橚才華橫溢,詩書畫皆擅長。他流傳下來的文學(xué)作品不多,根據(jù)地方志和宋人筆記記載,其文有《封坑冶疏》《申禁坑冶碑記》《魚 迎、送神祠》《游魚山記》《題周密徵招酹江月詞后》等,尤以《封坑冶疏》《游魚山記》堪稱佳作;其詩有《北湖水月》;其畫有《郴陽瀑布圖》;其書法《賈氏家廟記》《九歌》被選入《世彩堂小帖》,郴州上仙寺殿匾系其所書。

      王橚與蒲壽宬在詩書畫方面志趣相投,私交深厚。蒲壽宬無論是邀請王橚、趙希?枉顧法石山,抑或是題畫詩,其實際目的十分明確:一方面為自己的仕途尋找可能,另一方面自然是為蒲氏家族的利益著想。

      猜你喜歡
      賈似道周密郴州
      郭文龍
      湖南郴州糧油機(jī)械有限公司
      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奮斗——中共郴州歷史的重要啟示
      頂級畫家
      頂級畫家
      頂級畫家
      與愛同行
      ——郴州慈善之歌
      照應(yīng)周密,行文流暢
      賈似道蠢昧醉“半閑”
      夏天的風(fēng)秋天的霧
      诏安县| 政和县| 金堂县| 芒康县| 龙岩市| 浙江省| 贡嘎县| 扬州市| 聂荣县| 太康县| 莒南县| 彭水| 泗水县| 周至县| 灵石县| 云龙县| 科技| 翁牛特旗| 荆州市| 桃源县| 郴州市| 霸州市| 扶余县| 荥经县| 岱山县| 岑溪市| 青河县| 安庆市| 临颍县| 淮北市| 涟水县| 历史| 玉田县| 镇安县| 浠水县| 开原市| 永宁县| 连州市| 通州市| 陕西省| 沙坪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