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晨
爭論不是目標,有時拐彎抹角也不是虛偽的表現(xiàn),而是對別人的尊重與理解。
墨子有云:“夫辯者,將以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處利害,決嫌疑。”爭論是爭對錯,是論是非,也是為了表達尊重和理解。
今年春節(jié),疫情有所好轉(zhuǎn),我們一家回到闊別已三年之久的老家。在路上媽媽就提醒我們,“好久沒見爺爺奶奶了,到時你們的嘴巴可要甜點啊……”
經(jīng)過一路的風塵仆仆,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車還沒停穩(wěn),就聽見了奶奶那爽朗而又急切的聲音像連珠炮似地傳來:“這都多久沒回來啦?有沒有想我們???這次期末考試考得怎么樣啊……”“肯定想啊,特別想!”我立刻回答道。弟弟也大聲對奶奶說:“這次考了兩個A?!蹦棠搪犃T,笑得更開心了,不住地點頭。
進了家門,趁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聊家常之際,我與弟弟開始了爭論?!袄系馨?!明明這次考試有一個B,剛才你為什么不說實話?”我那好為人師的個性又及時上線了?!拔抑皇窍胱尃敔斈棠谈吲d一些?!钡艿芤荒槦o辜?!翱墒俏覀冏鋈艘\實,不能因為一點小事而騙人,成績可以再考好,但是想再一次見奶奶就要過半年了……”“知道了?!钡艿苄÷曕洁臁?/p>
一會兒就到了吃晚飯時間,只見奶奶正在廚房里忙來忙去,原來正在為我們烹制美味的佳肴。圍裙的裙擺隨著奶奶的步伐轉(zhuǎn)變而飄動,灶臺里柴火“噼噼啪啪”的燃燒聲和菜肴炒制時鍋鏟和鍋壁的碰撞聲此起彼伏,好似一場廚房交響曲正在上演?!伴_飯啦!”奶奶朝大家喊道。
饑腸轆轆的弟弟和我立即跑了過來。不知道奶奶是因為太高興了導(dǎo)致廚藝失準還是其它什么原因,弟弟吃了片牛肉感覺太淡,再嘗了塊魚又覺得太咸,一來二去便眉頭一皺:“不好吃,我要吃炸雞腿!”爸爸媽媽很生氣:“不喜歡就別吃!”奶奶也難掩失落,要再去準備別的菜時被爸爸媽媽攔住。趁著他們說話之際,我放下碗筷,把弟弟拉進房間,在里面同他開始了又一次的爭論:“炸雞腿什么時候不能吃,都這么久沒回來了,難道不知道要尊重奶奶的勞動成果?”弟弟頓時一臉委屈:“你才說要誠實,奶奶做的菜的確有的淡有的咸,我已經(jīng)說了實話,為什么還要說我……”他越說越委屈,鼻子都紅了,眼淚從眼角緩緩流出。
見此情景,我趕忙收起了我那好為人師的架勢,認真說道:“我們好久沒回來了,爺爺奶奶都很想我們,他們年紀大了燒一桌菜很不容易,如果菜太淡或者太咸可以加點鹽或者過下水。照你剛才的說話,他們會傷心的,而且我們都是男子漢了,更應(yīng)該表現(xiàn)得大度寬容?!币徽Z終了,弟弟也明白了其中道理,控制好情緒,走出房間,端起飯碗大口吃了起來。房間里再次洋溢起了歡聲笑語。
爭論不是目標,有時拐彎抹角也不是虛偽的表現(xiàn),而是對別人的尊重與理解。在鋒芒畢露中添一份圓融內(nèi)斂,在虛與委蛇中多一份真誠坦蕩,讓我們把話語轉(zhuǎn)變成對他人的尊重、理解和寬容,也許這世上的爭論會少一點,美好會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