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蕾
2023年是中國的兔年。“兔”,讀作tù,是一個象形字。從甲骨文的兔字中,我們依稀可見一個長耳朵、短尾巴、蹲坐在地的可愛小兔的形象。還有一些漢字的造字也和兔有關(guān)。比如“免”,《說文解字·兔部》中有“兔不獲于人,則謂之免”,意思是兔子不被人捕獲,就是“免”。再如“冤”,兔子被罩住,失去了自由,就是蒙受了冤屈。又如“逸”,“兔”字加一個“走之”底,兔子逃走,就有了“逃逸、安逸、閑散”的意思。
與兔有關(guān)的成語也有很多。比喻因為相同的遭遇而感到悲傷的“兔死狐悲”“兔死狗烹”;比喻兩敗俱傷的“犬兔俱斃”;形容人動靜皆宜的“靜如處女,動如脫兔”;比喻死守過往經(jīng)驗,不知變通,不求進取的“守株待兔”;形容某人有很多藏身之所,以便逃避災(zāi)難的“狡兔三窟”;比喻成功后就忘記了成功條件的“得兔忘蹄”;比喻有名無實或者不可能出現(xiàn)的事物的“龜毛兔角”;比喻被逼到走投無路的地步會掉轉(zhuǎn)頭來回擊的“急兔反噬”,以及類似的“兔子急了也要咬人”的俗語;形容認準有利可圖才會采取行動的“不見兔子不撒鷹”;比喻雖然事情緊急,及時想辦法也不算太晚的“見兔顧犬”;等等。
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兔可謂無處不在。作為12生肖中排名第四的兔,它上承猛虎,下接蛟龍。龍虎之間,看似弱小的兔子卻受到無數(shù)中國人的喜愛。兔年出生的人喜歡佩戴玉制或黃金制的兔子掛件,企盼吉祥如意。不論哪年出生的小朋友都喜歡戴兔兒帽,穿兔兒鞋,玩兔兒爺,拎兔子燈, 吃大白兔奶糖, 唱“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的兒歌……在剪紙、泥塑、面塑、吹糖人等中國傳統(tǒng)民俗中,兔子也是常見的造型之一。
在中國,兔子和月亮密不可分。當中國人遙望滿月的時候,會想到嫦娥和在月桂樹下?lián)v藥的玉兔。玉兔搗的是什么藥呢?傳說是長生不老藥, 因而兔子也和“長壽”聯(lián)系在一起。杜甫《月》詩云“入河蟾不沒,搗藥兔長生”,意思是進入銀河里蟾蜍也不隱沒,搗藥的玉兔長生不老。
隨著國際文化交流日盛,越來越多的“洋兔子”涌入中國,豐富了中國兔文化的內(nèi)涵。傲慢機智的美國兔八哥(Bugs Bunny);少言寡語、聰明淘氣的韓國流氓兔(MASHIMARO / ???? ????);機智勇敢的田園冒險大王英國彼得兔(Peter Rabbit);近幾年風靡全球的電影《瘋狂動物城》中的警官朱迪(Judy),更是展現(xiàn)了一個追逐夢想、擁有無限潛力和可能的兔子形象。在不同的年份,中國郵政都會發(fā)行生肖郵票,兔年也不例外。1987年發(fā)行的兔年郵票用民間剪紙的方式展現(xiàn)了兔子活潑可愛的形象。而今年的“兔票”,更是在中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郵票的設(shè)計者黃永玉是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有影響力的美術(shù)大家,他設(shè)計的猴年郵票,單張市場價已經(jīng)超過六千元。而引起更多爭議的是,“兔票”中兔子的外觀和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溫柔可愛的形象相距甚遠,一些人甚至用“詭異”來形容這只兔子。支持者認為,美本來就是多元的,這只藍兔子看起來叛逆瘋癲,但極具個性。這是隨著中外交往的加強,中國人審美更加多元化、對顛覆傳統(tǒng)的形象更加包容的結(jié)果,也是中國文化兼容并蓄、“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一種體現(xiàn)。親愛的讀者朋友,在你的國家,兔子又是怎樣的形象呢?你喜歡2023年郵票上的這只藍兔子嗎?我們期待著在中國的兔年,聽到世界各地關(guān)于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