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飛,余龍伍,姜 勇,王 靜
1.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安慶醫(yī)院神經內科,安慶 246001;2.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安慶醫(y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安慶 246001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由顱內、外大血管急性閉塞引起的急性腦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1]。相關研究指出,在時間窗內予以超早期靜脈溶栓治療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2]。阿替普酶(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rt-PA)為溶栓藥物,由糖蛋白組成,可與賴氨酸與纖維蛋白結合,選擇性地激活纖溶酶原,降解纖維蛋白,改善血管閉塞程度,迅速恢復局部腦血管血流灌注[3]。本研究旨在探究rt-PA對AIS的具體治療機制,為臨床治療該疾病提供參考。
納入我院治療的AIS患者128例。納入標準:①符合有關AIS的診斷標準[4];②患者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③發(fā)病至治療時間≤4.5 h;④首次出現(xiàn)腦卒中者;⑤有靜脈溶栓治療適應證者。排除標準:①腦CT顯示存在顱內出血者;②已出現(xiàn)大面積腦梗死影像學改變者;③存在顱內腫瘤及動、靜脈畸形者;④存在活動性內出血傾向者;⑤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⑥近3個月內有頭顱外傷史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2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資料的比較
對照組參照相關指南[4-5]給予常規(guī)治療,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脫水、擴張腦血管等對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 KG,規(guī)格為50 mg)靜脈溶栓治療,總劑量為0.9 mg·kg-1(不超過90 mg),先靜脈推注總劑量的10%,5 min內注射完,剩余90%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于45~60 min內滴注完。治療后24 h給予清除氧自由基、降脂、營養(yǎng)神經等藥物治療。
參照相關指南[4],以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評分降低率評估治療療效,治愈:NIHSS評分降低率≥90%;顯效:45%≤NIHSS評分降低率<90%;有效:8%≤NIHSS評分降低率<45%;無效:NIHSS評分降低率<8%。
(1)神經功能:采用NIHSS評估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4 d后的神經功能[6],主要包括意識水平、凝視等12個項目,分值范圍為0~4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2)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數(shù)(BI評分)評價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4 d后的日常生活能力[7],包括進食、穿衣等10項,分值范圍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強。(3)紅細胞相關指標:采集治療前及治療7 d后的空腹靜脈血3 mL,采用飽和鹽水比濁法檢測患者的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AI)、紅細胞變形指數(shù)(erythrocyte deformation index,DI)、紅細胞剛性指數(shù)(erythrocyte rigidity index,IR)。(4)腦血管儲備功能:應用瑞華電子RH-3200型經顱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患者治療前及治療7 d后的腦血管儲備功能(cerebrovascular reserve,CVR)、屏氣指數(shù)(breath holding index,BHI)、搏動指數(shù)(pulsatility index,PI)。(5)血管內皮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患者治療前及治療7 d后的內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一氧化氮水平。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n=64)
治療前2組NIHSS及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NIHSS評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2組BI評分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NIHSS及BI評分的比較
治療前2組AI、DI及IR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DI大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大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2組AI、IR小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后AI、DI及IR的比較
治療前2組CVR、BHI及P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CVR、BHI大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大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2組PI小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2組治療前后CVR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2組ET-1、VEGF及一氧化氮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ET-1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2組VEGF及一氧化氮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2組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的比較
觀察組出現(xiàn)顱內出血1例,對照組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快速恢復缺血性腦組織正常功能、使其梗死面積縮小是治療AIS的主要目的[8-9]。臨床上針對AIS的治療方案非常有限,時間窗內靜脈溶栓治療是該類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案。rt-PA是一種纖溶酶原激活劑,可激活纖溶系統(tǒng),水解血栓或栓塞內的纖維蛋白,加速血栓溶解,促進腦血管再通,恢復腦組織血流灌注,從而減輕對神經功能的影響[10]。本研究發(fā)現(xiàn),rt-PA靜脈溶栓治療AIS的臨床療效較高,且患者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明顯改善,這主要是因為rt-PA靜脈溶栓治療可減輕血管閉塞程度,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狀況,及時修復受損神經細胞,改善神經元代謝功能,進而改善神經功能[11]。
DI可反映患者凝血功能,AIS患者腦組織及神經功能損傷,可引起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等的異常,最終引起凝血功能障礙,DI值增大。相關研究指出,對腦梗死患者給予靜脈溶栓治療,可改善其凝血功能[12]。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治療后DI大于對照組,AI、IR小于對照組,表明rt-PA靜脈溶栓治療可改善AIS患者的凝血功能。其原因在于,rt-PA的主要成分為糖蛋白,經靜脈進入機體后,聚集在纖維蛋白血栓處,可與纖溶酶原結合而溶解血栓。另外,rt-PA可抑制凝血因子激活,延長凝血時間,進而起到改善機體凝血功能的作用[13]。
CVR是指急性腦損傷后中樞對生理改變的反應,即患者在腦損傷情況下的腦血管自動調節(jié)腦部血流灌注的能力[14-15]。既往有研究指出,AIS患者存在CVR降低現(xiàn)象[16-17]。AIS患者因腦組織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缺血、缺氧而導致腦組織軟化性壞死,CVR降低。本研究結果顯示,CVR可改善局部血流灌注,故筆者認為其或可起到提高CVR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對AIS患者給予rt-PA靜脈溶栓治療,可改善患者CVR,這主要與用該方法治療可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有關。
內皮損傷是AIS患者病程中重要的病理特征[18-19]。在腦梗死發(fā)生后,會損傷血管內皮,使一氧化氮生成量減少,血管舒張功能減弱而加速血小板聚集,進一步刺激內皮細胞釋放ET-1;VEGF存在于血管內皮細胞中,可激化血管內皮增生,促進血管新生,改善缺血腦組織血供[20]。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治療后ET-1水平低于對照組,且VEGF、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對照組,表明對AIS患者給予rt-PA靜脈溶栓治療,可減輕血管內皮損傷,這主要與靜脈溶栓治療可更快地恢復腦部血流灌注、清除自由基有關。
綜上所述,rt-PA靜脈溶栓治療AIS的臨床療效較高,可抑制紅細胞聚集,提高CVR及血管內皮功能,改善患者神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